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73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73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前布置一架轻型弩炮。方阵三十步后布置中型弩炮,其后是重型弩炮,再后则是火箭炮阵地,中心则是中军阵地。两翼分别布置兵力防止敌从侧翼进攻,而此次后边是大海,则免了后顾之忧。

    阵型如此配置,正是为了发扬梯次火力的威力,逐层给予敌最大的杀伤。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敌军哪里会等你把弩炮、火箭都摆好了再发起反登陆作战,恐怕在最初阶段能有些轻型弩炮就不错了,主要还需要依靠火枪来阻挡敌第一波冲击,为布置重火力争取时间。

    若是水军的掩护火力为对敌造成重大打击,而敌急于趁登陆部队立足不稳将其赶下海去,因而派出的队伍定然最为强悍。可首波登陆的部队则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不仅要能攻,还要擅守,更要有坚韧的精神,才能稳固登陆点,建立桥头堡。

    ‘轰、轰……’火炮开始射击了,赵昺皱了下眉头,听出这不是弩炮发射后的爆炸声,而是速射炮发射爆炸声,他端起望远镜向登陆点望去,果然发现阵前腾起一团团的烟雾。同时也断定首波登陆部队是自己的御前护军,因为现在只有他们换装了金属身管火炮。

    这速射炮是赵昺仿制葡萄牙的‘佛郎机’。这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一般铳口部位会前伸至母铳管内一定距离,子铳后面又用铁闩死死顶住避免后坐力把子铳跳出母铳铳膛,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瞄准的时候士兵的眼睛与照门、照星三点一线,对准目标发射。

    赵昺面临着和当时一样的问题,限于技术水平,炮的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远射程。但是他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做了一些改进,子筒采用熟铜打造并做了收口,利用火药燃烧的膨胀力增加密封性。至于效果如何,因为没有参照物,他也不知道是否成功,但是发射实弹能有二百余步的有效射程,填装霰弹也能打击百步之内的敌军,当然在五十步内的效果最好。

    而之所以选用速射炮作为支援火力,主要是这种火器优于其它火器的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便利。为了保证发射速度,每一架佛郎机都配备十个子铳,在发射的同时也有专人给打过的子铳装填。这样十个子铳轮番发射,子铳在母铳内随打随换,极大提高了效率,适合对付来去如风的蒙古人。且重量适当,炮身只有二百斤左右,便于小部队携带,支上炮架就可以打,装上轮子就便能拖着走。

    有能打近的就得有能打远的,赵昺这回仿制的是明代的‘威远炮’,这正符合‘小炮打大弹’的成功典范。随着他改进的水利锻机的使用,全炮使用冷锻制造而成,因此炮身坚固。使他得以屏弃了原版上的铁箍减轻重量,只是对火炮药室部位加厚,以增加装药量。

    改进后的威远炮仅重一百三四十斤,十分轻便,平常就只放在车上或者骡马背上跟随者军队移动,行动便利十分适合野战。还设置了照门准星用来瞄准,每门火炮装火炮八两,使用大铅弹一枚重三斤,小铅弹一百枚,每颗重三钱左右。使用的时候,只需把威远炮取下来放置在炮架上,紧急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在地上架炮,对着准星照门瞄准敌人估测距离,然后调整火炮角度进行打击。

    威远炮的大炮弹最大射程能达到四五里的距离,小铅弹则很近,不过小铅弹的最大散布能达到三十余步大概四十五米,面杀伤还是很可观的,等到敌人进入射程,直接一轮火炮齐射打过去。大炮弹直入敌阵,打出一条血渠,小炮弹四散飞舞,清出一片血雨,势若雷霆不可阻挡,因此赵昺赐名‘雷霆’。但其装填速度缓慢,因而只装备到独立炮兵营。

    御前护军优先装备新式武器,大家虽然知道自己不能与皇帝的御林军相争,但是心中肯定也不舒服,所以赵昺还‘开发’了两种小型火器以安慰众将。

    提起‘一窝蜂’,大家想到的首先是火箭,其实还有一种大型霰弹枪也叫这个名儿,明军曾大量装备。此枪枪管长二尺六寸,使用一枚大铅弹重二两,又有一百枚重一钱五分的小铅弹,子弹全重一斤左右。其发射的时候对准敌人,铅弹齐出势如奔雷,射程可达半里。

    ‘一窝蜂’重量较轻,平常就用一条皮带连接头尾,由一名士兵挂在背上就可行军。用的时候就架在一个铁尖架子上,铳口抬高二三寸,铳尾就用一个木桩子钉在地上,防止后坐力跳起。然后点火施放就可以了,赵昺觉着叫做霰弹炮更合适,于是赐名‘奔雷铳’。

    由于重量轻,便于携带,且近战火力凶猛,制造简便。赵昺在每个营专门成立一个火力支援分队,配备奔雷铳十五具,作为近战火力支援武器。若非琼州钢铁产量不足,他真想给每都设立一个火力伙配备奔雷铳,提高近战能力。

    另外一种就是‘百子铳’,也是出现于明代,赵昺有时会有种冲动,谁要是再说明军火器低劣自己就是七天七夜不睡,也要与他们争论一番,要知道在古代条件下能造出这些火器着实不易啊。百子铳采用长身管,因为炮管长了炮弹的弹道就越直,打的就越远。原版的百子铳和当时的火枪都是采用用数块铁板相包锻打而成的,而赵昺有水利镗床和锻机,可以全钢制造,这样可以增加强度及减轻重量。

    百子铳同样是前装药,以火绳点火,施放时放在一个铁足架上,通过安装在炮尾銎口上的木柄调整方向。攻击方式就是用填装在炮膛中那百枚小铅弹对敌进行片杀伤,也可以在其中填装一枚十几两的大铅弹狙击远处的目标。而百子铳的适用性极强,不管是守城、野战还是海战都能用上……

第701章 好消息() 


    军演毕竟不是实战,不可能真的以人作为靶子,各种火器确是真枪实弹的轮流施放,所以威势却丝毫不减,爆炸声此起彼伏响彻天地,空气在爆炸和焰火的折磨下往来激荡打着卷升上高空,犹如一只狰狞的恶龙一般吞噬其中的生灵。而被炮火犁过的地方已是焦土一片,其间生长的树木皆化作齑粉,白色的沙滩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硝尘。

    “陛下,炮击结束了,登陆部队击退反击敌军,正扩大登陆场,五师也已趁机在敌侧翼登陆,展开冲击!”赵孟锦轻轻拂去陛下衣服上飘落的烟灰汇报道。他这么个粗鲁的汉子做出如此事情,若是让外人看到定会觉得肉皮子一紧,长出了无数鸡皮疙瘩,但是此刻大家却觉得十分自然,并不突兀。

    “时机把握的不错,但是你敢保证这么大的行动没有被敌发现吗?”赵昺笑笑说道。

    “陛下,确实很难,运送一个师的部队上岸就需动用船只约百艘战船,属下也觉不妥,但是分批偷渡又无法满足兵力需求!”赵孟锦言道。

    “所以这个难题一定要解决,否则难以完成我们的作战意图,无法达成目标!”赵昺摊开手道,他现在也学懒了,不再喜欢大包大揽,而是出题目由下边的人去解决。

    “陛下,这还需刘军帅协助,单凭步军是难以做到的!”赵孟锦指指刘洙道。

    “赵军帅,你不能这样,怎么就成了我们水军的事情了!”刘洙听了极为不满地道。

    “从水路潜入,自然得由水军配合,我们总不能泅渡上岸吧!”赵孟锦眼睛一立道。

    “此计未尝不可啊,我们将你们送至河口,你们泅渡上岸,自然可以加快速度,又难以被敌发现。”刘洙却笑着道。

    “混账话,你还真当真了!”赵孟锦大怒道,“单兵负重已经四十斤了,即便轻装也要二十斤负重,而河口到拦截点足有十里,只怕游不到那里就都淹死了!”

    “好好,算洒家错了,可如此大的船队要想隐匿行迹,除非是夜晚,或是风雨天气,可借此遮蔽行踪!”刘洙听了依然笑着道,并不生气。

    “这……夜晚登陆倒是可以试试,但是只怕你们水军无法做的到。风暴天却是算了,那时水流川急,波涛汹涌,小船根本难以靠岸,还会被冲的队形散乱,仗还未打就已经溃不成军了,弄不好还会船毁人亡。”赵孟锦略一思索道。

    “两位军帅,在下以为我们可以事先将步军机动到河对岸隐蔽,待战斗发起前可以架设浮桥,使各军迅速过河,抢占要点。”这时韩振插话道。

    “陛下,臣以为韩将军此计可行,那样步军可以不依靠水军便能快速机动,便能强渡河流完成对敌的合围。”张世杰拱手施礼道。

    “嗯,不错。我们在机动性上弱于敌军,便要设法弥补不足,不仅要围的住,还要吃的下!”赵昺点点头赞许地道。

    “陛下所言甚是!”刘师勇接过话道,“敌军虽多骑军,但是相对于我们步军对道路依赖更多,比如此次围歼敌军,耳拉山虽然不高,可山势陡峭,中间仅有不足百步的峡谷通行。以我军一个营的兵力就能封锁整个峡谷,而不需动用重兵,只需在战前偷渡蔽于山间就可!”

    “刘同知所言极是,骑军难以翻越高山,渡过川急的河流,我们步军却可翻山越岭,强渡河流,先敌一步到达。如此我们也可先行派遣一队锐军抢占险地固守,阻敌逃窜。”韩振赞同地道。

    “鞑子之所以能够日行百里,不过是依仗战马,但是若无副马可以替换,以此速度行军战马也已废了。若是长途单骑行军,三日之内能抢先,三日之后体力不如徒步的兵丁。”张世杰言道。

    “众爱卿所言极是,如今咱们缺少战马,却可以借助水军战船在河流间自由穿行,快速机动弥补不足,还可利用密布的水网分割敌军大队,而我们却可通过水网快速调配军力将他们分别吃掉,回首还可击敌援军,从而实现战役目标!”赵昺总结道。

    “正是,当前鞑子军中也编有大量步军,对辎重依赖日趋严重,我们也可袭扰敌屯粮之所,断其军资迫敌撤军,我们则可半途袭之!”赵孟锦说道。

    “呵呵,古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日诸卿皆是领军之帅,只要能战胜敌军,朕亦效仿之,予诸卿机宜之权!”赵昺见各位将领领会了自己的意图,笑笑说道。他清楚事有利弊,严格的军法可以创立一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将领的创造力,使他们在命令面前束手束脚难以发挥个人能动性。

    “纵观鞑子组织的历次大的战役,皆是以大迂回战略创造大空间,达到以迂为直,避实击虚,使战场攻防结构发生突变,从而打乱对方的部署,为己创造有利战机。我们也可效仿之,扬己之长利用一切手段调动敌军,让其无法摸清我们的目的,从而在不断的运动中歼灭敌军,而要在意一座城池的得失!”

    “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张世杰施礼道,“不知陛下对于此次登陆演习可还有建议?”演习毕竟是演习,攻防战不可能打个没完,主要的作用除了练兵,还是让上下军官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尤其是这种大兵团作战,要让各军明白自己任务,处于什么位置,熟悉战斗发起的各个步骤,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不至于临阵慌乱。当下枪炮声渐稀,此次登陆作战已近尾声,张世杰施礼问道。

    “朕以为有两处不足!”赵昺略一沉吟道,“一者,正面登陆部队部署的过多,迂回部队兵力却显不足。要知道迂回到敌后的部队不仅要承担撤退敌军的冲击,还要阻击可能来援的敌兵,两面夹击之下将因兵力不足极为被动,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二者,你们将手中全部兵力压上,手中除了些许警戒部队再无兵可调,这是极为危险的,一旦某处战事不利将难以弥补!”

    赵昺知道当前通讯手段极为落后,不像现代指挥部可以将命令直接下达到班,甚至每个单兵,可当下兵出十里就联系就出现苦难,百里之外更为艰难,所以决大多数冷兵器时代的部队都是一次性部署。而所谓一次性部署,就是指部队一旦部署出去以后,基本上除了了解该部队是不是挂了,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去微操一样的指挥它,就算传令兵到达了该部队,而发布的命令所针对的战机也失去了。

    因而战场上具体怎么打,得看该部队的将领和基层军官们平时的训练结果了。事实上,发明了电报以后的一次大战,仍然是类似的状况,何况是冷兵器时期的军事斗争呢?这个就是为什么会发展出预备队的原因,预备队的出现,让中军的指挥官有至少一次调整部署的机会,可以针对战况的发展作出一定的修正,避免出现突发情况无计可施的状况出现。

    “陛下一言中的,臣等欠考虑了!”张世杰等人听了细思之下,小皇帝说的的确有理,他们忽略了将来发生的战斗将是在敌占区,一旦出现僵持,敌援军蜂拥而至,负责堵口的部队兵力羸弱将难以支撑,必然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甚至在敌大规模的反击下不得不退回船上,使整个战役归于失败。

    接下来赵昺又与众将讨论些细节问题,如水军将步军送上滩头后便迅速脱离,而没有留下以远程火力支援步军抗反击;以及在反冲击胜利后行动迟缓,没有迅速展开追击,抓住敌军混乱的时机将其中军击溃;还有在抢占滩头后,各部没有派出主官随之上岸组织战斗,导致初期的战斗发生混乱。而主帅也应在滩头得以稳定后立即登陆协调各师,或是指定一名高级将领指挥各部若是敌趁机从各部结合部发起反冲击将是十分危险的,很有可能导致登陆行动的失败等等……

    总结完此次演练的利弊之后,赵昺又和众将回到船舱中讨论下一步的演习计划,修正此次中的错误,制定更为详尽的方案,并设置些突发状况,增加演练的困难,以便锻炼各级军官的反应和处置危机的能力,从而达到此次演习的目的。

    “禀陛下,有急报送到!”商讨中已经到了用膳的时候,赵昺便于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