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879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879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之间的价格差距依然很大。

    “谢凯,那边究竟什么情况啊,这都好几天没有动静了……”在谢凯还没想明白的时,孙道乾跟苏兴国两人又找上门来了。

    这几天,他们几乎一天找谢凯三四次。

    作为秦飞最高负责人,两人一直都在乌克兰这边耗着,别说技术引进有进展,就连安东诺夫都没有去参观过,不闹心才是怪事。

    即使没钱,他们也不认为应该受到谢凯这样的对待不是?

    404的人,太势利了。

    “谢凯,如果这边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得先回去了。单位的事情多……”苏兴国见谢凯对自己两人爱理不理,很想揍人。

    这小子表现的太过分了。

    “我也想知道怎么没动静了。这几天,那边如同集体消失了。也不知道季米诺夫那边在搞啥,一个通知都没有……”谢凯叹了口气。“那边的联系人也不知道跟哪个女人躲到什么地方鬼混去了……”

    就连柳东盛这几天都没有出现。

    两人听得嘴角直抽搐。

    “你们都在呢?正好,有点重要事情找你们,苏联政府批准了之前的合作方案,不过要求整个合同总金额必须达到百亿卢布,我们才能合作下去……”

    正在这时候,季米诺夫一脸笑意地走了进来。

    看着谢凯的眼神,如同看着一头肥羊,直放光……

1342 这已经不再是404破产的问题() 
“部长,你在开玩笑?”

    谢凯好一阵才回过神来。

    他有些乱。

    “怎么了?”旁边的孙道乾跟苏兴国两人听不懂俄语,跑来找谢凯,也没带翻译不是?

    见一名年老的乌克兰人进来,叽里咕噜说了一阵什么,谢凯脸色变得极其怪异,好一阵才开口,担心有什么变数,急忙开口问着谢凯。

    安…22对秦飞来说,可是志在必得的。

    要是搞不到安…22的全套生产技术,他们秦飞以后咋发展?

    现在西飞那边又是轰炸机,又是空中加油机,同时也有消息说他们准备搞运输机。

    西飞的技术实力可不会太弱,而且搞作战用的,远比他们搞后勤要受上级重视,就指望着把安…22弄回去翻身呢……

    “没什么,两位,麻烦你们先回去,一会儿我来找你们……”谢凯见季米诺夫肯定的神色,顿时知道他不是开玩笑。

    绝对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变故。

    秦飞的人现在不适合参与进来。

    孙道乾跟苏兴国两人见谢凯一脸严肃,自然知道有事情发生。

    饶是根本不想离开,却也依然只能先回房间待着。

    谢凯这小子平时看起来不怎么正经,正经起来,绝对是有重要的事情。

    把季米诺夫迎到了小型会议室里面,谢凯也没寒暄,直接开口了,“部长,安…22全套生产技术,即使算上发动机的生产技术,都不可能值这个价。”

    他明知道对方不可能以安…22的生产技术就这样漫天要价,可又没法表现得太过急切。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越了解,才越发现这小子狡猾。

    也懒得顾忌其他,他不知道对方是否能承受这么庞大的交易。

    上百亿卢布,换算成人民币,可是超过440亿的!

    “政府同意我们提出的合作结算模式,但是却要求,必须达到100亿卢布的金额才会提供贷款。我们贷款,你们偿还,技术根据你们还款额度来提供……”

    季米诺夫当即就把情况给谢凯介绍了一通。

    谢凯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位。

    他不知道是这位攻关力度够大,还是苏联高层脑袋被驴踢了。

    100亿卢布,这得多少技术?

    难道苏联人愿意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给中国?

    除非安…124这样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甚至航母的建造技术,否则乌克兰从哪里去凑够100亿卢布的技术给中国?

    谢凯更是内心狂震。

    目前的交易规模越大,他们占便宜的机会也就越大。

    即使100亿卢布,等到苏联解体后,也不过三百多万美元……

    可对方难道不是试探自己的么?

    他们凭什么相信中国方面能偿还这么多?

    这一次的合作,只是红旗机械集团为主体,政府根本没有参与进来。

    一瞬间,谢凯脑海中就闪现了无数的想法。

    “这是上级的要求,所以,这次的合作,仅仅是安…22全套生产技术肯定不够,不仅是D…18T发动机技术全套提供给你们,还有一些导弹、坦克、军舰的设计制造技术,我们都可以提供……”季米诺夫看着谢凯,一边揣摩着他的想法,一边说道。

    他们同样在担心,不仅是能否筹集足够多的技术,更担心中国人会不会被这么庞大的交易给吓到。

    至于中国人合作后不给钱,他们根本不担心。

    不给钱,中国人就拿不到全套技术。

    整个过程中,军事工业委员会都会参与进来。

    反正乌克兰方面能拿到足够的经费,就够了,其他的根本就不管。

    “上百亿卢布,我们根本支付不起,即使把我们整个单位都给卖了,也没有办法啊。”谢凯叹了一口气。

    心中却在思索,必须马上回国,说服军方跟404,哪怕倾家荡产,也都得搞定这个合作。

    这么庞大的一块肥肉,404一家根本就吃不下。

    说不得,他手中的资金都得调集过来,投入到这次庞大的技术交易中来。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是可靠的才行。

    “你们完全可以发动国内其他相关单位一起合作,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你们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季米诺夫很为谢凯着想。

    他们就担心中国人拿不出这么多钱。

    上级的心思,其实季米诺夫也明白,不仅是为了获得经费,更为了阻止中国跟西方技术合作的近程。

    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合作,一旦中国确定合作,就必须调集经费投入到这里面,跟西方的合作就得终止了。

    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在引进西方技术后,又引进苏联技术基础。

    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这很要命。

    不说消化,仅仅是统一技术标准,需要的成本跟时间都不是一点点的。

    “部长阁下,具体有哪些技术,可以先说说吗?只有了解到具体,我才好跟上级交代,说服他们……”谢凯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同意。

    事情到了现在,绝对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出决定的了。

    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这惊喜,也来得超乎想象。

    “具体正在商量,我知道你们也很难做出决定,所以必须得跟你先沟通一下,要不然到时候无法达成合作。唯一能确定的,涉及到各种系统的武器装备……”

    季米诺夫没有说具体的。

    只是让谢凯确定了能合作,再谈具体。

    谢凯既然吊着他们,为什么不能吊着对方?

    这次玩的有点大,玩不起,就没法玩下去。

    虽然明知道这是对中国方面的刁难,也是苏联政府对乌克兰这边的刁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双方尽最大的努力,才能达成合作。

    “事情已经不是我们两家单位可以决定的了。”季米诺夫刚离开,秦飞的两位大佬就找了过来。

    谢凯一点都不隐瞒,告诉了他们,要想引进安-22,变得不容易了。

    “这……”苏兴国被震惊得彻底说不出话来。

    孙道乾同样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惊,只是看着谢凯,“玩这样大,咱们怎么玩得起?”

    “不是我想玩这么大,而是对方要求如此……”谢凯无奈苦笑,“就连老白,都无法做出决定,我决定马上回国。”

    谢凯这话不是开玩笑。

    谁都知道,这事情牵扯太大。

    超过400亿的项目,整个404都玩不起。

    没有军方跟政府的支持,没法玩下去了。

    “你要回国?这边谈判即将结束呢。”白彦军没想到,谢凯居然主动提出回国,“中航技那边谈细节,比我们更合适。”

    航空工业部跟中航技在这里面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乌克兰提出可以向我们转让米-8跟米-17的发动机生产技术,也可以转让一些导弹技术……”

    “他们怎么突然愿意提供这么多技术?苏联政府跟军方不是傻子,不可能不干涉。”白彦军看着谢凯,皱起了眉头。

    乌克兰人行为太过反常了。

    “苏联政府跟军方支持才有了这样的事情,不过,对方也提出了要求,需要整个合作总金额达到100亿卢布。”谢凯咧嘴一笑。

    “100……啥?100亿卢布?”

    白彦军被吓得跳了起来。

    差点心脏病就发作了。

    “100亿卢布,那可是比100亿美元更多的……”白彦军见谢凯点头,好一阵才平静了下来,看着谢凯,连话都说不出来,“我们哪里搞这么多钱?”

    “所以我们无法决定,必须回去。如果没有办法,就会失去这样的机会……”

    谢凯叹了口气。

    国家没钱,啥事儿都不好干。

    或许苏联政府是知道中国拿不出这么多钱,才提出这样的要求。

    去年,中国外汇储备仅仅42亿美元,这比历史上还多了将近10亿美元,主要就得益于404卖军火搞的外汇不少。

    而今年,国内外汇储备虽然随着出口量大增,可进口量也增加了很多,外汇储备不一定超过60亿美元。

    100亿卢布,按照苏联官方汇率,这可是110亿美元!

    虽然在苏联国内的黑市上,这些卢布估计也就值不到三十亿美元。

    跟苏联的官方合作,绝对无法用黑市价格来结算的。

    “我觉得,你这合作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小。花费这么多的资金引进,我们需要投入更多来完成技术消化。就连国家,都无法支撑这样的资金消耗……”白彦军觉得,谢凯彻底疯了。

    郑宇成他们再疯狂,都没有可能同意这样的方案。

    整个404所有的资金,都无法支撑这样的技术引进。

    而且,军方也不可能支持的。

    以目前每年的军费开支,军方即使不吃不喝,也得两三年才能凑齐这笔费用,何况每年几百万军队的开支,装备更新换代等都需要消耗……

    “总得试试吧。”

    谢凯没有说这事儿一定能成。

    他不敢保证。

    虽然明知道苏联肯定会解体的,但是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苏联到时候不解体,这些资金会让404破产不说,更会让整个军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

    “中国人能拿出这么多钱?”

    基辅,乌克兰政府某个办公室,一群乌克兰大佬坐在一起,同样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中国能拿出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有没有这样大的魄力。”季米诺夫沉声说道。

1343 为钱,乌克兰砸锅卖铁了()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同样取决于中国方面是否有魄力。波罗的海那边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尤其是在西方支持下,立陶宛情况更是复杂……”

    作为乌克兰最高负责人,也是苏联主席团成员之一的瓦莲京娜·舍夫琴科,严肃地看着众人。

    苏联已经不行了。

    各个加盟共和国都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

    尤其是随着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苏联更是抢劫所有加盟共和国的经济来发展俄罗斯,这让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都极其不爽。

    要不然,乌克兰现在也不至于到如此缺乏经费的程度。

    乌克兰的军事工业体系,占据整个苏联30%的份额,却没有拿到30%的经费。

    苏联大型水面舰艇制造中,乌克兰占据一半,而且拥有最大型运输机设计生产单位,还有最大型战略导弹生产单位的南方机械设计局跟南方机器厂,这可是占据整个苏联62%的地对空导弹、42%的战略导弹生产,虽然有很多导弹是跟其他单位联合生产……

    按理,在整个苏联军事工业拥有如此重要作用,乌克兰可以得到更多的经费……

    可惜,事实上他们得到的经费根本就跟他们的重要地位无法匹配。

    “这是在刁难我们!中国人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经费……”主管乌克兰军事工业的维托尔摇头说道。

    对于这次的合作,他根本就不看好。

    苏联高层肯定是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才这样提出来。

    “我觉得,不应该去考虑这些问题。而是先要计算一下我们可以提供哪些技术给中国人,凑足100亿卢布,如果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再考虑……战略类的武器技术不能提供,即使落后了。”作为乌克兰第二书记的克拉丘夫克提醒着众人。

    这个时候,管不了联盟如何。

    乌克兰要发展,就必须跟中国达成合作。

    对方如果实在是无法凑齐100亿卢布,觉得这合作金额太大,无法承受,总不能非得强硬要求不是?

    “对,我们现在应该先考虑究竟可以提供什么技术……”

    最闹心的就是季米诺夫。

    原本只是想要考虑航空工业系统获得发展经费,出口安-22等,就足够获得几年的发展了。

    毕竟,乌克兰的航空工业虽然先进,在苏联内部占的比重并不是太大,不生产战机,也不生产部队大量列装的军用运输机,仅仅只是生产装备数量不多的战略运输机……

    “航母的建造经费,都没有拨付到位,比之前降低了一半……”维托尔提醒着所有人。“核动力航母技术不能给中国人,常规动力航母建造技术可以提供,中国人自己也在生产航母……这样的技术,应该是比较值钱的,尤其是大量的设计资料,我们只需要复制一份给他们……”

    没有苏联的经费,航母制造不下去了。

    现在乌克兰分量最重的就是航母制造。

    三艘航母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