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901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901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克兰提供的军事装备技术,全部都是中国现在缺乏的。

    一旦中国人得到,在技术发展的瓶颈将会快速突破。

    亚历克斯看着总统、国防部长和cia局长,一脸严肃,他们都不说话。

    “不是我高看中国,中国工业基础源于苏联,乌克兰跟中国的合作甚至可能是苏联政府的试探。苏联的严重经济问题最主要在轻工业一直得不到发展,民生产品无法满足供应,而中国这些年优先发展轻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不是亚历克斯危言耸听,这样的后果太严重。

    亚历克斯的话让总统本就沉重的心思变得更沉重。

    “必须阻止中国技术发展,苏联不行了,中国却崛起,将会对国家在国际上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布什清楚,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恐怖。

    国际上各国经济几乎都不怎么增长,中国却因为有着庞大的人口,国内市场需求也庞大无比。

    这是非常让人恐惧的。

    “上一届政府跟中国技术合作是错误的,中国在苏联没得到的技术基础,从我们跟西方国家引进了。这让中国正在完善他们的技术基础……”总统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美国向中国提供的先进火控雷达跟航电系统,使中国战机能拦截苏联超音速突防的战机……

    而中国的仿制能力,是更让人恐惧的。

    亚历克斯看着总统,惨淡地笑了笑。

    “总统阁下,中国那名叫谢凯的年轻人,排在上届总统必杀名单第二位,现在已经升级到你的名单中第一位,我们现在已经不会再有任何机会刺杀他。卡斯特罗虽然防护严密,也能找到不少机会……情报人员进入中国都困难,更不要说他平时几乎都不出来……”

    亚历克斯觉得,必须干掉谢凯!

    谢凯所代表的团队,使中国科技发展太快。

    亚洲战略情报分析室一直分析中国的发展给美国国际利益带来的影响,中国发展起来,肯定需要更庞大的国际市场。

    红旗机械集团在国际上的业务正在不断扩大,虽然都是非洲跟拉丁美洲这些市场,可已经向着欧洲发展了。

    希腊准备采购中国战机,就是明显的征兆。

    中国向来是以装备出口开路,随后就是各种民用产品……

    根据情报分析,谢凯非常关键,是那家单位的灵魂人物,那家单位出口的装备所有项目都有谢凯的影子。

    一旦干掉了这个人,这家单位的业务绝对会受到严重影响。

    可惜,他们找不到机会。

    总统跟国防部长现在看cia局长谢尔登·拉迪隆的眼神中,有着很大的不满。

    谢尔登·拉迪隆也很无奈。

    新总统上台,前任cia局长挂了。

    他对各种情况都还没全部了解呢。

    中国是情报黑洞,各种间谍送不进去。

    美国跟欧洲各国在中国的人,数量太少,送进去,也因为人种不同,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无数关注。

    而湾湾跟日韩等国跟中国人种相同,却也无法展开情报工作……

    “难道就任由中国技术发展下去,不断抢走我们的市场?”

    总统落寞地问道。

    国防部长费尔康也是一脸黯然。

    一旦中国快速发展,美国的国际地位都会受到影响。

    不仅要面对苏联的压力,还得应对崛起的中国对美国地位造成的冲击。

    所有人期待地看着亚历克斯,希望他能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并不是没办法,只不过办法有些冒险。操作得好,会阻碍中国科技发展,操作不好会让中国对我们国际地位造成更大威胁。”

    总统看着亚洲战略分析室主任,不知道他有什么办法,居然会有这样两种极端的效果。

    “上校,请说说你的办法。”

    亚历克斯见其他人都这样期待地看着自己,再次叹口气。

    “目前唯一能做的,不是终止跟中国的技术合作,而是扩大跟中国技术合作!”

    这话如同石破天惊。

    费尔康这位国防部长激动得站了起来,咆哮道:“亚历克斯,难道你受到中国人的收买?你一直反对跟中国技术合作,现在你又提出全面跟中国合作?一旦中国得到我们的技术,发展将会更快!”

    本来就担心中国技术发展太快,对美国市场造成严重压力。

    任何国家只要科技得到突破,都将会进军国际市场。

    美国现在在国际市场上都有着深深的无力感了。

    对于国防部长的指责,亚历克斯没有任何担忧。

    “目前只有这种方式是最好的。中国缺乏经费,在科研方面投入并不多。从苏联引进这么多技术已经对他们经费造成严重压力,如果我们同样提供给中国人相同技术,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中国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两套不同技术标准的技术并且进行消化,要么他们就放弃苏联的采购……采购我们的技术,中国能得到什么,我们可以控制……即使他们采购两套技术,有足够的资金跟技术人员去消化?只有这样,才能延缓中国科技的发展……”

    亚历克斯的解释再次让众人沉默。

    这样的方案,确实很有道理。

    中国缺钱是不争的事实。

    任何一个国家引进技术,没有充足资金做实验,根本没办法把技术消化,转换成自己的技术,更何况中国技术基础很差,并且不完善。

    费尔康阴沉着脸,看着亚历克斯。

    “上校,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出卖国家利益!”

    亚历克斯毫不犹豫反驳,“这并不是出卖国家利益,而是维护国家利益。当初我反对跟中国技术合作,结果呢?在目前情况下,只是唯一的办法!中国继续发展对谁都没好处。”

    即使知道对方说的实话,总统却担忧地看着亚历克斯。

    “上校,全面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他们的技术可能发展更快,这样更不符合国家利益。”

    所有人都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

    中国得到美国提供的技术,发展会更快。

    亚历克斯摇头。

    “总统阁下,中国的技术基础来源于苏联,现在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引进北约标准……想把原来的体系转化成西方技术标准体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之前提供的也是落后的基础技术,对没有基础经验的中国人来说,要付的成本很高。七十年代英国出口贝斯发动机全套技术,到现在中国都没有国产化成功……中国从苏联能得到的技术,我们同样能提供,这会带来什么结果?”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现在正在干的事情。

    得到技术,不仅需要庞大的成本引进,还需要更多资金来消化。

    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需要的时间,甚至人力物力,远比国外研发技术花费的时间跟成本更大。毕竟中国没有完善的配套!

    只有这样,才能研发中国科技快速发展。

    阻止,是没有可能的了。

    所有人都沉默,衡量着这事情的利弊,是否符合美国未来发展,能否有效延缓中国科技发展。

    亚历克斯知道众人的心思,补充着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到现在,我们已经无法阻止中国的发展了。让他们本来就匮乏的经费变得更紧张……不可能在引进苏联技术后放弃来自西方的技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引进技术会让他们国内两种不同标准的技术造成冲突,以中国技术基础,想融合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更完善的配套……别说他们,连我们想消化苏联技术都不是容易的事……等到中国人消化完成,我们新的技术不知道发展到什么地方,到时候可以继续向他们卖技术……”

    亚历克斯的话,让所有人脸上的神情变得轻松起来。

    如同阴云开始散开。

1375 苏联着急了,要派代表团访华() 
“你们到底是怎么办事?为什么到现在,中国依然没做出任何答复?”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看着眼前这一帮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的领导,态度非常不好。

    到现在,中国跟乌克兰间的技术合作,连个基础框架都没商量出来。

    甚至中国是否同意接受乌克兰的技术出口,都不得而知。

    看着不说话的乌克兰官僚们,奥列格·巴克拉诺夫脸上神情变得更愤怒。

    “如果迟迟不能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时间拖久了,西方国家将会破坏我们跟中国的合作!年中国一直在引进西方技术,一旦西方愿意向中国提供技术,对我们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严重打击。同时,你们也别想获得经费!”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话,让所有乌克兰人都紧张了起来。

    苏联之所以急切,就因为得到可靠情报,美国跟西方国家准备阻止苏联向中国提供落后技术换取经费,同时,很有可能会向中国提供他们所提供的技术。

    如果西方国家的技术被中国引进,苏联再向中国提供技术就难了。

    这些年中国国内一直更倾向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同时也在努力谈判,从军品到民品。

    苏联急着向中国出口技术,不是为帮中国发展。

    苏联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也需要从中国人身上获得更多经费,以此弥补国内财政亏空。

    季米诺夫无奈地看着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一脸尴尬地解释:“主席,不是我们不着急,中国到目前都没给出任何答复。这次的合同总金额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即使有我们银行提供贷款,中国人本来就资金匮乏,要偿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脸色变得更难看。

    “我来乌克兰,不是听你们解释的!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中国人不主动,你们的人呢?主动跟中国接触过几次?”

    他的话让乌克兰的大佬们都低下了头。

    从送中国人回去后,一直没有再沟通过这事。

    留在乌克兰跟苏联谈判的团队,只是谈苏…27跟RD…33发动机的技术合同细节,眼下合同已经谈得差不多。

    关于乌克兰大规模技术出口的项目,中方没给任何答复,乌克兰方面碍于面子,也没有主动问中国人。

    毕竟,他们认为中国需要求着他们提供技术。

    季米诺夫无奈之下,只能看着安东诺夫总经理尤里亚夫。

    尤里亚夫当初陪中国人一起回国,是他送中国人回去的。

    “尤里亚夫,中国人当初究竟是什么态度?把当时的情况向主席汇报汇报……”

    尤里亚夫看看航空工业部长,再看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两位大佬都是得罪不起的。

    “部长、主席,中国人并没有向我们表露态度。在中国等了好几天,他们没提过这关于合作的事情,不过现在红旗机械集团正在筹集资金,他们也表示,一旦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合作很可能无法继续……他们承受不起这么庞大的贷款……”

    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维托尔看着他,不满地问道,“我们都主动提供贷款了,难道想让我们白送给他们?他们还不上贷款,不过是借口!想要压价……”

    又给技术,又提供贷款,乌克兰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中国人居然还在那里叽叽歪歪。

    “你们应该主动一点,一旦失去这个机会,不仅是中国将会全面引入西方技术体系,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大一个经费来源!对中国人来说,同样不是好事,他们可是以我们苏联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的……”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意思很明显,乌克兰方面至少应该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告诉中国人得到乌克兰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

    这一笔庞大的订单对整个乌克兰军事工业系统来说,虽然无法更改局势,至少可以让这些单位得到资金生存并发展下去。

    苏联也等着看这一次合作的效果。

    效果好,将会全面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对苏联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西方国家为了阻碍苏联的发展绝对会不遗余力的。

    苏联不着急才是怪事。

    要不然,原本就反对中国得到他们技术基础的军事工业委员会,怎么会亲自来乌克兰过问此事?

    奥列格看着众人,语气强硬地对他们说道:“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尽快跟中国达成技术合作,让他们在协议上签字,否则你们无法拿到国家银行的贷款。”

    “什么时候跟中国人签订合同,对你们的贷款什么时候到位!”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这完全是逼着乌克兰方面去找中国人谈判。

    众人也从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话中清楚地知道苏联高层对这次合作的态度。

    之前有人都担心苏联政府高层会阻止,现在看来,政府好像比他们更急切。

    奥列格很快离开了乌克兰。

    留下愁眉不展的乌克兰官员们。

    对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原本只是他们一家单位跟中国合作的项目。

    如果不是苏联政府横插一杠,要求中国整个项目采购必须达到一百亿卢布,安…22技术出口的事情早就谈妥,甚至钱都从中国人手中拿到了。

    现在倒好,还逼着他们主动去中国跟中国谈判。

    即使这样,安东诺夫方面也没任何办法。

    尤里亚夫看着维托尔跟季米诺夫这两位直属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席、部长,上面下了命令,现在咱们只能派团队去中国,在中国展开谈判,谈妥合同,我们就可以拿到来自国家银行的贷款了。”

    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工资都发不起,也没法继续下去了。

    安…124的生产同样受到了经费匮乏的严重影响。

    当然,因为苏联经济问题严重,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安东诺夫设计局,整个乌克兰所有军事工业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