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31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31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队,每队装备两架火箭射器,一个团共有七十二架火箭射器。他们即可以营为单位独立作战,也可以集中使用,他们打一个齐射想想也够恐怖的。

    另外赵昺觉得自己也走进了古人曾经走过的怪圈,以为无论弩炮在射、命中率和射程、威力上都不亚于原始的身管金属火炮,因而在已经试制成功身管火炮的情况下并没有考虑大规模生产和装备部队。但他心里清楚随着金属身管火炮的改进,威力和射程都会增加,必定会取代弩炮。为了取得经验他打算在新军中先行组建一个火炮营,以便收集数据和完善训练模式,为以后换装打下基础……

    赵昺对水军的展之所以给予重视,已经从最初的保命需要,转变为战略上的需要。先琼州四面临海,却又与内6近在咫尺,无论是进攻和防守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支撑。想的再远点,自己有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便可以扩大自己的战略圈,沿海地区便都处于他的攻击范围之内,甚至可以通过水军直逼大都城下,威胁敌人腹地。

    先通过自己参加的水战,赵昺已经现随着火器在战船上的广泛应用,水战的形式已经从过去的近距离的肉搏战,转变为远距离非接触作战,通过打击敌军的作战平台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样一来,曾经作为水战主力的战兵已处于闲置的状态,除了摇旗呐喊没有什么实用意义。

    大家都知道行舟海上,除了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外,补给困难也是严重的问题。而战兵上船不仅挤占战船上有限的空间,还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和生活物资,若是减少,或是不配属战兵,则可以腾出不少空间,节约大量的生活物资。如此一来,战船就可以转而携带更多的作战和生活物资,增强自持力和续航力,减少靠岸补给的次数,提高作战效率。

    当然赵昺也不会将战兵一裁了之,不仅战兵的数量众多,几乎占据了水军兵额的半数,他打算将这些兵丁改编成海军6战队。他十分清楚要想展必定要进行频繁的渡海作战,在这个年代其实水军和步军的界限十分模糊,步军上了船就是水军,下了船就是步军,并没有专门的6战队编制。而琼州水军这些战兵长期随船作战,已经具备了天然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6战队是指海军中担负渡海登6作战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海军步兵。以运输船或舰艇为运输工具,担负从海上登6作战或为后方大部队,大面积全面进攻作战作开路先锋。且可以担负两栖登6、反登6、抢占礁岛、渡口、桥梁及应急作战等任务,是特别训练用来执行两栖突击作战的步兵。

    登6作战可以说是最危险的作战行动,进攻方必须经过一段开阔的没有任何阻挡的海面。兵力、物质投送依赖登6舰艇,而登6艇往返需要时间,且作战物资卸载地是一条线(水际线),不是像大6战的一个面。因为完全没有隐蔽物,进攻一方士兵纯粹就是活靶子,一旦部队被压制在滩头,很容易遭到重大伤亡。即使登上滩头,防守一方也可以从后方调动预备队,组织反击,给登6方造成重大伤亡甚至赶下海。

    元军此次渡海而来就是因为一直无法抢夺滩头而导致整个作战行动失败的。而6战队就是担负这项艰巨任务的,他们接受两栖联合作战训练,能从海上的运输船来登6岸边的6地,包括敌人的城市或是敌人所占据的地方。在协同6军登6时,通常担任登6先遣队,先突击上岸,保障后续梯队登6;也可配合6军继续担负海岸防御任务。

    手里有一支现成的力量,赵昺当然不能放过。因此战兵脱离舰船部队,独立成军毫无疑问的势在必行。由此下船的战兵数量将有两万人左右,正好可以编成两个师,但他打算仍将6战队划归水军司管理,算是其一个分支力量,毕竟他们还需依托水军完成跨海登6及需要其火力支援,而编制暂时先参照步军进行设置。

    解决了水军划分的问题,赵昺面临的是如何对各种战船进行编组。当下琼州水军战船按照吨位大小划分,有百石以下的小船,也有万石的大舟,跨度很大。其中最多的是介于千石至两千石之间的战船最多,其次是五百石至千石的舟船,多数都是缴获的战船或商船通过改造入列,标准也难以统一。

    如果按照作战性能划分,既有用于突击作战的龟船,也有专门用于火力打击的火箭船和炮船,还有综合性的大、中型战船及辎重船、运输船、医疗船。另外就是侦察和巡海用的哨船,转运人员的小艇等等专用船只,此外还有自己的巨舟,当然这只是赵昺自己的分法。

    这个时代还有名称各异的战船,作战时位于最前列的战船叫“先登”;还有狭而长的冲击敌船的战船“艨艟”;有又轻又快如奔马的赤色快船叫“赤马”;此外,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叫“槛”,四面设板防御矢石,其内如牢槛的重武装船。还有主力战舰露栈、冒突、戈船等等。楼船、戈船都是大战船,此外还有号称更大的船,豫章大舡上面起宫殿,可载万人。当然“万人”也许太夸张了,千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赵昺想想还是按照用途划分比较合适,这样即使作战的需要,也便于统一调度和训练。于是他将三千石以上,自持力时间长,并具有远航能力,配备弩炮和火箭射器,可独立作战的战船称作甲级战船支队。这样既可作为一个编队的旗舰,也可以自行编队进行远海作战。

    三千石以下,二千石以上的战船称为乙级战船,这类船战船用途很多,既可以作为运输船,也可以作为火力舰,还可以作为护航之用,是水军的主力战船。于是赵昺将这些中型船和用途相同的两千石一下,千石以上的丙级战船混编成运输支队、火力打击支队。可以根据需要编队进行作战,也可以独立使用。另外赵昺还将龙船编成突击支队,近海巡查支队等。

    赵昺计划针对战船功能不同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使用统一的标准和条令进行专业训练,然后通过与其它战船根据任务的不同进行合成演练,从而形成战斗力,作战时就能根据作战形式抽调各种战船组成编队,而不是乌龟、王八一起上的局面。

    战船各自编队了,但是也不会都给他们单独建个水寨,赵昺计划将三个水营变成水警区,平时战船依托各个水警区进行训练和驻泊,作战时根据任务从各个水警区抽调战船组成大小不同的分舰队出海,当然船到哪里便要接受这个水警区的管理和指挥。接下来赵昺又对各种战船进行定岗定员,确定职级,以便作战时不会出现混乱,不知道该听谁的……

第650章 铺开() 
赵昺几易其稿终于在初十之前完成了军改草案,令人抄写了两份儿分送到应节严和江璆府上请他们审阅。 他知道这二人虽是文臣,但是都精通军务,弄够综合考虑文武两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且他们都是自己的师傅,由他们先行过目也在情理之中,并不会在公布之前泄密。

    皇帝开始忙活起来了,御前办的人马当然也不能闲着了,赵昺现这些年轻人干劲儿都很高,精神头儿足得很,他当然也要给予鼓励。昨天负责选址的江宗杰汇报称自己已经在城外寻到了片风水甚佳的荒地,也符合他的要求,他决定前去看看。

    于是一早便以出城打猎为由,赵昺带着一班侍卫和两位大匠做顾问,出西门转向西北勘察场地。府城虽然十分繁华,可出城不过五里人烟已经稀少,十里外就是成片的荒地,长着半人高的蒿草,还有些稀疏的树木,因为这里临近大海,土地盐碱化不利于耕种,所以并没有被开利用起来。

    “陛下,就是这片地了,如何?”一行人登上一个小山包,江宗杰指指周围说道。

    “嗯,地方倒是不小,周围又没有村庄,临海靠山不错!”赵昺看看周围道。他们所在只是一个三十米左右高的土包,占地又三、四百亩左右,却也是这里唯一的制高点。

    “陛下,此山名为大英山,北邻大海,左右有湖,乃是五龙腾云升天、掀浪入海的龙潭。再看这山北形如龙舌,又似神龟,实是龙兴之地!”江宗杰又指点着道。

    “张大匠,你看如何呢?”赵昺又问身后的张栩道。

    “陛下,以小人看确如江主事所言,此地实是风水上佳之地,且离府城和海岸都不远,又处于澄迈与琼州之间,也是用兵之地,在此建造军营可拱卫府城,也可防敌渗入!”张栩拱手施礼道。

    “做工程你们二位是行家,既然都说好,那就建在这里吧!”赵昺点点头道。

    “陛下有何要求?”张栩又问道。

    “嗯……”赵昺略一沉吟道,“此地将是培养我朝军事精英所在,规划要严谨整齐,区域划分合理;营内建筑要庄重大方,简洁实用,体现军人的雄壮之气,不要弄些华而不实的赘物。最好能将这座山和湖包裹进去,即可以作为训练兵丁之用,也可以用于防火。”

    “陛下,小的记下了!”张栩施礼道。

    “张大匠,朕不是已经给你授官了,以后便不必小的、草民这样自谦了!”赵昺抬手虚扶,笑着说道。

    “小……下官记住了,还一直未能当面谢恩,实在是惭愧!”张栩再次施礼道。

    “呵呵,这就好,咱们帅府的老人都是与朕一同吃过苦的,不要再那么客气了!”赵昺言道。

    “亏得陛下当初肯收留我们这些老弱之人,否则早就化作枯骨一堆了,哪里还有今日!”张栩有些感叹地道。

    “大匠,此处先期虽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入驻,但是最终却要住进五千人,不仅要有练兵之地,还要有习文之所,更有休息之处。而朕年后就要招兵,大匠多长时间能够建好呢?”赵昺摆摆手,对张栩道。

    “陛下,此项工程浩大,若是调动辎重军一个万人队的话,下官以为至少也要一年才能完工。而当下还有三个月便进入雨季了,不仅要准备材料、平整土地,修通道路,想要赶在此前是难以完工的。”张栩估算了下道。

    “嗯,可如此多的人总要有个地方!”赵昺点点头,这个时代又没有机械化设备,要想完成这么大的工程一年时间都不宽裕,他沉吟片刻道,“张大匠,我们能不能分期施工,先建起教学区和一处小操场,使得第一批官兵可以入驻。”

    “哦,下官以为可以,只要规划好,我们可以先集中人力物力突击一处,在雨季来临之际便可完成,当务之急是要先修通道路,使第一批人入场平整土地!”张栩考虑下言道。

    “好,张大匠辛苦些,待解印之后即刻勘测场地,设计图纸,朕通知工部调集工匠和人手先抢通道路,购买所需一应材料。等设计完稿后,马上就能开始施工!”赵昺兴奋地道。

    “陛下放心,下官明日便调集人手开始勘测场地,保证五月能让新军入营!”张栩施礼道。

    “那就拜托大匠了!”赵昺拱手还礼,又指指江宗杰道,“你明日便听张大匠吩咐,要你准备什么东西便准备什么东西,要用什么人就去找什么人!”

    “是,属下遵命!”江宗杰听了苦着脸道,显然是不愿意做这些跑腿儿的活儿。

    “陛下,让江主事……这不好吧?”张栩这么大岁数了,如何看不出高低,连忙推辞道。

    “年轻人,就应该历练一下,只窝在宫中那片小天地中如何能有出息!”赵昺断然否决道……

    …………

    这里本是荒地,大的野兽没有,小的飞禽走兽还是不少的,赵昺让倪亮领着几个侍卫射了几只野兔、野鸭便回宫了。现下军营的选址已经定了,并进入了筹备阶段,其余的事情也必须跟上,否则就会一拖再拖,耽误了自己的大事,于是午后立即召集御前办的几位主事开个小会。

    “庄主事,新军开办的各项资金可准备完毕?”人到齐了,赵昺先问庄世林道。

    “陛下,属下皆以备齐,只要有需可立即拨付!”庄世林起身回答道。

    “嗯,今日已经选好营址,开工在即,可先行拨付他们十万贯置办所需之物!”赵昺点点头道,“哦,你再去琼县县衙一趟,问清那片地是否有主,官地倒罢了,办好地契就好。若是有主的,尽快与地主商谈,将地买过来。不要让人说朕欺负人!”

    “是,属下明日便去问过,尽快将事情办妥。”庄世林领命道。

    “蔡乔,教头可已经选定?”赵昺让庄世林坐下,转脸问蔡乔道。

    “禀陛下,属下已经在各军教导队中选定了五十人,又自护军选了五十人,他们熟悉军务条例,并有整军的经验,已经通知他们上元节后到护军听命。”蔡乔回答道。

    “嗯,要他们尽快报到,熟悉新的内务条例和操典,并要在一个月内达到要求的标准,待新兵入营后即刻投入教学!”赵昺颔道。他自甲子镇整军开始,便有计划的将优秀的教头集中起来用以教导新兵,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已经在各军组建起教导队,专司训练部队。

    “遵命,待集结完毕,属下即刻组织他们学习,达到陛下所说的能讲会用的标准。”蔡乔施礼道。

    “若水,新军内务条例和队列操典皆以审定,何时能够印刷成册?”赵昺点点头,又问蔡若水道。

    “属下正欲向陛下禀告!”蔡若水见陛下问自己,马上起身施礼道,“陛下,此时正是年节,属下找了几家书社,他们手下的雕工都已告假回乡,另外我们所要求的标准又高,他们也不愿接手。”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居然还有将买卖向外推的事情?”赵昺有些惊讶地道。他的计划是每个兵丁都要人手一本,时时可以学习,所以要便于随身携带,能够装在口袋中,且纸的质量要好,不能没看几天就烂了,而他出的价钱也要高于市场上两成。

    “属下也以为咱们要的多,价钱也合适,利润应该很客观,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接。”蔡若水无奈地道。

    “陛下,那些商家不是不想挣钱,而是根本不挣钱的。”这时周翔插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