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228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28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过浑浊的江水和船橹搅起的水花看,赵昺估计水深在两丈左右,大型船舶是难以通行的,因而驻防的皆是中小型炮船和火箭船。他倒是不担心打不过元水军,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水军,战船也都被拘在港中,江面上的船只也都被拖到了江东岸,要找船起码得在上行百里。不过滩浅水缓,却有利于架设浮桥。

    他觉着自己想到了,唆都没理由想不到,此刻西岸的元军正在伐木、捆扎木筏,想是正在做架桥的准备。而赵昺此刻并不想打扰元军,他们没有水军的帮助想在己方战船横行的江面上架桥与找死无异,他只需出动龙船就能将他们的浮桥冲垮,让他们白忙一场。

    ‘嗵!’

    “陛下,‘敢为’号好像被击中了!”这时观通手报告道。

    “询问情况!”赵昺问道。

    “陛下,敢为号左舷被一颗铁弹击穿,未有人员伤亡!”

    “你刚才还看到了什么?”赵昺急问道,他此前听到一声闷响,十分像是火药爆炸的声音。

    “陛下,西岸刚刚有火药爆炸的闪光。对,硝烟还未散去!”观通手确认后再次报告。

    “坏了,难道他们已经有了身管火炮?”赵昺对这个新现不免诧异,若是真的,这可对己方大大的不妙……(。)

第494章 融合() 
♂,

    赵昺清楚历史上金属的身管火炮正是出现在宋元时期,但有人说火炮是汉人明的,‘突火枪’就是证明。? ??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突火枪是见过了,可那玩意儿用来伤人除非直接崩到脸上,否则只能把人吓一跳,他看着与明朝流行的‘三眼铳’倒是亲戚。当下火炮的说法倒是有,只不过凡是与火药沾边的武器都能这么叫,并非后世所说的火炮。

    可今天自己实实在在的挨了一炮,赵昺根据所看到的判断,他怀疑那横行世界八百年的杀人利器出现了。要知道龙船的舷板是用四层硬木搭接而成,为了放火又蒙上了生牛皮,加上勇敢军的战船都是去年才装备的新船,别说一般的弓弩,就是小型弩炮也难以将它击穿。可今天敢为号竟被打了个洞,能不让他心惊吗?

    “陛下,敌军又开炮了!”正当赵昺难以确定之时,观通手又报告道。

    “不错,正是这家伙!”赵昺也赶紧端起望远镜向西岸看去,只见江边一处土坡火光一闪,随之便是一声闷响,硝烟腾起。紧接着‘噗通’一声,一枚重物落在他们船队外侧的江面上,溅起朵水花。虽然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在射,但根据种种征兆他可以断定就是火炮在射。

    “马上转向,靠东岸行驶!”赵昺还不想成为历史上第一艘被真正意义上的火炮击毙的皇帝,于是下令避避道。

    “是,陛下。要不要还击?”刘猛答应一声,又问道。

    “不必!”赵昺摇摇头。他已经看出元军的火炮射程有限,他们在江心行驶距对岸至多有一百五十步,射程也就在二百米以内,且准头很差,刚才命中多半是蒙的。

    “倪亮,你让郑永带几个水鬼今夜潜过去给我搞一个过来!”果然不出赵昺所料,那边连连炮,赵昺根据闪光的位置判断大概有五到六门火炮。他很好奇此时的火炮已经展到了什么阶段,便想着让人偷回来一门研究一下。

    “嗯,我知道了!”倪亮知道陛下喜欢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其这是又看上鞑子的好东西了,点点头道。

    “唉,真是雾里看花!”在前世的说法中,中国明了黑火药又用于军事,并明了金属身管火炮,但现在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火炮先出现在了蒙古人手中。赵昺想想可能是随着蒙古人的西征将火药带到了西方,并俘获了大批工匠,也许正是他们或是共同与东方的工匠研制出了最初的火炮。

    所以真相大概正像有人说的战争毁灭文明的同时,又促进了文明的融合。而从广义上说,元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并非外人,赵昺想想反正都是中国人明的,自己又何必纠结到底是宋,还是元呢!不过在他们航向偏离江心后,元军的炮弹却没有再能打的更远,这也可以说明火炮技术还十分不成熟,射距和威力还不如弩炮,在短时间内无法越,但还是让赵昺感到了危机,自己必须也要动手研制金属火炮了……

    战船沿着晋江行至泉州北城城壕外才靠岸,早有前军的士兵看到禀告了都统黄显耀,船一靠岸其便亲领兵将来接,将陛下迎入营中。赵昺边走边看,经过七八天不间断的修筑,防御工事已经初具规模。外壕中已经引入江水,沿壕筑起了城垣,每隔一段便修有加装顶盖的掩体,里边布置了弩炮,平日可以屯兵,战时便是火力支撑点。其后又加修了二道防线,配备了重型弩炮,一则加强防御纵深,二则可以支援一线作战。

    视察一番后,总体上说赵昺十分满意。他在建立帅府军的时候,出于现实考虑便有意的加强水军建设,到达琼州后更是大力展水军,使其具有强大的攻击力。而步军则定位于防守型的军队,主要用于防敌登6,而非攻城掠地,因此对他们的训练也是重点进行防御和反冲击,筑垒更是必训的科目。

    赵昺只是个军事爱好者,让他因形就势创建一套防御体系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会‘山寨’,而说起防御作战除了中国古代的筑城技术外,他还知道一个外国人,其将弩炮和野战工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法,而赵昺创建的步军体系就是脱胎于其的军事思想,也算是融合了西方军事技术。

    赵昺以为古罗马自凯撒大帝之后,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也许可称得上是最能干有为的古罗马统帅。他极其精通野战防御工事的运用,并能配合使用战场上的移动式作战机械——弹射器和抛石机。他在位期间,古罗马的常备军于公元三世纪初增加到四十个军团。他始终保持三十四个军械工厂,忙于生产各种武器装备,特别是小型作战机械。

    不过当时的塞普蒂默斯?塞佛留和赵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小型弹射器的射率很低,且只能用来杀伤敌人,因此光靠小型弹射器是难以抵挡敌人的冲锋。即便是最强大的抛石机,除了弹体自由落下时的重量所产生的作用力外,只有很小的一点弹能,几乎无法攻破古代及中世纪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

    但是他现将小型弹射器部署在帝国边境沿线的防御阵地里,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重型抛石机在攻防作战中对付敌人的步兵和机械时则非常有效。进攻时,抛石机和弹射器能使城墙上的守城部队难以行动,这样攻城槌,攻城塔架和云梯就可以在它们的火力掩护下架设起来;防御时,又可用它们严重干扰敌人的攻城作战行动。

    因此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便将抛石机和野战工事结合起来,使规模较小的罗马军队一方面配备有足够的轻型作战机械,另一方面野战工事又使其战斗力量倍增,因而往往敢于跟兵力强大得多的敌军交战,并严重消耗敌军的力量。然后,起反攻,或者由预先安排好的后备队将敌军包围,从而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495章 安抚() 
♂,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昺的防御战术虽脱胎于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但又结合了其他军事家的成果,从而建立起一套适于自己的体系。对此他并没有觉的有什么不对,毕竟今天的科技成果不一样是继承和融合了前人的经验,进行创新和展而来的,管他什么洋的、土的,有用就好,这也是他前世做技术时秉承的原则。

    弩炮和火箭弹作为克敌利器,自然是军中必备之物。这些对于水军尚且好说,它的搭载工具是相对固定,而船舶的体积和载重量对弩炮的大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但是步军却不同了,弩炮基本上只能靠人扛马拉,体型和重量太大,便会增加行军和转移时的负担,并难以在复杂地形中随军行动。

    因此一安顿下来,赵昺就考虑在不降低弩炮威力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小型化,减轻重量,增加便携性,以保证可以随军行动,能够适合在多数场合使用。经过他和工匠们的研究,通过置换材料,剔除不必要的部件,缩小尺寸,优化结构等手段,成功的将小型弩炮的重量减到二百斤,拆卸后可以由四个士兵背负行军。

    设计更为巧妙是,中型和大型弩炮的基本部件可以做到用一匹马驮载,能够穿山渡水伴随队伍快机动,而体积庞大的木件则可在作战现场砍伐树干临时制作。当然这可能会延误野外作战对武器的使用,可一旦需要就能迅投入作战。如此一来,琼州步军各部也都配备上弩炮,每营拥有小型弩炮五架,每军拥有一个弩炮营,装备重型弩炮二十架,大型弩炮五架。

    这些武器主要用于攻城作战和野战工事的防卫,有时也用于特定的野外作战,如掩护部队渡河等。另外为配合防御作战,每军还编有一个辎重工程队,这支分队能够熟练地进行桥梁架设以及攻城作战专用武器的安装和使用。虽然他们主要依靠在战斗现场来寻找木材和杂料,但工兵分队有个专门的辎重队,携带着施工所必须的工具和装备。

    此外,赵昺还通过在整训中积累的经验和前世所知,制定了一套步军实施防御作战的条令:

    先,军队进入作战区域,必先安扎设防的营地,并以此作为作战和保障基地;将帅和幕僚要对敌军态势和周围地域实施全面的侦察,除敌军的部署外,也要一并查清当地的木材、石料、牲畜、食物、饲料等资源的状况,作为全面估计形势的基础。

    在接受任务后,立即封锁前沿,并着手搜集构筑工事和攻城机械所需之材料,修筑工事,构建防御措施,布置作战器械,设置障碍,在阵地建立起一条线性防御地域,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作战机械的火力范围。。若是独立作战,还要在侧翼和后方修筑防线,以对付敌军从侧后的迂回和袭击。

    最终形成由移动防护板、移动廊房和堡垒等构成的一整套有护盖的野战防御工事,并连续使用轻、重型武器,弩炮、火箭弹及其他各种类似的武器袭扰对方,打乱敌军的部署。一旦敌军进攻,各部便可依托简易工事对抗敌军,且可抓住时机对敌进行反冲击,甚至在敌败退时进行围歼。

    当然这只是基本原则,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各部主将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和敌方的作战行动对弩炮的使用及作战的具体步骤进行调整和添减,以便最大限度的挥武器和技术的效能,可以说,它们跟老式的梅花阵的效果完全一样……

    泉州城西和城南面江背海,在元东南水军连遭打击的情况下,这就是两道天险,他们想突破白沙水军的防守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只能选择城北和城东6路作为突破的通路,那防守这两个方向的前军和后军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而唆都在渡河失败后也一定会重新寻求突破,以赵昺的估计其定会选择溯流而上重新选择渡口,然后会合北来的援兵从城北来援。

    “黄统领,在这几个方向还要加固,可以在壕前设置些陷阱,撒些拒马钉,埋些竹签。再看那片开阔地,十分适于骑兵集结,我们还可是预先埋些火药,打乱他们的进攻步骤!”其实城北的防御态势并不好,离城不远便是丘陵地带,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从高处向低处进攻总是容易的,防守相对就是困难的。赵昺指点着防御上薄弱之处道。

    “陛下,属下这就安排!”黄显耀点点头道。

    “这次佯攻北城你打的很好,损失也不小,却没有能进城,心中不舒服吧!”赵昺扭脸笑着说道。

    “陛下,属下不敢!”黄显耀马上施礼道。

    “没什么敢不敢的,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死伤了几百人,却似劳而无功,这事儿落到朕身上也是不高兴的!”赵昺摆手道。

    “陛下……”

    “不要如此,你的功劳朕都记着呢!”赵昺见黄显耀情绪有些激动,笑笑又问道,“进过城吗,家人找到了吗?”

    “战事紧急,属下还未来得及入城,家人的下落尚且不知!”黄显耀急忙回答道。

    “朕不要你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两日战事不急,抓紧入城看看能否寻到家人!”赵昺轻叹口气说道。

    “是,谢陛下关心!”黄显耀再度施礼道,“陛下,近日来营中打听亲人消息的乡人很多,为了防止泄密,属下都未让他们入营,还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置!”

    “嗯,你做的对。但是方式欠妥,咱们军中泉州籍人很多,如此会让大家伤心的。你可在营中辟出专区派人接待,记录情况帮助寻找,若是在琼或在军中可安排前往探视,若是已经阵亡也要加以抚恤!”赵昺想了想说道,“至于军中的官兵也要妥善安抚,可以帮助他们联络亲人安置在城中,分批前往相见!”……(。)

第496章 人情味儿() 
♂,

    赵昺此时同样有个担心,回到家乡后一些官兵的思想会生变化,他们更愿意与家人团聚留在泉州而非再随自己回到琼州。? ?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也同样困扰着历代军事统帅们,黄显耀禁止家属寻亲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以为以严刑峻法恐吓、相互监视、禁止出营等等这都是好办法,所以赵昺认为当前堵不如疏。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乃是人之常情,若是不加分析的强行禁止,不仅是违反人伦,也是违反人性的,如此只会让人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逃亡和反抗,即便待在营中也会消极对抗。这对接下来作战并无好处,但是若是留下条可以让他们宣泄的渠道,加上军纪的约束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引**。

    接着赵昺又前往相邻的后军营地,那里比之前军营地热闹多了。后军是以庄氏兄弟带出的义勇和收编的各处勤王军为基础组军的,而庄氏在泉州是大族,在随行朝撤离后唆都和蒲寿庚对庄家进行了清洗,将村子夷为平地。为了躲避元军的迫害,庄氏一族四散他乡,在闻之庄家兄弟领兵回乡后纷纷来投,查问亲人的下落,见到着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