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66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66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不算不跟404结算的单位。

    原本的结算方式,是为了让不景气的众多兄弟单位不会因为经费问题影响到生产,大家日子好过点。

    结算单位多了,就开始出现问题。

    先给钱再生产,跟404的合作,很多单位都是人员众多,生产计划少。

    于是就开始出现影响交付,或者报废率过高,交付的产品不合格,对方却又因为钱花了没钱采购材料而出现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结算方式,也是正常的。

    “我觉得,一分钱的预付款不交付也不行。毕竟大多数兄弟单位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汪贵林看着众人,他向来心软。“之前我们没钱采购材料,无法生产,大家都体会过的。”。。

    红旗机械厂同样可以拿一些产品出来,谢凯之前提出的那些,管理委员会不是没想过,只不过,缺钱!

    没钱,什么计划都白搭。

    “支付一定比例的材料采购款就行了。剩下的,先交付产品,再结算。这样一来,我们的资金确实可以多循环利用不短的时间。合作单位要拿到钱,也就必须按要求交付。”杨倩老早就想这样干。

    “我同意!”谢建国没意见。“年后工程机械就开始投产,提供材料跟机械加工的一些外协厂家,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以后就按照这种模式,我们负责技术开发,高精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总装等重要工序。其他一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资的生产环节,全部丢出去。反正军方主管单位会负责协调。”汪贵林提议。

    404不想太多投资。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红旗工程机械厂,三五年内都不一定可以投产。

    索性就把一些要求不太高的生产环节丢出去给兄弟单位。

    国内军工制造技术水平,可以说是整个制造业的顶级力量了。

    全部投资,自己需要花费太多成本。

    “航母的预研计划,海军装备方面已经同意,上级不支持,不反对……”齐志远汇报着项目进展,“前期的经费,除了采购墨尔本号,最重要的就是扩建船坞……”

    “初步需要多少经费?”杨倩最担心的就是钱的问题。

    “8000万,比我们预算的要少很多,海军装备制造方面,将会给予全面配合,在我们跟海军装备设计单位论证预研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毕竟现在海军有着05型的改进,同时还有新的项目准备……”齐志远解释着。

    杨倩明显松了一口气。

    “大压机是未来的重中之重,运十宽体客机生产,没有。5万吨大压机,没办法,起落架也支撑不了,根据预算,先期投资,最多。5亿就可以启动,基建工程必须在年后就开始。嘉峪关那边预留出了大压机工程需要的地皮……”谢建国开口了。

    4。5万吨放在秦飞旁边,那边的基础建设跟配套工程都是由国防科工委承担的。

    在没有足够的经验前提下,加上基础工程建设跟加热炉等配套设施,两亿的投资根本不够。

    “二重对大压机放在嘉峪关非常不满……他们一直在游说上级,我们这边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放在二重附近,将会提升那边的制造实力……”白彦军看着郑宇成说道,“毕竟在那边,靠近蓉飞,我们发动机厂也是在那边。”

    当初。5万吨大压机放在什么地方,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讨论的。

    “4。5万吨在秦飞旁边,他们不可能划归我们……不是计划好了,超…7b项目完成后新的项目,直接放到我们基地?到时候,这边的基础配套完成,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成熟了。何况现在f…4项目在我们手中?”郑宇成不满地说道。

    不可能把。5万吨大压机放到二重。

    明知道放到二重更合适,那边区位优势明显,不过距离404太远了。

    404未来的前景,跟现在的布局有着很大关系。

    按照现在的计划,嘉峪关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制造基地,现在的404基地,将会以设计研发为主。

    通过基地到嘉峪关的铁路来连接两个基地,形成一个庞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虽然西北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不是发展的好地方。

    对保密性要求很高的军工单位来说,这样的地方才是好地方,外面的人进来,一眼就被看出来了。

    一连串的计划在几人的讨论下逐渐完善,其实这些计划,之前就评估过。

    不过这次跟去年不同,基地对于经费审核很严格,大型项目,需要经费多的,一直没有定下来。

    “这些计划,就是年后的工作重点,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谢凯如果继续追查钱的事情,怎么办?”郑宇成不得不再次提出这事儿。

    原本确定不告诉谢凯,可现在发现,众多的项目,跟谢凯都有着太深的联系,所以现在也变得不确定了。

    他们担心影响到谢凯,从一开始,404有今天的局面,几乎都离不开谢凯的各种出谋划策,郑宇成等人很多时候任由谢凯瞎搞,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给了谢凯比别人更多的宽容。

    谢凯很年轻,成长的潜力很大。

    加上一旦真的进入404踏上工作岗位,要想离开或者其他,都没有这样容易了,一辈子,就得这样交代给整个基地。

    “未来咱们的发展前景更远,我觉得还是告诉他的好。一直以来,他表现得确实贪心,不过大家应该都清楚,他那些钱,几乎没有花费到个人开支上,我甚至怀疑他不会花钱……”杨倩觉得,自己这边扛不住谢凯的软磨硬泡。

    汪贵林不说话,看向郑宇成。

    “不给他说,肯定会影响航母项目。在没有启动航母预研项目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仿制f…4的项目,他一直都在反对。这个也可以被认为是航母项目的附带项目……”齐志远最担心的就是航母项目受到波及。

    从一开始就想搞海军项目。

    原本他琢磨着,哪怕是搞个导弹驱逐舰,也不错了。

    谁知道,机缘巧合下,现在直接开始为航母项目做准备。

    航母啊……

    一支舰队,就涉及到整个海军大部分的装备了。

    “我们不就是怕他跟着我们这笔资金的操作把自己钱全部砸到小鬼子国内么?让他不要去瞎搞,不影响咱们的计划,我觉得问题没有想象的这么严重。”杨倩捋了捋头发,“不让他知道,才容易出事。”

    “他一直要求专款专用,不准挪用。咱们这次除了没法动用的,砸了一般的经费在小鬼子国内的股市跟房地产市场……最怕的还是他炸毛,把事情向捅大了……”谢建国了解自己的儿子。

    谢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让谢建国很头痛。

    从小就是这样。

    百亿的资金,全部是为了运十、超七等装备项目,谢凯原本要求的,这些钱宁愿不投资,没有收益,都不能为了高回报拿去投资风险大的项目。

    404基地这次,动用了整整50亿,在一年时间内,逐步投资到越来越疯狂的小鬼子国内股市跟房地产领域。

    广场协议签订,原本404的人没有心动,基地本来有原本在国外学习经融回国的人,在他的建议下,基地在去年0月试探性地划拨了一亿,随后逐渐增加。

    三个月前,看到前面的收益,郑宇成等几人也愁404在两伊战争结束后找不到如同伊拉克跟波斯这样的大买家,一群人连着讨论了好好几天,最终决定,赌一把。

    一次砸入了35亿。

    最终导致手中流动资金不够……

    对于404的人来说,这是一次丧心病狂的赌博。

    赢了,基地的储备经费,至少翻一番。

    输了,很多项目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手中还剩下五十亿……

    这是为什么基地这些大佬一直不敢让谢凯知道的原因。

721 能飞的F…14回来了() 
“钱都投日本国内去了?”谢凯万万没想到,这些老家伙这样疯狂,整个人哆嗦着。

    他知道未来小鬼子的经济会崩盘,也知道广场协议后小鬼子经济的疯狂。

    但是,他从来都不敢提议,甚至不敢让自己的资金进入到小鬼子的股市跟房产地市场上捞钱。

    谢凯不懂经融。

    甚至整个中国这年代,懂国际经融的都不多。

    “是什么给了你们勇气,让你们敢到国际市场上把我们一半家底砸进去?要是赔了,别说航母项目,哪怕是我们现在的项目,都很难有可以继续搞下去的!”谢凯终于爆发了,“国际经融市场,是我们现在能玩的吗?”

    一帮老家伙,都低着脑袋不说话。

    谢凯爆发了一阵,胸膛快要炸裂,开口问道,“究竟谁提出的主意?”

    “谢凯,之前你也一直在说,两伊战争结束,咱们的资金要想继续这样大规模入账,很难了,不能一直都想着靠武器装备出口来换取持续的研究经费……”郑宇成小心翼翼地说道。

    “然后你们就看国际金融市场收益高,把家底都砸进去了?”谢凯咆哮着,“难怪你们在入股中信的时候变得这样积极!脱离了上级监管,你们这样瞎搞!”

    中信有着外汇经营权,404在中信银行占据很大的股份,甚至在几个月前把很大一部分的资金转移到中信银行里面。

    谢凯以为是为了中信银行开出高达18。%的存款利息,万万没想到,这些老家伙一直都在谋划把钱投入到小鬼子的市场里面去。

    这胆子……

    “也不能说瞎搞吧。我们有专门搞金融的人才!”谢建国见儿子越说越离谱,原本就考虑着让他发泄一下算了,现在没完没了。

    郑宇成等人不吭声,谢建国能不说话?

    谢凯看着老爹,眉头完全拧在了一起。

    “基地里有一人,叫宋延进,原本是美国搞金融的,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回国,十多年前,因为一些原因,到了基地……”谢建国介绍着情况。

    “宋延进?宋家后人?”谢凯听到父亲介绍,不由瞪大了眼睛。

    党国四大家族的后人,怎么可能进到最机密的军工基地?

    “不是,他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经济学学士,斯坦福大学商业管理硕士……”汪贵林接着谢建国的话说道。

    谢凯皱起了眉头,这样的人,不应该在基地吧?

    家里背景如果太大,更不可能;要是家里没复杂的背景,国际经融领域的人才,那是国家急需的,这都改革开放多久了,人怎么还可能在基地?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我们基地!”谢凯显然不相信。

    “他是宋志文女婿冯彦达的同学跟助手……”

    谢凯释然了。

    “这人可靠吗?”谢凯最担心的就是钱不安全。

    广场协议后,小鬼子的钱被美国人圈走,50亿虽然多,折算成美元,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换算成日元虽然也是很大的数目,对于小鬼子国内庞大的经济总量,并不算什么。

    “可靠。老汪的表弟……”郑宇成说道,“资产配置,主要是在股市跟房地产市场上。股市的投资分成两块,一方面是高回报的可靠企业,另外一方面就是高精密的制造企业……”

    郑宇成介绍着他们的整个计划。

    谢凯听完,目瞪口呆。

    “你们有没有想过,即使成为小鬼子国内那些拥有很强制造实力的企业控股股东,要想把他们的技术给弄回国,有多么不容易?”谢凯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他的苏联计划,那是建立在自己对未来几十年国际大事清楚知道的情况下。

    郑宇成这帮子老家伙,完全是在赌。

    赌的就是鬼子经济的崩盘,等到小鬼子国内经济崩盘,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资金链断裂,最终把他们的技术跟设备搬回中国。

    这未免太过天真了一些不是?

    太过疯狂了一些不是?

    至于宋延进把基地的庞大资产给坑了,谢凯不认为他有那个能力,更不认为郑宇成这帮子老家伙会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我们的投资,不仅是为了利润,更为了他们的技术跟设备。宋延进虽然在基地里,外面的消息,一直都掌握着,从广岛协议签订,他就觉得机会来了……按照计划,在里面投资的资金获得的利益,将会逐渐撤出来,首先确保资金安全……之前陆续投资15亿的资金,已经达到20亿的规模……”

    “不怕这数据是假的?”谢凯皱着眉头想着。

    在后世,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很多都是利用投资人的贪婪,甚至搞出庞大的团队来操作。

    “我们有人员监管,同时中信那边一样有人监管,基地出去的人,安全工作,都是由基地安排的。”杨倩告诉谢凯。

    对方本来就可靠,防范手段也不是没做。

    “所以,这次的计划,到最后搞不到技术跟设备,有利润也够……退一万步讲,在小鬼子国内的资金,每月都会结算利润,利润全部中转回来……”汪贵林的语气也比较严肃,“我们没有你卖武器装备的那种能力,未来也很难大规模卖出去,为了404的发展,也为了给你们这些接班人留个好家底,所以我们这些老家伙才冒这样大的风险……”

    “你之前反对大飞机项目也好,反对航母项目也罢,这些都是因为没钱。国家下马,不同样是没钱?”郑宇成幽幽地开口了,“我们这其实也是搏一把……反正这百亿经费,无法支撑所有的项目继续下去。”

    “所以,这事情我们商量了,不跟你说。出了事情,我们来承担,你还有机会让404继续发展下去。”杨倩也开口了。

    一直以来,她都是那种守财奴的性格,对于钱,只希望进,不希望出。

    这一次能让她同意动用五十亿,可见她下了多大的决心。

    “之前在上级领导面前,已经给你把路铺好了,这一次只要不出意外,有足够的收益,以后基地里面的经费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没钱,你想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