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4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134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国外不少国家,重型设备,比我们这还大,还先进。特别是苏联,他们的这种加工能力,美国跟西方国家都赶不上!”陪同几人的副厂长江峰有些羡慕地说道。“就说重型卧车吧,苏联的最大加工直径可以达到3米,长度20米,可以加工重量260吨的重型零部件……”

    “以后我们国家也会有的。”谢凯说道。

    作为过来人,谢凯清楚,三十年之后的中国工业制造有多恐怖。

    基建狂魔的称呼,这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肯定会有的,不过目前6。5万吨的大压机,只是开始。”郑宇成嘿嘿地笑着。

    谢凯看着他,摇了摇头。

    他心中清楚,6。5万吨的搞出来,很可能这老家伙会想要向全世界最大吨位锻压机发起冲击,只要404基地的经费能够支撑起来。

    看了二重的重型加工车间,谢凯整个人都是变得有些亢奋。

    别的国家大型设备有多少,如果庞大,他没有直观的感受,就如同没有进二重,他明明知道还有更庞大的设备,也没有什么感觉。

    只有亲自站在这些设备前面,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中午吃饭休息后,郑宇成带着谢凯去了沈鸿的房间。

    谢凯去的时候,沈鸿正趴着看床上铺着的一张巨大的图纸。

    “来了?看看这总成图,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沈鸿见到两人,笑眯眯地说道。

    郑宇成急忙摇头,“沈部长,您饶了我。看个简单的图没问题,这玩意儿太复杂了。”

    谢凯也是摇头。

    “别,在之前,宇成同志可是把你吹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沈鸿对着谢凯笑着说道。

    “沈老,您别听他吹。我们郑主任吹牛的本事,全世界估计都找不出来几个。”谢凯即使真的有什么意见,也不敢去提啊。

    要是懂还行,问题是大压机的基本原理他知道,那个没用。

    “行了,关于这台设备制造后落户在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想法?”沈鸿倒也没有逼两人,直接问正事。

    这台大压机落户在什么地方,对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建设等,都是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不确定,以后会非常麻烦。”

    “目前国内只有四个地方比较合适。东北,沪市,凤城,以及蓉城。”谢凯说道,“东北太远,不考虑;沪市那边没有我们的产业,太麻烦……”

    对于这台大压机放到什么地方,谢凯其实早就有了想法。

    沈鸿亲自跟他们讨论,显然是有人开始活动,走了他的关系。

    郑宇成看着沈鸿,问道,“沈部长,这设备虽然属于我们的,更属于国家的。全国系统内,您都熟悉,您觉得放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谢凯一听,这老家伙果然比自己厉害。

    懂得溜须拍马,以后自己不要再先开口了。

    “谢凯同志说得没错,最合适的就是凤城跟蓉城周边,配套完善。”沈鸿看着谢凯一脸的笑容。“谢凯同志,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沈部长,我也不知道。”谢凯装傻。

    “你别学宇成同志,他就是太狡猾了,这不好!”沈鸿依然笑呵呵地说道,“放心地说,这里也没有外人。何况设备是你们的,想放在什么地方,自然就能放在什么地方。”

    沈鸿的话也在理,可谢凯实在是摸不准这位老人的心思。

    他如此郑重地跟自己谈这事,肯定是郑宇成把责任推给了自己。

    想到这项目本来就是为了给运十配套,蓉城到凤城的距离也不远,现在还没跟132厂合作,容飞搞歼十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大不了到时候再给他们造一台就是了。

    “沈老,小子就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谢凯横下心,看着沈鸿慈祥的脸上笑容不变,对着他点头示意,才开口说道,“大压机本来就是给运十配套的,我觉得运十在什么地方,大压机在什么地方更合适。最好靠近秦飞,无论是运输,还是加工制造,都比较方便。”

    “凤城那边很多锻件都是从蓉城运输过去的,二重生产的。”沈鸿提醒谢凯。

    “沈老,国内工业布局,目前形成了三大航空制造基地,东北的沈飞,中部的秦飞,西部的蓉飞。”谢凯看着老爷子没有生气,鼓起勇气说道。

    “沪市呢?运十原来可是在那边设计制造的。”

    “沪市根本就不适合,虽然工业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高,但是配套不行。无论是原材料生产,还是大型零部件锻造加工能力,都不适合大飞机的生产制造。”谢凯说道。

    目前沪市的条件确实好,但是那地方被麦道给占了。

    他们只能把运十团队放到秦飞,秦飞是国内最大的军用运输机生产单位,跟他们的业务比较匹配。

    容飞132厂是生产战斗机的,不适合生产运十。

    运十放在这边,投资将会更大,反而浪费。

    大型飞机制造单位,国内有一家就足够了。

    美国到最后整合成只有波音,欧洲就一个空客。

    其他的都生产战斗机。

    秦飞具备大飞机生产能力,不过属于军用飞机制造单位,把运十也丢到秦飞,可以让秦飞拥有更强的制造能力。

    “秦飞周围有各种配套,跟蓉城这边通过铁路运输也不远。”谢凯一边看沈鸿的反应,一边说道。

    老爷子脸上一直都是笑眯眯的,根本看不出来他的想法。

    郑宇成在旁边同样一脸笑意地看着,也不插嘴。

    “看来宇成同志说的没错,你的眼光很好,大局观很强。”沈鸿笑着点了点头,“现在不少人听说你们要搞大压机,跑来找我走后门。”

228 404究竟归谁管(月票2100加更)() 
“沈部长,您不会答应了谁吧?”郑宇成开口了。

    “我要答应了,还问你们干什么?”沈鸿笑着说道,“我的想法也是放到那边,不过这样一来,就得重新建设配套了,需要的经费不少。”

    “这一点没事儿,国防科工委那边会出一部分的费用;秦飞也跟我们合资。”谢凯还没开口,郑宇成就回答了。

    感情郑宇成在谋划这事情之前,干了不少的工作。

    谢凯就不明白了,郑宇成是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干了这么多工作,国家项目立项,审批考察等,那需要的时间都不是几天内能搞定的。

    “他们投资基础设施?”沈鸿问道。

    郑宇成点头,“我们出大头。谁都知道这样的项目重要性,特别是对周边相关技术领域的刺激作用。国家之前没钱搞,那是经费都用到更关键的地方。现在我们出大头,您老帮着牵头,不能一点不出不是?”

    谢凯听出了郑宇成话中的意思。

    这个项目有着不少的人支持。

    “那行,这事情就这么搞吧。只要设计没有问题,两年内应该可以生产出来。基础配套什么的,你们得催促他们加快进度,否则到时候这设备搞出来,也得继续等着。”沈鸿说道。

    大压机的配套,需要的都是不少。

    谢凯原本的意思,是这个配套的设备也都由404出钱搞,虽然压力大,也不是没法搞到足够的资金。

    现在郑宇成跟沈鸿两人的对话告诉他,不需要他们承担全部,上级部门这是在默默地支持他们。

    如此一来,他们就有更多钱去搞别的项目。

    “其他单位的人,会很快就来吗?”谢凯有些担心。“毕竟现在很多单位还处于过年放假期间。”

    “放心,最多两天内,人全部就会到齐,甚至没有通知到的单位,只要知道了消息,都会来。”沈鸿笑着让谢凯把心放回肚子里面。

    郑宇成看着谢凯担忧的神色直乐,“咱们这项目,可是肥肉。上级拨款,可没有我们的钱到账快。加上6。5万吨的大压机,在国内还是头一遭,技术攻关全国大会战,起码十年没有出现了。”

    对于郑宇成说的,谢凯还真不太了解。

    原本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加上一直听说国营企业的工作效率太低下,根本就不会想到大家都积极。

    “二重这次估计要失望了,我今天晚上就不跟他们喝酒了。”郑宇成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那毛病,真得改改,喝点酒就乱许诺。”沈鸿也赞成郑宇成的话。

    当天下午,郑宇成就问二重借了一辆车,理由就是谢凯从小在西北长大,在大西北连绿色都很少见到,更不要说国宝大熊猫。

    难得来一次,带谢凯去看看国宝。

    二重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理由,提出要安排司机,都被郑宇成功拒绝了。

    “你不会真的带我去看大熊猫吧?”谢凯可不相信郑宇成会这么无聊。

    老家伙肚子里面肯定憋着坏。

    “去132厂,大熊猫就那样,有啥好看的,如果不是咱们基地没法给国宝提供竹子,得从这边空运竹子,我非得弄一对养到咱们基地动物园里面。”郑宇成摇头说道,“伊拉克人过来了,今天晚上到蓉城,我们去抢他们的钱包。”

    “这么快?”谢凯总觉得郑宇成在忽悠他。

    伊拉克人来132厂,跟他们之间的导弹合作也没有关系啊。

    何况,郑宇成大部分时间跟他在一起,哪里来的消息?

    “哪里来的消息你不管,重要的是,伊拉克人邀请我们去谈。谈了订单之后,还得谈空空导弹的项目,原来他们不愿给钱让我们搞,这次据说准备下一笔订单,支付一部分的预付款。”郑宇成得意地说道。“要不然,我敢当着沈部长的面拍胸脯保证经费随时能到位?”

    谢凯一直都在好奇郑宇成哪里来的那么大底气,感情问题出在这里。

    404绝对有着一个非常可靠的情报来源。

    是军方的?

    或者404自己的?

    如此大的合作项目,军方不可能不过问。

    “军方的人也来?”谢凯问道。

    “怎么能不来!这事情得他们点头才行,而且他们来收保护费呢。”郑宇成一说到这事情,就有些不满。“合同总金额的10%交给军方支配。”

    “才这么点?”谢凯完全没想到,军方只拿10%。

    这已经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果他们偷听到的是事实,伊拉克人真的向他们订购2000枚前卫防空导弹,这笔订单至少也得是一亿六千万美元以上,军方拿的实在太少了。

    “还少?他们就帮点忙,说点话什么的,啥都不干就拿10%呢!”郑宇成甚至1%都不想分给军方。

    谢凯一脸鄙视地看着郑宇成,这老家伙,比他更贪婪。

    “其实他们主要是为了拿外汇,国家的外汇重点倾斜给了经济建设相关的技术装备引进。军方科研单位,很多设备没法自己搞,只能从国外搞回来。手中没有外汇,就只能问财政部要,财政部的人抠门的要死,加上他们什么都不懂,哪管你那设备多重要。”郑宇成叹了一口气。

    整个世界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的军方有中国军方这样穷。

    超过四百万的军队,庞大数量的武器装备,甚至科研体系,都需要靠着那每年不到百亿美元的军费养活。

    “老郑,要不,咱们把外贸订单的利润多分一部分给他们?”谢凯第一次主动提出多交一部分费用给上级,“毕竟咱们这些事情,没有上级的支持,根本搞不成功。”

    大压机的事情上,高层支持力度不小,这些支持一般人都看不出来的。

    有些技术合作虽然坑,但是却不是没有任何用处,国内的军工科研人员需要了解世界先进军事装备的技术,科技体系。

    他们的出现,加快了一些项目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其他单位在这方面的收入。

    “铁公鸡拔毛?”郑宇成脸色怪异地扭头看谢凯。

    “看路,你开车呢!”谢凯被他吓了一跳,“咱们也是后勤下属单位吧,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

    404究竟归属哪个部门主管,谢凯没有搞明白。

    说是归后勤部管吧,国防科工委也在插手。

    说国防科工委管吧,李明山等人完全是放任404基地自己搞,基地的钱怎么花,他们连过问都不过问,想要政策支持,也得去跟他们沟通。

    “后勤个屁,我到现在都没有整明白我们归谁管。”郑宇成的话让谢凯觉得不可思议。

    在中国,居然有没有主管单位的单位?

    “这事情你别瞎打听,只要知道有事找相关部门就行了。”

    相关部门!

    中国最为神秘的部门。

    谢凯很想吐槽这事情。

    “也就是说,有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找哪位领导解决?龙大佬跟李大佬他们不管咱们基地?”谢凯觉得要把这事情整明白了。

    404基地之前归属所有工业部门跟军方相关单位管辖;现在居然成了所有单位都不管的。

    太让人无法相信了。

    “如果非得说有主管部门,那就是军方跟政府。毕竟我们属于国家嘛。”郑宇成笑着说道,“你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更符合我们基地的发展?只要我们有钱,想搞啥项目就搞啥项目,不用担心上级干涉。”

    说法是正确的。

    可谢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无法整明白。

    404这样的基地如果上级真的不插手,那不是就成了脱缰的野马?

    或者整出一个超级托拉斯?

    想到这问题,谢凯不由笑了,对于中国这样的集体所有国家,国家就是最大的托拉斯,内部有个小托拉斯,也是正常的。

    “军方只拿少部分,也是因为这个。有些项目,他们想要搞,财政部不给钱,也搞不了不是?而不从我们这边拿走一部分钱,别的单位都不会乐意给……”郑宇成或许清楚谢凯想不明白这事情。

    军方拿走的资金越多,对于404基地的发展影响也就越大。

    而军方下属单位太多,大家都在伸手要,给谁呢?

    不如由404自己支配,所有的投入都是在军事工业领域,这样也不违背国家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