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749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749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在试验场里面进行越野测试?”谢凯问章德明,他不知道实验计划。

    试验场内,陡坡、壕沟、水坑等地形,都是完整的,谢凯即使不了解整个测试过程,也知道路面测试不是直接上起伏路面测试,也不是在这样的测试场中。

    “虽然是新型号,动力系统等都是经过大量测试的成熟技术。现在的测试,相当于进行出厂测试。”章德明说道。

    谢凯问章德明,“章总,透露个实底,这种版本的359坦克,成本究竟多少。”

    不是谢凯想要问成本。

    郑宇成他们平时就没有在意这些,这些坦克一旦按照这个标准提供给部队,部队不可能按照404的要求给钱。

    仅仅是里面的火控系统,都不是百万可以解决。

    没有算研发成本,也不止百万。

    章德明为之一愣,一时间看着谢凯没说话。

    “如果成本过高,按照部队500万的价格,我们没有那么的经费来填补。部队肯定不会只是特战旅装备一个营。”谢凯严肃地说道,“郑主任他们也不会同意。”

    “600万,只不过是美元……”章德明就怕谢凯问成本。

    郑宇成他们可以不在意这个问题,只要性能先进。

    谢凯不同。

    更多时候,章德明等人都觉得谢凯更像一个商人。

    他没有想到谢凯会正这时候来装甲研究中心的生产厂,原本并不是决定今天下午就进行测试,谢凯来了,就提前了。

    最终,谢凯还是问了。

    600万美元!

    谢凯眉头猛地跳了几下。

    折算成软妹币,超过2000万!

    就连旁边刚刚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钻出坦克的祝老总,也是被吓了一跳。

    里面这么多先进技术,他都在纳闷600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亏得他还在考虑究要怎么样才能让成本更便宜。

    一辆两千多万,部队根本用不起。

    “这只是359的改进型号,原本没有打算提供这样的版本给部队使用。跟88式主战坦克竞赛的事情,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想过……”章德明解释着。

    谢凯没说话。

    这种坦克的成本,部队接受不了,就连404也不可能亏损这么严重去提供给部队使用。

    一个营的数量43辆,按照成本价2000万一辆,一个营就得86亿!

    在中国,一个营的装备86亿,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连二炮的战略导弹营,估计成本都到不了这个价格。

    “基地没有可能一辆坦克帮着部队承受1500万的成本。”谢凯叹了口气,“一些花哨的,取消了吧。自己研究可以,提供给部队用于作战试验,不行。”

    “之前你不是说了,未来战争是向着信息化发展,这也是整合目前基地最好的技术,如果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其他的技术大量运用,成本就会降低下来……”

    章德明希望能说服谢凯。

    信息化作战,是谢凯提出来的。

    从谢建国的那套计算机辅助系统发展而来的新型火控系统,让基地在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中投入了很多。

    无论如何,谢凯是没有想到,章德明他们会把这些技术全部运用到坦克中来。

    “郑主任知道吗?”谢凯以为是郑宇成同意了的。

    章德明摇头,“这三辆坦克,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全新的,所以成本很高……”

    祝榆生在旁边,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样一辆坦克,成本就接近了他们目前还没有完整设计方案的三代坦克,按照这样的技术标准,他们的三代坦克,最终成本得多少?

    谢凯不知道是如何从试验场回到基地的,他担心的事情,成为了事实。

    基地在359坦克项目的持续研究投入是不小的,可谁都没有想过,最终会搞出一辆成本超过2000万的坦克。

    这是军方愿意承担的成本的4倍,中间差距达到了1500万。

    一辆59坦克,国内成本价也就在120万左右,眼前这种坦克,成本几乎是59坦克的接近二十倍。

    怎么卖?

    出口?

    没有可能的。

    国家不会同意这样的坦克卖出去,即使同意了,谢凯找谁买?

    全世界能装备得起这样成本坦克的,也就只有美国等国家,在一个就是根本不顾成本,最终把国家都玩破产的苏联。

    中东的狗大户们,目前对于这样的坦克,根本就不会感兴趣。

    600万美元一辆的坦克,这还只是成本!

    这让谢凯卖给谁?

    。

1152 诸位主任,请交出你们的权利(4/5)() 
404的局面,有些失控了。

    谢凯回到基地的时候,郑宇成他们的会议依然没有结束。

    对于谢凯主动来,郑宇成他们都是喜出望外,或许这小子愿意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也不用他们浪费时间了不是?

    “下午我去看了咱们的内销坦克,很先进……”谢凯没有理会郑宇成他们的高兴,径自说道。

    359坦克,这是整个404的骄傲。

    越是先进,说明404的技术实力越强横不是?

    郑宇成笑着说道,“你不是说,技术越先进越好,不能因为没钱就降低性能标准啊。”

    他并没有发现谢凯的表情不对。

    “谢凯,有什么事情就提出来吧,大家都在这里,现在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了。”汪贵林显然看到了谢凯神色不对头。

    不知道坦克项目又有什么问题。

    “章总的团队,在我们出口的359坦克基础上,改进了不少的技术。无论是装甲防御性能,还是坦克炮的攻击火力,甚至是整个坦克的信息化程度,都超乎想象……”对于这些,谢凯还真的很佩服章德明的团队。

    能到这样的程度,是原本没有想到的。

    如果动力系统能跟上,性能比1坦克都有可能会好很多。

    “这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这下没有人会说咱们只能研发低端武器装备不是?”郑宇成嘚瑟地说道。

    “郑主任,您知道一辆的成本多少吗?”谢凯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显然是不知道的。

    这里面的人,显然是没有谁知道成本。

    “杨部长,你管着基地的钱袋子,知道吗?”谢凯问杨倩。

    房间里面,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不对。

    谢凯这小子这几天的火气有些大。

    “一开始,章总告诉我,一辆的成本六百万。”谢凯的脸上,甚至浮现出了笑容。

    “这个不高啊。虽然部队只给了500万一辆,批量制造后,成本就降低下来了。何况有些技术并不是只能用到坦克上,这不是正在考虑军用技术转化成民品吗?坦克的很多技术,可以用到民用车辆上。”白彦军也觉得谢凯有些小题大做了。

    600万一辆的坦克,又不是不能接受的。

    批量生产后,成本降低,部队给500万一辆,肯定不会亏损,即使亏损,也不会太多的。

    “确实不高,但成本如果是600万美元呢?”谢凯的笑容更甚。

    郑宇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其他的人甚至倒吸了一口凉气。

    600万美元一辆的坦克!

    还是成本价。

    “我要说的,并不是成本多少一辆的坦克。性能先进,成本自然就高。我想要问诸位的是,基地里面的科研经费,是如何监管的,章总他们究竟是如何才能把这坦克的成本提高到这样的程度!”谢凯见众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一股无力感涌来。

    他真的对于基地目前的状况感到无能为力。

    科研资金没有监管,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规定。

    整个基地的管理一团乱麻,甚至对于未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

    也是目前基地利润高,经费多,要不然,真的早就完蛋了。

    眼前这帮子老家伙,居然没有任何感觉。

    主管财务的杨倩都不知道359坦克研发团队究竟消耗了多少的研发经费……

    郑宇成负责基地地面装备项目,对于整个基地所有研发项目,同样不知情。

    每年的财政预算,究竟是怎么做的?

    这不是404一家的问题,国内的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监管,组织框架不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也是模糊的……

    谢建国看着儿子,想要提醒他注意言辞,这里都是整个基地最高权力者。可想到之前谢凯给自己说的话,指出基地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359坦克项目,还在基地内,都是这样的情况,外面的战机项目,军舰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是什么样,谁能了解?”谢凯完全是在质问众人,“这些经费怎么来的,大家比谁都清楚!我们把国内最顶级的装备卖出去了,换来的呢?600万美元一辆的坦克,我们的军队,用得起吗?我算了一下,仅仅是特战旅的一个坦克营,就要86亿!批量生产,成本低一些,怎么也得7亿以上……”

    这好像跟谢凯之前提出来的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就在性能上作出妥协的提议是矛盾。

    实际上,谢凯提出这个,就是要让众人意识到,现在基地的巨大危机。

    郑宇成一时间没有明白,汪贵林跟杨倩则是明白了过来。

    “这是基地的管理问题造成的。无论是科研项目管理,还是在资金的管理上,都没有具体的规则。”汪贵林深呼吸了一口气,严肃地说道,“诸位,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谢凯,你说说你的解决办法吧。”杨倩轻轻地说道。

    她这个财务部长的权利,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有郑宇成跟白彦军等人的批条,只要没有超过总预算,她就得给钱。

    即使超过了总预算,特别预算没有用完,也得给钱。

    基地这种管理模式,让杨倩也觉得非常难受。

    “彻底改革!”谢凯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真的要做,首先,诸位的权利,就必须被限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申请总后跟总参成立联合监督小组!”

    谢凯的这话,让郑宇成等人的脸色变得铁青起来。

    这小王八蛋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多天,感情就是为了限制他们的权利。

    他们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谢凯这几天的目的是什么,又是提出要申请国家科研经费,又要成立民品事业部,甚至还提出基地的存在的管理问题却不再如同之前那样直接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

    限制的,不仅是郑宇成的权利,还有管理委员会每个人的权利。

    “谢凯,你要想清楚,一旦总参跟总后介入,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现在这样方便。”汪贵林严肃地说道。

    难怪谢凯不提解决办法。

    “是啊,谢凯,一旦上面监管,我们再想要随意立项目,就不容易了。”齐志远也担忧地说道。

    总参技术局、总后装备部,甚至国防科工委介入,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海军装备。

    原本就准备接着泰方航母订单来把国内航母项目从预研阶段转入正式研制项目,这绝对是没有可能的了。

    “当初359坦克,挂在我名下,你们提出改革,我没有任何意见。当然,如果诸位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那就随意。”谢凯知道,要想让郑宇成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利并不容易。

    一直都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但是从章德明那里了解到内销坦克的成本后,才意识到,整个基地的管理混乱到无法想象的程度。

    由不得他原来想的,一步步来改革。

    等到老爹上位,再进行大幅度的深化改革。

    目前的这些情况,根本就无法让404支撑到那个时候。

    章德明不知道部队订购的一辆359坦克只能给500万吗?

    知道。

    而且知道那是极限。

    但是在坦克的技术配置跟设计上,还是采用了基地可以做到的最大程度。

    这样性能的坦克,如果是基地自己立项研究,成本一千万美元一辆,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是部队订购的,明确提出了技术要求,明确限制了经费。

    知道这一切,依然继续,甚至成品已经出来了。

    这就说明基地对于科研项目的监管没有任何作用,科研经费的流向都没有掌握。

    造成这些原因的就是基地管理委员会这几个老家伙胡乱签字。

    还有个问题就是管理太过薄弱了。

    “你是因为当初359车间被划出来不满?”郑宇成忍着怒意看着谢凯。

    谢凯冷笑一声,“郑主任,您觉得我有这样的想法?359车间从一开始就出现这样的状况,经费什么的,只要申请就批,甚至也没有监管。不口否认,原来的这种模式,使得359坦克成功,并且给咱们基地奠定了目前的基础。在我父亲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基地发现了问题……”

    当初谢建国刚上任,就是整顿359车间。

    谢建国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儿子身上,还单独找谢凯谈过。

    谢凯一直都以为基地意识到了问题,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毕竟他只是挂着一个头衔,捞政绩的。

    谁能想到,最终基地把这样的模式给扩大到了所有的研发项目中。

    “不能用别的办法吗?”汪贵林问道,“我们并不恋权。只要对基地发展有好处,让我们马上退休,都没有任何问题。”

    “对!”郑宇成也支持汪贵林的说法,“一旦上级监管,各种事情都需要申请,时间太长,也太麻烦。”

    “上级监管,并不会对基地管理造成影响。只不过他们监督我们的项目运作,资金流向!”谢凯也是没有办法。

    任何单位都不想被监管。

    可目前的404,只有上级监管引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不能再让郑宇成他们随便签字,写个条子就给各个研究项目批经费。

    。

1153 跟不上时代,要么变革,要么消亡() 
“非得这样?”谢建国又单独被派来问谢凯,跟谢凯沟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