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99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99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履善才知啊!”刘黻笑道,“陛下聪明睿智,本事却不止这些,来日你便知晓。”

    “声伯似对陛下之事知之甚多啊!此战真是全仗陛下指挥调度,才得以赢得此仗?”文天祥虽亲眼目睹张弘范被陛下劝死,但是心中仍存疑虑,毕竟陛下太小了,能谋划出如此大的阵仗就是个成人也不能。

    “吾与陛下相处虽然日久,但至今仍无法看透,不知陛下到底还有何能,也许应和父知道的多些。”刘黻笑笑道,“不过此战自始至终,吾都与陛下在一起,以吾所见皆是陛下指挥调度护军,并未假他人之手。但……”

    “其中还有什么蹊跷吗?”文天祥见其欲言又止,急问道。

    “若说蹊跷确有一事,一次陛下病重,昏迷中大呼张弘范其名,似乎早知会与其有一战,而那会儿陛下只是入朝不久,尚未至崖山。”刘黻想了想说道,此前尚真以为只是陛下病中呓语,现在真实的发生了,让他也觉奇怪,总是怀疑是不是陛下参透了那几句偈语,或是陛下还有隐瞒的东西没有告之自己,但遇仙之事是绝不会告诉文天祥的。

    “嗯,若真如声伯所言,那陛下应该早就暗中谋划此战了!”文天祥听了也惊异不已,这两者相距少说可有半年之久,那时张弘范尚未受命平定江东,自己都不曾想到会落于其手,何况远在崖山的小皇帝。

    “应该如此,到崖山后陛下时常出海钓鱼,吾想正是那时就开始准备,不仅将崖山岛周围的地理、水文调查的清清楚楚,还对潮汐和气象了然于胸。但让我不解的是陛下似乎对张太傅如何迎敌,张弘范如何破阵都十分清楚,因而才能欲伏兵马,占尽先机!”刘黻皱皱眉说道,“哦,还有陛下好像早已算定履善会兵败被擒,并会随敌军来此,因而早早便命人整日盯着囚船,寻机解救。”

    “这……这也太……”文天祥听了结结巴巴地说出话来,陛下连自己兵败被擒都算定了,好一会儿才道,“昨日我被救出都觉是梦中一般,本以为此次定要杀身取义了,根本想不到还能重归朝廷。

    “履善可曾听闻《生祭文丞相文》?”刘黻听其如此说,突然想起一事问道。

    “还有生祭吾的文章,吾未曾听闻过,还请声伯告知详情。”文天祥愣了下,又洒然一笑道。

    “呜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邹鲁,科甲郊祁,斯文不朽,可死……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将相,功名事业,可死。仗义勤王,受命不辱,不负所学,可死。……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

    “真是好文章,其是担心吾不死啊,却不知出于何人笔下?”文天祥赞了一句问道。

    “呵呵,庐陵王炎午。”刘黻笑笑道。

    “原来是此子,倒是难为他一片苦心了,若是有缘吾倒是想见见他!”文天祥苦笑道,毕竟自己过去的部下都不相信自己的为人也是中悲哀。

    “恐怕要让履善失望了,此子写罢此文后不但四处与人传看,还花钱雇人在履善可能经过之处张贴,希望能让你看到。传入朝中后,众人都觉此文甚妙,可陛下看后却勃然大怒,称王炎午乃是沽名钓誉之徒。然后下旨遣使与鞑子谈判,欲以黄金万两赎回履善。又将王炎午革除功名,消其官身,除其户籍,出一文花红号召大宋军民将其缉拿归朝。但如今履善已然获救,可王生却如过街之鼠,不知藏身于何处!”刘黻笑着说道。

    “吾与陛下素未谋面,却能对臣下深信不疑,不仅为吾正名,还不惜屈身与鞑子谈判,设法营救,让吾何以报得天恩!”文天祥想想几乎全天下的人都认为自己该死以全名节,却不思如何解救,反倒是小皇帝对自己深信不疑,力排众议冒着得罪整个士林的危险,不惜代价的设法解救,可两人别说相知,此前连相逢都不曾有过。

    “陛下对履善是青眼有加,多次跟我说起都称文相乃是忠义之人,不仅有治国之才,也有济世之能,正为你重登执宰向太后亲禀!”刘黻似对陛下如此偏爱其有些嫉妒,不无酸意地说道。

    “唉,陛下如此恩情,吾也只有此身可报!”能得主上重视,视为左右依靠,这是每个当臣子的荣耀,文天祥叹口气言道。

    “陛下闻知履善有此心定会欣喜不已,但现在陛下年幼尚无法亲政,事事需太后恩准,处处受人擎肘,行事也十分艰难,昨日为挽救众军居然不得不与张太傅对赌,想想令人心酸,这都是咱们当臣子的无能啊!”刘黻痛苦的摇摇头哽咽地道。

    “朝纲不振,主弱臣强,前有陈宜中弄权,现张世杰又欲专权,而相权又不力,群臣作壁上观,陛下行事自然艰难,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文天祥点点头深以为是地道。

    “是啊,大宋已是危在旦夕,再也经不起折腾,还需早日定议,拥陛下亲政!”刘黻看着文天祥言道……(。)

第425章 ‘寓教于乐’() 
“陛下,慢一些,不要摔倒了!”正当刘黻和文天祥聊着朝中之事时,突然听到王德的喊叫声。

    “不行,会他们抓到的!”两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陛下一路小跑着从舱外蹿了进来,嘴里还不住的喊道。

    “陛下,怎么如此慌张,何人在追赶?”大船虽然抗风浪能力强,但在飓风的侵袭下也不免左右摇摆,文天祥两人看陛下踉踉跄跄的冲进来急忙起身相扶,并将他护在身后问道。

    “是两个小魔头,快将舱门关上,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朕来过这里!”赵昺从身后探出头来看看,一转身拉开窗户,抓住窗棱纵身一跃圆滚滚的身子已经上了窗台翻了出去,那边值守的侍卫急忙将皇帝接住,他还不忘回身抹去窗台上的脚印叮嘱二位。

    “两个小魔头?!”文天祥两人面面相觑道,这船上到处都是陛下的侍卫,可谓戒备森严,谁敢在这里将小皇帝撵的像兔子一样到处跑呢?

    “两位小祖宗,陛下没有来过这里,不要乱闯……”两人还没弄清楚是谁,门又一下子被推开了,王德挡在门口试图阻止谁进入。

    “我看到了,陛下就是进了这个舱门!”这时一个梳着髽鬏的小脑袋从王德的腋下伸了进来,左右张望着喊道。

    “是吗?哪里有啊……啊,刘世伯!”又一个小脑袋伸进来,猛然看到文天祥二人,讶然道。

    “小孩子胡闹,惊扰两位大人了!”王德回头看看屋里并没有陛下的身影,拱手赔罪道。

    “王大官,无妨,让他们进来找找吧,否则他们还要闹翻天的!”刘黻连忙还礼道。

    “快让他们进去吧!”那个小女孩仰着脸冲王德喊道,王德让开了门,她又看着小男孩未动,拉住他的手硬拽了进来。

    “这二位是谁啊?”文天祥此刻明白陛下口中的小魔头就是这两个孩子了,笑笑问刘黻。

    “这位是摧锋军统制陈任翁的女公子,那位是陆相家的八郎,当日与敌对阵便都迁于舟上!”刘黻指指两个孩子说道,“你们还不拜见文世伯!”

    “拜见文世伯!”两个孩子相互看看,上前施礼道。

    “哦,免礼,只是我这个世伯身无长物,连个见面礼也拿不出来!”文天祥拉过两个孩子上下打量着,想起自己失散的儿女,病死的幼子,眼中闪着泪光笑道。

    “世伯不必客气,淑儿听父亲说文世伯乃是当世大英雄,能得见已是淑儿的荣幸!”小女孩摇摇头说道。

    “陆正问文世伯安!”小男孩就规矩多了,规规矩矩地施礼道,脸上还带些羞意。

    “两位世伯真的没有见过陛下吗?”舱中除了软榻和长几别无长物,一目了然,根本藏不住人,但淑儿仍不放心地问道。

    “淑儿快走吧,陛下不在这里!”陆正有些紧张地拉拉淑儿的衣襟道。

    “两位世伯,陛下真的没有来过吗?大人可不要骗小孩子的!”淑儿眼珠转了两圈看向两人问道。

    “淑儿,你先告诉世伯为什么要追陛下?”刘黻却没回答,笑着问道。

    “陛下做了一个自己会蹦着走的小鸟,却不肯给我们玩儿,只好先抓住他了!”淑儿可能是怕两位老人听不懂,乍着胳膊并脚蹦了两下说道。

    “哦,是有意思,但你们也不能追着陛下到处跑啊,你父亲知道了又要罚你了!”刘黻板着脸说道。

    “没事的,父亲说我们可以和陛下玩儿的,陛下也很和气,没有恼的!”淑儿一本正经地摆手道。

    “玩耍可以,切不可伤着陛下的。”文天祥也教训道。

    “淑儿受教了,但陛下真的没有来过吗?”淑儿点点头又问道。

    “这……”两人对视一眼不住苦笑,陛下不让说,而让他们欺骗两个孩子又觉不对,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咳咳……哎呦!”

    “陛下在左舷廊道,你从这边,我从那边,一定要截住他,千万不要让陛下再溜掉!”这时窗外传来几声轻咳,接着是滑倒和叫痛声,淑儿立刻听出是陛下发出的声响,连忙指挥陆正分头堵截。

    “呵呵,还真是两个难缠的小家伙儿!”文天祥笑笑道。

    “是啊,尤其是陈家的女公子,让陛下很是头疼,避之如虎……”刘黻摇头叹道。

    “背后说人很不好,快扶朕下来!”刘黻话没说完,便听身后有人说话,扭头一看陛下正蹲在窗台上说话。

    “陛下小心!”两人听了赶紧起身,手忙脚乱的将陛下扶了下来。

    “陛下……”

    “嘘……”赵昺让他们噤声,侧着脑袋听了好一会儿才长舒口气擦擦汗道,“终于把他们甩掉了!”

    “陛下为何又回来了?他们可是刚走片刻!”刘黻见‘禁令’解除,赶紧让陛下坐下,又倒了杯茶说道。

    “先生,这就叫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若是真打仗我就把他们个个歼灭了。而回这里正因为他们刚刚来过,所以才不会再来,也就是所谓的灯下黑!”赵昺喝了口茶说道。

    “陛下真是好计谋!”文天祥没想到几个孩子间的游戏,陛下居然能说出这么多道道,细想又确有道理。

    “都是你们两个害的,若你们按照朕的吩咐做,他们早就走了,可你们一犹豫就被那女魔头看出破绽,朕不得不再跑回来。这幸亏是游戏,否则你们两人就将朕害死了!”赵昺伸出小胖手指点着他们说道。

    “请陛下赎罪,臣错了!”文天祥见陛下说的认真,急忙请罪道。

    “你俩不忠啊,朕的话都不听,害得我像猴子似的跳来跳去。不过也算是厚道,没教小孩子学坏,坐吧!”赵昺看看二人又说道。

    “谢陛下不怪之恩!”文天祥没想到陛下会给自己如此评价,本觉得有些好笑,可话禁不住琢磨。细想陛下之言又似有所指,尤其是在和刘黻半日长谈对陛下有了初步了解的情况之下,那其所言可就不一定都是玩笑或是童言那么简单了……(。)

第426章 论势() 
文天祥与小皇帝的两次见面,一次是刚刚获救是,那会儿与敌军激战正酣,陛下指挥千军万马围捕张弘范,他略施小计迫其现身,并要了其的命,那时陛下立于船头指挥若定,侃侃而谈,不失大将风度。而这次却是以一个顽童的形象出现,爬窗抢东西与寻常家的孩子无异,虽然他要表现的比一般的孩子成熟和聪明,可依然无法让人难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陛下,你为万金之躯,不好与他们在一起嬉闹,若注意行止!”文天祥知道小孩子顽皮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国之君如此就显得不合规矩了,于是劝道。

    “呵呵,文山先生言重了,朕也不过是一凡人,与天下芸芸众生并无区别,也要吃饭、喝水、睡觉,挨了刀一样会死,只是托祖宗的洪福,众臣的拥戴才得以登基,有众军的庇护才免于受缚于敌,否则于这乱世之中又与街头的乞儿有和区别。”赵昺笑笑言道。

    “陛下所言不错,但君无威不立,还当自重!”文天祥听了皱皱眉,陛下有亲民思想不是坏事,但太过则失威严,觉的还是有必要劝谏下小皇帝。

    “文山先生,如果疏远众人,整日板着脸就能生威,庙里的金刚有人怕吗?”赵昺板起脸问道。

    “陛下说笑了,臣并非此意。”文天祥听了一愣,怎么觉得这孩子不会好好说话,竟讲些歪理!

    “呵呵,文山先生,朕随意惯了,还勿见怪!”赵昺看出文天祥有些不快,笑笑道,“朕以为治理天下,让万民归心,威或不可缺,但不可一味为之。而若朕这个年纪,每日绷着脸,摆出生人勿进的模样,你们是不是也会觉得朕有毛病啊!刚刚你们也没有跟他们两个板起脸说话,一样是有说有笑。”

    “呵呵,臣执拗了,反倒不若陛下洒脱!”文天祥想想也是其是皇帝,也是个孩子,怎么可能如同木偶一般呆坐。

    “现在哪里是洒脱,而是得过且过,不知明日会飘荡到何处!”赵昺听了笑脸一下僵住了,变成了苦笑道。

    “陛下切勿悲观,我们尚有二十万军民,无数拥戴陛下的臣民,何愁寻不到一处立足之地!”文天祥没想到自己一句话触及了陛下的伤心事,赶紧宽慰道。

    “履善,陛下正为此事忧愁,你可有良策?”刘黻往前凑了凑问道。

    “以吾所见,鞑子如今势大,与其难以争锋,而要避敌锋芒,养精蓄锐,择机再战。”文天祥想想言道。

    “那履善以为行朝前往何处为上?”刘黻又问道,心下琢磨其当前看法与陛下却是相似。

    “当前敌酋忽必烈发大军十数万南下,欲一举剿灭行朝,泉州、福州、广州、静州皆驻有重兵,东南沿海各州县皆已丧失,守将或败或降,只能待敌军少退再谋立身之地!”文天祥言道。

    “文山先生之言,朕却不敢苟同,敌军一日不退,我们便要一日漂于海上,粮饷无处筹措,兵员无法募集,不出年余便会耗尽积蓄,无需敌军征剿便会自溃。否则只能冒险攻打沿海州县筹集所需,但若是失利就将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