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863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863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2超远距离空空导弹也行。”

    苏联人这会已经懒得去追究谢凯是如何知道尚在研制中的项目的,甚至也不再惊讶了。

    他们对谢凯随口能说出他们秘密项目的行为,已经麻木了。

    反正到时候要严查。

    “不死鸟导弹,你们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奥列格直接问道谢凯。

    很明显,要交换可以,必须拿出同等的技术交换。

    “全套设计图纸,所有零部件材料的理化分析、导弹性能模拟数据等方面……”

    “那我们也可以提供r…27相同的技术资料。”

    苏联人为了弄清中国人手中究竟有多少技术,变得大方起来。

    中方拿出东西多少,他们就给中方多少技术。

    对等的谈判,就是这样。

    到这一刻,谈判氛围已经变得非常轻松。

    甚至连最开始的关于苏…27的改进都变得可谈。

    不过,双方都刻意避开了改进项目的合作。

    谢凯有些无奈地看着苏联人,这些家伙太不要脸了。

    r…27空空导弹,他们只给这些技术资料,弄回去,又得费不少的力气。

    既然引进了苏…27,肯定是要引进配套弹药的。

    更先进的r…77蝰蛇导弹,谢凯现在不指望。

    “诸位,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提供一款我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研究技术,短期无法生产使用的空空导弹,这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就像目前aim…54不死鸟导弹一样,我方有全套技术图纸跟资料,却没法生产出来,还交换什么呢?你们拿到,可以充分了解美国人的技术,开发出更先进的导弹,我们不需要……”

    谢凯很平静地看着苏联人。

    苏联人的技术远比中国强,这是无可争论的。

    以这样的交换,中方除了再搞到一套技术资料,无法快速生产,不如不交换。

    aim…54不死鸟导弹,基地有整套技术资料,却没有仿制成功。

    不少零部件以及材料,知道具体成分,却不了解制造工艺,这就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跟精力开发生产工艺。

    404的技术太薄弱,一直都是靠着挖人或跟其他单位合作来搞,自然进度不大。

    中国电子工业技术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芯片,要运用到导弹中,也不是直接装上芯片组就可以的。

    同样因为电子生产工艺落后,制造出来的很多电子零部件体积都比西方同等性能的大,加上电源等系统,导弹的制导舱,体积几乎比美国人生产的大1/3。

    这样一来,按照图纸生产,就无法达到原本的性能。

    想要达到同样性能,导弹体型就需要放大。

    aim…54不死鸟导弹重达430公斤,体型再放大,重量就重太多了,对于战机来说,要求就更高。

    改进后,射程达不到200公里的攻击距离,根据计算机分析,最多只能达到140公里左右,精度差得更多。

    对空导弹越重,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就越难控制。不仅需要使用更灵敏的控制元件,也需要对气动特性做出更完善的研究。这些都是中国的弱项。

    尤其是在数据链的研发中,因为缺乏通信卫星跟远程数据传输技术,没有预警机作为指挥平台,根本没法进行试验,只能进行理论研究。

    要是苏联人提供也是这样的资料,即使拿到r…27导弹的全套技术,对中方来说都没任何用处。

    苏联人沉默了,看着谢凯,一直不愿意松口。

    中方绝对还有底牌。

    必须让对方加大筹码,才愿意把r…27全套完整技术提供给中方,并且提供技术指导。

    要不然,苏联方面就吃亏,中国的技术提升了,他们却没有进步多少。

    仅仅从美国那里搞到一枚导弹,仿制测绘,再把图纸给苏联来换取更先进的技术,谁这么傻?

    米沙维奇夫斯基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开口问谢凯,“谢,你确定你们能提供全套的16位芯片生产技术跟制造工艺设备?不会只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产技术吧?”

    “全套芯片制造技术跟生产工艺,不过工艺比西方要差一些。我们制造出同样性能的芯片,体积会比西方大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谢凯一点不否认国内芯片制造工艺的缺陷。

    芯片体积大一些,对电源的要求也就更大些。

    苏联就因为落后太多,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傻大笨。

    能提供给苏联的,绝对比苏联现有的好多了。

    “部长先生,请不要怀疑我们的诚意。芯片制造这一块,虽然工艺要落后一些,不过目前我们国内使用的顶级芯片,全由我们自己生产。以前,跟你们一样,都是通过走私渠道从国际上去搞这些,现在我们还有跟你们争抢么?”谢凯提醒苏联人。

    西方世界对中国跟苏联,在高端芯片供应上,采取的都是相同的严格禁运政策。

    目前为止,国内的691厂,在芯片制造工艺上有很大进步,32位芯片也获得了突破,不然谢凯不会提供给苏联人生产技术。

    “全套生产技术跟生产线。”奥列格提出了条件。

    谢凯点了点头:“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提供。虽然工艺不能媲美国际水平,比苏联的还是要强很多,别的不敢保证,装备我们芯片组的机载计算机,苏27战机数据处理能力至少提高了一倍,甚至两倍以上,体积也可以降低下来。”

    谢凯再次把话题带回了苏…27上。

    苏联人现在最愁的就是如何改进苏…27的雷达。

    就因为数据处理能力不行,就只能整更多的芯片串联起来,这就对冷却系统跟电源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于是,苏…27的机载雷达就超重600公斤了。

    即使有芯片生产线,苏联还是觉得吃亏。

    航电的性能水平提升,并不仅是芯片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上去,就能升级的。

    中距离空空导弹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发动机,甚至燃料技术,主动制导雷达等技术,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研制出来,成本非常高。

    中国人想用芯片技术就换取整个导弹全套生产技术,苏联人还是吃亏了。

    苏联人不愿松口,谈判陷入了僵局。

    苏…27战机的合作没问题了,没有配套的空空导弹,中方也不乐意。

    谢凯知道苏联人想要更多。

    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同样,也会付出更大代价的。

    “先生们,对四轴跟五轴联动的数控加工中心,有想法吗?如果有,我们可以谈谈这玩意儿……”

    一时间,所有人的眼光再一次齐刷刷地集中到了谢凯身上。

    他说的这东西,是关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发展升级的关键。

    苏联当初为了弄几台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费了多大的努力?

    最终,提供给他们的东芝公司,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给搞得差点破产。

    而现在谢凯居然说可以谈五轴加工中心!

    中国人又从什么地方偷到了这技术?

    他们究竟偷了多少先进技术?

    

1318 为五轴加工中心技术,苏联人不要脸了()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尼古拉·斯科勃林惊呼着站了起来。

    更是满脸激动地看着谢凯,他希望从谢凯那微笑的脸上看到肯定。

    “数量上能提供多少?”一直在整个谈判中,几乎没有存在感的阿列克谢·斐德罗夫,同样激动地站了起来,急切地问着谢凯。

    米沙维奇夫斯基和奥列格,脸上的激动惊喜浮现出来。

    对方提出的东西,让他们没有办法不动心。

    别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哪怕是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对于一个航空公司来说,那也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

    一旦拥有足够多的数控机床,苏联完全可以改变以前的生产模式。

    不用再每次开发一批新型战机时,首先就得先要设计生产一条专门用于这些战机的生产线。

    这样的生产模式,对于目前世界上战机改进频率越来越快,各种实验越来越多的情况来说,将会极大降低苏联在这方面的生产成本。

    这对航空制造业、航天制造业、以及其他顶端制造领域,尤其是要求很高的军事装备制造技术领域、还有普通民用制造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存在,西方国家的高端数控机床,一直以来都对苏联进行禁运。

    普通的三轴数控加工中心都很难弄到,即使能弄到的,也是从国际走私渠道获得,数量不仅少,连质量也无法保证。

    现在中国人说,他们可以向苏联人大规模地提供四轴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如何不激动?

    “你们真有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

    赵峥脸色完全能滴出水了。

    他觉得必须回去和上级好好地沟通一下,让404纳入航空工业部的监管。

    航空工业部一直谋求引进数控技术,这也是国家主要扶持的项目。

    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航空工业制造实力,对于国内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有着极其重大作用的。

    在寻求引进各种先进制造设备的情况下,国家每年都花费大量外汇。

    404手中有这样的生产技术,并且可以提供成品,居然不向航空工业部提供!

    谢凯没理会赵峥。

    旁边的赵玉军则是偷偷的拉了拉赵峥的袖子。小声地说道:“赵副部长,红旗机械集团一直在向各个兄弟单位提供高端加工中心,只不过很多单位更喜欢进口的……我们厂里不少的三轴加工中心,都来源于红旗机械制造集团。”

    赵玉军的话让赵峥脸红不已。

    他完全没想到,自己根本就不了解情况。

    在这里居然还说出来,丢整个航空工业部的脸,一脸尴尬的他,终于闭嘴了。

    谢凯看着苏联人,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灿烂,对着他们问道:“同志们,我的提议如何?不仅芯片制造技术和生产线,包括五周联动加工中心,同样大规模提供。”

    米萨维奇夫斯基看着谢凯,因为激动,声音中带着颤抖,对谢凯说,“必须要全套生产设备及技术。”

    “部长,你这要求过分了!”谢凯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了。

    五轴数控机床技术,那是不可能给的。

    提供给他们需要的五轴加工中心,是完全可以的。

    要知道,当初404为了搞这些东西,付出了不很大的代价。

    甚至把东芝集团的林隆二、谷村弘明、川佐宏这些人,偷偷地运到了404基地,那时候,甚至出动了一直不愿意让外界知道基地跟他们关系的河蟹佣兵团。

    最后,这些家伙不愿意,谢凯直接用枪逼着他们,把整个设计图纸弄好的,并且把系统开发出来。

    到目前为止,基地生产的数控加工中心,在加工精度方面,跟东芝集团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差距。

    核心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没办法跟日本制造相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五轴加工中心的生产技术给制造能力更强的苏联,那更不可能。

    提供芯片生产技术和芯片制造生产线给苏联,谢凯完全同意。

    现在的这种情况,他不会同意增加五轴加工中心生产技术给苏联。

    一旦提供了技术给苏联,苏联会在这方面快速地把中国技术甩开的。

    到时候,再想在苏联搞到各种顶级技术就不容易了。

    苏联人最薄弱的就是电子工业,基础最差的也是电子工业。

    芯片制造技术跟生产线提供给苏联人,将弥补了苏联技术领域的短板。

    而编程这方面,苏联也有很丰富的经验。

    数控机床的研发,现在同样是苏联在国际上重点攻关对象。

    这将会给苏联人节省很大多成本,至少不用设计生产专线,开发专门的设备跟模具。

    “先生们,提供五轴数控机床的生产制造技术,不现实。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对整个工业系统有多大作用。要谈技术,完全得谈。”

    在这上面,谢凯一点谈判的余地都没有。

    提供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已经非常厚道了。

    “其它方面都好说,我们有足够外汇来支付rd…33发动机的采购。如果你们都能苏…27技术出口,跟苏…27战机的生产设备的出口需要外汇,同样可以直接结算支付!”

    “当然,用四轴跟五轴加工中心来抵偿,同样没有问题。”

    谢凯的态度坚决无比,为了留住五轴加工中心的技术,甚至不惜全部用外汇跟苏联人结算。

    从这一点,苏联人也体会到了他的态度。

    中国的五轴加工中心,是苏联人没有,并且迫切想要得到的好东西,不拿到手上肯定不行。

    苏联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谢凯,竭力压制着心中的激动。

    五轴啊。

    奥列格不希望就此放弃,问谢凯,“谢凯,我们需要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生产技术,包括plc控制系统源代码……”

    对于他的提议,谢凯直接摇头否决。

    “没可能,连谈都没得谈。”

    米萨维奇夫斯基看着谢凯,开始拉交情了,“谢,作为你父亲的同学,我觉得在这些事情上面,我们需要好好地沟通。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生产技术可以不要,你们至少得提供四轴加工中心生产技术。”

    他这话,让谢凯再次翻了个白眼。

    老家伙为了顶级加工中心生产技术,现在脸都不要了。

    之前被其他人怀疑出卖了苏联情报给自己,把秘密工程告诉自己时,这老家伙竭力否认跟自己父亲有关系。

    现在为了这技术,完全不要脸了。

    看着米萨维其夫斯基,谢凯严肃地说道:“部长阁下,五轴数控技术是我们国家财产。不可能因为你和我父亲私下的交情很好,就让我出卖国家利益。要是我们因为这样的关系向你提出,希望得到苏联的某些顶级技术,比如苏联的航天技术,rd…77中程空对空导弹,或者ks…172超远距离空对空导弹技术,或者是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