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99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99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就能让贵国现役的坦克攻击力提高很多。125毫米坦克炮制造技术,即使提供给贵国,贵国也会因为材料技术不过关,配套体系不完整而无法产生多大的作用……”谢凯平静地说道。

    卡奇赫德正要说让他们提供包括材料技术在内的相关配套技术,却听到谢凯问他们,“你们该不会要求我们连材料配方跟生产工艺全套提供吧?”

    “要不,我们干脆提供所有的技术给你们?”郑宇成冷着脸说道,“五千万美元很多,但是也不可能得到一种三代坦克的全套技术,否者,世界上早就已经是三代坦克了。贵方如果没有诚意,我们完全可以不谈了,浪费大家时间。”

    “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这一点,谁都希望。但是贵方不能借着我们希望共同合作就任意提条件,这会伤害到我们双方之间的感情。”谢凯的脸色也不好看。

    谈判进行到了这里,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

    谢凯直接就离开了谈判桌,郑宇成也把巴基斯坦人丢在了里面,留下汪贵林来安抚他们。

    “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这样的好事,也亏得他们敢想。”出来后,郑宇成对巴基斯坦人大骂,“看看人家伊拉克人,多大方,砍价都只砍了一点。”

    谢凯看着郑宇成,觉得这老头挺好玩儿的。

    “难道我说的有错?”郑宇成见谢凯看着自己笑,生气地问道。

    “如果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上,会提出更过分的条件。”谢凯说道,“咱们要他们五千万美元的技术使用费,其实也挺过分的。”

    “这倒也是。一开始说的可是五千万人民币,不是美元,你小子嘴一张,就变成了五千万美元,翻了两倍多。”郑宇成听到谢凯的话,也没有之前那么生气了。“要不,咱们就降点价?好歹也是国际友邦,太坑人家也不行。”

    一时间,郑宇成也有些心疼巴基斯坦人来了。

    “你钱多的没地方花了?”谢凯瞪着郑宇成,“你是感冒发烧了?咱们基地三个月前还发不出工资,还没进入小康生活,你就开始这样了?”

    “还不是因为你太黑,这五千万美元的入门费,实在太高了。咱们现在也不差这点不是?”郑宇成越想,越觉得他们的条件苛刻。

    “没得商量,五千万美元,一分不能少。如果你要想少,以后别找我跟你一起,做啥事情我都不参与。”谢凯既然提出来五千万美元,肯定是没有准备少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提出给他们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技术。”

    “我还没说你呢,这技术给出去了,上级会同意?”郑宇成一说到这个就觉得谢凯比他还败家,“技术是持续下金蛋的母鸡,钱再多,花了就没了。”

    “那玩意儿没前途,给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谢凯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自己提出来,稳像式火控现在还不知道要被冷落多长时间。

    祝老总没这么快就想到火控系统上来。

    国内三代坦克项目,还不知道多长时间才会有详细的技术方案。

    “真的是这样?”郑宇成很怀疑。“你不是让往这上面砸钱?”

    “我说让往上面砸钱,并不是这种,你得分清上反跟下反的区别。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没坏处。”谢凯鄙视郑宇成。

    这老头子貌似很少过问具体技术细节。

    “别扯淡,说正紧的,咱们现在不缺他们这笔钱,少点也没问题,你为什么非得咬着五千万美元不松口?”郑宇成就想弄明白这问题。

    “我们多缺钱,你不知道?”谢凯问郑宇成,“运十那可是吞进大户,咱们这点钱砸进去,泡都不会冒一个出来。”

    “那当初你还非得要这项目?你不是都说了,先只是对运十试飞,继续改进?短期内运十消耗不了多少经费。”郑宇成不相信谢凯的话,不会仅仅为了钱。

    为了钱,更会作出让步。

    “咱们得搞个直升机项目。”谢凯幽幽地说道,“有先进的坦克,没有先进的武装直升机配合不行。”

    “少给老子扯淡,你不是一直阻止我弄直升机项目么。”谢凯说为了直升机,郑宇成更不会相信。

    他之前在了解到运十目前不会需要太多经费之后,就动了搞直升机的心思,却被谢凯给阻止了。

    现在谢凯说要弄那个,他不会相信。

    “你别瞒我,继续这样僵着,谈判要崩。”郑宇成就感觉按照谢凯这样谈,合作肯定要黄的。

    谢凯看着郑宇成的脸,路灯下这老头子一脸严肃,估计不告诉他,今晚他不会让自己离开。

    “这是逼着他们去拉更多的客户,只有更多的客户,他们的这个成本才会摊薄。”谢凯说道,“我之前提出来的他们可以卖给中东兄弟国家,这并不是玩笑,他们就是这样想的。甚至,他们跟伊拉克之间可能达成了协议。”谢凯同样认真地对郑宇成说道。

    “万一他们嫌价格太高,放弃了呢?”

    “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否者不会要求我们给技术。我提出给技术,他们只是要更多技术,而没有继续谈价格。你就不应该给他们机会。”谢凯一说,郑宇成就更明白了。

    回头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基地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芯片来源渠道,就必须解决了。”谢凯提醒着郑宇成,“最好是想办法弄一条生产线。”

    “这个别指望了,我当初还没说目的,熊建功就告诉我们别指望。”郑宇成一说这个也是头大,“就指望691厂了。”

    “但愿吧,这几天你跟他们谈,别找我了。这马上就考试了,虽然说不一定非得考第一名,至少也不能太难看不是?”谢凯是真的在复习,“至于合作,钱一分不能少,技术你可以跟基地的技术人员商量一下,看看什么不重要的技术,多给他们一点,那些技术给了咱们也还有。”

    五千万美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691厂要是没法把68000芯片,不能大规模提供,也可以利用这笔钱引进一条芯片生产线了。

    “真不少一分钱?”郑宇成不死心,“他们给4500万美元呢?”

    “别说4500万美元不行,就是给4950万美元都不行。一分钱都不少,一些咱们基地有的不重要的技术可以给他们。技术换钱!”谢凯坚定地说道。

    技术留着没用,有钱能做的事情才多。

    何况技术卖了,自己依然能用。

172 无人作战飞机() 
“还没搞定?”谢凯考试完了,感觉一般,倒也没在意,询问郑宇成跟巴基斯坦的谈判问题。

    钱要到手了,有些事就该开始了,现在时间越来越紧迫。

    “哪有那么容易?他们不像伊拉克人,条件一点点地提。”郑宇成抓着头发,苦恼地说,“钱这方面,他们但是不太坚决,唯独就是技术方面。他们现在提出要高温合金技术。”

    谢凯从来都知道,谈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国际谈判中,双方为了一点点的代价不断地谈,有些谈判甚至旷日持久。

    他没当巴基斯坦人是傻子,不过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知道他们的底线,所以这让他们占据了很大谈判优势。

    技术换美元,用国内没啥用的技术来换取基地发展经费,这是最好的事情,巴基斯坦本就缺乏技术,一些对中国来说已经无用,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先进。

    如此一来,郑宇成与巴基斯坦人间的谈判也就应该变得容易起来。

    却没想到,现在谈判反而变得艰难起来。

    “高温合金?我们的技术不是多好吧。”谢凯对于基地有些什么技术不是完全了解。

    一直都是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在负责。

    “飞机用的确实不好,火箭发动机用的,足够了,那个我们一直都有。”郑宇成说道。

    谢凯一愣,“巴基斯坦人想要自己造导弹?他们有这样的技术?”

    “他们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技术,具体啥情况不知道。那高温合金技术国内虽然很多单位都有,在国内也算是先进材料了。所以现在谈判又陷入了僵局。”郑宇成愁眉不展。

    “要是他们像伊拉克人那样大方就好了。早谈完早了事,大家都很忙。”郑宇成抱怨着,他是真的有些烦了。

    这种旷日持久的谈判,对他来说,有些折磨人。

    伊拉克人在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的当天晚上就由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陪着离开了基地,巴基斯坦人抱着不达成合作不离开的架势,从第二天开始,就不断跟郑宇成的谈。

    一点点谈,一点点磨,让他们磨到了不少技术。

    郑宇成也是越来越烦。

    “老郑,这种事情,以后会经常遇到,必须得继续谈下去,即使不舒服。”谢凯说道,“该让步得让步,只要不超过底线。甘宁远来没?”

    “今晚到,好几十号人呢。”郑宇成一说到甘宁远就眉飞色舞。

    “那就好,伊拉克的订单太急,但是也不能不讲求质量。”谢凯最担心的就是挖掘机的质量问题。

    军方的五十台还没开始投料下单,又来了巴基斯坦100台,军用挖掘机算是走向了国际市场,质量更不能出问题。

    “甘宁远的团队就是为这个来的,各方面的精干力量都调集了过来。”郑宇成点了点头。“咱们还有三架靶机,咋整?要不我们找赵熙,退给他们?早知道当初就不买这么多了!”

    基地还有三架靶机,两架未定型的长空一号大机动靶机,一架已经小批量生产的长空一号中低空型号。

    留在基地没用,之前404在自己基地附近测试新型号导弹过程中违规打靶,让上级通报批评,一力承担这事的郑宇成更是被记了一大过。

    以后打靶测试导弹,不准在404自己那简陋的武器试验场,必须去空军的靶场。

    所以,基地现在的三架靶机没有啥用了。

    “赵总那边能同意?钱都入了他们的账户了。”谢凯有些无语,当初汪贵林可是逼着人家卖的,现在没用了,难道逼着人家退货?

    “老汪问过,赵总没反对。”郑宇成有些尴尬。

    谢凯看着他,眼中满是鄙视,“老郑,你们太不厚到了,人家赵总在当初他们自己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咱们钱不够,发扬风格支援兄弟单位建设。你手中握着近亿的经费,你不觉得太过分?”

    对赵熙,谢凯很佩服。

    更何况,他想跟赵熙搞好关系,把手伸到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发上面去,曾经这也是中国传统优势项目。

    早点开始往无人作战飞机的方向研究,不让美帝专美于前。

    “他今天晚上过来,谈这几架靶机的问题。”郑宇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打了一架六十万,老汪的意思是让他把剩下的140万还给我们,靶机他们拖走……”

    “……”谢凯还能说啥?

    “咱们总不能白送给他们吧?虽然现在我们很有钱,也得想着灾荒年才行不是?”郑宇成才不管这么多。“咱们运过来运费都是二十来万呢。”

    “伊拉克人就把这笔出了!”谢凯强调着。“不然凭啥咱一套导弹发射系统要人十万?”

    “我说你小子,怎么胳膊肘老往外拐?你不是一直嫌基地钱少?蚊子再小也是肉,一百多万呢这马上要过年了,采购年货发给大家伙儿,那得发多少?”郑宇成痛心疾首地说道。

    谢凯一愣,要过年了?

    他还真没考虑过这问题。

    “元旦啥时候过的?我咋都不知道?”谢凯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正要回答,最终没说。

    元旦那天谢凯为基地的事在外面跑呢,要提醒了,这小子不得讹诈自己。

    “还是说说靶机吧,你真想要送给他们?”郑宇成赶紧转移话题。

    “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谢凯说道。

    “你们跟我们合作?搞无人作战飞机?”赵熙也被谢凯提出的想法吓着了。“无人机越大越不好控制,更不要说携带武器进行作战。”

    “赵总,技术在不断发展。”谢凯知道这想法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国内有些超前。

    不过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前途,从阿富汗战争后就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智能化开始全面发展,军工领域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无线电信号控制,没有中继站,很难实现控制,你们这边当初不就出现了这情况?”赵熙苦笑着解释。

    “是啊,小谢,咱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就不要瞎掺合了吧。”郑宇成真的不希望去弄什么无人作战飞机。

    飞不远,飞不快,能有多大用?而且比战机小太多,看着就像玩具,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们有数据处理中心的相关技术。在无人机里面加入运算能力更强、速度更快的控制系统,融入预警雷达或则侦查照相机……”对于后世的无人机,谢凯了解的不少。

    这些东西天天宣传,谁谁谁家又搞出了一款如何如何的无人机……

    小型无人机在侦查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大型远程无人机同样比有人侦察机成本更低。

    谢凯之所以有这想法,不仅是因为未来,而是国内那数量庞大的歼五跟歼六。

    这些战斗机在退役后,如果改造成无人机,将会有更多用途,不是只能停在那里风吹日晒。

    没有飞行员,不需要为飞行员配备维生系统,将会减低很多重量。那样一来,战斗力速度更快,航程更大。

    “控制信号方面,现在采用无线电,确实有很多弊端,也容易受到干扰,美国跟苏联正在建设全球卫星网络。我相信以后我们国家也会有,卫星信号遥控就不容易干扰了……”谢凯看着微微惊诧的赵熙说道。

    “长空一号作为靶机,倒是合格,不过用于环境监测,数据采样等,根本不行,虽然可以回收,却是采用硬着陆的方式,得修复之后才能再次使用,成本太高……”长空一号的优点跟缺点谢凯知道的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