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890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890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不能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赵玉军也是这样的看法。

    “我们跟404间,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小的矛盾。他们之所以把苏…27生产线放到112厂,不是发扬风格,而是他们没办法消化这些技术。404自己的战机设计团队,都是从全国航空系统挖的,人员本来就不够。当初郑宇成为了技术人员跟我们拼酒,喝到胃出血,大家可不要忘了……万一他们借着机会,把手伸进我们这边,继续挖人,该怎么办?”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变得警惕起来。

    404挖人的手段确实让人头大。

    一旦112厂加入技术联合会,到时候属于内部成员,404借着机会,要求内部技术人员支援,没法拒绝不是?

    拒绝了,就会在内部产生更大矛盾。

    不拒绝,又会对112厂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112厂书记姜阳明见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毕竟涉及到经费分配,继续在这里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着众人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大家参考下是否合适。我们现在也不了解具体情况,究竟有哪些单位加入,出多少经费,都是不了解的……具体的好处是否真有他们说的这样多,同样也不知道。何况,所有单位应该都会看,404是否会把他们的技术拿出来……先派人参加会议,了解详细情况后,再做决定比较稳妥。大家认为如何?”

    其他人也没好的建议,不了解具体情况,如何建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04那帮家伙,向来喜欢搞阴谋诡计。

    万一真的是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让所有单位往里跳,到时候怎么办?

    404缺人,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也因为他们缺人,项目又多,跟各个单位闹得都不是很愉快。

    这就是一根搅屎棍,到处瞎挖人,搞得各个单位都害怕跟他们接触。

    404是否真的是为了借这个机会,挖加入技术联合会各个单位的人才跟技术基础,补充自己,谁心中都没底。

    不要脸,上级还偏向他们的404,给所有单位造成的阴影实在太大。

    不仅挖人,还坑各个单位的基础技术。而他们自己的先进技术,各个单位都是别想染指的。

    赵玉军见没人说话,讨论不出个结果,直接宣布散会。

    “既然这样,大家没有建议,就先去看看,到时候再决定吧。”

    他的提议没人提出质疑,也没有谁有异议,这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可赵玉军等人心中却更是忧虑。

    向来跟404没有什么技术合作的哈飞,这时候,同样就这次404主动邀请他们合作的问题而召开高层会议。

    404主动要求跟哈飞进行合作,这让哈飞感到非常意外。

    之前双方并没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也没有技术上的合作。

    曾经哈飞是想找404合作,跟对方比,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远远不及404,哈飞没有任何优势。

    这就使得他们即使想要合作,也不好主动开口,对方的门槛太高了。

    404主动找他们合作,还是规模非常大的合作,让哈飞自然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厂长罗志祥询问着整个厂子的高层们,“大家都说说看法,这次跟404合作,对我们的利弊以及影响。”

    书记袁克朗看了看罗志祥,再看看不说话的其他人,都不吭声,不行。

    把烟塞在嘴里,狠狠吸了一口烟,才开口说道,“这次事情比较大,希望同志们都踊跃发表意见。404这次并不只是找我们一家合作,全国重点军工单位都参与进去。飞机技术上,我们缺的一些技术,可以从很轻易得到。不过,对我们更大好处的则是民品的合作,他们可以提供很大的市场。”

    袁克朗还是比较看好跟404的合作的。

    那些一直都跟404合作,甚至给他们代工的单位,小日子都是滋润无比。

    跟404合作最大好处就是民品单位,那么,哈飞还真的需要合作。

    哈飞就靠着民品挣钱呢。

    罗志祥看了袁克朗一眼,“运…12可以借着对方的出口渠道,获得更多国际市场用户,他们生产的是大型民航客机,秦飞生产的是中型军用运输机。我们的轻型飞机跟他们并没有市场冲突,还能填补他们在出口市场的空白。”

    这一表态,让所有人都明白,厂里的两位主要负责人都偏向跟404合作。

    几分钟过去,没人发表看法。

    袁克朗跟罗志祥都以为不会有反对意见,正准备讨论他们拿出多少经费加入到404发起的军工技术联合会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了。

    总工卫洪刚。

    卫洪刚一脸担忧地看着两位主要领导,再看看其他不说话的人,心中忧虑更甚。

    “大家是否想过,404这次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并没太大用处,运…12是按照北约技术标准设计生产的,引进苏联航空制造技术,是否适合运…12申请欧美适航许可。咱们单位下一步工作重点,可是申请美国跟欧洲的适航许可证。”

    运…12项目是哈飞自筹资金搞出来。

    在85年就已经取得了民航局颁发的民用飞机型号合格证,86年又获得生产许可,同年12月开始出口。

    搞出来后的几年,得了不少奖。

    87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项目奖;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7年,运…12开始申请英国caa适航证。到现在,英国民用航空总局对运…12飞机进行的审查跟试飞实验都即将结束,没有出现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出现意外,很快就能拿到英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民航许可证。

    按照原计划,接下来运…12将向美国航空局申请美国联邦国的适航证。

    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问题。

    运…12的不少技术标准都是符合北约技术标准的。

    毕竟,北约各国技术标准跟国内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一样,国内技术标准虽然引进苏联而来,这么多年,加上引进的一些西方技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

    作为负责技术的人,卫洪刚担心一旦拿到苏联技术,到时候再对运…12的技术标准造成影响。

    技术标准更改,对取得适航许可证,同样会产生很大影响。

    袁克郎跟罗志祥两人对视了一眼。

    罗志祥看着卫洪刚,开口说道,“跟404合作,与技术标准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需要他们在国际上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市场订单,产量更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运…12虽然已经成功,销售情况却不是非常好。

    在国内,这种轻型飞机并没有太大市场。尤其是运…12刚研制成功时,根本就没有国内订单,只能从国际上寻求订单来支撑下去。

    运…12的技术成熟后,国内有人认为,运…12采用了加拿大发动机及一些西方国家的航电系统,不够国产化,不能用;还有人认为,国产的不如国外的好,用这种不如从国外引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运…12在国内订单情况可想而知。

    订单大部分来于国际,但国际订单也不多,到目前,数量也没突破十架。

    袁克郎接着罗志祥的话继续阐述跟404合作的好处。

    “跟404的合作,对整个哈飞,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跟南美洲、非洲、中东的国家关系非常好,运…12运输量不大,用途广,对这些区域没有多少资金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404在这方面的条件是任何国内单位无法比拟的。

    这些年卖军火卖得火热,跟很多国家都因为资源换装备等计划搞得很好。

    运…12最适用的就是那些没钱的小国家,至少,这样的飞机,可以作为他们国家总统的专机不是?

    罗志祥跟袁克郎两人考虑的不仅是跟404技术方面的合作,还有民用产品领域的合作。

    404这些年的崛起,不仅是军工技术发展迅猛。

    民用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强。

    一家单位,涉足的领域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军工单位。

    销费电子产品、高端芯片、基础原材料研发生产、服装、重型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甚至农业生产都有涉足……

    哈飞一旦跟404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从合作中找到很多的机会,更可以得到404的那些技术支持。

    在担心跟404合作后会因为技术标准的问题对运…12造成影响,这就使得所有人没有之前坚定了。

    运…12是整个哈飞的根本,受不得一点不好的影响。

    这样的情况下,一时间自然难以做出决定。

    

1359 装甲领域希望617来带领大家抵制404() 
加入技术联合会,就必须要投入资金去承担联合会的技术研发。

    虽然这些技术研发项目都在哈飞手中,对哈飞有利,可谁知道技术标准如何?

    不投入资金就意味着不愿意加入,总不能别的单位出钱他们来研发。

    这样的事情,国内所有单位都想呢。

    不加入,就无法跟技术联合会内其它成员单位技术互通。

    哈飞的人如何不纠结?

    在哈飞纠结时,还有一家单位比他们更纠结。

    这家单位不是生产航空设备,也不是生产海军装备,同样不是航天系统的单位。

    而是负责陆地重型装甲装备研发制造,国内最大坦克制造厂617。

    617厂跟404厂可是老冤家,从最开始谢凯半路截胡,在香江抢走了巴基斯坦人的坦克订单,双方就结下了梁子。

    这些年双方之间虽然合作不少,617的生产线一直都帮404生产359坦克,617得到的利润也不多。

    对617厂来说,沦落到给人代工,还是一家跟坦克不相关的单位,如何不恨404的人?

    404厂也没把617厂当最靠谱的合作伙伴,一直在逐步完善541坦克制造基地,那才是404厂真正的合作对象。

    这几年随着404厂全面介入,已成为404厂代工基地的541,小日子过得远比617更红火。

    617花费巨资从国际上引进技术,开发出的79式主战坦克被404的359坦克比下去后,到目前也没拿出能在性能上全面超越359坦克的装备。

    所有617的人都憋着一口气。

    现在404提出要全面合作,技术共享,本来是好事。

    而且是全国军工单位一起合作分工,这就让617警惕了。

    404干事向来不地道,给出这么大的好处,图谋能小?

    不合作,617庞大的坦克生产线开工率会降低到无法养活庞大的单位。

    目前军方坦克订单数量非常少,每年给的订单仅能保持617生产线运作。

    厂长赵玉明见众人沉默,心中同样憋屈,还是开口了,“这次跟404合作的并不只是我们一家,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他们愿意技术共享,359坦克使用的复合装甲技术、125坦克炮、火控系统等,都是我们需要的……”

    对617来说,404的坦克技术是他们需要的。

    一直想搞到404用在359坦克上的复合装甲跟125坦克炮的生产技术,用于改造617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奈何404根本不愿意提供这些技术。

    “让他们给技术,还不如要了他们的命!”罗志宇听了赵玉明的话,直接摇头。

    404的人把他们的技术看得比命还重要,根本不可能分享出来。

    赵玉明冷哼了一声,这不是对罗志宇,而是对404的人。

    “404既然让大家分享技术,他们是技术联合会发起人,不带头,谁那么傻听他们的?”

    一直以来,大家各自的技术都是保密的。

    除非上级强烈要求,而且还得给足够的补偿,否则根本不可能分享给竞争单位。

    每个单位的技术都是靠着大家努力研发出来的,都是靠着上级财政研发,军方需要,自然没有问题。

    同样拿了经费的兄弟单位,却想要拿到别人的技术,根本不合适。

    上级也不会支持这样的事情。

    技术不好,就别承担先进技术研发。

    404就是一根搅屎棍,到处用各种手段挖人坑技术。

    617深受其害。

    541坦克生产基地并没完全建成,而且很多工厂都没建设完成,那家单位的核心人员,同样是617厂分出去的。

    404搞的359坦克,不仅调集了541基地大量科研技术人员,从617同样挖了不少人。

    负责技术的总工田清远觉得赵玉明的想法有些不对。

    “厂长、书记,目前咱们无论是技术还是制造能力,都没法跟404比,他们如果需要我们的技术,并不需要用这样的手段。”

    赵志宇看着田远清:“你是觉得他们真心要合作?这样的合作,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田清远不知道404能得到什么好处。

    359坦克卖得火热,617的85式外贸几乎没有订单。

    可还是点了点头,“他们应该是为了合作……”

    对617来说,这是一个得到404基地先进坦克技术,整合双方科研能力跟制造能力的巨大机会。

    国内坦克研究生产只他们两家,541都可以看成404下属单位。

    项目没有自主权,研发能力都被404夺走,生产线建设也不完整,跟404合在一起才能凑齐一条完整坦克生产线。

    跟404 合作,赵玉明很担心。

    617有充足经费,虽然订单不多,上级每年拨付的研发经费不少,加上给404代工坦克也能赚了不少,虽然利润低。

    其他人既想跟404合作,得到他们的技术,又害怕跟404合作。

    404抢国际订单,挖人,各种手段搞技术,让所有军工单位深恶痛的事情都能干出来。

    如何能不让617不担忧?

    担忧的并不只是617一家。

    国内装备制造单位,很多都深受404基地的毒害,挖人挖到大家伤筋动骨,为了不被对方挖人,各个单位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必须提高他们技术研发人员的福利待遇,这无形让成本增加很多。

    不是所有单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