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4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124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上跟楼下也在窗口安排了人盯着。

    他们哪里知道,404基地丧心病狂地在一开始修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一切,原始简陋的窃听装置,根本就检查不出来。

    “即使这样,我觉得或许我们还有机会把五千万降低一些。对方之前在这上面已经松口了。”穆沙拉夫对于国内跟中国某些合作谈判一直都是不满。

    他们确实需要中国的援助,可中国并不是不计代价地援助。

    美国人即使曾经抛弃过他们,现在每年也有几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呢。

    中国人呢?

    一直都在赚他们的钱。

    就连巴基斯坦最需要的核技术都不愿意提供。

    “能少多少就少多少,实在不行,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中**方高层说得很明显,这是他们自己的项目,自筹经费研究,他们也不能直接下命令!”穆巴拉叹了一口气。

    谁不想少付出一些代价?

    跟中国政府的代表谈,还可以打感情牌。

    人家404基地自筹经费,独立经营,业务方面军方也不能直接下达命令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技术或利益。

    “那就这样吧。今晚谈好,明天我们就能回国了。”卡奇赫德也是如此。

    这家单位太难谈下去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关注着各个项目进展,中方的经费在大量投入。

    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为了做给代表团看,在了解到这家单位甚至接手了中国政府下马的运十之后,就清楚,他们并不是做样子给他们看的。

    这家单位不差钱。

    没法依仗着对方不差钱就来获得更多的好处,这也是他们一直不在价格上刺激中方的原因。

    “诸位,讨论的如何了?从最开始接触到现在,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如果等到我们的项目完成,我想最终很难再提供如此合作。”再次坐在谈判桌前,掌握了对方底线的他,心中也轻松起来了。

    终于要结束了。

    让人把合同拿上来,递给巴基斯坦人。

    “诸位看一看,如果觉得这上面的条款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郑宇成说道,“当然,这已经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我们不希望这漫长的谈判继续下去。等到我们样车开始生产,即使达成合作协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巴基斯坦人明白这是中方的威胁。

    心中不爽,却没法反驳。

    “郑,你们的合同没有问题,不过我们希望在五千万的经费方面再降低一些。如果算上这样的成本,加上我们后续投入,会让每一辆坦克的技术成本高到无法接受的程度。”穆巴拉再次提出来。

    “其他的附加技术也在这里面,开始就说了,要么我们降价不给技术,要么……”汪贵林开口说道。

    巴基斯坦人无话可说。

    中方油盐不进,根本就不在这上面纠缠。

    无奈之下,巴基斯坦人只能在合同上签字。

    “将军,祝我们合作愉快,你们的技术人员什么时候过来?”签订了合同,最后交换的时候,郑宇成跟卡奇赫德以及穆巴拉一一握手,满脸笑意。

    巴基斯坦人倒也爽快,签订了合同,哪怕被对方坑了心中不舒服,也是没表现出来。

    郑宇成问的不是巴基斯坦人什么时候到,谁管那些前来学习的巴基斯坦工程技术人员什么时候来,他问的是钱什么时候到账。

    “我们明天就回去,组织人员。”穆巴拉说道,“经费问题,五千万美元,等到贵国春节结束后,就回拨付。至于后续研究经费,我们会按照合同上的条款,第一期一千万跟五千万美元的经费一起到账!”

    卡奇赫德看着郑宇成,“我希望真的如同贵方所说,最多不超过两千万美元就能看到样品!”

    现在签订了合同,他们也不说谁占便宜谁吃亏。

    合同的签订,是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

    就怕中方最后以项目为要挟,搞得他们不断投钱进去。

    那时候想要反悔都晚了。

    “将军,请相信我们的原则。在价格上面谈判,我们双方据理力争,只要达成了协议,我们就会严格按照合同去做!目前的技术成果贵方也都知道,需要多少时间,经费,也都介绍得非常明显。”齐远志说道。

    白彦军则是笑着补充,“也不是不可能没有意外。如果我们两国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合作结果就堪忧了。”

    他的话,让本来有些僵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谁都明白他说的两国间发生什么根本性转变。

    中国是不结盟国家,从六十年代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一直就是巴基斯坦最坚实的后盾,远比动不动就抛弃他们的美国盟友可靠多了。

    两国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根本就没有,双方边境上只是象征性地设置着一些哨卡,两边的边防战士没事儿就坐在一起喝酒吹牛扯淡啥的。

    这样的两个国家,可能会关系降低到冰点,甚至出现战争的可能性么。

    “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签完合同,已经是十一点了。

    即使这样,基地依然准备了几桌丰盛的宵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巴基斯坦人也不推辞,他们了解中方的酒文化。

    一直喝到凌晨一点,巴基斯坦人都醉醺醺的了,才被送到火车站,踏上一直等待着巴基斯坦人的火车上面。

    这几天过年,基地已经放假了,大家有时间出去,基地每天晚上增加了一趟客运专列送大家到嘉峪关。

    “唉,这钱真不容易赚,搞了这么长时间,五千万美元总算到手了!”送走了郑宇成,回来的路上,郑宇成叹了口气。

    “是啊,巴基斯坦人这五千万美元真的不好赚。”汪贵林也叹气。

    有些微醉的谢凯看着这两个老家伙,一脸鄙视。

    虽然谈判很漫长,比起那些动辄几年的军事装备技术合作谈判,这已经非常快了。

    五千万美元啊!

    现金得多大一堆?

    “现在另外一个项目可以启动了……”郑宇成突然说到。

213 要不咱们搞航母(月票1950加更)() 
“什么项目?咱们手中需要花钱的项目可不少!”谢凯听到郑宇成的话,顿时吓了一跳。

    这有点钱就整一个大项目,然后为钱而发愁。

    好不容易解决了钱的问题,让项目不用担心,可以继续下去,郑宇成又去搞别的项目。

    如此一个循环,是他无法接受的。

    “咱们基地现在这些项目过日子已经不错了。”谢凯提醒着。

    汪贵林等人居然也不出言阻止。

    特别是齐远志跟白彦军更是屁都不放一个,他们都是看着谢凯,好像知道郑宇成要搞什么项目。

    “直升机啊!坦克需要直升机配合作战,国内也没有堪用的直升机,瞧瞧咱们现在,要想快速从基地出去,直…5坐着真他娘痛苦!”郑宇成抱怨着。

    其他人都是感同身受地点头。

    “老郑,你可别犯迷糊,基地之前不是说年后就开始建设机场?咱们这吞钱的项目可是不少。”谢凯说道。

    基地看来有钱,根本没法支撑多少大项目。

    越是大型项目,到了中后期需要的成本,就让人无法应对。

    “没事儿,钱是可以满满挣的嘛。咱们基地有你挣钱,不怕缺钱”汪贵林笑着说道。“这才几个月时间,咱们手中就有了两亿的经费伊拉克人的防空导弹订单,那可是两亿美元!”

    “不是你自己提出来的想要搞直升机项目吗?”齐远志笑着问谢凯。

    谢凯无语问苍天,“之前老郑在愁如何花钱,我就随口提了一句。然后他把运十给整回来了!好不容易巴基斯坦签了合同,五千万美元即将到手,再整个直升机项目,加上现有的技术项目,基地这日子”

    谢凯觉得这些老家伙太能折腾了。

    “小谢,咱们基地之前可是从航天到航空,从坦克到核潜艇各个领域都有项目团队,虽然都只是某个分项目,但是那荣耀”白彦军很低沉地对谢凯说道。

    “我们希望基地能再次回到原来的地位上去。”齐远志也是很认真地说道。

    “或许,在我们退休的那一天,能够看到,只要继续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汪贵林脸上的笑容中透露着无限的期待。

    他们几人的话,让谢凯明白,这些老头的希望是什么。

    让404这个曾经被军方以及各个部门放弃的单位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面。

    原来基地发展,靠着各个单位的支援。

    现在基地发展,都靠他们自己筹集经费,不需要去死乞白赖地问上级要项目要钱。

    谢凯能理解,却不支持。

    涉及国内几乎所有军事装备领域,这得需要多少钱?

    基地将会发展到多么庞大的程度?

    建立国内又一个军事科研系统,如此一来,不是浪费经费么!

    “你别听他们几个的,咱们系统内的情况你也知道,前几天我们在691厂那边,不是找陕省国防科工委把691厂给弄到手了么?龙耀华那老家伙可是准备问咱们要2000万的经费,如果不是杜胜峰不知道我们底细,你觉得结果会如何?”郑宇成一开始在笑,到了最后,脸上却变得严肃起来。

    “这也不能怪他们,整个国内,军工系统没有任何一家科研单位跟军工厂不缺钱的。唯独我们手中有着庞大的可支配经费”汪贵林提醒谢凯。

    很少开口的白彦军也开了口,“如果我们不拼命地搞项目,不把这些钱全部花出去,即使上级首长没想法,别的兄弟单位能舒坦?”

    “巴基斯坦人说的话,伊拉克真的找我们订购两千枚前卫防空导弹,哪怕只订购一千枚,也是一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才多少?一年军费不足百亿美元,我们一家单位就有军费百分之一甚至更多”

    “那钱可是咱们自己挣的!他们也可以去自己挣啊。”谢凯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巴基斯坦人不可能知道他们在窃听,说假话忽悠他们。

    伊拉克人如果迫切需要,很快就会再来中国。

    上亿美元的经费在404基地一家单位手中,他们肥得流油,别的单位却连吃饱都成问题。

    “不是我们瞎折腾,当初老郑接收运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毕竟那时候巴基斯坦这边的合作也就已经有了眉目。”

    几个老头的话,让谢凯明白了什么叫做人精。

    果然是越老越奸猾。

    老奸巨猾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从一开始郑宇成把运十给弄过来了,他真以为他们没有考虑那么多。

    “当初的运十,我们确实不知道存在那么多的问题,而现在运十项目,几乎相当于重新设计,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年根本消耗不了太多的经费。”白彦军一边走,一边说道。

    从火车站到基地,距离并不远,现在已经凌晨,外面根本就没有行人。

    昏黄的路灯仅仅只能照亮一个模糊的道路影子。

    几人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谈。

    谢凯这一次,从他们的话中明白了不少的东西。

    军工系统内,必须得顾全大局。

    “有的时候,顾全大局是好事。某个单位的牺牲,换来国家整体的进步,就如同当初我们数控系统给出去一样;但有些时候,却不能去发扬风格。咱们基地的这些钱,对于一家单位来说,庞大无比,可要是全部交给上级单位,分给各个单位,一家单位又能分到多少?何况很多单位有了钱就搞别的”汪贵林等人今晚上完全是为了给谢凯上课。

    让他站在一个管理者的高度去想问题。

    处在底层的位置,根本就看不到这些问题。

    接触不到高层,无法理解高层处事的原则,自然不可能去做出那种让他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谢凯第一次明白,处在高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国内,不患寡,而患不均,几千年前,这种说法就被证实了。大家都日子不好过,我们吃香喝辣,到时候,只能闹腾着找上级首长,最终收回我们的独立经营权跟项目自主权。”郑宇成叹了一口气。

    “我们如果把利润分一部分给上级首长呢?”谢凯没有想过吃独食。

    军方经费紧张,下级单位能提供一些经费,肯定能有效坚决军方遇到的难题,一些重点项目可以加大攻关力度。

    所以,在这方面,谢凯觉得,应该分出一部分利润上交给军方,换取更大的支持力度。

    “该分的不能少。但不是分了就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白彦军摇头说道,“因为即使分出一部分利润之后,我们依然是最有钱的单位。”

    “所以,即使上级想要偏袒我们,我们手中的钱太多,别的单位依然会闹腾。”汪贵林告诉谢凯。

    世界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

    各个单位,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会去想别的兄弟单位。

    但是兄弟单位会闹腾。

    “一家两家闹腾,不是问题。上级再维护我们,如果所有的单位都联合起来,上级能如何?”齐远志说道。

    谢凯已经明白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任何领导只能为了维护和谐稳定,忍痛干掉那家让所有单位不爽的单位。

    这就是顾全大局。

    “所以,我们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谢凯苦笑。

    这太过扯淡了。

    上级不可能扛不住。

    “如果我们手中一直有那么多钱,而且越来越多,就只有这样的出路。上级不会再给自主经营权。”汪贵林耐心地说道,“但是如果我们手中的项目需要的经费远远超过我们手中项目需要负担的经费,就不是问题了,别人会幸灾乐祸。”

    谢凯心中如同被十万辆99a坦克碾过一般。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是他原本所处的位置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的东西。

    “而且,即使我们把钱给了军方,军方下发到其他单位,他们不一定就认真把所有钱都砸到科研领域中。玉柴动力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