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973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973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说:“择日不如撞日,反正所有的细节都谈好了、框架协议也签了、实际转让协议也拟定好了,我们钱也到账了,还有什么好等的?这样吧,你告诉他们,如果今天签字的话,除了合约规定的支付50%之外,再额外支付他们20%!”

    合约模板上规定的是签字之后立刻支付50%收购款,剩下的50%分三个月,李牧可以把50%均分到三个月去一点点的支付,也可以全部在当天就一口气付完,或者全部拖到三个月的最后一天付完,总之在合约规定的范围内,只要他喜欢,怎么都行。

    所以,李牧才决定,只要苹果今天痛快签字,今天就给他们支付70%收购款,他们最近一直急于套现,当天就套走70%,对他们一定非常有吸引力。

    李紫薇当即说道:“那我现在就去跟库克联系,让他尽快沟通、尽快回复。”

    ……

    最近苹果上上下下都处在一种特殊的忐忑之中。

    这种忐忑源自他们对李牧的不信任,他们一边期待着李牧收购苹果,一边又担心李牧会随时随地撕毁框架协议,让苹果独自坠入深渊。

    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这两天苹果的股价又跌了一些,之前跟李牧沟通框架协议的时候,股价是4。15,而此时此刻,股价已经跌到了3。74。

    之所以触底了还在缓慢下跌,究其原因就是iPod业务丢下的烂摊子正在不断的发酵,就像是一箱放坏了的水果,一开始还只是坏了,随后就开始腐烂、发霉、变味、流出满地臭水。

    大量想要退货的iPod用户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经销商还没结回预付给苹果的款,更没收到苹果关于处理退货的资金,这种时候他们说什么也不敢接受用户的退款申请,否则的话,成本和风险就全部双重捆绑给了自己。

    但是用户的诉求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这让用户的愤怒不断累积,他们不断在线上、线下对苹果以及苹果经销商进行抗议,这给苹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经销商也开始跟苹果不断撕逼,甚至有经销商联合起来向法院起诉,这更加重了苹果目前的丑闻。

    这个时候,代工厂方面又开始跳出来凑热闹,他们对外宣称,苹果至今仍然有相当规模的货款没有支付,这给代工厂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让苹果一时间焦头烂额。

    正因为如此,苹果才格外期待李牧的如约收购,毕竟现在股价还在不断下跌,如果李牧忽然宣布放弃,那他们的资产又要缩水不少。

    如果李牧遵守框架协议,那李牧就要按照4。15美元的股价进行收购,按照协议规定,实际收购价格是4。15美元的90%,也就是3。73美元,可是如果按照现在的3。74再折算90%的话,那实际收购价格就只剩下3。36了,到那个时候,他们的资产缩水将超过60%。这对苹果的股东来说,实在是太惨烈了。

    蒂姆·库克也很担心李牧爽约,因为他本身也持有相当数量的苹果股票,正常情况下,因为苹果的内部限制,这些股票需要好几年才能逐渐套现,可继续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苹果的股价就会跌破净资产,到那个时候,自己就什么也剩不下了,可是,按照公司规定,如果自己提前离职,那剩下的股票就要被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回购,那基本上就更是一根毛也没了。

    但是,如果李牧全面接盘,自己手里的苹果股票都能够一口气套现干净,不管怎样,4。15美元的价格,都要比公司回购的价格高得多得多,这样一来,自己反而能够提前套现一笔财富。

    再加上李牧允诺加入牧野科技之后,给自己150%的薪资,不但钱赚得多了,而且还加入了世界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所以蒂姆·库克无论怎么算这笔账,都觉得被收购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这也不怪蒂姆·库克对苹果忠诚度不够,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在个人和公司面前,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都是个体,然后才是集体。

    抵抗的时候,该扛枪扛枪,该打仗打仗;仗打输了就把枪一扔、把腰一弯,投降认怂;如果有机会转型当个带路党,他也肯定不会迟疑,这才是资本主义社会下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公司抱有蒂姆·库克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李牧当初对苹果提出收购条件时,曾要求绝大多数的苹果中高层都必须留下,所以那个时候公司就曾经组织大规模谈话,将牧野科技的收购意向告知这些员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人惊讶的是,几乎绝大多数的苹果中高层都愿意在苹果被收购之后加入牧野科技。

    对现在的苹果员工来说,等着公司被收购、然后编入牧野科技、享受更高的工资,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就好像北汽的员工有机会到奔驰工作、并且拿1。5倍工资一样,谁都想不出拒绝的理由来。

    上午九点,蒂姆·库克驾车来到公司,苹果上班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到十点钟的弹性工作制,不过蒂姆·库克一直习惯了早到。

    到了公司之后,蒂姆·库克让自己的秘书为自己准备了一杯咖啡,借着上班之前的时间,翻看着秘书早就准备好的今天最新的报纸。

    蒂姆·库克最关心两个地方的报纸,一个是硅谷,一个是华尔街,前者引领着全球的互联网,后者引领着全美的钱。

    快速翻看的过程中,蒂姆·库克看到了今天《华尔街日报》刊登的一条新闻,新闻的标题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据可靠消息,牧野科技正在谋划收购苹果公司,并实现苹果私有化!”

    仔细阅读新闻的内容,蒂姆·库克发现,这篇新闻通篇都是以“据知情人透露”的角度切入的,虽说没有消息来源,但是内容却描写的很详细,包括了牧野科技正准备以股价的90%来收购苹果股东手里的非流通股票,然后再以股价的150%收购纳斯达克散户手里的流通性股票。

    这篇新闻还评论了牧野科技的这一做法,他们推断,李牧给纳斯达克投资者150%的溢价,看似是当了冤大头,但其实颇有心机,他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博取纳斯达克投资者的好感,为牧野科技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浦路造桥。

    蒂姆·库克看完这条新闻脸色铁青,他立刻打开办公室里的电视机,开始收看财经频道的盘前新闻。

    距离纳斯达克开盘还有十几分钟,这个时候的盘前新闻很容易影响今天股价的走势。

    果然,盘前新闻的经济学者正在解读《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的真实性,经济学者支持这篇报道,并且认为这篇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有足够的判断依据,真实度应该非常高,而且他还预测,今天苹果的股价将迎来多日来的第一次大反弹。

    反弹……

    蒂姆·库克气的肺都快炸了!今天的股价反弹没有任何意义,无论反弹多少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今天的股价即便反弹,也全靠牧野科技收购苹果的消息利好,苹果真正的股东们因为已经签订了框架协议,所以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利好,即便股价暴涨到下跌前的八元水平也没用,因为李牧只会按照4。15美元的90%为价格,收购他们手里的股票。

    而且,他们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跟李牧重新讨价还价,因为一旦李牧火大,正式宣布不会收购苹果,苹果的股价将遭遇报复性下跌,到时候涨了多少全部跌进去还不够,必然还要有补跌,可能直接砸到三美元以内的价位上去了。

    所以,蒂姆·库克才格外生气,因为这样的消息走漏,对苹果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因此而惹恼了李牧,因为李牧一定会认为这消息是从苹果内部走漏出去的,而且这么看起来,这个可能性也确实很大,同时,如果苹果股价今天反弹的比较厉害,超过了框架协议里的4。15美元的话,李牧的私有化开价就会从“溢价”变为“折价”,本来是可以用慷慨的回购来博得纳斯达克投资者好感的,可被这么一折腾,在投资者眼里,李牧就变成了低价强买他们手中股票的罪魁祸首,李牧不暴怒才怪!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薅羊毛与割韭菜() 
    果然如盘前新闻里,经济学者预估的那样,苹果的股价在开盘之后瞬间猛涨了14%,从3。74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涨到4。26,并且还在继续上涨,投资者们欢呼雀跃,他们在苹果的股票上压抑了太久、损失了太多,现在终于要拨开乌云见明月了!

    与此同时,李紫薇跟蒂姆·库克通了电话,正在转告他李牧的决定,而李牧正坐在牧野科技的会议室里跟其他人继续沟通收购苹果的后续细节,路易斯·马丁忽然收到一条信息,打开一看,表情瞬间惊愕不已,脱口说道:“李总,有个突发情况!

    李牧问他:“出什么情况了?”

    路易斯·马丁说:“我们收购苹果的消息已经传入了市场,现在苹果的股价正在快速上涨,现在已经快到4。5美元了。”

    李牧眉头瞬间紧蹙,道:“这个消息对现在的苹果投资者来说,绝对算得上是最大的利好了吧?”

    路易斯·马丁点了点头,说:“如果股价飞涨,我们私有化的成本就会随着股价的飞速增长而大幅提升。”

    不太懂美股市场的林清雅问他:“马丁先生,我们只要拿到了苹果的大部分股份,就可以申请强制退市了,没有必要为虚高的股价埋单吧?”

    路易斯·马丁说:“必须埋单,如果我们持股和投票数超过66。6%,我们确实是有强制退市的权力,但前提条件是纳斯达克点头,我们股价4。15的时候,跟纳斯达克提出以4。15的150%作为私有化价格,纳斯达克自然没有意见,毕竟这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如果股价涨到6美元,我们再以这个价格去要求强制退市,纳斯达克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绝度不会通过,那样一来,我们的收购总成本会提升很多。”

    林清雅皱眉道:“这样的话,那我们岂不是要额外支付一大笔资金?”

    路易斯·马丁说:“如果股价继续上涨,我们要额外支付的钱会越来越多,那些机构明显是想搭车大赚一笔。”

    林清雅急忙看向李牧。

    如果按照之前收购苹果的框架协议价格进行收购和私有化,牧野科技手里的钱在扣除正常运转之外,刚好够用。

    但如果苹果私有化的成本忽然增加,那牧野科技就再度陷入了钱不够的局面,那样一来就太被动了。

    就在所有人都有些紧张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牧忽然问路易斯·马丁:“纳斯达克上的主力们,现在应该都在开足马力吸筹吧?”

    路易斯·马丁点头说道:“虽然我没具体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主力投资机构们,一定都在疯狂吸筹,因为他们最清楚私有化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空间。

    李牧点了点头,淡淡说道:“会议先暂停,也不用着急,这件事未必对我们就是坏事。”

    所有人都没敢接话,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都不算坏事的话,就没什么坏事了。

    李牧依旧是一脸淡定的对路易斯·马丁说道:“路易斯,你立刻找一个可靠的消息渠道,我要纳斯达克现在关于苹果股票的所有动向。”

    路易斯·马丁点点头:“没问题,我这就了解一下。”

    随即,路易斯·马丁立刻发动自己的人脉,详细掌握了目前整个事态的动向。

    股价这时候已经突破了4。6美元,但就在这个时候,大量传言开始全方位的影响着纳斯达克的散户投资者。

    有的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苹果股价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一定会大幅度上涨,这个时候抢入苹果股票,不但能猛抓一波行情、大赚一笔,还能在牧野科技启动私有化的时候,再赚一笔股价溢价,毕竟纳斯达克频繁有上市企业私有化,回购股票的时候都会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溢价,这基本上已经是纳斯达克的惯例。

    有的却持截然相反的坦度,他们说这一切其实都是证券基金的阴谋,他们手里有大量的苹果股票被深套、损失惨重,亟需解套来挽回损失、回笼资金,所以他们才会释放出虚假消息,让投资者疯狂抢购苹果股票,自己好借机会拉升股价赶紧出货,等牧野科技辟谣之后,股价将报复性下跌,所有抢入的投资者都将万劫不复;

    一部分观点认为这个收购的传言,将成为苹果最好的机会;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这是一个专门为散户而精心挖掘的大坑,一个可以让人死无葬身之地的大坑。

    逐渐的,这些言论的占比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五五开,变成了后来的二八开,大部分的传言都更倾向于这次的“机会”其实是一个超级大坑,逐渐让意志不够坚定的散户失去了信心。

    于是,股价在最高达到4。66美元之后开始回落。

    路易斯·马丁告诉李牧:“股价回落会引发一轮抛售的行情,应该是主力要吸筹了。”

    “吸筹?”李牧表情有些飘忽不定。

    路易斯·马丁点点头,道:“主力一定更看好我们收购苹果的这波行情,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心思,其实就是想骗散户抛售,然后实现低价吸筹,把后续的行情锁定到自己怀里。

    李牧恍然大悟,站起身来,对会议室里的所有人说道:“大家继续关注动向,我先去打个电话。”

    ……

    李牧的这一通电话打了二十分钟,由于他回了他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所以谁都不知道到底他打给了谁,要做什么。

    就在李牧回到会议室之后,市面上的那些传言很快就开始进行了升级。

    新的言论更加注重“李菊福”,从业务的角度、从实力的角度、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从李牧性格的角度等等方向,全方位的分析解读,最终他们给出的结论是:李牧不可能真的要收购苹果公司、这一切可能只是一个阴谋。

    比如:他们深入的分析苹果的业务状况,认为苹果目前的整体情况,对牧野科技来说没什么益处,牧野科技没有收购苹果的理由;

    还比如,他们认为苹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