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723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723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年,长虹彩电,第一次突破了年产百万台的产量。

    海尔冰箱、美的空调、小天鹅洗衣机都跟长虹一样,备货数量,都超过15万台,每个门店,各自准备了一万台产品。

    原本,这些厂,尤其是海尔的冰箱,这几乎是生产线日夜不停开工大半年的产量,德国方面都觉得这样的生产太过疯狂,他们手中的股份,同样被财大气粗的404拿下了40%的股份,404一跃成为海尔最大的股东。

    就连海尔冰箱、小天鹅洗衣机,同样被404参股了40%的股份。

    如果民营企业要想参股到这些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404基地不同,他们本来就是国营单位。

    为了这些股份,404砸入了超过16亿的资金!

    所有的一切,都是谢凯提议,郑宇成力排众议亲自去跟对方谈下来的。

    这如同郑宇成说的,要玩,就玩一次大的。

    16亿资金砸出去了,是否能获得足够的收益,这就需要看这第一战是否打响。

    莫齐昏迷着,谢凯的压力,只能偶尔给昏迷着的莫齐倾诉。

    半年的时间内,郑宇成花出去超过16亿,虽然拿到了4家单位各自40%的股份,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空调跟冰箱洗衣机,国内都是进口产品的天下。

    哪怕是彩电,进口彩电同样也都是有钱人的首选。

    对于不太明朗的前景,所有人都担忧。

    这一次,不只是郑宇成在赌,就连汪贵林也在赌。一旦获得了足够的市场份额,那么,以后的资金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年后马上就可以调集资金投入到核心机的攻关工作,资金不再是问题。

    即使是问题,这些家电产业也会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如果这次不行,整个核心机的项目资金来源,就是个麻烦事情。

    “谢凯,你这又要出去?”柳旭从回来后就发现儿子整个人变得憔悴了很多,却也不敢多问。

    越到关键时候,就越可能出现让谢凯抉择的事情——保大还是保小!

    “妈,有点事情,我必须去一下。”谢凯没有解释。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能不能按照原本预想的发展,都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

    柳旭知道谢凯在谋划什么,如同跟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谢建国,很多事情都不会说,她也不会问一样。

    保密单位的人,保密意识,已经到了骨子里。

    “去吧,放心,一切有妈在呢。”柳旭说道。

    有些事,宁愿让儿子埋怨自己一辈子,也不能让儿子去自己抉择。

    红旗机械厂首都办事处,这时候,一场会议已经悄然拉开。

    会议室里面,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郑宇成不断地抬起手腕看时间,汪贵林不断地向会议室门口看去。

    在座的,不仅有404的人,同时也有长虹、美的、小天鹅、海尔的高层。

1113 让全国买彩电过年的人都过不好年() 
“郑主任,要不,别等了?”赵长虹提醒着郑宇成,“积压了五十万台的库存,整个厂子今年都没法过年……”

    长虹的压力是最大的。

    为了这次开战,他们积压了50万台彩电,所有的彩电,成本加起来超过6亿,把404投入的5亿全部砸到里面,甚至还欠着一亿多的货款。

    虽然之前红旗机械厂承诺5亿不够,再追加5亿美元的投资。

    在过年前,所有人采购年货,不少彩电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长虹的所有资金都砸入到了囤积产品中去。

    15家国美电器的门店,到现在,库房里面都堆满了产品,任何一家门店,连外面的招牌都没有挂上去。

    所有的一切,都处于保密阶段。

    “廖总,大家都知道,过年前是销量最好的时候,可咱们现在压着货……”就连倪润峰,也都是有些承受不了压力。

    88年,长虹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他这个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工作主持下,出现了巨额亏损!

    所有的资金,都在库存上,这一年度,财务上,自然是亏损状态。

    要是算上研发投入,亏损已经超过了2亿。

    这是他从成为长虹机器厂厂长以来,第一次面临亏损,而且还是超过两亿的巨额亏损。全国上百家彩电公司,加上国外进口的彩电,都没有任何一家有长虹这样大的亏损。

    如果长虹把这一批彩电投入到市场中,最低有超过4亿的纯利润!

    美的公司老总何享健,同样也是沉默着。

    他甚至现在都在后悔,为什么当初就要同意红旗机械厂的入股,美的的空调,产能扩张的太快了。

    到现在,积压十多万台空调,一旦这次的谋划出现问题,整个美的公司都会出问题。虽然,最大的损失将会由红旗机械厂这家神秘的单位承受。

    85年才进入空调制造业,压缩机都是进口的,仅仅是压缩机这一块,他们就压了上亿的经费,全力生产空调,扩展产能,到现在,美的的产能,已经突破了年产40万台!

    中国是否有这样大的市场?

    尤其是海尔,在84年带着资不抵债,已经濒临倒闭的两家集体小电器厂合并而成的岛城电冰箱总厂厂长,经过几年的发展,好不容易扭亏为盈,整个厂的干部职工,甚至是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在一开始都支持来自红旗机械厂的投资,好几亿,只要40%的股权。

    这一切,都因为临危受命,一手打造出海尔这个品牌的张瑞敏同志听了廖卓林跟郑宇成两个满口跑火车的家伙的鬼话。

    当初花费巨额外汇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了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为了体现中德友谊,海尔的商标,甚至是以中德两个只穿内裤的小男孩作为商标。

    同样,作为核心部件的压缩机,也是从德国进口,国内尚未完成技术攻关。

    海尔也在产品积压上承担了巨额的债务。

    小天鹅公司,在这之前,是四家单位中小日子过得最为落魄的,虽然从1978年研发出了全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但是这玩意儿在研发出来后,就从一开始的造出来转不动,再到转动了因为质量不行,使用寿命不长而卖不出去。小天鹅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没有!

    郑宇成跟廖卓林带着巨资去的时候,刚好遇到小天鹅消化了87年从日本引进的生产技术,可以制造产品后,小天鹅又陷入巨大困劲的时候。

    这时候的财神爷来了,4000万巨额资金,全盘买入了小天鹅!

    抛开小天鹅的在环球租赁的3000万债务,廖卓林直接给了1000万给了锡城市地方政府,并且承诺不仅不搬厂,而且还会持续投资,不多,一期工程也就一个亿。

    于是乎,锡城市政府恨不得不要钱!

    这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

    引进松下洗衣机的技术,本来只要411万美元,奈何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小天鹅厂,都搞不到外汇,算上差价,算上外汇额度,411万美元的差价,居然花费了3000万软妹币。

    而这些钱,都是找中国、德国、日本三家银行成立的中国环球租赁公司贷款的。

    按照原本的约定,环球租赁公司搞回来技术,设备,除非小天鹅还3000万,否则设备随时都可能被环球租赁给拖走,技术收回去。

    财大气粗的郑主任去了,谈妥之后,3000万二话不说就还给了环球租赁。

    这是整个环球租赁公司在国内做得最好的一笔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政府跟老总朱德坤没有任何的犹豫,按照郑宇成他们的要求,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接受来自红旗机械厂的质量管理员们的监督,同时扩大产能,拼命地生产……这一生产,超过了20万台……

    所以,小天鹅公司不同,原来的大老板朱德坤厂长,成了红旗机械厂的下属厂长,自然不会有意见。

    “老朱,你们厂的洗衣机,这可是被评为88年轻工部搞的全国消费城市‘最不满意产品’的第一名,生产那么多,也不怕全部砸手里?”气氛太过压抑,没有人开口,陈安南开口问着同样一脸愁云的朱德坤。

    朱德坤看着他,想要发火,最终什么话都没说。

    这是事实!

    小天鹅在全国都出名了,就因为质量太垃圾!

    甚至因为这样的原因,厂子里面的工人,甚至因为觉得丢人,把工作服上面的小天鹅都给刮掉了,原因无他,他们制造的烂洗衣机全国出名了!

    得到上级要求疯狂生产的时候,厂里的干部职工一开始都抵触,联名上书,拒绝生产什么的都搞出来了,最后还是大老板朱德坤告诉以厂为家的干部职工,是他的大老板的要求……

    一屋子的人,都是心思沉重。

    全国人民都因为过去的一年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增长而欢天喜地置办年货,准备过一个肥年。

    眼前这屋子中本来应该跟手下干部职工们一起总结去年取得的可喜成果,然后再展望一下新的一年将会获得的巨大发展,可现在,都因为巨大的库存而愁云惨淡。

    四家厂,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年,是没法过了。

    黄氏兄弟更是连话都不敢说,这会议室里面坐的大佬们,除了小天鹅的领导,其他的大佬,都是他们以前根本就见不着的。

    小天鹅的领导求着他们,他们都不会见。

    产品太垃圾,市场根本不买账,放到店里,都是占地方。

    可目前,他们却没法阻止小天鹅在国美电器的店里占据很大的面积。

    从无法甩干的单筒洗衣机,到单筒的甩干机,再到可以洗衣,可以甩干的双筒洗衣机,一直到全自动的洗衣机……

    “咦,这是怎么了?”谢凯刚一只脚迈入会议室,就感觉到一股凝滞的气氛扑面而来,想要退出去,已经来不及了。

    “来得正好,大家都等你呢。”汪贵林终于开口了。

    之前没说话,是因为他不知道说什么。

    16亿的投资要是打了水漂,就别想再搞核心机了。

    带回来的利润如果与一开始的预计不相符合,同样也是无法搞核心机。

    这16亿,是他们资金一年产生的利息。

    “大家是在担心库存的事情吧?”谢凯见众人的神情,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哪怕自己压力极大,也露出了笑容。

    “真心没有必要担心。虽然传统意义上来说,年前才是大家购买欲望最强的时候……”谢凯说道。

    “难道不是?大家挣了一年钱,过年的时候,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电器,欢欢乐乐地过大年,多好。谁过年后,在新的一年开始就大规模地花钱?”赵长虹说道。

    张瑞敏跟何享健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谢凯。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事情不是郑宇成他们弄出来的。

    朱德坤更是心思复杂,难怪怎么劝说郑宇成都不听,这年轻人究竟什么背景?

    十多亿啊!

    “国人的传统,确实就是这样。年底消费能力最强,就因为每个家庭到年底的时候,将会总结他们这一年的收入跟结余……然后结余多,才会添置昂贵的家电产品。”谢凯点头认可赵长虹的话,见赵长虹又要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赵总,我想请问您一下,如果您跟您爱人一起,存了一两年的钱,甚至好几年,才买了一台24寸的彩电,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大年,在年三十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这玩意儿,比您托关系,给高价才买到的电视,市场上,同类型的彩电,价格低百分之十,您这年,还能过好么?”

    赵长虹蒙了。

    谢凯居然拿自己来举例。

    “要是老赵这样干,估计当天晚上就会被他媳妇儿埋怨死,还过什么年?”陈安南有点理会谢凯的想法了。

    “你不怕那些买了彩电的人,都会恨上你?”

    “不怕,只有恨上了,才会记忆深刻!”谢凯毫不犹豫地说道,“再说了,彩电行业因为市场供应一直不足,属于卖方市场,还有很多想买,却买不起的!那些人,才会成为我们的客户。一开始我就说了,咱们要打价格战,而且必须从价格战里面挣钱!”

1114 库存这么多还让扩大产能,非得破产() 
“我们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大家应该清楚,在你们四家公司,我们一共投资超过16亿元,如果是为了亏损,这16亿我们不如给单位职工发福利!”汪贵林也知道,现在这时候,说别的,没有任何用处。

    产品都生产出来了,库存在那里。

    后悔没有什么用处。

    “汪主任,不是说开会吗?”张瑞敏见气氛不对,要吵起来,赶紧转移话题。

    这时候大家应该听听怎么办,而不是去埋怨什么。

    做出了选择,就应该承受做出选择的后果,之前就应该考虑好了。

    “是啊,汪主任,您就说说,咱们下一步工作准备怎么办吧。”何享健也开口问道。

    朱德坤想问,没说话。

    小天鹅洗衣机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收回投资,他心中没底。

    红旗机械厂的这些手笔,是他没有魄力可以干出来的,从把小天鹅收入囊中后,就从白兰、水仙、金鱼等单双筒的传统洗衣机厂里面挖人,挖核心技术人员,挖基础管理人员,全部都充实到小天鹅里面,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让他们从原本只有刚刚消化完成,勉强能够生产合格洗衣机的全自动洗衣机生产厂变成了可以生产从半自动到全自动所有种类的洗衣机公司。

    生产厂更是从只有一千多人的规模扩张到了超过2000人……

    要不然,小天鹅哪怕开足马力,也是没有可能短时间生产这么多的。

    看不明白上面的要求,他们只能服从。

    反正现在也不再是以前那种消化了技术没有资金生产,更没有资金去改进技术,在引进的技术上加以改进开发新的技术,工资都发不起的状态。

    真破产了,有单位都负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