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225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225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是11辆伊拉克采购的订单,巴基斯坦两辆,中方两辆,359坦克原型车,这一批在没有定型,甚至很多试验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批量生产,也只有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11辆交付伊拉克的坦克,已经运走了,剩下巴基斯坦的,谢凯却没有同意直接装船运走,而是提出从基地出发,穿越整个西北,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通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进入巴基斯坦境内。

    前面的还好说,到了后面一段距离,对于坦克的各种性能,都是极端挑战。

    “巴基斯坦的坦克,你真准备让他们这样开着过去?从咱们这里出发,会经过沙漠,戈壁,高原,盆地等,对于整个坦克的性能考核都是非常严峻的……”汪贵林看着面前两辆黄褐色涂装的坦克,狰狞的炮口低垂着,如同对整个行程感到沮丧。

    “这样对于坦克的各种性能测试,是最能直观体会的。”谢凯点头说道,“下一阶段的极限测试,对于坦克定型非常重要。”

    “可现在已经入冬了!西北地区冬天的严寒,咱们都清楚。”

    “我们的坦克,必须经过极限低温测试!这个环境正合适。国内的两辆,从这边到东北,行程数千公里,不也是为了测试……”谢凯反问。

    他清楚西北地区冬天的严寒。

    359坦克上面的不少电子设备都是比较精密的,在极限环境中工作,会如何,是否可靠,谁都不知道。

    “从我们这里到东北,是经过沙漠,横穿蒙古高原,然后进入东北,北方边境补给容易……”汪贵林劝着,“西北那边的后勤补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旦零件坏了,需要更换,甚至坦克本身出现了问题,很难找到地方维修!”

    “那就给这两辆坦克以及后勤维修保障人员建立一支完善的后勤补给车!”谢凯根本就不否认,“巴基斯坦方面对这样的计划非常赞成,同时这样的极限测试环境,国外也很难找到。只要经过这条路线测试,坦克就完全可以定型了。”

    这一路过去,行程数千公里。

    而且路况极其复杂,补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成本太高了。”

    “要想打造一款性能适合全世界大多数地形的坦克,就不能考虑成本。”谢凯继续强调,“这款坦克,可是面向全世界有需求的客户!”

    “研发团队对于这一路的保障非常担忧。”

    “如果不去面对这样的挑战,这坦克如何卖出去?很多国家冬天都是冰天雪地!”谢凯看着章德明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样的测试,也是为国内三代坦克测试进行探路。”

    “既然是一款先进的坦克,对于复杂的地形跟极端气温,必须有很好的适应性。我们使用这种坦克,主要是为了国防,在克什米尔高原,冬天可是非常严寒的!”穆沙拉夫也是如此强调着,“在巴基斯坦,地形变化很大。”

    巴基斯坦国土面积远远没有中国大,地形却一点都不比中国更简单。

    双方都知道,巴基斯坦要3代坦克,为的是在克什米尔这块有争议的地区应付来自苏联的72坦克。

    只要能在这条路线上经过测试,损坏元件不会影响到坦克的行进跟作战,那么,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了。巴基斯坦坦克部队也就拥有了一款先进而强大的坦克。

    “这也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最好是全程记录试验,以后我们向军方推销这种坦克的时候,也就更容易了。”对于这样的测试,郑宇成反而持支持态度。“我们的测试,军方肯定会关注,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先进的三代坦克!”

    郑宇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国内装甲部队能装备基地研发出来的武器装备。

    一旦测试完成,军方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谢凯跟穆沙拉夫的要求下,即使基地对于如此来测试359坦克,也没有办法。

    整个行程实在是太过漫长,大多数地方都是地广人稀,后勤补给不容易。

    于是乎,开始为两辆用于测试的坦克准备大量的各种物质,特别是坦克上面容易损坏的各种电子元件等。

    基地一直都没有多大用处的汽车队,终于开始派上了用场。

    “这个行程太长,后勤补给不容易,一旦有什么没准备的,坦克跟整个测试团队就必须得等着。”谢建国在基地忙碌为两辆到巴基斯坦测试的坦克准备的时候,神情严肃地找到了谢凯。“而且这也不利于技术保密。”

    “爸,这本来就没有打算保密。从咱们这里出发到巴基斯坦,行程如此漫长,一路的地形复杂,即使国外的人不知道,我们也得公开一些细节。”谢凯知道老爹担心的是什么。

    要想面向全世界销售,就得公开一些细节。

    “军方会同意吗?”

    “可能知道后,一开始不会,后面会同意。”谢凯也不敢保证,别到时候军方要求出口转内销。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96式主战坦克,可就是这样来的。

    85…坦克出口国外获得订单,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国内三代坦克99式主战坦克尚未完成研制,部队装备急需升级,就把85…引回国,补充寒区测试,并进行相关改造后,成了国内搭配最强大的99式主战坦克的低配坦克,装备了上千辆。

    可以说,要进行这样的试验,谢凯也是奔着军方订单去的。

    任何武器装备,国内的军方采购,才是最大的订单来源。

    现在军方穷,一开始采购数量可能很小,但是这是一个长时间的业务。

    所以,359坦克,有着寒区试验要求,而且还是极限测试,很高调地进行测试。

    “他们来干什么?难道不允许我们进行测试?后勤保障都是我们自己在负担,最多是请军方后勤部门帮忙提供一些补充而已,又不白拿他们的!”让管理委员会的人没想到的是,在他们向上面报备测试计划,从中国通过陆路跨越数千公里行程进入巴基斯坦。

    郑宇成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非常不满。

    “不知道啊,就是通知我们,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位亲自带团过来。好像还有祝老总的团队一些设计人员。”汪贵林也不知道上面什么意思。“现在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巴基斯坦一直都在催促。”

    “继续准备,不管他们!”郑宇成才不管龙耀华等人的来意。“那批导弹,起运了吗?”

    “还没有。真不在国内进行试射?要是出了问题,以后可就不好搞了。”齐志远摇头。

    脸上满是担忧。

    “我们的技术人员不是也要过去测试?”郑宇成问道。“虽然价格不贵吧,一枚也上百万呢!”

    郑宇成是不打算在国内试射了。

    “谢凯可是要求试射。”

    “客户都没要求,他要求无效!”郑宇成最不想听到谢凯的名字,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赌气,“以后别跟我提那王八犊子,谁提我跟谁急。”

    汪贵林看着郑宇成的反应,想要出言说两句,最终还是算了。

    郑宇成的脾气,容易坏事儿。

    反正谢凯自己都不在意被误会不是?

    “军方大佬来了?这是看上了我们的坦克啊!”汪贵林把消息传递给了谢凯,后者愣了好一阵,才高兴地说道,“出口转内销啊!”

    “要是他们阻止出口,怎么办?没有哪个国家的现役装备允许出口。出口的,也是需要减配的。巴基斯坦跟伊拉克可不会同意。”汪贵林提醒谢凯。

    359坦克,技术性能比国内现役坦克先进很多。

    但是也没法再去减少配置了。

    “减配做不到,咱们就进行升级呗。反正那玩意儿留下了不少的升级空间。”谢凯并不在意这事情。“祝老总也亲自来了?”

    “来了,带了一些技术人员。明天晚上就会到这边。”

    “那好,到时候再让他们的人员给咱们打打工!”谢凯笑着说道,“老郑是不是又说我坏话了?”

    “地红旗导弹,他不愿意在国内试射。目前已经改造出来的4枚样品,准备全部弄到伊朗。”汪贵林皱着眉头说道,“他现在对你极其不满,要不给他交底得了,继续下去不是个事儿。只要是你提出来的,他就反对,不像以前。”

    “可别!坦克到巴基斯坦的行程,他不是支持的么?这样挺好。你看咱们整个基地,现在不是就和谐多了?王浩那小子,好像也没有怎么折腾吧?”

    “说是这样说,王浩不一定会干什么,关键是另外那帮子货。”

    “阻止基地发展的人,就不适合留在基地,不是么?”谢凯平静地说道。

    汪贵林意味深长地看了谢凯一眼,啥话都没说。

373 首长,359坦克军方买不起() 
    “军方想要获得一批这种坦克?”郑宇成诧异地看着龙耀华跟李明山,“我没听错吧?”

    “没有。目前国内三代坦克项目的研制工作刚刚启动,部队的装备急需升级,即使军费不高,我们也不能一直使用老式装备,不研究先进武器装备的作战跟防御不是?”龙耀华点头说道。

    李明山看着郑宇成等人,“难道有什么困难?即使我们要,也会付钱的。”

    “首长,这是我们跟巴基斯坦合作的项目……”汪贵林权衡着,小心翼翼地说道。

    军方需要,这对359坦克的未来前途就是一个莫大的影响了。

    国内装备,为了国防安全,出口的359坦克作战能力必须跟国内使用的有很大差异才行。

    世界上任何一种先进重型武器出口,都是如此。

    美国以及苏联出口的坦克,战机,都是会在功能上进行一些限制,同时还会降低性能配置,避免敌人获得他们的先进武器装备,从而根据性能开发正对性的装备。

    “359坦克,目前很难再降低配置,一旦降低了,出现的情况,就是失去大量的订单。在没有定型的情况下,伊拉克就订购了11辆用于作战实验……”齐志远也开口强调着。

    谢凯坐在角落里,也不说话。

    在对面的祝老总眼神则是不停地停留在谢凯的身上。

    “军方的订单并不影响你们的出口。”龙耀华的眼神犀利,看着郑宇成等人,都不敢跟他对视。“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你们的坦克测试过程中性能不行,肯定得不到军方的订单。”

    “首长,你们知道359坦克的制造成本吗?”谢凯开口问了,“军方想要采购,每辆坦克的承受底价是多少?”

    谢凯的问题,有些犀利。

    潜台词很明显,军方用不起这种坦克。

    “你们一年多时间搞出来的东西,利用的全部都是国内现有的技术,能贵到什么地方去?”李明山看着谢凯,轻松地回答。

    在他们看来,404基地研制出来的359坦克,根本就不会这么贵。

    对于59坦克来说,底盘决定了空间,这就没法有太大的突破,自然就限定了太多的东西。

    “首长,我觉得,军方还是等一等,等我们把成本降低下来再考虑。国内的战略重心在经济建设,这方面的需求并不迫切。”谢凯说道。

    李明山有些不乐意了,“小子,你是嫌咱们太穷,买不起?”

    “首长,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359坦克的成本,在目前来说,真的很贵。而且性能也不够成熟,很多测试都没有做完。”谢凯不置可否。

    军方穷,谁都知道。

    目前为止大裁军正在进行,国内军队数量从400万减少至300万,这是庞大的工作。

    而军费,依然没有增加,甚至因为裁军减少了一点。

    85年军费只有191亿,折合美元更是只有65亿美元左右!

    仅仅只占美国军费的2%。

    一辆359坦克,哪怕以最低价格出售,也得在300万以上的价格。

    军方的经费,可不是仅仅用来买装备,还包括科研投入,养活海陆空三军部队,装备更新升级等……

    谢凯觉得军方买不起,这也是自然的。

    特别装甲兵部队,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得升级。

    主力作战的59坦克,那几乎占据了庞大的比例,这是世界上五十年代的坦克!人家到现在都升级好几代了。

    “我就不信了,359坦克再贵,能贵到什么地方去!”李明山话中满是不服气,“要是研制出来的装备咱们自己不对都用不起,研制出来干什么?”

    “首长,我觉得祝老总可以解释。”谢凯把火烧到了祝老总身上。

    三代坦克,就没有便宜的。

    祝老总搞的那东西,将会远比404基地弄出来的359坦克更贵。

    99坦克多钱一辆?

    那可都是上千万一辆,而且是国内经济提高了很多倍的情况下,都因为价格昂贵而不得不升级96坦克,装备少量的99坦克。

    “一套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加上计算机火控系统,就得上百万对吧?”祝老总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章德明。

    稳像式火控系统,价格高得让李明山等人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125毫米的坦克炮,双稳系统等,价格也比59式高了数倍,对吧?”没有等回答,祝老总继续问道。

    “新的弹药开发等,动力系统等,也是59坦克的数倍吧?”

    “乔巴姆装甲的生产成本,同样远远高于均质装甲吧?”

    一连串的问题,让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目瞪口呆。

    动不动就是数倍的价格!

    这还让人活不?

    “现在你们一辆的成本究竟多少?”龙耀华意思到了问题所在。

    没有问郑宇成等人卖多少钱一辆,而是问359坦克的成本。

    404提供给伊拉克的样车,250万美元一辆;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只有180万美元一辆。

    “180万美元,成本价。”章德明无奈地说道。“折算人民币,超过500万。”

    “啥玩意儿?你们确定这只是成本价?要是装备一百辆,就花掉我们5亿的军费!”李明山脸色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