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510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510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引进的那些技术,很多也没用了。”

    “不,这只是我们合作的项目,我们表达了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合作……引进的西方技术,那个项目,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参与到里面来。”郑宇成明确表示。

    谢凯也清楚,从法国以及美国甚至德国引进技术,这是没法改变的。

    而且,后续战舰要想发展,同样必须得引进这些技术进行仿制,海军装备部门钱不多,愿意引进这些昂贵的系统,目的并不是为了拥有系统,而是系统本身的技术。

    404不会干涉他们这方面的发展,合作的项目,只是目前海军尚未太多研究的相控阵雷达跟火控系统等。

    “不是说合作052?”郑铭也没想到,谢凯跟郑宇成他们不加入到原本的计划项目中去。

    “怎么不搞?现在他们的设计不是都快定型了?”郑宇成眉头一挑,问道,“航母预研项目,我们不是也在参与?配套可是说好了,由你们装备部搞。”

    郑宇成倒想要去搞个战舰项目,但是整个系统去挖人,太闹心了。

    “潘总,真要修改设计?”在701所的总体结构设计室里面,一群骨干设计师围着一个一米多长的军舰模型,设计室主任朱英富问着总师。

    总师点了点头,“那年轻人说的没错,为了追求武器射界的最佳化,在靠近舰桥的区域,只有加高37毫米机炮的基座,才能高出前面一层甲板布置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而这又影响了舰桥的视线,不得不把舰桥加高……”

    潘总指着中间的模型,严肃地说道。

    模型上层建筑,虽然布置的非常均衡,但是上层结构却非常密集。

    “可这怎么改!”有人问到,“眼前的设计,我们都搞了几年才解决这些问题。”

    “我觉得可以取消全通式甲板的设计。舰船两边的通道,作用并不是太大,如果取消,将会节约不少的空间,让舰桥里面容纳更多的设备……”朱英富一直都在琢磨这个,“改了后,我们可以把前后的机炮安置在船舷两侧。”

    “这方案不错。”潘总看着模型,脑海中则是构思着改进设计后的情况。“如果采用自动化,只要能装上去,应该问题不大,直接在中间设置通道……”

    如此一来,电磁兼容性也比较容易解决。

    701的大牛们正在开展关于如何改进设计的讨论,谢凯是没有可能参与进去的,这会儿的他,正在警告郑宇成。

    “老郑,我可给你说了,挖他们的人这事儿真心干不得。至于航母项目总师负责人,反正是跟海军装备部合作,谁来都无所谓。”老家伙现在动不动就想挖人,“咱们自己又没有一个舰船研究所作为基础,也没有团队……”

    “航母项目不是项目?我觉得,这个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比较好。”郑宇成不甘心。

    齐志远也点头,“如果我们要成立一个新的研究所,海军装备部不会反对的。”

    “没有必要。没见着701的人根本就不给机会让我们接触太多潘总他们?就怕咱们挖人。”谢凯坚决地摇头。

    他其实怕挖了701的人,最终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要知道,几十年后,国内所有的大型先进战舰,全部是由701所设计。

    “海军装备部说,可以把沪东造船厂划归到我们基地下属。”齐志远也不死心,“航母项目,在预研过程,也就是项目组建过程。701这边承担着护卫舰的研制,全放在这边,并不是非常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之前不就说我们的涉及的领域太多了,管理跟不上了?”谢凯现在很想揍人。

    一方面,在闹腾管理人手不足,另外一方面,又拼命地想要弄更多项目在手中。

    航母这太烧钱了。

    预研,只是为了做技术储备,整个国内的船舶制造业系统,可不是自己慢慢地投钱去搞。

    “何况,不是在渤海边上扩建船坞么?要沪东船厂干什么?”谢凯问着齐志远,“沪东船厂虽然有一定的设计能力,那都是一两千吨的小护卫舰,搞个053都搞了多少年?”

    不是谢凯看不上沪东造船厂,而是沪东造船厂要想打造成可以造航母的,那需要投入是无法想象的。

    “要这个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制造能力,也不是为了设计团队,我们可以卖053导弹护卫舰。这种吨位的护卫舰,才是一些小国家的主力战舰。”郑宇成干脆说了实话,“大型战舰,客户太少了。”

    谢凯有些诧异地看着郑宇成。

    他还真没想到,他们想要沪东造船厂,是为了卖军舰。

    “不仅是轻型护卫舰,沪东船厂在民用船只的制造领域,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不管是非洲的矿石,还是中东的石油,要运回来,我们都需要这些大型运输船。咱们虽然不自己运输,完全可以把运输业务交给一些大型航运公司,他们买船的时候,如果不买我们的船,还运输个啥?”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连要回来干什么,他们都想好了。

    运输船,技术含量可没有军舰那样大,虽然便宜,但是数量更大啊。

    “非洲那边的矿,总得运回来不是?”齐志远也是嘿嘿直笑。

    谢凯心动了。

    之前还真没有想过,涉足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是民用船舶制造领域。

    如果搞这个,他们的竞争优势太大了,只要造出来的船不差,甚至贵一些,那些海运公司为了拿到他们在国外的矿石运输业务,就会主动到他们这边来买船。

    “民用船舶制造,确实是个有前景的项目,可沪东造船厂的技术实力并不雄厚,要想造这些,不仅技术实力得提高,船坞也得扩大。”谢凯说道。

    “我们手中的钱,老是存起来,不是个事儿。而且我们可以不用花一分钱搞这个!”郑宇成显然是早就有了方案,“只要搞起来,航母项目预研的钱,我们可以不动用基地现有的资金储备。”

    谢凯一直都在寻找新的赢利点,以此来支撑航母项目的发展。

    以404目前的收入情况,就靠着每年的利息来支撑研发,前期问题不大,到了后面,问题就更大了。

    技术研发的投资庞大,回收起来又非常缓慢。

    “怎么搞?”

    “从中信贷款!虽然利息比较高,但是咱们也是中信的股东不是,抛开我们的利息分红,这贷款利息甚至比存款利息还低。”郑宇成得意地说道。“入股中信,不仅是为了外汇,更为了我们资金的中转。”

    “他们愿意?”

    “怎么不愿意?我们这样的优质客户,哪里去找?很多国营企业,都没法保证还得起钱。”

    见谢凯动心,郑宇成跟齐志远也不等谢凯想明白,直接拉着他,到了机场,乘坐民航客机往沪市而去。

    现在的浦东造船厂规模相对江南造船厂等,规模并不算很大,虽然生产053型护卫舰,主要的业务是造船。

    能把这家厂要到手,齐志远可没少花费精力。

    一路上,齐志远不停地给谢凯介绍着沪东造船厂的情况,现在这家厂刚刚进行一些改造,两座万吨级的船台,整个厂的制造实力也不算差,还能生产低速大功率柴油发电机。

    “前景很不错啊,上面为什么要给我们?”谢凯有些疑惑。

    “84年,上级主管部门把沪东船厂的发展列为机械工业委员会六五计划项目的重点项目,因为资金原因,没有完成改造……沪东造船厂能造的船,国内大多数船厂都能造,产品没有太大竞争力……”

    “得要多少投资?”谢凯彻底明白了郑宇成为什么非得让自己来了。

    老家伙是想要让自己背锅。

    从一开始的701之行,就是为了这个。

    都是套路!

    “不多,最多1亿。”郑宇成脸上浮现出讨好的笑容。“只要你能把053级军舰多卖几艘出去,咱们这甚至都不用贷款……”

    “我上哪儿卖船去?伊拉克跟波斯正在打仗,坦桑尼亚那穷的裤子都穿不起,周围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海军……再说了,我现在上学呢,你们又不准我经常往国外跑……”谢凯火了,“简直瞎搞!”

    “不瞎搞,放心,绝对不是问题,客户我们都联系好了,你也不用出国……”郑宇成说道。

    “艹!”谢凯忍不住爆了粗口,“联系好了你们谈就是了啊,关我屁事!”

    别提谢凯火有多大了。

    053级护卫舰,能有多少国家愿意买?

    “客户是谁?”谢凯最终还是没有按耐住好奇心。

786 魔改053护卫舰,从现在开始(80/100)() 
“是哪个国家?”谢凯真的非常好奇。

    “暂时保密,这事儿,只有你能搞定他们,我们不行。而且人家本身不是来买军舰的,是买别的东西。”郑宇成神秘地说道。

    谢凯一下就知道是谁了。

    “沙特?来买二踢脚?”

    “……”两个老家伙眼睛瞪得大如铜铃,完全想不到,谢凯是怎么知道的。

    还好,已经下了飞机,不然非得泄密不可。

    “你们怎么知道消息的?”谢凯问着两个老家伙。

    “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忘了我在首都上学,消息渠道广。”谢凯得意地说道,他早就在谋划如何从这笔曾经的历史上中国军贸出口最大的一笔订单里面分一杯羹。

    现在吗,那笔订单已经不算了,伊拉克人买坦克跟地红旗导弹等综合采购项目,才是大单子。

    “我们提供战斗部。”郑宇成说了一句,就没有再说了,“那边快来了,你得琢磨一下,怎么多从他们哪里捞点钱。咱们这么多的武器装备,总有一款能打动他们不是?光那点战斗部,咱们分不了多少钱。”

    谢凯点了点头。

    这种一锤子的买卖,必须是能卖多少卖多少,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恰好车子到达了沪东造船厂。

    莫齐来过沪市,可没想到,404在沪市也有办事处,甚至在机场专门停了一辆212吉普,一路上听到的这些,让她震惊,却开始不再表现在脸上。

    任何秘密,听得多了,就变得没有那么在意了。

    “郑主任,齐主任,一路辛苦……”车子到达时,沪东船厂的厂长李庆民跟书记顾宝农两人已经等在厂门口了。

    谢凯看着两个老家伙,他们什么时候联系的?

    “不辛苦,这位是谢凯同志,我们带他们来看看这边的情况。走吧,咱们先去看看船坞。这个是关键。”郑宇成显然跟沪东船厂的管理很熟悉。

    介绍了谢凯,两位沪东船厂的领导主动伸出了手,一副当年穷苦人家盼红军的激动表情,搞得谢凯跟莫齐两人都是疑惑重重。

    自己有这么重要?

    或则两个老家伙又向他们说了什么?

    也不怕把自己捧得太高,到时候摔下你粉身碎骨。

    “是直接去船坞还是到车间?”即使是天已经黑了,沪东船厂的领导也没提先去吃饭什么的。

    “去船坞,可以建造万吨巨轮的二号船坞。”郑宇成说道。

    两人点了点头,直接上了厂门口旁边停着的212,在前面带路。

    一路经过不少的厂房,这些厂房建筑风格多样,有着英式的小型厂房,也有苏式风格的,更有颇具现代化味道的轻钢结构厂房。

    “原本是英商建的洋行,28年建设造船厂……”见谢凯跟莫齐两人诧异,齐志远介绍着。

    他对整个造船厂非常熟悉。

    到了船坞,两座紧挨着的船台,一个宽,一个窄,长度都是超过了两百米。

    “这边的是2号船坞,80年改建,81年把原本28米宽的船台扩至30米,船闸也扩大到30米,可以建造10万吨以内的货船。”李庆民指着稍微宽点的船台介绍着。

    “有十万吨货船的建造技术?”谢凯虚眯着眼,船台大有屁用。

    两座船台都是空的呢。

    旁边一些小型的船台上倒是正在建造。

    “有,图纸也有,原本是接了来自美国的订单设计的,后来被日本的造船厂抢走了订单……”一说起这,顾宝农就一脸气愤,“他们说我们技术不如他们。”

    “真有?什么船?”谢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

    “运矿船,设计总长228米,宽34米,型深27米,吃水14。5米深……”李庆民做了介绍,“当初扩建船坞,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是跟国外合作的项目,生产换技术,只不过,引进技术跟安置他们技术人员的钱给了,生产没了。我们被骗了。”

    谢凯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难怪沪东船厂没钱扩建船台了。

    被骗了。

    如果美国要从澳大利亚运输铁矿回去,需要的运矿船就必须是巴拿马型的船,到达美国东海岸的船,经过巴拿马运河,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也正因为巴拿马运河船闸的限制,决定了通过巴拿马型货船的各种极限尺寸:长不能超过294。1米,宽不能超过32。3米,满载吃水绝对不能超过12米……

    “他们最后是以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取消订单的对吧?”谢凯问道。

    后者尴尬地点头。

    这种亏,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国内的公司没有少吃。

    国外的不少小公司跑到国内招摇撞骗。

    “当初的合作,花费了不少钱,后来经费不足了……”

    在这时候,李庆民跟顾宝农两人倒也没有任何隐瞒。

    “其实这也不算被骗,只不过是我们得到的技术,并不是先进的,花钱买了国内并不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又没有太大竞争力。国内能设计出十万吨货船的不多。可以生产的就更少了……”沪东船厂还是有着值得骄傲的资本的,“只要能得到订单,我们就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更大吨位的货轮,并且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大吨位油轮、散装货运船等……”

    难怪郑宇成跟齐志远两人都想要这家厂。

    他们造的大货船,目前只有404的业务用得上。

    从国外购买矿石,原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