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4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54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殿前军权都统江钲参见殿下!”江钲抱拳深施一礼,又轻声道,“宫中警卫皆以由殿前军接管,殿下尽管安心。”

    “本王谢过了。”赵昺还礼道,心中稍安。

    “此地非说话之地,殿下咱们稍后再叙。”江钲说着挥手让军士大开宫门,请殿下入宫,他手按刀柄紧随其后。

    宫城虽然简陋,但也是禁地,帅府一班侍卫都被拦在门外,只要邓光荐与王德及几个拎着祭品的小黄门被放了进去。当然其他人同样如此,即便是张世杰也得摘掉佩刀才能入宫。倪亮等人即使担心殿下的安危也不能擅入,只能在宫外列队等候,而另一边张世杰的亲军也是挎刀而立与他们对视,双方主子还没咋地,两帮人先较上了劲儿。

    赵昺先到后殿,小皇帝的灵柩就停放于此。他本以为自己哭得差不多了,到了这只能干嚎了,但一见此景眼泪却忍不住的先流了出来。其实他们之间相处时间并不长,在琼州那几日算是最长的一次,而其也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对他无微不至。想想自己那时只琢磨着怎么脱身,言语间多是不耐,并没有想到他已是自己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如今两人是阴阳两隔,再无机会补救,愧疚和自责让他心如刀绞般的痛。

    但此刻根本没有时间让赵昺好好反思,他祭奠完毕便被架着去见太后,此时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体力不支,反正已经软成一摊泥了,根本挪不开步了。可他还是勉力给太后行了大礼,当然母子也免不了又是一场抱头痛哭。好一阵他们在众人的劝解下才平稳下来,太后便召几位宰执进宫议事。

    其实这就是安排好的事情,大家不过都是走走程序。先是有人奏请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如今国事艰难,群敌环伺,民心浮动,嗣皇帝要尽快继位,还要请太后恩准。杨太后又能有什么说的,便要钦天监测定吉日吉时,举办登基大典,在先帝灵柩前继位。而赵昺觉得自踏进这宫门,已然是身不由己,根本没有人问他的意见,更不会与其商量,全然已经成了摆设……(。)

第318章 防患未然() 
♂,

    赵昺这次肯赴朝说实在还是心软了,小皇帝把‘天下’托付给自己,他总不能就这么看着任由着朝廷瓦解。而他也知道自己视皇位如‘粪土’,是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个死局。但在其他人眼中这个九五至尊的位置还是香饽饽的,虽然含金量低点,可终归是皇上啊,还是有人愿意为之开然赴死的。

    另外赵昺知道此时宋朝面临的局势与明朝灭亡后,存在的南明政权面临的局势极为相似。那会儿崇祯在煤山上了吊,可明朝与宋不同,亲王都圈养在自家院里,他们是圈养在野外的。听说崇祯死了,散布于举国南北的藩王们心眼儿立刻活泛起来,诸王带着各自的势力,为了争夺领导权互相先杀了个天昏地暗。

    在此期间,南明藩王们为了取悦掌管枪杆子的将军们,开始放权,特别是下放财政权给军队,让他们自己在驻地收军饷,直接造成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越来越乏力,形成了一大批地方割据的军阀。军阀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的攻伐,为了抵御清军南下,而增设的江淮四镇的情况尤为突出,对中央的决策阳奉阴违,气的中央特派员史可法,吼出“斩四镇之头,悬于国门”,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糟糕了。

    军队对大明朝几乎已经没有了忠诚度与归属感,成了军阀的私人筹码,最后北方下来的左良玉南下,准备染指富饶的江南,引发军阀间最激烈的火拼,明朝最后的一点精气神由此消耗殆尽。此后,清军抓住南明军队内耗殆尽的时机,兵发南明。一路上南明军和农民军为了混口饭吃争相投降,毕竟当时南明军队已经对明朝没有丝毫归属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股不同出身的部队,都选择了谁给饭,就跟谁干,成编制的甘愿当满清的马前卒。

    从河南平江浙,从江浙荡闽粤,从陕西入四川清军南下的队伍可谓是如履平地,遇到的抵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满清的军队也像滚雪球一样,成倍数的增加,数万满骑入关,短短两年已有百万大军。待清军把福王、鲁王、唐王、唐王先后斩杀,初时尚拥百万大军的南明至此土崩瓦解,没了天然长江黄河天险,江浙财源、湖广粮仓、天府四川的南明朝廷,已无全局翻盘的机会,大明王朝的血脉仅剩广西桂王一脉仅仅只有挣扎、挣扎、挣扎!

    想想‘前车之鉴’,赵昺觉得既然如此,他更愿意自己掌握命运。当下自己大家都跟乌眼鸡似的盯着对方当然不能擅动,可不说明以后并非没有机会。此刻朝中这些人在陈宜中走后还未形成新的格局,而这些人坚持到现在没有走说明他们并非都是投机分子,起码心中还有皇帝,希望能复兴大宋。

    比如视自己如仇人的曾渊子,在兵败雷州的时候并没有像陈宜中一样流亡海外,也没有如同在临安时弃君而走投降蒙古,明知可能会受到处罚还是到涠洲岛寻找朝廷,这说明其还是有些气节的;而和自己不睦的张世杰,心眼虽然小点,脑子笨点,可对大宋朝的忠心一直没有变,始终领兵东征西讨,维护着******。

    当然这同样是一场豪赌,赌注就是大宋的国运和自己的生命,只是当下赵昺必须忍。忍受他们对自己的排挤和抵制,忍着他们视自己如无物,忍隐自己的‘暴脾气’和洞察未来的‘超能力’,看着他们出错,等待机会的来临……

    钦天监经过掐算认为五日后乃是吉日,可行登基大典。众人没有异议,便定于五月初二举行典礼,并令礼部和工部立即着手准备。可这也意味着赵昺要为皇帝哥哥先守灵五日,这五天虽然不用他时时敬香燃纸,在灵前跪拜。但也要住在偏殿,孝衣素斋,四时上香,带领众臣祭拜。眼下是出不了宫了,他令宫外等候的侍卫军营驻扎,无令不得擅自出入离开,而他则住进了偏殿之中。

    想想这行宫可以说在两月前还是片荒地,然后急着赶着建起着几十间殿宇,而这里又缺这个少那个,条件自然好不了哪去。不过工地他都睡过,也并不觉得如何,好在房子够宽敞,中间以帷幔隔成两间,桌几椅榻和生活器具一应俱全。但王德并不让殿下使用,而是令从船上搬来一套,不仅如此吃的喝的也都是由府中的厨子做好后,让侍卫飞马送到宫门口,亲手交到随侍的小黄门手中,并由他尝过后才会给殿下吃。

    “用不着这么谨慎吧?”赵昺这会儿体会到哭也是个挺消耗体力的活儿,他早就饥肠辘辘了,但王德依然在尝过后等待半个时辰才让自己吃,这让他苦恼不已,舔舔嘴唇说道。

    “殿下,抚帅临行前一再叮嘱,宫中的东西一律不准用,吃的喝的都必须是府中的,且必须由他人尝过后才可用。否则出了差错,不用太后下旨他便亲手砍了我的脑袋。”王德笑笑说道。

    “若是想害我,方法多的是,倪亮被堵在宫外,现在只要派死士冲进来,就凭咱们几个人能拦得住吗?”赵昺盯着食盒笑着道。

    “殿下,自从咱们搬到这里来,江都统就在门外,谁想冲进来都要先过他这一关的。”王德指指殿门外轻声道。

    “哦,让船上多预备一份饭菜,明日交给江都统。”赵昺看看窗外果然有人影闪动,轻笑着说道。

    “殿下,小的记下了。”王德点点头,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将食盒里的饭菜端出来摆到桌上道。

    “唉,下次抓到奸细他若是不招,便先饿他三天,然后在他面前摆上这么一桌好菜,看他招不招!”赵昺看看桌上只有四个素菜,但做的极为精致,他拿起筷子边吃边道。

    “殿下,慢些吃,一定要剩下一半!”王德见殿下又摆出光盘的架势,急忙拦阻道。

    “这……这是为何?”赵昺一听愣住了,疑惑地问道。

    “陛下大行,殿下要寝食难安啊!”王德轻声道……(。)

第319章 登基() 
♂,

    更鼓敲过三遍,张世杰入宫轮值,走过偏殿卫王休息之处,便见门口一人怀中抱刀依墙而立,每有人经过都会警惕的打量。

    “江都统一直就在偏殿守护?”张世杰问身后的副将张霸道。

    “大人,是的。自殿下入宫后,江都统便日夜守候在偏殿门口,三天寸步不离,困了便依墙而眠。”张霸回答道。

    “哦,他倒是尽心。这卫王倒也本事,让一军都统给他站岗。”张世杰冷笑道,此次他没有想到陆秀夫和江钲会站在卫王这一边。皇帝驾崩后,陆秀夫以保护大行皇帝遗体为名在第一时间令江钲领殿前军入宫,替换掉了原来守卫宫城的侍卫亲军,使他无法掌控后宫。而接下来陆秀夫一力要迎卫王入朝继位,江钲再次站在了那一边,使他不得不同意。

    “这卫王也十分小心,宫中提供的饮食一概不用,皆是由他的侍卫从宫外送进来。其中旦有外人碰触,立刻弃之。”张霸看看偏殿小声说道。

    “哦,他行事居然如此小心,怎么会就带了千余亲卫入朝,你没有看错?”张世杰不解地问道。

    “末将派人日夜监视帅府,此次跟随卫王前来的只有王府记室邓光荐一人,余者皆在琼州。而随行的确实也只有王府护军的亲卫营和二个营的水军,余者皆是内府的内侍、宫女和一应杂役,水手都是从琼州征调的。”张霸言道。

    “咝……这倒奇了,帅府居然只派个书袋子前来,我本以为应老儿即便不亲自护送卫王前来,也要派个能主事的呢!”张世杰有些诧异地道。

    “末将也觉奇怪,帅府的战船全部泊在湾中,除了亲卫营外居然都没有上岸,却是日夜戒备。因而末将怀疑船中另有埋伏,其中另有人主持,他们可能是想待卫王登基后立刻挟制太后返回琼州。”张霸低声道。

    “嗯,此言不无道理,否则他们为何会如临大敌一般戒备。而那卫王似乎也突然转了性,我们议事之事其除了点头、就是嗯,原来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趁机逃走。”张世杰冷笑着道。

    “大人,末将担心的是帅府另有接应,想想他们火烧钦州水寨可是连日奔袭五百里,若是他们里应外合我们恐怕一时难以抵挡。”张霸言道。

    “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全,帅府军最擅搞这种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事情,咱们不能不防。你马上派出战船日夜巡视防止他们偷袭,另外调集战船结成水城将湾口水道堵死,让他们想跑也跑不了。”张世杰想了想说道。

    “大人,要不要将码头也封锁了,使他们不得随意出入。”张霸又献策道。

    “混账,你想死吗?那是嗣皇帝的船队,岂是可随意扣押的。”张世杰听了怒道,“即便派哨船、结水寨也要以防止鞑子侵扰、窥探为名,切不可贸然行事引发冲突,惹出事情来我也保不了你,可不要忘了卫王犯起混来连陈相都不放在眼里的。”

    “是,大人教训的是,末将明白了。”张霸想想这里虽是自己的地盘,可再有两天卫王就是皇帝了,只说身份大人都得让其三分,更不要说其身后还有帅府军,到时他一道圣旨将帅府军尽数调来,他们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张世杰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逃过赵昺的耳目,但他知道后只是一笑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由他们折腾。而他依然除了四时灵前拜祭外就躲在偏殿之中哪里也不去,跟谁也不多话,就这么着熬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

    五月初二,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右相陆秀夫奏请卫王继位。后殿正门已挂上帘幕,表示丧事暂停。赵昺乘辇至中殿升座,此刻文武百官行礼。这时按照典礼规定应该奏乐。但由于正处于丧期,又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就是乐队只在边上作势,可又不许出声,跟按了静音键的电视差不多,不过此刻可以鸣钟敲鼓。礼毕后,陆秀夫再次奏请卫王即皇帝位,在经过三推三让之后,赵昺勉强答应。然后脱下孝衣换上皇袍。

    赵昺只觉的这衣裳有点瘦,略一琢磨定是内府没来得及订制,便把小皇帝的改了改给自己穿上了。想着这大喜的日子,他也没计较,也没时间计较,说话间外边仪仗已经排开,他再次移驾至前殿,座上了皇帝专属的那把大椅子。这时百官也已脱下孝衣,排班上殿,在名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恭贺新帝继位。

    这道程序走完后,陆秀夫捧出继位诏书,然后转交给礼部官员出殿门直到宫城城楼上颁布诏书告知天下苍生,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而赵昺还没看清自己的玉玺长什么样,典礼一毕便让人给端走了,重新收到库房中去了。而他又换回孝衣,重新回到后殿祭拜祷告,说自己已经继承大统。

    这个仪式就是显示自己才是继承先帝事业和遗志的正统,自己的继位是天经地义并且完全合法,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并借助此以提高自己的个人威信,而在以仁孝治天下的宋朝,赵昺此举也示为皇兄尽孝。按礼制规定是太子当守灵三年,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一般殡堂之上就会宣读诏书,以三天代三年。而全国戴孝三年也只是个规定,要是真死个大家就戴孝三年,那就不用干别的了。

    国难期间一切从简,而岛上也为条件所限,不可能搞得如同从前一般热闹隆重,但继位程序一项也不少。在赵昺看来也算庄严肃穆,只是觉得憋屈,自己穿越千年而来当了皇帝却搞的跟做贼似的。不过全程他都很配合,礼官让抬胳膊就抬胳膊,让迈腿就迈腿,真如傀儡一般,丝毫没有违拗之意,可脸却一直绷着不带一丝笑,使众人都觉的这孩子傻不拉几的真听话……(。)

第320章 任重道远() 
♂,

    新皇即位,这时又有人称在涠洲岛的附近海面有黄龙随潮水翻腾出现,钦天监以为是祥瑞出现,众臣都觉得这时好兆头,不能辜负上天的美意便将涠洲岛改名为‘翔龙县’,年号定为祥兴,自五月改元祥兴元年,仍以太后垂帘听政。一时间军民沸腾,民心稍安,混乱的局势得以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