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41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41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无形的影响;它没有任何强制作用,不能命令人们必须这样做不许那样做,但是它却能够表达人心的向背,提供一定的价值观念及是非准则,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到倡导和约束的效果。

    而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当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就能影响到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

    实际上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是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并为着不同目的而服务。当然有害的舆论就像病毒,如果有一个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病毒就会成几何倍的爆炸泱泱大国,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演变成灭国大事。

    让赵昺最熟悉的就是钓鱼岛南海仲裁事件,最后舆论导向竟使国人对自己人出手,使爱国反日事件中发生了打砸抢等非理性的暴力行为,演变成全国性的骚乱,政府也被舆论绑架,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恢复秩序,安抚和解释,使政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事后赵昺觉得参与其中的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引起反思。而他当前要做的是如何引导舆论为自己所用。

    “陛下不会是也想办小报吧?”郑虎臣听了小皇帝说了半天,猛然意识到其又要有非常之举,张口说道。

    “嗯,只有抢占了这块阵地,才能够控制民间舆论,防止谣言传播,并对那些庸臣贪官形成监督,让其不敢再恣意妄为!”赵昺颔首道。

    “陛下,这非是小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且若是无人购买岂不成了赔钱买卖!”郑虎臣见自己说中了,却又担心道。他作为经历过小报辉煌的过来人,当然清楚无论是邸报,还是朝报都是朝廷免费派发,但由于效率低下,内容枯燥,即便是向民间公开发售也难以小报竞争的。

    “这有何难,一切都是现成的。”赵昺却不在意地道,“事务局的探子们每日传回的消息成千上万,尤其是五部他们送上的情报多是涉及民生和民情,其中夹杂着众多的一般信息,并不涉及国家和军事机密,比之那些报探们探听的消息要丰富的多,且也迅捷的多!”

    “另外,我们的印刷厂也已经投入使用,一经定稿就可以迅速排版、印刷,比之小报雕版或是抄誊也要快,且节约成本。至于编撰稿子,只要找几个文采过得去的编撰下,润下色便比那些小报吸引人,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人买稿发表。发行上更不成问题,要知道驿站可是掌握在内府的手中的,咱们能够用两天的时间,将小报送到琼州的任何一个乡里的!”

    “陛下所言极是,属下也愿助陛下完成此愿,但是实在是属下才疏学浅难以担此大任……”郑虎臣想想也是,现在陛下只需整合下皇城司的力量便能完成办报的事情,不过各处都需要钱才能运转,而当下事务局是整个皇城司油水最多的部门,钱给小皇帝用他不心疼,可打自己的土豪心里还是不情愿的。

    “哈哈,你哪里是才疏学浅,实是担心大家分你一杯羹,却不知道这办报可是一件极为挣钱的买卖,一旦到了人们蜂拥送钱的时候你可不要后悔呦!”赵昺听了笑着点点郑虎臣揭穿了他的‘阴谋’道。

    “陛下说能挣钱就肯定能挣钱,属下对此深信不疑,可底下这一大摊子事情属下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啊!”郑虎臣犹豫了下说道。他其实对小皇帝挣钱的本事深信不疑,其给自己指点的几条发财路那真是财源滚滚,如今坐在屋里都能收钱。而前两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驿馆,随着行朝迁琼,商旅百姓的增多,已然扭亏为盈,据王德言照着这个趋势就能收回成本了,所以听陛下如此说真有些含糊了,却又泼水难收,让陛下以为自己很贪。

    “嗯,也对,贪多嚼不烂,你能把事务局经营好也算了不起了。”赵昺点点头道,“不过刚才交办你的事情一定要尽快落实,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问题,影响了今年的受益!”

    “是,属下亲自负责此事,三天之内定然将造谣和泄露军机的不法之徒送交陛下处置!”郑虎臣施礼道。一月的信风季已经到了,如果听说征北军失败定不会前来琼州交易,影响到关税和物资出口;另外这个月也是播种早稻的时候,若是引起百姓恐慌,无心耕种,还会影响一季粮食的生产。当然只有将肇始者捉获,明正典刑才能迅速扑灭谣言,否则再来个续集就麻烦大了。

    “如此最好,我会知会琼州府和刑部也发榜缉拿,造出些声势,也可借此稳定人心!”赵昺点点头道,只有将谣言灭杀在源头是最好的办法,可要最终解决问题,还需掌握舆论导向,尽快将报纸办起来……

第662章 定位() 
午饭时间赵昺没有前去与大家共进午餐,当然不是为了自己偷吃点好的,而是因为集训营这帮家伙在严厉的军纪下压抑太久,应该让他们放松一下,且破例给他们开了酒禁,让他们都小酌几杯。若是自己在他们肯定放不开,不如两便的好,正好以有急务推辞了。大家自然也不敢亏待了陛下,专门捡了好的给他送来。

    “当皇帝真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想做什么,只要他愿意就能办成!”赵昺吃了个肚圆将两腿搭在案几上,一手揉着肚子,一手拿着那张捡来的小报笑眯眯地暗道。

    作为现代人赵昺对于宣传的作用十分清楚,它具有激励、鼓舞、劝服、引导、批判等多种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劝服。即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而在古代当前的手段有限,除了各级学校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的洗脑外,少有其它手段,而小报恰好出现了。

    小报这种信息传播手段早已为宋人喜闻乐见,且深入了各个阶层,而在琼州搞出第一份小报的人肯定是有这方面的经验,从另一方面讲此人也很有商业头脑。不过赵昺知道这么好的发财方法一定很快就有人效仿,那么很快各种小报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成为琼州又一种资讯传播手段。

    一种自媒体的兴起,会使信息流动加速,公众表达方式也随之丰富,同时带有情绪的碎片化的信息也会随之出现,一旦引起共鸣便会瞬间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比之其它手段产生的效果要大的多。若是不能及时梳理清楚,结果就是雾里看花真伪难辨;而众声喧哗的表达若不经过理性沉淀,就可能变成人云亦云,甚至三人成虎,影响稳定和谐的局面。

    赵昺清楚舆论是把双刃剑,自己若是不牢牢的占领报纸这一宣传阵地,就无法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那便可能犯下‘历史性’的错误。所以他知道自己不能放过这块阵地,但是新闻管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不仅捆着了自己的手脚,也导致小道消息暗中传播。百密终有一疏,自己如果无法及时发现,等酿成大事便需更大的力气去平息。

    所以舆论本身并没有杀伤力,而真正具有杀伤力的是舆论掩盖下的真相。当年日本鬼子一边大肆的烧杀抢掠,一边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幌子招摇撞骗。蛊惑着中国人民,说是为了中国人民好,说他们杀的都是阻碍大家奔向幸福道路的不良分子,只要大家乖乖的听话,就是大大的良民,不听话的就是良心大大的坏了,死啦死啦的。

    而这种现象在现代中国同样出现,赵昺记的在网上一段时间中网上流传当年热河民众欢迎鬼子的帖子,却不知道是真是假。其中提到是因为军阀的**让当地人民苦不堪言。愚民们自然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要过着安稳的日子就行了。可他们哪知道,赶走了老虎,迎来的是豺狼。然而民间自有能人异士并不受鬼子的蛊惑,毅然决然的扬起了抗日的大旗,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思想入侵。

    这个怪现象同样在宋元更迭之际盛行,相对日本人,蒙古人早用过了这一招。忽必烈重用汉臣,打着除无道的旗号进行欺骗宣传,而当时大宋朝也将老百姓折腾的够呛,导致民怨沸腾。加上最初的很多汉族官僚,真的以为蒙元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精锐铁骑,所以动不动就请求献城。

    直到元军深入江南之后,他们才发现蒙古人根本没有那么多,也不是那么强大,但既然已经投降了,此时也帮着蒙古人把坏事做绝了,并让降兵降将都沾上了汉人的血,他们再想反悔,也就没有路了。至于吕文焕和刘整这些铁杆汉奸,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是骨子里的贱!

    蒙古人在控制北方后,连一个迅控制全国的方案都没有想出来,很快就沉溺于享乐了,而蒙元在南方的最后成功,从计划到行动,几乎全部是依靠这些罪恶累累的汉奸,先是靠什么铲除暴政的骗局,优待降者的宣传赢得了民心。在百姓见识了蒙古人凶残后,便实施屠杀政策,看看几次较大的屠戮,参加的汉奸兵之多就知道了。

    如此这些汉奸已经没有回头了,只有走到底灭了南宋,如此才能改写历史,因为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可悲的是他们没有想到,到了最后他们依然逃脱不了贰臣的称呼。再看那些成天什么谈论智谋战略的人真的非常可笑。说白了,那些无耻的御用文人以舆论改写了历史,其实就是靠一个流氓头子与几个狗头军师,外加几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就把南宋给解决的。

    其实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回事,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什么雄才大略,全都狗屁。而那些被征服的老百姓的作用第一是拿来欺骗的,第二是拿来屠杀的,第三是拿来养活自己的。狗头军师的作用,第一是帮助自己欺骗屠杀压榨百姓的,第二,是歌颂自己“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蒙元就几乎解决了一切问题。可叹那些当了亡国奴的江南百姓有的还在为蒙元的‘恩典’感激不已,依然被虚伪的安抚所蒙蔽。

    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另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在当前的传媒格局中,本来朝廷占据着主流,朝廷通过邸报、基层官员和乡绅向普通百姓宣传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实际上对信息传播形成了封锁。但是这个小报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杀出,重新建立起一个获知信息的渠道,打破了官媒的‘封锁’。

    原来由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被打破,小报以其讨论话题多元、互动交流便捷、自由平等对话、聚集民意快速、传播影响力大等特征,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重要语境。由此迅速放大了民众“口头舆论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了以碎片化和趋利性为主要特点的“民间舆论场”。

    而当下行朝在内外的夹击下依然危机重重,正处于调整和变革时期,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官媒的封闭运行,必然导致公众更愿意相信在小报上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转向以小报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在现实的舆论生态中,由于生成机制、解读理念和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由传统官媒营造的“官方舆论场”,与草根民意在新媒体平台自发形成的“民间舆论场”往往产生意见分歧,这必将导致两个舆论场在互动中存在碰撞和摩擦。在舆情的发酵和蔓延过程中,甚至会形成对抗与割裂。

    特别是变革发展中的的特殊时期,诸多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热点爆发的动因,尤其是在当前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的时间段,最易造成两个舆论场的脱节。不过赵昺作为曾经网络上的活跃分子知道一个规律,在理论上作为传播主体的新媒体用户,都有同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考虑到个体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新媒体用户同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一样,绝大多数是“沉默的大多数”,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意见领袖”手中。

    所以赵昺意识到办报不仅有表达朝廷立场和观点,赢得话语权,以达到新闻管制及维护政府形象的目的。另一方面能有效的引导舆论,消耗百姓的不满情绪,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且肩负着启发民智,揭露敌方阴谋,澄清事实真相,减少朝廷的负面形象,调动百姓的同仇敌忾的抗敌意识。

    “看来休息日又泡汤了,皇帝命苦啊!”赵昺想到此事刻不容缓,必须要赶紧做起来,否则等小报盛行起来,人们一旦形成了习惯,再想夺回这块阵地就不是打个冲锋那么容易了。说着便铺开纸张,提笔制定计划,嘴里还不住的抱怨,却忘记了刚刚还感叹当皇帝的好处多多。

    赵昺知道内容永远是媒体生存的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邸报毕竟已经存在几百年,虽然除了官方衙门并没有多少人去看,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到的,那需要到了一定级别和地位的。所以在民间百姓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并具有神秘性的,若是向民间开放发行起初的销量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邸报毕竟是朝廷的喉舌,总不能刊登一些娱乐化和低俗的东西,而是要继续保持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可要想长久保持就必须在内容上有所改变,否则仍将被抛弃。只靠发布些政策法律、施政方针及官场的除授别说对普通民众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就是官方也兴趣寥寥。

    所以邸报要变内参为对外发行,赵昺以为在内容方面做出改变。其主要功能依然是宣传行朝的主张和施政方针、政策法规,并对此进行解释;其次反映方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经验和问题;介绍先进人物,表彰好人好事;阐述和讨论政策理论方面的重大问题;报道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建设成就,以及外界的新情况;同时反映普通民众的呼声和要求,传播百姓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