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964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964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李牧想起一个笑话。

    一个不着片缕的女人打出租,司机盯着她看,她问自己,没他妈看过不穿衣服的美女吗?司机说我只是好奇,你他妈待会从哪掏钱。

    林清雅也很担心。

    李牧一直让她往前推进,别管钱的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前提是先把车开到山脚下去再说,可是眼看车就要到山脚了,还没有看见具体的路在哪里,她真怕这件事到最后会闪了腰。

    不过,李牧并没有这个担心。

    李牧对林清雅和丁健说:“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脑力已经大概理清楚一个操作模式了。”

    “什么模式?”两人都很诧异。

    不融资,不贷款,二十五亿美元去哪弄?

    牧野科技现在如果想在银行贷款,银行一定不会接受净资产质押,他们一定会要求股权质押,而且会将股权的估值压的很低,这也就意味着,想股权质押贷款25亿美元,牧野科技很可能要质押5个点以上的股份。

    说起来质押也不是大问题,上市之后有了钱赎回来就是,可华尔街可不是羊群,这他妈全是狼,如果真把牧野科技的股份质押在这些人的手里,他们不知道会为了利益整出什么妖蛾子出来,这样的例子在美帝国主义的资本市场屡见不鲜。

    在国内质押?国内银行倒是肯定会卖李牧一个面子,可是这25亿美元可不能是等价的人民币,得是实打实的外汇啊,不然给苹果股东人民币用来购买他们的股份,他们能愿意还奇了怪了。

    丁健和林清雅都不知道李牧有什么途径能弄到25亿美元外汇,不过李牧却胸有成竹,他当着两人的面,给陈泽打了一个电话。

    在李牧看来,陈泽不仅是个够意思的朋友,更是牧野科技的股东之一,搭车赚了这么多钱,该出力的时候自然不能便宜了他。

    电话接通,陈泽先是询问李牧在美国怎么样,李牧与他寒暄片刻,随后对他说:“老陈,我脑子里有个思路,我不确定能不能行得通,说出来你帮我参谋一下。”

    陈泽笑道:“还他妈有你理不清的事情?你快说来我听听看。”

    李牧说:“是这样,我想先在csc俱乐部里搞个私募基金,短期的,半年左右,年化收益不低于8%。”

    “不低于8%?够高的啊。”陈泽咂了咂嘴,感觉到了一丝不妙,问他:“给这么高的收益率,你是想弄多少钱啊……”

    李牧哈哈一笑,说:“还是你懂我。”

    顿了顿,李牧说:“钱不多,也就两百多亿。”

    “我日……”陈泽脱口说道:“两百多亿,这样的私募规模太大了,短期内很难用正常的手续走通,国家怕是不会批。”

    李牧说:“这个先别管,你先做个评估,把整个csc都发动起来,能不能募集两百来亿现金?”

    陈泽毫不犹豫的说:“就金额来说一定可以,现在csc俱乐部在全国的会员已经过千了,我可以这么跟你说,国内绝大部分大富豪的子女都在我们的俱乐部里了,我之前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整个俱乐部成员背后代表着的身家,总额已经几千亿了,如果用几千亿做杠杆,他们能撬动的资金量就更大了,你给他们8%的年化收益,他们都不用自己拿钱,只需要用他们的关系,就可以轻松搞到年化利息低于5%的资金,把这笔钱拿过来转手借给你就赚一半的利息,轻轻松松拿钱生钱,所以别说两百亿,如果国家政策允许,两千亿也不是问题。”

    “好,这也是我为什么给8%年化收益的原因,只要能保证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就行。”李牧说:“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拿这两百多亿,去找央行帮忙换25亿美元的外汇,拿到美国市场做资本运作,你觉得靠谱吗?”

    陈泽愣了半天,问李牧:“兄弟你没睡醒吧……换25亿美元外汇?你知道这么大笔外汇意味着什么吗?央行把这么多外汇放出来,万一回不来,国家损失可就太大了,谁都不敢冒这样的风险,除非你是央企,有部委以上的机构背书。”

    说到这儿,陈泽想起来什么,又补充道:“对了,你募集两百多亿现金的这个事儿,本身就几乎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性,就算成功了,也会留下把柄,将来如果有人想找你麻烦,这件事很容易拿来大做文章,更别提拿两百多亿现金,去找央行换25亿美元外汇了……”

    李牧笑了笑,说:“我这不是要收购美国那家苹果公司吗,手里钱不够。”

    说着,李牧又道:“那我再问你,如果我承诺等牧野科技ipo成功之后,把这25亿美元连本带利还回去,再额外追加25亿美元投资到国内呢?美元资本到国内投资,可是首先要在央行那里折换成人民币的。”

    陈泽愣了愣,说:“你的意思是,先找央行借25亿美元外汇,等牧野科技在美国上市了,你把这25亿美元还回来,再给央行补25亿美元……”

    “对啊,而且是保底25亿美元,极有可能会更多。”李牧说:“牧野科技ipo成功之后,我们从美股市场融到的钱全都是美元,把其中一部分投资到国内,不就是外汇了吗?”

    陈泽半晌才感叹道:“你要是早说这个,我刚才就不跟你扯私募合法性的事儿了,这事儿直接找央行,央行一定会愿意帮忙的,需要走的审批流程,我相信以牧野科技的实力以及你个人的行事风格,也肯定没任何问题,就算不看这些,单看在25亿美元外汇上也会帮忙,这样你连私募那8%的年利率都省了。”

    李牧说:“那可不行,我直接找央行借美元,这算是明目张胆的破坏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就算是央行给我开个后门,给别人留下把柄以后也有隐患,还是曲线救国一下,8%的年化利率,跟我从资本手里弄钱的代价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说到这,李牧又道:“最主要的是,csc俱乐部里的会员家庭背景都比较强,如果这个私募是一两百甚至五六百个各地富翁一起拿出来的,这事儿背后的利益团体就相当大了,有心的人就算想做文章,也要掂量一下这背后的能量,我这是花8%的利息,拉一群人跟我一起扛。”

    “明白了。”陈泽说:“这个事儿我等明天就去通个气,如果央行那边点头,私募的事情我这边就在国内开始运作,我觉得,就冲你那25亿美金的许诺,这事儿也八九不离十。””那就好。“李牧松了口气,道:“如果ok的话,尽快推进,争取这个月就把钱弄到位,免得夜长梦多。”

    “放心。”陈泽笑道:“这是个两全其美、互相收益的好事儿,我尽快推动落实。”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为之疯狂() 
    21世纪初的华夏,外汇管理相当严格,其实即便到了李牧重生之前,外汇对普通人以及普通企业来说,还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公民个人每年能够兑换的美元数量只有几万美金。

    眼下,除了央企之外,国内总市值超过25亿美元的企业一共也没多少家,更别提这么多的外汇了,任何一家企业想弄到25亿美元的外汇,基本上都等于痴人说梦。

    李牧如果想拿25亿美元的外汇,正常来说唯一的可能就是从海外资本市场找大资本的资金来解决,当然,这些大资本手里的钱,比高利贷还要高利贷,他们绝不会答应少许利息的借款,因为他们早就已经过了靠利息盈利的阶段,他们要的是牧野科技的股份,李牧身上的肉。

    对李牧来说,头可断血可流,肉万万割不得,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国内想办法筹措资金。

    直接找央行借钱,没准靠着刷脸还真能借到,但那必然是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而且还会招来非议,将来搞不好还会成为有心人借题发挥的把柄,所以李牧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我找央行借25亿美元不是刷脸白借,而是我得先搞一个私募基金,把25亿美元对应的等价值人民币募齐,等价兑换,这是第一步;

    然后把这笔钱以私募基金的名义存在央行那里,再用私募基金从央行那里借走25亿美元外汇,这是第二步;

    私募基金与牧野科技没有任何法律层面的关系,所以牧野科技将再从私募基金手里,以借款的方式借出这25亿美元,拿着去收购苹果,这是第三步;

    收购苹果之后,牧野科技会在IPO完成之际从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大量的美元资金,这笔资金的规模很可能超过两百亿美元,到时候,牧野科技会拿出25亿美元以及承诺的利息一同偿还给私募基金,基金把25亿美元,以及央行的借款利率偿还给央行,剩下的利率差直接跟央行兑换成人民币,连带着把之前的人民币保证金也都提取出来,连本带利偿还给参与私募的个人,让他们最终拿到李牧承诺的8%年化收益,至此,整个流程看起来就已经结束了。

    但是,在这之后,李牧还会给予央行一个额外的感恩大回馈!

    牧野科技上市之后,手里多的是美元,到时候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把这些美元投资在国内,就等于是为国家创汇了。

    例如,牧野科技如果到时候启动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硬件的生产研发,直接投资大量美元在国内筹建大型基地,这些数额会非常巨大的外汇,就是自己到时候给央行的回馈。

    为了从央行那里借25亿美元的外汇,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与后续的回馈,这样就使得李牧与央行之间的合作能够完全做到不亏心,不亏心,就完全可以面向全社会公开,这样的话,也就自然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祸端。

    而且,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做法会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有自己这套标准摆在这里,其他企业如果真能按照这套标准执行,那央行怕是求之不得。

    ……

    李牧的整套推测,被陈泽几乎没有什么偏差的轻松实现了。

    国内的翌日中午,陈泽便给李牧传来一个好消息,经过半个上午的沟通,央行已经答应了李牧的合作方案,而且央行甚至给出了一个非常大的优惠待遇,那就是:如果牧野科技能够在上市之后,向国内投资25亿美元,那央行将全部减免李牧借款25亿美元的利息以及所有手续费用。

    李牧并不在意这点利息,但央行的态度让他格外兴奋,这也就意味着,收购苹果的钱已经有了。

    随即,李牧对陈泽说:“启动在CSC俱乐部的内部认购吧,具体数据就定为:年化利率8%,时间周期为6…24个月,起购金额1000万,递增单位1000万。”

    现阶段就连被疯抢的国债,年化利率也不足4%,而且至少3年起步,后来的余额宝被群众疯抢,年化收益率也长期在5%以下,所以李牧给出的8%年化利率,如果是面向全国发售,两千亿也能在一夜之间抢光,但无论李牧还是牧野科技,都没有搞这种金融操作的资格,所以李牧只能从CSC俱乐部这些二代身上想办法。

    8%的年化利率在现阶段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对是非常高了,不过对李牧来说,成本压力不算大,两百多亿如果按一年来计算,利息也就十几亿人民币,甚至还不到二十亿,比华尔街那些资本大鳄们不知道柔和了多少倍,而且这钱是用来收购苹果的,哪怕利息再高一倍李牧也不会眨一下眼。

    至于时间周期设定6…24个月,这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操作灵活度,具体周期多长,取决于自己上市操作的时间,如果上市早,实际支付的利息自然也就越少,如果自己能在6个月后实现上市自然最好,如果6个月搞不定,那就最长两年。

    李牧整体已经考虑周全,陈泽便也不再多问,非常干脆的说:“那好,我下午就通过俱乐部的内部短信平台告知他们,然后在我们的官方网站会员后台上线一个认筹页面。”

    CSC俱乐部有一套完整的页面产品,包括了官网、会员专区以及会员专属后台,官方上线任何活动,都会在会员后台上线一个对应的活动页面,会员可以在页面内查看活动信息、申请活动报名或者向官方工作人员发起咨询。

    李牧说:“我们暂定募资的总额为220亿人民币,第一期开放50亿的认购,第一期的这50亿,个人认购金额不设上限,第一期认购结束之后,隔一天再启动第二轮的50亿,第三轮50亿也是一样,最后的70亿放在第四轮。”

    ……

    燕京时间的当天下午三点。

    所有CSC俱乐部的会员都收到一条短信:

    由CSC俱乐部创始人李牧、陈泽共同发起的基金即将面向CSC俱乐部会员发售,基金年化收益8%,保本保息,具体情况及认筹,请登录会员后台查询。

    能加入CSC俱乐部的富二代们,就算是再不学无术的人,对“年化收益8%”、“保本保息”这样的字眼也还是非常敏感的。

    单看年化收益8%,但不看风险,那是耍流氓,年化收益就算是800%,不保本也不保息的话,也没几个人真的感兴趣,就算感兴趣也未必敢投,但保本保息就不同了,这在基金领域是一个极其有力的保障,对投资者来说,唯一的风险来自于这支基金背后的保障,如果背后的保障靠谱,基金基本上可以说是零风险。

    而这个基金,是李牧与陈泽一起发起的,有这两人出面,这支基金在CSC俱乐部会员眼里,就已经等于是零风险了。

    于是大量会员急忙用电脑登陆会员中心,在后台看到了这个私募基金的具体信息。

    年化利率8%,1000万起,6…24个月,保本保息,只这四点,就足够让所有人心潮荡漾了,而仅限CSC俱乐部会员认购的条款,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这种有老司机带着玩的舒心感。

    对大多数有钱人来说,他们愁的不是找不到钱,而是愁没办法给钱找到好的项目。

    利润100%的项目很多,但100%的利润率对应的,可能是10%甚至更低的成功率,这样的项目,绝大多数人都不敢触碰;

    利润10%的项目也很多,如果低于70%的成功率,大部分人也都不会多看一眼;

    利润8%的项目,如果成功率无限接近100%,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有着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