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07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107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甚至在签合同了,都不知道合作厂家的具体情况。

    芯片关系着404基地目前所有的项目,谢凯明明不准备说话了,依然不得不说话。

    就怕郑宇成喝多了,二话不说就跟691厂达成了合作协议。

    “酒就别喝了,先吃饭吧。”陈德贵被一个孩子数落,很想发作,见郑宇成一直也不吭声,沈海鹏更是从到之后就没说几句话,存在感极低,加上得到孙道乾的示意,陈德贵只能作罢。

    不喝酒,饶是有着一大桌的菜,众人也没吃半个小时就下了桌子。

    要是喝起酒来,搞不好就到晚饭时间了。

    饭后,陈德贵安排众人到招待所休息,在这事情上郑宇成倒没有犯毛病。

    “陈厂长,我们的时间很紧,找你你们的技术人员,先看看图纸,看看能否生产……”郑宇成也知道,芯片问题不解决,晚上觉都不要想睡好。

    整个404的所有项目都因为这个而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那行。我们技术科长也在这里,先就谈谈这事情。”陈德贵倒也没有坚持非得让对方去休息。

    能达成协议,确保他们有着充足的业务,这是当务之急。

    热烈欢迎,酒桌上陪好,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核心的还是双方能达成技术合作。

    谢凯从最开始寒暄之后,一直都在大量侯为贵,这是一个跟任正非,柳传志同级别的人物,世人知道他的却不多,从85年开始执掌中兴,一直到三十年后交出大权,他的名声极为不显。

    真正低调的人。

    一个认真干事,踏实搞技术的真正技术人员。

    跟家喻户晓的任正非缠斗二十年,名声不显;最终跟华为一起,在曾经国内通讯产品“七国八制”的围剿中起步,最终一举带领中兴击败西门子、诺基亚,位列全球第四大通讯厂商;并与老对手的华为一起,讲曾经红极一时的爱立信、阿朗逼上了绝路。

    这是一个极其牛逼的人物,现在还是一个刚刚中年的消瘦技术人员,尚未在商场初露峥嵘。

    “这些是摩托罗拉68000芯片的总成设计图,上面有着68000个晶体管,在摩托罗拉公司,这些图纸生产出来的芯片,只有国外信用卡大小。”沈海鹏话不多,到了秦飞,一直都让人忽视了他的存在。

    若非谢凯要让他出头,他甚至不愿意做技术介绍。

    “6。8万个晶体管的电路设计图,全部用图纸画出来?”侯为贵的眼珠子瞪圆了。

    “是的,原本我们也不相信,拿到图纸后,一直都在进行论证,确保每一条逻辑电路没有问题,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证明,这份图纸是真的。”沈海鹏点了点头。

    他们并不知道,摩托罗拉68000芯片是最后一款用铅笔在图纸上设计出来的线路图。

    对于国外的芯片发展,国内很难接触到。

    高端的芯片设计制造,都是属于对中国封锁禁运的。

    “这种高性能芯片,如果能制造出来,国内高端芯片匮乏的状况马上就能得到解决。”侯为贵说道,但是并没有直接认可沈海鹏的说法,“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图纸的真实性,然后根据电路图的程度来评估我们的生产能力是否可以制造出来。”

    “这是自然。”见郑宇成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谢凯拉住了他,笑着对着侯为贵说道。

    这才是他了解到的侯为贵。

    一个作为厂里技术骨干派往美国考察,从来不对技术进行盲目崇拜,了解市场的真正技术管理者。

    “我们希望贵方认真研究图纸,分析贵方技术能力跟生产能力之后给予我们肯定的答复。这种芯片,我们的需求量很大,每年达到二十万枚以上,目前国际价格大约三十元左右,国内价格更是高达上百。”谢凯非常认真地对侯为贵说道。

    侯为贵只是点了点头,什么话都没有说。

    “你们每年的需求量真的需要二十万枚?”陈德贵双眼放光。

    仅仅是这东西,哪怕按照国际市场上三十元一枚的价格,也是六百万!

    如果他们生产,691厂就靠着404的订单,都能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只要搞出来了,市场远远不止如此。仅仅我们需要的就是二十万枚!”郑宇成强调着,“这种芯片的用途非常广泛,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工控芯片,坦克的火控系统,导弹的制导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等……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大学,对这种芯片的需求非常庞大……”

    郑宇成的话,让陈德贵下定决心,即使拿不下来,也得拿下来。

    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硅圆晶你们这边能否生产?”谢凯开始全面了解691厂的生产能力。

    “五英寸的都能生产,不过成品率不高,实验室生产环境,不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为了拿下404这笔庞大到让人颤抖的订单,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你们这样的生产条件,如何满足我们的产品供应?”郑宇成问道,“每个月能提供多少,我们可以接收多少,但是不能低于两万枚。”

    只要有芯片,他们就能生产数控系统,就能生产前卫导弹,可以生产挖掘机,可以生产游戏机。

    游戏机那是有数十万台的潜在市场。

    数控系统,对于这种芯片的要求要多,不过貌似如果对方生产的芯片体积太大,太过耗电,前卫导弹根本没法使用。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前卫导弹如果真的需要,完全可以通过从国际上搞的芯片来使用,其他的完全可以用国产芯片。

    侯为贵带着691厂的技术人员对所有图纸进行了好几次的检查,并且做出了推算,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确定了这图纸的可靠性。

    这期间,郑宇成跟谢凯等人都是在焦急地等待着。

    只要侯为贵告诉他们,691厂生产不了,他们就会傻眼。

    根本就找不到规模如此庞大的芯片来源。

    再经过了一番讨论,彻底分析691厂的生产能力跟生产线,并且让陈德贵把厂里面的生产人员等全部找来开会讨论,一直到凌晨两点钟,才得出了结论。

    “郑主任,我们厂可以生产这种芯片,但是……”侯为贵前面的一句话让郑宇成高兴,后面的一个转折词,则是让一直等待的郑宇成等人心中升腾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184 “中国芯”起源(为盟主三無修大地4/4)() 
“侯科长,有什么话,就明说。这东西,咱们大家都清楚,国际禁运,我们在海外的渠道,搞不到这样庞大的数量,否则我们也不会谋求国内生产。”郑宇成咬牙说道。

    他的心中,没有表面上这样平静。

    谢凯的心中同样紧张,他就怕听到这些转折的词汇,“何科长,有什么问题,请直说,我们能解决的,都会尽最大力解决!”

    “是啊,我们那边的实验室条件,都无法搞出这样的芯片。”沈海鹏也点头说道。

    404对于这芯片的重视程度,从郑宇成几人一直守着,连饭都不去吃,就可见一斑。

    “困难倒是没有,不过我们生产的芯片,体积可能会大一些,耗电量大一些,成本高一些。”侯为贵有些尴尬地说道。

    郑宇成知道,国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比国外差很多。

    沈海鹏更是专业人士,在这会儿没法说话了,如果体积太过庞大,耗电量过高,芯片就没有多大的用途了。

    数据处理性能反而会因为体积庞大而降低。

    “侯科长,只要能生产就行,咱们可以改进生产工艺。”陈德贵知道侯为贵的为人,担心他说出什么影响双方合作的话来,急忙阻止。

    生产工艺可以改进,生产线可以做出调整。

    失去了这业务,691厂不仅失去技术提升的机会,就连眼看到手的好日子,也会一去不再复返。

    “厂长,我们能生产的前提,就是必须对生产工艺做出改进,同时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升级,否则如此复杂的芯片,我们无法生产出来。”侯为贵开口说道。

    他也想隐瞒,作为技术人员,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原则。

    如果他们提供的产品无法符合404的需求,到时候不仅是他们691厂失去合作的机会,更会害了404。

    能搞到这种顶级芯片图纸的单位,不可能是不懂的。

    “既然工艺需要作出改进,生产线可以升级,那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陈德贵急了。

    这侯为贵怎么回事?

    难道是出国考察的时候伤到了脑袋?

    怎么就一根筋呢。

    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下来之后再解决不就得了?

    非得当着面说,人家不同意咋整!

    “究竟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说。”郑宇成有些急了。

    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非得在这里卖关子,急死人了。

    “体积将会比68000芯片大三分之一左右,成本将会贵一半,每一枚的造价将会达到三十多,我们出厂价最少需要五十。”侯为贵看着郑宇成,咬牙说道。

    郑宇成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沈海鹏。

    沈海鹏则是看着谢凯,他也不知道这样状态下的芯片能否符合使用,只有谢凯最为清楚。

    “耗电量增加几成?”谢凯问道。

    “大约4成,运算能力会因为散热问题而降低约20%,具体只有等样品生产后进行测试才能知道。”侯为贵的这些数据,都是经过他们初步估算之后得出的数据。

    “样品什么时候能提供?”谢凯问道。

    “如果现在就开始弄,三天内可以完成。”侯为贵说道。

    “那就投入样品的试制!”陈德贵急切地说道。

    一年六百万的订单,怎么能放手呢。

    “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样品,我们也无法大规模提供。厂长,我们没有改造整条生产线以及扩大生产线的经费。”侯为贵对着一脸急切的陈德贵说道。

    不是他们不想接这个业务,而是各种条件对于现在的691厂来说,都不具备。

    郑宇成沉默了。

    谢凯也是沉默了。

    一说到钱这事情,他们都变得比较谨慎。

    一条生产线上亿,要是691厂说得引进一条生产线才能生产,他们还不如自己引进。

    “改造生产线,至少需要投入八百万的费用。”侯为贵看着陈德贵,告诉他,改造生产线需要投入多少。

    “多少?”侯为贵跳了起来,“八百万?改造生产线需要那么多?”

    现在别说八百万,就连八十万,691厂都拿不出来。

    上面下拨的研究经费,一年也不过百十来万。

    郑宇成看着谢凯,询问谢凯的意思。

    谢凯只是摇了摇头,他不能确保691厂不是为了骗取八百万经费。

    投入八百万给691厂改造生产线是小事情,只要能生产出来,很快就能把成本回收回来。

    怕的就是投入了八百万,最终啥都没有。

    “我们国内做集成电路时,厂里只考虑是否能实现芯片功能,从来不会考虑成本,电路在电镀的时候,会很厚,好几个微米。数量少,成本问题不会凸显。不过当数量多达几十万枚的时候,这成本,就可能增加到上百万……”侯为贵对着谢凯跟郑宇成解释着。

    “你们不都改线了吗?”谢凯虚眯着眼睛看着他。

    这位在美国考察过的,不进行技术崇拜,一直保持低调的技术老总,确实符合网络上对他的描述。

    “改线,只是为了让电镀的线路更窄。742厂引进的是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摩托罗拉的这种芯片,线宽只有2微米,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改造,可以使生产线达到3微米左右,线的厚度在1微米到2微米……”侯为贵并不隐瞒,“所以我们的成本将会比国外高很多,体积更大,耗电量更大。”

    谢凯对于芯片制造并不了解。

    哪怕他因为涉及到自动化设备,对于工控芯片有所了解。

    了解芯片的使用,不代表就了解芯片的制造。

    如同了解机械加工的人无法找出他们天天使用的机械设备一样。

    “我们单位拿不出800万,航天跟国防科工委也很难拿出钱支援我们。”侯为贵对着谢凯等人说道,“如果是改造用来生产彩电使用的简单芯片,问题不大,对于高性能芯片的生产,就会影响到性能……”

    “你怎么看?”郑宇成问着谢凯。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我认为,数控系统跟挖机,游戏机甚至火控系统,从其他渠道搞到的用于导弹……”沈海鹏建议道。

    大型的设备,对于芯片一点点的耗电量,并不是太过敏感。

    但是导弹不行,散热不好,数据处理能力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制约导弹的性能。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谢凯问着两人。

    两人齐齐地摇了摇头。

    陈德贵也不说话了,只是一脸希冀地看着郑宇成几人。

    404手中有钱,还是不少,八百万的投资,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

    “要不,我们找航天,把这家单位划拨给我们?”郑宇成问着谢凯。

    航天肯定拿不出钱来改造生产线,他们没得选择,只能自己投资。

    要想获得制造工艺更先进的芯片,就必须持续投资,改造691厂的生产线。

    谢凯清楚,航天691厂的效益不好,最终会被划入到711所,不过那是九十年代大量国企破产时候的事情。

    现在要从航天把691厂搞到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咱们不是要打垮742厂吗?我们就从这方面下手,到时候只要能搞出生产线,只要看得顺眼的单位,我们就给条生产线……”郑宇成杀气腾腾地说道。

    当初他可是许下了要把742厂搞垮的诺言。

    691厂不归404控制,他肯定不会愿意给钱的。

    “航天不一定会给我们。”谢凯摇头说道。

    “如果花钱买呢,给个几百万,他们会如何?”郑宇成得意地问着谢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