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17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17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娴妇氐娜嗽趺纯赡芸椿担蛳陆健6蛭敲晔哟车睦穹ǎ矣诖蚱乒婢兀拍艽榆寇恐谏型延倍觯晌松现恕V劣谡┦跽飧龆鳎衔魑饕欢ㄒǎ裁骶诿嫔弦欢ㄒ龅暮苋室宓赖碌难樱蛭挥姓庋拍芘嘌鲋乙宓某甲游约盒е摇>拖窠G被殿下骗了,至今还蒙在鼓里,可现在殿下让他向东绝不会向西……

    因而无论于公于私,应节严都不希望殿下被那些奸佞整倒,夺了兵权,从此沉寂默默无闻。那又该如何做呢?他观今日殿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似乎已经为全忠孝,履行自己先前的诺言,已然打算放弃抗争。但其又心有不甘,不想毁了自己一手打下的天地,放弃复国之志,舍弃追随自己的那些兄弟,因此才郁郁寡欢。

    而殿下这种矛盾的心理并没有逃过应节严的老花眼,否则便不会问谁来给他盖屋了。可这也说明殿下对于属下的一班人马,当然也包括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众人能否在危难之机继续追随于他,会甘冒天下大不韪行非常之事。正因为如此殿下才举棋不定,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是应节严清楚如果自己或是部属中有人出事,殿下定不会袖手旁观。

    可应节严很清楚,朝中那班人对于内斗都门清的很,他们不清楚帅府是殿下在主持大局,而会将一切都算在他们身上,因此行事定是先剪除羽翼,将帅府军调走或是充当炮灰,使他们丧失反抗能力,至于死多少人才不会有所顾忌,但殿下可以忍气吞声,放弃一切,却又怎会眼睁睁的看着大家去死呢!

    “万斤重担当由老夫来扛了!”应节严知道犯上这种事情不能让殿下参与其中,否则事败殿下还能以不晓内情脱身,事成则可留清白之名。但要想能保住殿下,只凭自己是不行的,还需府中众人配合。至于如何促成还需细细谋划……(。)

第234章 底气不足() 
♂,

    赵昺在载酒堂一住三天,直到风歇雨住才再次登舟入海急忙返回琼州,等到了家已经是月底。由于这些天风暴横扫南海,事务局的信鸽无法放飞,而后几天又在海上行踪难觅,双方一直难以联络,使得赵昺对于朝廷那边的消息一无所知,因而顾不得休息,连夜召见郑虎臣。

    看罢这些日子的朝廷方面的情报,赵昺久久未语,情况比之自己所料还要严重。蒙军战胜江西文天祥统率的宋军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塔出率领南下大庾岭,进入广东,另一路由也的迷失率领进入福建。围攻泉州张世杰撤围退到广州浅湾与朝廷会合,这样福建全境又都被蒙军所掌控。随后塔出率大军逼近广州,让赵昺意外的是张镇孙居然没有抵抗,率众投降了。

    此前朝廷一直驻军于广州沿海附近的浅湾,蒙军攻来时又退到珠江口之秀山,而广州一失,秀山也不再安全,******再次退入大海,暂泊于香山井澳避难。但很快被元军侦知。在月中元水师突袭井澳,宋军仓促中迎战失利,而元军也只作试探性攻击,小胜后便撤走。

    在数天前,元将哈喇歹、宣抚使梁雄飞、招讨使王天禄合兵围攻香山岛南端的濠镜澳,陈宜中指挥水军接战。结果宋军大败,被夺去大批战船和军资器械,在途中又遇大风,大部分军士溺死海中。陈宜中、张世杰带领数千官兵和八百艘战船突围而出,急护端宗北逃秀山。

    “十多万大军就这么没了?”两战之下,便损失了近千艘战船,军兵十余万,这等于整个帅府总兵力的二倍,而朝廷实力也损失过半,这太令人震惊,也令赵昺一时难以接受。

    “据回报的探子讲,大战过后损坏的战船和尸体浮于海面,竟将海口堵塞,其状极为凄惨!”郑虎臣咬着牙道。

    “陛下是否安好,殿帅如何?”赵昺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他记的在前世留下的记忆中******确实在澳门附近躲避元军的追击,小皇帝赵昰也是在那里遇风落水,江万载为救其而被风浪卷走葬身大海。为此他在说服其同意自己开府琼州时还特意叮嘱江万载切不可在那里久留,注意避开风暴。没想到的是两军却在那里发生一场大战,而自己对此却毫无印象,也可能是这段历史本就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后人所知。

    “殿下,陛下虽受些惊吓,一切还好,殿帅一直伴在身边,应也无恙。”郑虎臣回答道。

    “那就好!”赵昺如释重负地点点头道,但心中依然不安,又问道,“敌军有多少人,现在是否退去了?”

    “禀殿下,敌军估计在七万人左右,战船有五、六百艘!”刚才殿下震惊的样子,还是担心不已,毕竟朝廷遭受了这么大的伤亡确实让人心痛,见其很快平静下来也是大松口气,他也怕殿下因而受到惊吓变得惶恐不安,那就太让他失望了。

    “这仗怎么打的,背岛而守还受到如此大的损失?”赵昺皱皱眉道,他虽知元水军不可小觑,可心中也是震惊,过去水战一直是大宋的强项,且水战是多发生在内陆的江河之中,敌是在水陆配合下作战失败还有情可原。但这次确是正儿八经的海战,而宋军却有步军配合,依然被人家以少胜多,可见元水军实力已经大增,战法更加娴熟。

    “殿下请看。”郑虎臣像是早知殿下会有此问,当下翻出一张地图道,“此地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门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形成十字标志水域的四山,分指环叠石塘山、凼仔小潭山、大横琴山和小横琴山。凼仔、路环和大横琴、小横琴之间的水域指外十字门;半岛、凼仔、小横琴和对面山之间的水域则为内十字门,战事便发生在外十字门。”

    “嗯,陈相一定是列阵于外海,与敌对战,可不知背岛而战却难以机动,而敌则可三面出击。只要一处被攻破,则其它船只难以相互支援,只能向水道内躲避。但水道狭窄,而帅船一动,其它战船跟随必会争抢水道,如此多的船挤在一处,动辄便会相互碰撞,不战便已然败了。”赵昺看着地图,琢磨了一会便看出了关键。

    “殿下真是神人,便如亲眼见了一般。”郑虎臣听了惊愕道,“陈相正如殿下所言在外海浅滩背岛布阵,结果被那刘深看出破绽,指挥战船猛攻中军帅船,而已偏师牵制两翼。中军在敌攻击之下抵挡不住,两翼只能向前机动脱离骚扰之敌才能增援中军,如此一来阵型大乱,陈相看败象已生,便抢先向岛内逃去想利用岛上步军夹击敌船,结果各船随之跟进之时相互挤撞,在敌攻击下全线崩溃,损失惨重!”

    “唉,书生怎知兵,以其为帅未战便先败了!”赵昺听了叹口气道,陈宜中现在是左相兼枢密院使,军政一把抓,而稍通军事的陆秀夫却被其排挤。统军的张世杰水战又是个外行,完全是以陆军的战法打水战,即便如此还得听陈宜中调度。一个百屁不是,一个外行指挥内行,不打败仗都新鲜,只可惜了十数万条性命。

    “那殿下以为如何可胜?”郑虎臣看着殿下痛心疾首的样子问道。

    “这……咱们共同参详!”赵昺犹豫了一下,自己比之那两位也强不多少,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大元帅就在广州城外看了看热闹,还未亲临战阵。而帅府的实力比之朝廷也相差太多,无论是战船,还是兵力,甚至可以调动的资源都不在一个层面上,可他们败的还这么惨,自己上阵就一定能胜吗?这让他信心大损,底气也弱了不少,但看着郑虎臣期待的目光,自己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跟他好好讲讲,别都泄了气……(。)

第235章 稚子论兵() 
♂,

    赵昺看着地图想了一会儿,他知道自己虽没有实战经验,但也清楚要保证一场战斗的胜利需要很多因素,士气、后勤保障、气候、武器装备等等,而最主要的还是要因时因地采用正确的战术。而此次朝廷的兵力占优,战船数量多于敌军,又占有井澳全岛,且岛上居民心向朝廷,可谓占尽了地利与人和。至于气象条件对于双方都是一样的,严格的说甚至对于宋军有利,他们可以利用占有岛屿的优势避风,而元军只能与风暴硬抗。

    因而这场宋军占据优势的的战斗之所以惨败,便是败在战术上。而元军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采用了正确的战术攻击对手的弱点,从而以少打多取得了胜利。这表明元军不但兵员素质和士气高于宋军,且指挥战斗的将领战术素养和临战经验同样强于宋军这老几位。

    “若是本王指挥此战,却不会与敌列阵对垒,因为背岛列阵则丧失了机动性。且军中士兵都是勤王的义勇,他们虽熟识水性,但未经训练,一旦变阵就会引起混乱,不仅难以对敌造成威胁,反而自乱了阵脚,未战已败了三分!对不对?”赵昺将地图抻平指点着道。

    “嗯,殿下分析的不错,大军对战最重阵型,可不经演练,一旦移动便进退失据,引起混乱。陆上尚如此,海上更加难以控制。那殿下又准备如何迎敌呢?”郑虎臣怎么说也是武举出身,又因父获罪受到牵连在荆湖前线充军,也是有着实战经验的,他对殿下所言表示认同。

    “既然已知对阵难胜,便不可强为之,而应发挥我们的优势,反制于敌。”赵昺说道,“我军兵力是敌五倍,战船是敌三倍,便可分兵对敌。”

    “殿下,属下有些不明白了,我军兵力占优便应集中对敌,以便以多打少,若是分兵岂不又丧失了优势!”郑虎臣不解地说道。

    “嗯,你问的好,且听本王细说。”赵昺点点头继续说道,“我军居岛已占地利,可以依险据守,阻敌登陆。同时为使战船不为岛所限,可将大型战船遣于海上,居于上风处游弋待命。而以中小型战船隐于岛中水道,让开海口。

    “殿下之意是要放弃水战,而是与敌决胜于陆上。可敌最善陆战,一旦他们登陆便可以一当十,岂不……”郑虎臣有些听不懂了,看看殿下道。

    “敌军若想取胜必须登岛,而他们总不能游着去吧!他们必会遣一军正面攻击,另遣奇兵自水道迂回于侧翼以期内外夹击,一举夺下岛屿。”赵昺言道,“待两军岛上激战正酣时,我们便可以暗伏于海上的战船攻击牵制其警戒船队。同时以匿于道中的水军利用其它水道迂回其后攻击登陆船队,并放出火船袭击侵入水道中敌军战船,毁其战船,则其登陆的军兵也为无根之水难有作为。”

    “好,我们如此安排便化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不仅可以歼其登陆船队,还可以奇袭重创其警戒船队,一战便可灭敌大半,使其再无力追击朝廷,甚至我们可以借此发起反攻,重夺广州。”郑虎臣听罢赞道。

    “本王只是纸上谈兵,而战场瞬息万变,能不能行的通还得两说。”赵昺言道。他这么布置是想到当年日本人奇袭珍珠港时,美军阴错阳差的把航空母舰等几艘大型战舰派出海外,从而免于毁于日本人的空袭,从而保证了战斗力的快速恢复。而他觉得如此安排即便此战失利,但也可保存实力,不至于一战就输光了半拉家底。可要是能事先发现敌军进攻的迹象,提前预警还是可以做到平分秋色的。

    “诶,殿下不必自谦,你是一军之帅,只需运筹帷幄之间,战场调度乃是那些军将的事情,如此妙的布局他们若还不能取胜,便是他们的错了。”郑虎臣言道。

    “郑大人所言不错,此战若想取胜,还需有将!”两人说话间,突然有人插嘴道。

    “参见抚帅!”

    “先生,又偷偷进来吓人!”赵昺却知道能不用通报,便能直达自己书房的只有应节严和元妙,他翻个白眼道。

    “老夫进门前已经咳嗽了几声的,只是殿下太过专注没有听到罢了,现在却反来怨老夫!”应节严笑笑道。

    “先生以为如此安排可否战胜刘深的水军?”赵昺听老头的话茬是在这偷听半天了,便也不再客气直言问道。

    “正如殿下所言,有好计,还得有好将,殿下以为由谁主持最好?”应节严捋捋胡子反问道。

    “张枢密最擅步战,当然守岛的由其最好;而朝廷军中精通水战的首推殿帅,但其需主持大局,不能领兵上阵,其次也只有江钲了。”赵昺沉吟片刻道。

    “却也不错。”应节严点点头道,暗赞殿下还是有识人之能的,“现在朝廷连败,若是殿下会怎样做?”

    “那还用问,赶紧跑呗!”郑虎臣笑着抢先道。

    “不能,此时若走,刘深定如跗骨之蛆紧追不舍,稍不注意便会被他咬一口,若前无接应必被他拖死。不若趁尚有再战之力与其拼一场,打不死他,也将他打个半死,免得其跟在屁股后面整日提心吊胆。”赵昺摆手道。

    “呵呵,若是刘深碰到殿下可要头疼了!”应节严颔首笑道,显然他赞成殿下的做法。

    “他头疼倒是不怕,就怕忽必烈想起本王便头疼就不好了。”赵昺轻笑道。

    “那是为何啊?”应节严和郑虎臣对视一眼,显然都不明白殿下所想。

    “刘整再厉害也只能调动一省之兵,头疼也拿我没办法。可忽必烈能动用举国之兵,让他头疼可是要掉脑袋的。”赵昺摸摸自己的后脖梗子道。他知道这蒙古几位大汗都脾气大、心眼小,谁让他不高兴就立刻兴兵讨伐,否则也不会一个个的整日东征西讨,搅得整个世界不安生……(。)

第236章 预案() 
♂,

    应节严突然造访也是为了朝廷受到元军重兵围剿,损失惨重的事情。≥  ≦当他进屋后却现殿下已经在复盘近日生的海战,因此他并没有打扰,以免受到的影响。在他看来虽说殿下在战术安排上有些地方还显得稚嫩,甚至想当然,但其战法上的布置却是正确的,考虑到了双方的优势和差距,以及当前的形势和将帅的个人能力。可也正如郑虎臣所言,殿下是负责运筹帷幄,而不是上阵厮杀的大帅,想着他的年龄和阅历能有这样的见识已然不错。

    而赵昺对应节严的到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