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4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4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如今,上面给的四百万经费已经打到基地财务部账户上,用来发工资,也就三个月的事。甚至不够补足之前拖欠的工资,如果没有进账,不断投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得收益的技术开发项目,早晚会被拖死。”杨倩作为基地财务管家,最愁的就是资金问题。

    之前郑宇成挪用那不够发工资的几十万,让她很多天都没睡好,一直到基地获得了一机部跟五机部各两百万的经费。

    四百万,看起来是非常庞大的一笔资金,对于拥有两万多干部职工的基地来说,甚至不能发三个月的工资。

    “目前就暂定这几个项目。军用挖掘机跟数控机床的研发投入,是必须的。否则基地无法拥有足够的经费来养活这一摊子人,同时还得为军事研究项目前期提供研发资金……电磁炸弹的项目,等上级的消息,坦克这一块,初期设计方面主要是制图作业跟结构强度,材料选型等设计任务,不需要太多经费……”谢凯比其他人都明白。

    从他被郑宇成触动,加上谢建国的一席话让他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后,便不再去考虑身份问题。

    只要符合基地发展的建议,他都不会隐瞒。

    现如今郑宇成还想要搞项目,把工资压着不发,不符合基地未来发展。

    “工资必须得发放,之前拖欠的工资,暂时不急。必须预留够下个月的工资,才能把剩下的投入到研发中……”汪贵林搞后勤的,知道一旦人心散了,以后做什么就不容易了。

    “是啊,各个单位的会计天天找我,问什么时候发工资,大家都靠工资养家糊口……”杨倩看着郑宇成,不满地说道。

    “工资先让银行取回来,先发一个月的。至于其他的,再商量一下。”郑宇成沉思了一阵,询问了其他人意见后,做出了如此决定。

    这个会议属于基地高级别会议,但是郑宇成却带着谢凯参加了。

    谢凯的建议,他现在极其重视。

    哪怕谢凯不情愿,还没有进教室,就被郑宇成找人给接了过来。

    “郑主任,我得回去上课了,昨晚上我爸说我整天不务正业瞎搞!”谢凯看着郑宇成一脸奸笑,撇着嘴说道。

    “你爸懂啥?那坦克项目,昨晚上章德明他们讨论了一晚上,都觉得项目好。这几天他们把方案细化一下,我就去找巴基斯坦人。你也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郑宇成对着谢凯说道。

    谢凯被他这话吓得一个趔趄,急忙摆手,“郑主任,您可别开玩笑了。我还得上课!昨晚我爸发火,就为了这事儿,我一个学生,整天不务正业,可不是啥好事儿……”

    跟着郑宇成去找巴基斯坦人?

    谢凯从来没有想过。

    巴基斯坦人现在急得不得了,只要能跟印度从苏联采购的T72抗衡,就绝对舍得砸钱。

    “这事情真没必要,如果我已经工作了,做什么都不过分。可我还是一个孩子,面对巴基斯坦人,反而没有说服力。”谢凯必须让郑宇成打消这想法。

    否则以后他就别指望上学了。

    好多天没去学校了,都不知道白菜如何了。

    “那个项目是你搞出来的,你更清楚。”郑宇成说道。

    “章总本来就是搞坦克的,他清楚。对了,郑主任,放59坦克的那个厂房,我觉得还是得启用起来,在里面搞一个实验车间,那辆坦克本就是为了改进的实验坦克,我们直接在实验样品上面进行修改设计……”谢凯干脆直接转移话题。

    “你这想法跟我不谋而合。我准备专门给你配备一个团队,改进59坦克。不然也不会放在那个车间里。要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设备,你直接说。基地里面有的,直接从各个车间调集;基地没有的,就从兄弟单位买……”郑宇成一开始就打着这样的算盘。

    按照他的构想,这个实验车间,主要就是实现谢凯的改造方案,那辆59坦克,最终会先被全部拆掉。

    然后根据谢凯的方案来改造。

    通过设计团队不断地修改设计方案,再在那个车间进行试验,最终完成整个坦克的改型。

    “原材料什么的各个单位都有,只需要一些加工设备跟起重设备。装配钳工必须得有,机修钳工至少三名……其他的就得是了解坦克的或者能维修坦克的……”谢凯想了想,说道。

    “没问题,咱们基地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了。”郑宇成忙不迭地点头。

    “对了,我还得要至少两名木匠。”谢凯心思一动,准备玩一把以权谋私。

    郑宇成听他的话,皱起了眉头,“要木匠干什么?”

    “模型啊!改造前,肯定先搞出总成模型不是?而木头的制作容易,成本也不高。如果巴基斯坦人来了,一看到这模型,他们不得立马砸钱?”谢凯正经地说道。

    郑宇成看着他,有些不相信他的话。

    “你是不是想把你那小女朋友的父亲调到你车间?”郑宇成突然开口问道。

    吓得谢凯再次往后退了几步,一脸的紧张,“郑主任,您老可别乱说。”

    “切,你被你妈撵上树那天,有个瘦高的女孩子在一边……然后吧,我在学校打听了一下,了解了那天的始末……其实,有喜欢的女孩子是好事,反而激励你上进,只有足够优秀才能吸引女孩子的喜欢。我也是那样过来的,不过作为基地的接班人,心思更多应用到基地未来发展上。”郑宇成平静地说道。“前几天你母亲一直在运作把家具厂的一个木匠调到红旗厂呢。”

    谢凯对郑宇成前面的话嗤之以鼻,后面的那话,就让他有些尴尬了,有气无力地反驳,“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郑宇成没有反驳谢凯。

    “对了,郑主任,关于数控系统的事情,基地是如何考虑的?”谢凯再次问道。

    各个单位的人员,这两天就要到基地了。

    简易的四轴数控系统正在开发,加装的简易第四轴也在进行紧密锣鼓的设计。

    目前基地主要业务是三轴加工中心系统的生产。

    各个机床厂肯定会直接用系统来生产加工中心获得更多订单,甚至研究单位,也可能会从基地要技术,在基地的技术基础上面研究更先进的系统。

    “现在我也头痛呢,芯片这东西,原本只是几十几百块比较好搞,现在咱们一要就得上千……谭庆丰跟罗振兴都跟我说了,他们希望我们把技术提供给兄弟单位……”郑宇成一脸苦恼。

    “技术不能给,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本!他们消耗了资金,然后却来白拿,这怎么行?”谢凯当即就不乐意了。

    各个单位都是兄弟单位没错,但是现在自己都吃不饱,自然不能发扬精神。

    “五机部跟一机部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这么久没来,就是在跟上面沟通。”郑宇成头痛无比。

    “非给不可?”谢凯问道。

    “不给不行。”郑宇成点头。

    “上级主管部门有没有说免费给他们?”谢凯问道。

    郑宇成来了兴趣,“你的意思?”

    “既然如此,咱们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甚至把整个基地数万干部职工几个的工资砸在了这上面,他们白要肯定不行不是?至少也得让他们把我们的研发资金给了……”谢凯舔着嘴唇,一脸阴险地建议。

    郑宇成的眼睛顿时就放光了。

    “那些单位跟厂家,日子可都过得不错呢。要多少合适?一家要他们五十万?”郑宇成问着谢凯。

    “你这真容易满足!我们这可是国内唯一一家的技术,原本上面从国外引进准备了多少?国内自己搞,那些钱肯定会下放到各个研究单位跟机床厂,一家要他们五百万,不算多吧?”

    谢凯的胃口,让郑宇成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太多了。”

    “多?国家准备进口的,至少是数千万美元!这些钱即使不全部发放到各个单位,起码也得有一半,咱们要他们一半不算多,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最后一家给个两百万也就差不多了。”

066 凭什么别人吃香喝辣我们饿肚子() 
一  “每家两百万,哪怕只有十家单位买,也是两千万,作为坦克改造的启动资金,也足够了。”谢凯说道。

    “这只是针对研发单位吧?机床制造单位可不一样,他们可以直接从咱们手中买系统啊!”郑宇成可不同意他的看法。

    “各个单位都想搞出更先进的技术,谁能先搞出来,谁就能获得更多研发经费,搞得慢的肯定会被淘汰。各家机床厂,买系统就显得被动了不是?研究单位研究出来,技术交给上级,上级给哪家制造单位,谁敢保证呢?”谢凯清楚各个单位间的关系。

    都是国营企业,合作是少不了的。

    谁都想自己单位吃更多的肉,自然也就存在了竞争关系。

    合作中竞争。

    何况目前的科研模式就是上级下达任务,给项目经费,让科研单位研究,研究出来交给上级,分配给生产单位。

    这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他们不给钱,上级下令咋整?”郑宇成觉得,这小子太阴险了,不过他喜欢这种阴险。

    毕竟是帮基地里面搞钱。

    他突然发现,有点喜欢上谢凯这种死要钱的性格了。

    当然,前提是谢凯要钱的对象不是基地。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上级怎么可能!之前基地各个重点研究项目都被撤走,从而导致基地连工资都发不起。咱们基地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几个月不发工资筹集研发资金。其他单位有着项目经费,还想从咱们手中白拿技术,好意思?”谢凯撇着嘴说道。

    郑宇成看着他义愤填膺,心中也是有了气。

    上面的领导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亏得这小子是基地的人。

    两人在郑宇成的办公室密谋了好长时间,一直在总部食堂让郑宇成请他吃了午饭,谢凯才离开。

    下午没事儿干,他也没去教室,直接去了放着59坦克的车间。

    之前一直都没机会好好打量59坦克,即使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59式也在陆地上守护着共和国数万公里的边境线,功劳绝对不小。

    看着眼前炮管低垂的坦克,谢凯心中感慨万千。

    要实现终极改造方案,实在是太艰难了。

    谢凯也清楚,在未来,这种性能落后的坦克很难在战场上生存,必须得有更先进的性能,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才能重新焕发青春。

    用钥匙打开舱盖上面的锁,一个人钻进去,坐在落后的坦克里面,开始全面去了解各个位置以及整体布局……

    基地里,红旗机械厂除了少数研发项目团队的人忙得脚不沾地,大部分车间的人依然在等待任务。

    车间里的设备,每天都被技术工人们擦了又擦,一尘不染,戴着白手套摸机床外壳,都不会在手套上留下任何污垢。

    从外观看,很难看出是使用了十多年的加工设备。

    当然,也有车间里的人员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什么的。

    哪怕地最严厉的车间主任,也都对此熟视无睹。

    没有业务,没有加工任务,大家无所事事。并非单位没有发工资让大家没有积极性,而是基地城市太封闭,就没有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

    罗振兴跟谭庆元两人一直都在基地,每天了解各自部门留在基地下属单位的情况,同时盯着数控系统的生产进度跟四轴简易数控机床的改造设计。

    生产线,根本就不需要建设。

    系统的性能先进,却显得有些笨重,毕竟系统内部使用的都是国内能生产的电子设备。

    集成电路的电路板生产工艺不行,基地就把主板放大,以此把电路刻画上去。

    “老罗,郑主任给答复没?今晚考察团就到了,目的现在已经变成要技术了……”晚上吃饭时,谭庆元一口馒头一口土豆丝吃得郁闷,见罗振兴来了,愁眉苦脸地开口。

    罗振兴摇头,“这事不好搞。基地把几个月工资砸到这上面,搞出来了,就这样给了别的单位,放谁都不乐意,这任务不好完成啊。”

    他们都是明白人,这样干,实在是有些不地道。

    “咱们有什么办法?一家研究起来肯定没有大家一起研究进度更快不是?”谭庆元何尝不知道这样干不地道。

    郑宇成不给技术,也是正常的。

    人家砸锅卖铁弄出来的成果呢。

    “哟,两位都在呢!”郑宇成端着饭盒,手里拿着两个窝窝头也走了过来。

    “郑主任,您这一个基地的主任,吃这么简单?”谭庆元闹心无比,郑宇成绝对是故意的。

    从他们到这边的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吃饭,郑宇CD跟他们坐一起。

    坐在一起本来没什么,还方便交流。

    郑宇成这家伙却每天两个窝窝头,一两份素菜坐在他们旁边,边吃边向他们诉苦,说基地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现在大家都勒紧裤腰带等着数控系统卖出去发工资什么的……使得他们打份肉都变得罪恶了。

    “今天晚上,考察团就过来了吧?”郑宇成破天荒地没有诉苦。

    罗振兴跟谭庆元两人对视一眼,套路变了,绝对有问题。

    两人看着郑宇成,也不搭话。

    “给技术可以。”郑宇成再次开口,让两人更惊讶。

    他们清楚,郑宇成的性格,绝对不可能轻易松口的,依然不说话,等着他提条件。

    “上级首长的想法是好的,大家一起研究,技术发展远比我们这样一家非专业的单位研究更快……两位这些天在基地应该也了解了基地的情况,为了这技术,数个月的工资都砸在了里面……”郑宇成平静地说道。

    那套系统是谢凯提供的,他父亲没花多少时间优化了出来,整个基地只是补各种资料及数据投入了一些,经费加起来不超过一万。

    但是对上级不能这样说不是?

    要是让上面知道了,哪里还有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