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501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501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距大是正常的,国外发展了多少年,咱们新中国成立才多少年?首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得坚持走自己的技术研发道路。”谢凯强调着。

    黑猫白猫论出现后,很多的地方都只看结果,不在意过程。

    国防没法如同地方经济建设那样,一旦出现问题,要想再赶上,就又得从头开始。

    “现在无论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还是发动机等都已经只剩临门一脚,更不能受到影响。”谢凯没有太多的废话,这种话,说了很多。

    李明山也明白。

    李明山看着谢凯,一脸无奈的苦笑,“如果引进,你们不会参与,对吗?”

    “是的,我们不可能参与到里面来。甚至,会跟引进项目抢经费!”谢凯一点不含蓄,“大飞机项目抢不了,其他项目,我们可以抢经费。”

    这话让李明山看着他,眼神中都是无奈,看向旁边漫不经心喝茶的郑宇成,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他这什么意思?”见李明山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开,郑宇成疑惑地看着谢凯,“不是要说服我们?”

    “说服不了,而且权衡利弊后,领导自然不会强行让我们干一些我们不愿意干的事情不是!”谢凯也是叹了口气,“大飞机的项目,我们需要加快了。”

    “秦飞要是不合作,怎么办?”郑宇成想的更多,“我们没有大飞机的制造生产线,甚至设计单位跟实验室,也都没有足够的地方。”

    秦飞的底盘,那是借的。

    “基地里面不是有很多房子空出来了吗?”谢凯一开始就没想要把运十一直留在秦飞。

    秦飞是搞军用运输机,在一起合作,运十团队跟秦飞的人沟通更容易。

    现在秦飞有想法从洛克希德引进…141大型军用运输机,对于合作,影响就比较大了。

    “你的意思是把我们的人跟项目搬回基地?之前搬来这里才没有多长时间……”郑宇成瞪大了眼睛,“这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不是说得加快进度吗?”

    从沪市大飞机厂搬迁到秦飞还没有多长时间呢。

    又搬!

    “制造方面,红旗机械厂的制造技术甚至比这边更高。所以用于生产验证模型,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把设计团队搬走就行了。制造,秦飞这边如果不愿意,不是还有西飞跟沈飞那边么。”

    国内原本航空制造业分散,到处都是飞机厂,谢凯经常抱怨分散了国内的技术实力跟制造实力。

    可现在发现,这也是有好处的。

    秦飞不合作?

    咱们就找别的飞机制造厂。

    这些年,飞机生产单位日子也不好过,能生产的军用飞机需求数量少,空军需求量大的军用飞机,国内现在很多都生产不出来。

    大型军用飞机,比如,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到目前都还没有谁搞出来。

    “把运十团队搬走?”孙道乾的眉头顿时就拧了起来,“即使我们引进了洛克希德的技术,也不影响我们双方在运十上的合作啊。”

    苏兴国也急了,“现在只是一个可能,双方刚接触,有那种合作的可能性……”

    “并不是不合作。一开始,我们就说过,运十团队只是借用你们的地方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建设设计楼等……制造等方面,还是交由秦飞来做。如果你们觉得有问题,我们可以另外想办法。”郑宇成心中鄙视,脸上去不动声色。

772 首长,这不是要挟,只是表明态度() 
搬走运十,明显就是表示不满。

    不给美国人祸害国产大飞机的任何机会。

    “你们这搬家,太耗费时间了,就留在这边,我们双方的技术合作也更容易不是?”孙道乾劝着,希望郑宇成他们改变想法。

    可无论如何说,郑宇成都表示,要把运十搬回404基地。

    “不能让他们搬走,一旦搬走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很可能就终止了,甚至,他们会把我们的人也给挖走。”苏兴国一脸愁容,“能生产大飞机的不止我们一家。到时候要是洛克希德的合作谈不下来,他们也搬走了,我们整个厂就麻烦了。”

    孙道乾如何不知道,“运十项目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单位项目,上面虽然重视,却没有任何财政拨款,要是他们真的要搬走,咱们阻止不了,就连上级首长都没法直接下命令。”

    运十当初是下马了的。

    404接手,不断在投入,甚至从国内运输机领域挖人来充实研发队伍,养着整个国产大飞机的众多配套厂。逼急了,他们把项目放弃,上级要么继续投入,要么就看着眼看成功的大飞机再次因为资金问题而下马。

    这次是真的要成功了,跟之前完全是两码事。

    原本的运十,结构强度等问题并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机体使用寿命很短。

    现在不同,大压机已经完成试生产,现在正在持续不断地对运十飞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发动机设计的强度跟制造工艺都全部解决了。

    不继续搞下去,毁掉的不只是运十一款大飞机,还有运十大飞机的整个配套产业。

    军方肯定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继续投资?

    军方穷的不行,根本就没钱。

    李明山觉得自己这趟就不该来,秦飞他们要谈引进,自己筹集资金去引进美国的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就是了,到时候还能促使运十的改型发展。

    上面对于这样的项目,并不是非常支持,当然,同样也不反对。

    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国内技术更强?

    “首长,现在咱们怎么办啊!”孙道乾见李明山不说话,要是李明山不帮忙,他们就彻底凉了。

    引进洛克希德的…4制造技术?

    他们自己是绝对无法筹够这笔钱的。

    需要404的兄弟资源他们大笔的经费。

    “他们明确表示不引进技术。”李明山叹了口气,“在目前的情况下,换成谁处在他们的位置上,都会这样做,运十眼看成功了。”

    “可我们国内……”苏兴国有些急了。

    领导之前不是支持他们跟洛克希德的合作吗?

    “空军未来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很大,那是一个长远规划。不过目前来说,执行战略防御的国防政策,需求量不是很大。花数亿美元引进制造技术,在需求量不大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飞机摊薄技术引进成本,这将会让单位造价很高,那不是空军的军费可以承受的……”

    秦飞的人没想到,李明山现在改变了态度。

    李明山也没法解释,总不能说,从一开始他就不是非常看好不是?

    如果能引进,404愿意花大笔钱引进,最终技术消化,用到运十的改型上,可以让运十发展更快不是?

    现在倒好,成了钻风箱的老鼠,里外不是人。

    郑宇成他们都怪自己。

    “搬到基地?基地里面的配套等,都没有这边完善啊。”程不时有些不解,“在这边,设计跟生产可以无缝衔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可以改进的。搬回基地,就得来回跑,这成本也不低。”。。

    马凤山等人沉默不语。

    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运十的发展前景,如何更好更快地改进运十的技术,让这种他们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大飞机有着更光明的前途。

    “马老,您怎么看?”谢凯见马凤山沉默,开口问道。

    谁都知道,运十搬回404基地不如放在秦飞更合适。

    除非404再建设一家生产飞机的工厂。

    建厂的事情,在原本就确定,404连大飞机的组装厂都不建设,利用秦飞的大飞机生产线改造,这样一来,成本将会低很多。

    “我觉得,还是留在这边比较好。”马凤山说道,“你们担忧秦飞跟洛克希德合作,引进…4运输机会对我们的运十发展造成影响,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

    “此话怎讲?”郑宇成来了劲。

    “美国人不可能把他们的战略运输机出售,尤其是出售技术给我们。”马凤山坚定地说道,“连…30这样五十年代研制的不到百吨级,最大起飞重量只有70吨的涡桨运输机技术都不愿出售,更不可能出售更先进的喷气运输机。”

    在飞机研究方面,马凤山是专家。

    对于整个国际上公开的各种大飞机,他了解的自然清楚。

    “万一他们有更好,更先进的呢?核心技术又不会出售,出售了可以回收一部分研发经费,再用到新型飞机研制中去。”郑宇成觉得,这种理由站不住脚。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谢凯补充着说道。

    他知道…4将会在未来很快被…7取代,而且现在洛克希德的…7已经研究了好几年了,原型机虽然尚未出现,可要不了几年,就会服役美军。

    即使这样,…4也会继续服役到二十一世纪。

    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不可能让他们的飞机详细性能被别人了解,只因为这是战略级别的军用运输机。

    马凤山看着谢凯,嘴角上扬,这话,他不会说,也不可能说。

    “秦飞的目的很明显,想要自己搞项目,而不是一直跟我们合作。相对来说,我们属于竞争者。”谢凯说道,“但是只要搞别的项目,就会阻碍运十的研发进度。目前情况下,运十绝对不能受到任何影响。搬走,是表明我们的态度,告诉他们,随时都可能终止合作!”

    搬走运十,不仅是给秦飞的人看,也是给军方领导看。

    谁想用别的项目取代运十都不行。

    运十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

    “上面并没有引进的意思。”马凤山强调着。

    “那李明山来干啥?他们巴不得马上就引进,虽然空军现在用不上。”郑宇成才不相信上级没有想法。

    目前没有引进,在于军方手中没钱。

    “军方首长自然希望我们的技术储备更丰富。”马凤山的话中,满是苦涩,“美国跟苏联,大型运输机越来越庞大,不断地建设全球大规模空投能力,咱们的军队,连大飞机都没有,就靠着几十架运输能力不怎么样的运…8,没有想法么?”

    这种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郑宇成同样理解,国与国就是这样,人有我也想要有,人无,我同样想要有。

    只有保持科技上的领先,装备上的优势,国防才会稳如磐石。

    搞军工的都知道,所以,整个军工系统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是拼命地想要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奈何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时间太短,一直都穷,技术基础薄弱,配套不完善。

    “这确实是让人闹心的事情。美国在七十年代服役的…5,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79吨,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30吨……苏联的安…24,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超过400吨,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50吨……”说到这,如果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谁不希望自己国家强大无比?

    还有苏联最大起飞重量超过00吨的安…225,最大载重量超过250吨,美国同样有与之相对的超级大飞机项目,现在还处于绝对机密中,最终因为苏联解体,美国才放弃这样的想法。

    “不搬不行?搬回去,需要浪费不少时间,你们那边建设飞机厂,周围配套什么的都得建设,重复建设,浪费成本。”李明山看着谢凯跟郑宇成,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不搬,一旦秦飞跟洛克希德达成合作,他们的技术人员肯定会抽调去研究那个……”谢凯看着李明山,没说搬或不搬。“而且,这跟运十的宽体机性能数据差不多……”

    “现在只是一种可能。咱们都知道,国外不会心甘情愿给技术给咱们,真要搬走,等这边谈妥了再搬走也行?运十进展快,到时候就完全不用引进了。”李明山说道,“再说了,只要你们不同意参与到跟洛克希德的合作中,这谈判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秦飞没钱。

    李明山更担心的是郑宇成等人一怒之下,在祁连山深处自己建设一座大飞机厂。

    本来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多,再被这些给挤占了研究经费,不划算不是?

    “不搬也可以,只要不影响我们运十的发展。”郑宇成说道,“别人想要用买或者什么来发展技术,我们管不着,但是在我们这里,不可能!”

    “对,首长,这不是我们以此为要挟,而是实际情况如此。如果真的有必要,大不了我们就在基地的飞机厂里面增加大型运输机生产线。”谢凯平静地说道。

    404在建造飞机生产厂,李明山是知道的。

    当然,那边的飞机生产厂,并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战机,而是用于生产各种模型与技术验证机,更主要的则是用于无人机研发生产。

    “运十的宽体机具体性能能达到什么水平?”李明山没有再说别的。

773 150吨级,运…15?() 
“运十的宽体机型号,也算是一个新的衍生型号,最大起飞重量在50吨级,先搞军民两用型号……”马凤山把运十新的改型设计做了介绍。

    “这样的情况下,已经不再是运十了吧?”龙耀华听了介绍后,比起军方需求的性能指标来说,还是会差一些,不过新的型号,技术性能进步不小。

    “可以说,不算是运十,因为这种机型,我们改成了上单翼,为后面的上单翼做准备。国内大型运输机设计上面,经验乏善可陈,缺乏经验,现在正在补充各种不足……”马凤山说道。

    李明山看着他们,“上单翼设计,不用于民航?”

    “完全是为了军用,毕竟宽体客机……”马凤山回答着,“虽然灵活性差一些,但是稳定性更好,军用运输机需要考虑部队人员跟装备物质空降,需要考虑低空飞行性能……”

    根据马凤山的介绍,这完全就是一个新的项目。

    谢凯清楚地知道,上单翼结构,也是他之前提出的。。。

    “民航客机用这种结构,性能很差,尤其是机场里面乘客听到的噪音会非常大,不利于市场推广。”李明山虽然知道,但是不希望404研究大飞机只是为了军用,“空军虽然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