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15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115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修理的设备,就在旁边。

    维修的技术人员都在一边等着。

    “零件呢?”平时都是一副行将就木的魏老,这个时候整个人都变了模样。

    行将就木的暮气没有了,昏花的老眼放着亮光,甚至有些轻微抖动的手,也变得平稳起来,手中抓着一把小手指粗细的银白色锉刀问着旁边给打下手的技术人员们。

    “来了,来了!”郑宇成跟陈德贵两人上午没有休息,一直守在维修车间里盯着加工各种零件。

    这会儿两人各自推着一辆零件转运的推车进了车间,上面堆放着不少形状各异的零件,这些零件都非常小。

    车上有不少塑料篮子,每个篮子里面都是不同的零件。

    “魏老,您的毛坯来了。”郑宇成把车推过来,从车上把写着名字编号的篮子放到了老头的工作台上面。

    “这些零件都有编号,挨着编号,把它们给排列在工作台上面。”魏老对着一边等待的谢凯说道,旁边几名691厂的技术员准备帮忙,却被他呵斥,“你们别动,等到叫你们再做。”

    谢凯知道他们的工作方式,以此把零件给摆放在工作台上,同时搬了一把椅子在魏老身后。

    魏老根本没看他,手中拿着一个拇指大小的方形零件,再把零件压着的草图摆放好,坐在凳子上,再看了一眼图纸,随后闭上了眼睛。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在周围的人等得快要不耐烦的时候,他猛地睁开了眼睛。

    顺手拿起右手边放着的千分尺,开始测量整个零件的宽度。

    众人不解,也没人敢询问,在之前就被警告过,不准打扰老爷们干活。

    “去找块玻璃来。”魏老对着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说道。

    中年人转身离去,魏老依然没有动手,而是用卡尺测量小零件上面的一些孔距。

    “报废!”老头仅仅只是测量了几个位置,就把手中的零件丢到了一边。

    谢凯赶紧把备用的递给他。

    老头测量后,从整齐排列的锉刀中找出了一把比笔芯粗不了多少的圆形锉刀,开始轻轻地错零件中间的孔。

    一边错,一边测量。

    “把跟这个装配的07号、13号零件拆下来。”老头一边锉,一边对着旁边装配的技术人员说道。

    在今天早上他们最后一次装配的时候,把所有需要更换的零部件给编了号。

    零件很快被拆卸下来,老头把几个孔一边测量一边修后,开始配合上面原来的零件进行更小心的修理。

    仅仅几个孔,就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随后,老头把零件装配上,取下,再装配上,取下。

    每一次重复的过程,都会用不同锉刀甚至砂纸修理已经变得光滑的孔。

    一直到最后不再修理孔的时候,才开始用大一些的平锉修理外形。

    一边锉,一边测量,随后开始用粗砂纸磨外形。

    铣刀加工零件留下的刀痕,在锉刀的作用下,开始消失,随后不同的砂纸让表面更加光滑。

    小零件是光刻机对准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零件。

    这个小零件是带动显微镜调焦使用的关键。

    光刻机调焦机构移动轴带动着不停地进行细微移动,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会造成摩擦,从而形成位移误差,这个误差将会是好几个0。01毫米。

    而这玩意儿的制造工艺精度是1微米,也就是0。001毫米!

    正在修理的这台光刻机,这东西不仅变形了,同时也磨损了。

    显微镜什么的都是好的。

    只要解决了对焦系统的精度问题,确保工作台的移动精度能达到,再把其他的一些非核心关键的电子部件更换,就能使用。

    光刻机最重要的就是动作台部分,相当于芯片电路母版的样片在生产过程中装在光刻机上面,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更换,不断地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样片上的电路图复制到硅基片上。

    其实就相当于胶卷底片,可以不断地洗出同样的照片。

    掩膜版能否在规定的位置,决定了芯片所有电路的位置。

    否则,这方面的制造要求也不会如此高。

    粱老在工作的时候,跟之前老人形象完全不同,手中的动作稳,准,快。

    这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一个拇指大的零件,从最开始表面还能看到铣刀加工痕迹或者比较粗的砂纸打磨痕迹都开始消失,再到最后,粱老把这零件放到玻璃板上面,开始用粗麻布进行抛光,在抛光的时候,依然不停地测量。

    逐渐地,原本还是银白金属色的零件,开始反光,最后向着镜子表面发生变化,越来越亮,直到后面能照出人影。

    这种手工能达到的程度,谢凯看过,所以不觉得震撼。

    而其他没有见过的人,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仅仅这样一个零件,就花了粱老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

    “换03号零件。”粱老小心地用丝绸把玻璃上细微的灰尘擦掉,对着谢凯说道。

    “休息一下吧,这都干了两个小时了。”谢凯有些心痛这老人,块七十了呢。

    这种工作看起来强度很小,对于体力的消耗相当快,一直都得让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这才多一会儿?调平机构的球座跟半球都得搞,那个需要的时间更多。”老头摇头。“不过把那个搞了,其他也没有多难的东西了,毕竟这东西关系到样片的调平,稍微偏差,投影的尺寸就会出问题。我们自己知道安排休息。”

    谢凯没有再废话,直接把一个半球型的零件递给了老头。

    重复之前的工作,一开始使用锉刀,然后砂纸,再然后则是布匹。

    处理这个半球状的零件,粱老没有用任何测量工具,而是以光刻机上面原本就有的零件来不停地装,不停地修改某些地方。

    这一次的时间很长,一直花了四个半小时,才让半球的表面呈现出镜子一样的光亮。

    其他老头都是一样,都是靠着手中的锉刀,砂纸不停加工。

    经过他们处理,各种零件跟原本691厂加工出来的完全是两码事。

    “表面看起来比原装的还好,尺寸精度没有问题吧?”陈同安看着反光的各种零件,心中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不过这样的表面程度,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刚刚出徒的学徒工,也能加工出来。

    尺寸精度,才是决定设备精度的。

196 要给仿制产品申请专利(月票1700加更)() 
“有没有问题,等到后面装配好,你们的技术人员调整后,不久知道了?”郑宇成懒得跟陈同安这样的人说道。“他们只负责机械跟装配精度的保证。”

    “这可是你们的设备。”陈同安听出了郑宇成话里面的不满。

    整个车间里面,都非常安静,不知道什么时候,车间的灯已经悄然亮了起来。

    “那谁,搞个台灯过来,这光不行,看不清。”

    “那谁,倒杯水啊!”

    “那谁,给我把肩膀捏一下,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儿?”

    整个车间里面,除了偶尔响起老爷子们的声音,没听到谁说话。

    在认真干活的九级钳工眼里,只有他们手中的锉刀以及锉刀下的零件。

    “郑主任,现在都已经八点多了,要不然让他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陈德贵有些担心这些老头的身体扛不住。

    郑宇成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没干完,他们不会离开这个车间。”

    “吃饭怎么办?”

    “让食堂的人做好,送过来,别给他们搞得太硬了,得容易消化的。另外,不要加多了盐,不能加味精……”郑宇成对着陈德贵说道,“另外让人给弄一些被子过来,他们有人要休息了。”

    “这……”陈德贵有些为难。“在这里面睡,凉着了怎么办?”

    按照要求去弄吃的送过来,没有问题。

    “你不拿杯子来,他们就合衣睡。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一人搬一张床。”郑宇成说道。

    “不是吧?”陈同安完全无法想象,这些人的生活状况。

    “他们的技术,属于战略级的,同时,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手中的零件跟工具,不会有其他。谁劝都没用。”郑宇成叹了口气。

    外人根本没法想象这种情况。

    “在我们单位,他们有一个专门的车间,比这个车间要大一倍,每个人带着至少两名到三名七级以上的技术工人打下手;同时有着超过二十人分成两班专门负责他们的生活……”谢凯幽幽地说道。

    外人根本无法理解。

    如果有办法,比如有国外那种顶级的加工设备,不需要靠着人力来慢慢去耗,也不至于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对数控系统,数控机床那样重视,为什么他们仅仅搞出来一套数控系统就能拿到三千万经费的原因,更是在后来提供一千套数控系统从一机部搞到六千万的经费。

    仅仅一套数控系统技术跟一千套数控系统,404就获得了九千万的经费,其中利润六千万。

    郑宇成等人并没有一直守着,这可苦了一直陪着的技术人员,他们哪里想过这些老头干活如此疯狂,吃饭不去食堂,困了就在车间睡,睡醒了爬起来继续干。

    他们却得陪着。

    “做好准备,这些光刻机修复,就用这些重新生产,到时候看看芯片性能如何。”谢凯对侯为贵以及王敬忠等人说道。“五微米跟1微米的生产工艺,这是完全不同的。”

    有着来自404的九级钳工负责机械方面的高精加工跟最后装配,有着凤城光电研究所的专业人员负责整个光刻机的调试,加上691厂自有的生产工艺,再生产68000芯片,就没有那样大的问题了。

    即使性能有所差异,报废率高一些,也不应该出现前面的问题。

    在车间紧张维修二手设备的同时,691厂技术人员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制造工艺变化,芯片的硅基片也就会发生改变,甚至掩膜版都得重新制造。

    一直到第三天,所有的零部件都全部搞定,德国生产的光刻机,两台都能再次使用;那台瑞士生产的,则由于里面显微镜坏掉,得等到显微镜制造出来才能搞定,那需要的时间太长。

    “真的不敢相信,他们生产的零件能够跟原装的媲美!”当最后调试完成,检测了各种数据手,陈同安一脸惊喜。

    “这只是替换的零部件,都没有进行过热处理,材料都是相同的,只能确定精度是否可以达到,没法用于生产。”魏老平静地说道。“即使我们生产的零配件达到了进度,在大规模制造过程中,也会因为不断摩擦造成精度下降……”

    “这个我们知道。魏老,这几天辛苦你们了。”郑宇成明白。

    材料,制造工艺,都决定了机械零部件的精度保持时间跟使用寿命。

    “等到理化分析出来后,我们会再加工一批备用,这边就没有我们什么事情了。图纸现在可以确定,工艺到时候我们尽量。”粱老说道。

    他们说的是事实。

    现在的修复,由于材料没有进行热处理,也没有分析设备上面原来使用什么材料,只是根据他们的经验用性能接近,适合用到这些位置的材料加工出来的。

    使用寿命肯定不会有多高。

    “即使会经常维修,也不是啥大问题。只要我们能使用这样的制造工艺,可以先进行仿制,数量多了,就能不断地研究更高的制造工艺。”陈同安对着粱老说道。

    “安排大家好好休息。”郑宇成吩咐陈德贵。

    这些老头这几天根本没有好好休息,现在等理化分析结果,看看各个零部件使用的材料,然后再做一批,更换上去,才能完全可以使用。

    “掩膜版等都已经重新准备好了……”侯为贵汇报着,询问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样品试制。

    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等工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准曝光。

    把样片上的电路通过光刻机复制到处理过的硅片上面,随后进行显影,把不需要的地方腐蚀掉。

    能生产芯片的单位,制造工艺在主要设备上不同,不过工序都是一样的。

    “多长时间可以生产出样品?”谢凯最在意的就是时间问题。

    “明天早上就能看到集成电路板,不过封装没有模具……”侯为贵说道。

    封装工艺也是必须的,仅仅是电路板,完全没法使用。

    沾上灰尘什么的容易到此电路的损坏。

    “封装暂时不着急,只要确定我们生产出来的芯片跟68000性能相当就可以了。”谢凯说道。

    “好。”侯为贵点了点头,并没离开,而是有些为难地看着谢凯跟郑宇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话就说。”郑宇成看着侯为贵,“我们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这种芯片主要用途是用到游戏机上,出口国际市场,如果被摩托罗拉公司的人知道,将会对整个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他们的芯片,都是有着专利的。”侯为贵在美国考察过市场,了解行情。

    国内对于专利从来都不在意。

    特别是军工系统,根本就没有专利一说。

    毕竟,你要申请专利,技术特性什么的都得向申请国家的专利局公开。

    “这事情你放心,摩托罗拉根本就找不着咱们。只要可以生产出来,你们单位就得开始向美国,日本等国申请专利!”谢凯笑着说道。

    “这不是他们的设计图?”侯为贵不解。“到时候打起官司来……”

    “放心就好。”谢凯说道。

    “申请啥专利?把技术向外国公开?这可是他们对咱们禁运的产品!”郑宇成不满地说道。

    “对我们禁运,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一旦我们有了,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没有禁运的价值了。”谢凯笑着说道,“到时候,我们生产出来,完全可以寻找国外的封装厂封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