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73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73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他们坑人,不能让人坑了他们。

    “工程机械很赚钱,对吧?”郑宇成皱着眉头问谢凯。

    “如果把国内市场吃下很大一部分,一年搞个几十亿,不是问题!”谢凯说得很保守。

    当然,现在还是八十年代,软妹币值老鼻子钱了,几十亿已经很疯狂了。

    “你说,这么多钱,咱们咋花?总不能就那样放在银行里面吧。这年头,有钱也不能放着,不然要被别的兄弟单位打秋风。说不定上级都记着,只给安排任务不给钱。”郑宇成叹了口气,忧愁更甚,拍了拍脑门,“这没钱的时候吧,天天为点工资发愁,现在有钱了,却愁着怎么花出去。”

    “我给你说,你要敢出去当着别的单位领导或咱们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说这话,你会挨打的。”谢凯有些鄙视郑宇成。

    他想不到,老家伙还有这样的一面。

    “我这可不是装,你想想,这些钱不花掉,兄弟单位会不打秋风?别的不说,如果一机部跟五机部要问咱们借点经费贴补某些项目,你说咱们借还是不借?”郑宇成很认真地问着郑宇成,“如果没有他们各自给的1700万经费,咱们即使有这些项目,都搞不出来。”

    “咱们那可是给了技术的。”谢凯眼睛瞪圆了。

    一机部跟五机部的钱,又不是白给的。

    从红旗机械厂拿走了技术,给钱买的。

    “小谢啊,虽然这样说是没有问题,但是咱们不能用交易去衡量这些事情。如果上级强行要求咱们给技术呢?不给?咱们都是国家的单位!”郑宇成提醒着谢凯。

    谢凯太年轻,摸不着这些门道。

    “虽说他们从国外引进技术准备的资金不少,咱们没有怎么投入就要3400万,也算是狮子大开口了”郑宇成继续分析着情况。

    谢凯有些迷茫。

    重生前,他只是一个底层的技术人员,哪里知道高层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

    不过想想也是,国内就是人情社会。

    有些时候,不是技术好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们数控系统也好,军用挖掘机项目也罢,一方面是因为上级希望保护国内的技术发展,另外一方面就有着人情因素。

    田峰一开始表现的态度不好,在看到他们的成品后,态度截然相反。

    就连李明山跟龙耀华等人,跟郑宇成等人关系很铁,不然他们这样的基地,想要跟国外合作搞高端武器项目,即使有着可能,需要费的力气不会小,时间更不会短。

    懂得为人处世很重要。

    “老郑,你可不能教坏了我。”谢凯知道郑宇成是什么意思。“我还得上学呢。”

    完全就是把他给当成接班人在培养。

    虽然他原来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大人物,跺跺脚,某个领域就抖三抖。

    可现在郑宇成把基地未来压在他身上,开始培养他,他有些恐惧。

    高处不胜寒。

    “我又没有让你不上学,回去就给你办个工作关系,每月领工资奖金,不用上班,没事儿提提意见,想要搞啥玩具就搞啥玩具,该上学就上学,也不影响。等到你大学毕业,就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了,资历也不算太差,再干几年就可以胜任了”郑宇成不容拒绝地说道。

    完全是在给谢凯未来铺路。

    16岁参加工作,到30岁,就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资历,成为基地的接班人虽然年轻,资历有点浅,远比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资历深很多。

    “这事情还是算了吧。”谢凯并不想这样干。

    基地发的那点工资奖金,他根本不在乎,一台游戏机就能给他挣一两千美元。

    现在这样挺不错的。

    没事帮基地搞点项目,自己又不用受约束。

    “还是说说怎么花这笔钱的问题。巴基斯坦人的经费投入坦克研发,绰绰有余,所以坦克相关项目完全不需要别的资金来源,我们前期的投入,怎么也得算上两三千万美元吧。目前挖掘机成本,一台也不到三十万,五十万的利润呢。三百台,就是一亿五千万,这笔钱不花出去,我心中不安啊!”郑宇成转移了话题。

    如何花钱,成了大问题。

    谢凯也不知道如何花这笔钱。

    作为重生的人,他清楚,资金只有循环投资,才会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多。

    钱越多,可以搞的项目越多。

    技术基础不行?有钱,直接用钱砸。

    看看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经济搞起来了,大量经费砸入科研领域,使得先进技术井喷发展。

    要是在重生前告诉谢凯会重生,他一定做好准备。

    关键是没谁告诉他。

    花几万块,几十万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啥难事。

    一次花个几百万,就困难了。有人说几百万还不够买套别墅啥的,谢凯会告诉说这话的人,几百万卖了别墅,那物管费交得起么?

    赚钱的项目很多,现在需要的是能产生巨大效益的项目。

    “赶紧想想啊,即使给基地每个人建一套房子,也花不了多少。不能每个人都建,这样会让大家失去奋斗的积极性”郑宇成头痛地说道。“再说了,生产型的人员不是准备撤出来么。”

    “钱太多,真愁人!”郑宇成叹了一口气。

123 跟404合作的苛刻条件(为盟主天海祥云3/4)() 


124 乐极生悲(为累计打赏2万5千币加更)() 


125 反目的三菱与小松(为盟主天海祥云4/4)() 


126 国家的便宜不好占(为盟主射手座射手1/4)() 


127 运十大飞机光鲜的背后(为盟主射手座射手2/4)() 


128 大飞机项目我要了(为盟主射手座射手3/4)() 


129 就为天空不再被外国飞机占据(为盟主射手座射手4/4)() 


130 质量啊,质量(月票50加更)() 


131 有些事,总得有人干(月票100加更)() 


132 抢三菱一千套数控系统订单(月票150加更)() 


133 手工条件下的电路板生产(月票200加更)() 
“低端产品?这不是咱们自己都承认不如他们?”郑宇成有些不乐意。“何况一套少好几万,一千套让几千万没有了。”

    他现在就如同钻进了钱眼里面。

    越了解大飞机,他抽自己嘴巴子越狠,以后就得为这飞机当牛做马了。

    “产品质量跟性能不如他们,谁都知道。要是跟鬼子的一个价,上级首长不把你踢出门我都不相信。鬼子一套系统,起码得十多万,咱们这玩意儿,就要六万!抢他们的订单,让他们降价。”谢凯也是同仇敌忾。“以后咱们办事儿就容易了。”

    反正小鬼子就没有好东西。

    即使国内有了技术,依然得引进整套系统。

    不仅会引进系统,甚至还会引进整台数控机床。

    “有差距,咱们得承认,奋起追赶就是了。”谢建国说道,“不能为了钱砸咱们的招牌。”

    太过贪婪,非得仗着国产胡来,搞不好根本就得不到订单。

    现在得到了,用户天天闹腾,上级领导会给好脸色?

    以后办什么事情都不容易。

    “那行,就按照你们的意思来。”郑宇成点了点头,即使六万一套系统,每套也有三万四的利润。

    一千套,3400万的利润就足够填补运十项目现在带来的窟窿。

    抢兄弟单位的订单郑宇成都是毫不心慈手软,更不要说抢小鬼子的订单了。

    何况还关系到报仇。

    “到时候我亲自去看看小鬼子知道我们能提供这么多数控系统,而且后续还能继续提供的时候,表情会有多精彩。”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还是先拿到一机部的订单再说吧。”谢建国等人也笑了。

    这些日子压抑在胸中的浊气总算是吐了出来。

    当天晚上,曹峰就跟郑宇成一起去了电子研究所,让谢凯彻底了解到了404速度。

    “生产一千套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电路板可比游戏基板复杂得多,速度更慢。”电子研究所所长沈海鹏很为难。“系统的电路不是经过修改吗?以前的底版也不能用。”

    “还要底版?”谢凯没了解过基地生产主板使用的什么手段。

    在他的印象中,生产电路板,完全就是自动化的生产线。

    “不要底版怎么印刷?在印刷电路的时候,首先得手工绘制底版,制作菲林底版后进行翻版印刷……”

    “我们就用这样的技术生产的游戏基板跟数控系统主板?”谢凯诧异。

    按照他的理解,生产集成电路板,应该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

    “要不然呢?我们这在十年前,也算国内顶级生产设备了,现在肯定不行了。”沈海鹏对着谢凯介绍,“人家都是自动化,我们这基本上就是手工。”

    “……”谢凯不知道说什么了。

    “海鹏,你给谢凯好好介绍一下你们这边的情况。”郑宇成对着沈海鹏吩咐。

    既然要让谢凯接班,不仅要帮着他在上级主管部门铺路,熟悉领导,还得让他充分了解整个基地拥有一些什么单位。

    一个连自己单位有些什么都不清楚的人,能当好领导吗?

    科研能力,生产能力,是一个好领导必须掌握的。

    沈海鹏带着他们进了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都在地下,进入前,几人被要求先吹风,吹去身上的灰尘,穿上白大褂,进入到一个特殊的房间里。

    “咱们这边空气中灰尘比较多,电路板这东西,沾不得灰尘。进去前得除尘,去静电等。”

    “无尘车间?”谢凯诧异,“这投资可不小。”

    “规模又不大。只有两三百个平米,毕竟我们这边不是生产单位,而是实验单位,小规模生产,为基地的研究项目提供控制电路。”也不知道是不是郑宇成交代的原因,沈海波对谢凯介绍的非常详细。

    身上除尘,去静电,换上白大褂,带上帽子,再被吹了一阵风,几人进入到地下车间里面。

    与谢凯想象的一点都不同,没有自动化的流水线,整个车间甚至无比空旷。

    设备都没有几台。

    “这两台是来自七十年代东德的光绘机,也是我们生产主板最核心的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生产好的PCB板上印刷锡膏形成电路,每小时可以印刷12块游戏基板的电路……”沈海鹏指着两台外表的白色油漆涂装已经泛黄的光绘机介绍着。

    这时候,光绘机并没有生产。

    “生产速度很慢啊!”谢凯有些发愁。

    “光绘机的印刷速度,其实不慢,生产主板最慢的是后面的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完成。”沈海鹏苦笑着说道,“毕竟我们只是用于生产试验产品的手工生产线。”

    “如果我们每个月有上万块的主板甚至更多数量需要生产,这边能供应吗?”谢凯最担忧的就是这个。

    游戏基板,最少得生产二三十万块,而且还不能太长时间。

    只有在一开始就大量推出,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哪怕有专利保护,也不能杜绝跟风。

    谢凯作为重生者,不可能不清楚民用产品必须得有专利保护,游戏机的外观设计,游戏设定,基板等,全部都让柳东盛在即将推出的市场申请专利技术。

    那是柳东盛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

    没有申请完专利,游戏机绝对不会推出,香江两台原型机,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一个小时两台机子印刷24块,一天可以生产五百多块。

    可这边每天的产量只有五六十块游戏基板啊。

    “第二道工序是贴件跟焊接,全部靠手工完成……”沈海鹏好像知道谢凯心中的疑惑。“后面大件元件的插件,峰波焊接等,同样全部都是人工完成……”

    “从理论上讲,只要电路印刷能跟上,每月我们可以生产上万块。不过小型的贴片式电阻、电容等,都需要手工处理,废品率很高。”沈海鹏的介绍很平静。

    谢凯却平静不了。

    按照这样说,他想要一个月生产数万台的游戏机,根本没有可能!

    “我们自己不能设计自动生产线吗?搞个贴片机……”谢凯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利用目前的资源,要想进行大规模生产,尤其是数十万块主板,这需要多长的时间?

    更不要说芯片。

    “就连这样的光绘机,国内搞到了很多年,也还没成功仿制出来。”沈海鹏摇头,“我们这边并不研究设备,只能到研究的单位去问问。或者从国外采购生产线,从国外采购可能性别抱太大希望,这属于巴统禁运的东西。”

    现实给人的打击,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谢凯完全无法想象,基地生产主板,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用手工生产出来的。

    难怪一台游戏机的成本要六百多,他以为郑宇成是故意报那么高。

    街机之后的红白机,掌中游戏机等怎么生产?

    没有生产线,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鬼子抢钱。一台红白机199美元啊,成本能有五十?

    “如果有68000的技术图纸,我们这里能生产出来不?”谢凯有些不死心。

    沈海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太过复杂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我们这里面生产出来,那体型……”

    68000芯片到电路设计图纸,早就躺在他的卧室书桌里面。

    原本等着时机成熟,就拿出来,让基地进行生产。

    从国外大规模地搞这种对中国禁运的芯片,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芯片来源出了问题,所有项目都得受到打击。

    不管是未来的坦克火控系统的计算机还是数控系统,游戏基板,都需要这种芯片。

    他来这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哪里想到,现实不仅没有让他安心,反而让他绝望。

    “还是别说这个了,说说那数控系统需要的主板生产,你们需要多长时间。”郑宇成可不知道谢凯的忧虑,郑涛数控系统的关键就是主板个,芯片有了,主板生产出来,插上芯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