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414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414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请讲,属下万死不辞!”陈任翁听了起身敬礼道。

    “坐吧,喝茶!这是杭州产的好茶,咱们在琼州时是喝不到的。”赵昺让其坐下道。

    “谢陛下……”

    “鱼上钩了!”未等陈任翁说完,赵昺见鱼漂抖动,急忙向上一挑竿想将鱼甩上来,却觉十分费劲,知道钩住大鱼了,猛地站起身拉扯鱼竿,陈任翁见状也赶紧帮忙。

    “好大的鱼!”连溜带扯,两人废了不小的力气才将上钩的鱼弄上来,陈任翁抠住鱼鳃将其拎了上来,足有二十斤上下。

    “这么小的池塘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鱼?”鱼篓太小装不下,赵昺急忙找了根树枝将鱼穿上拎在手里掂了掂道。按说池子大了才能长成大鱼,可这片只有两亩大小的池塘中有如此大的鱼就奇怪了。

    “想是这池塘有暗渠与外边的河流想通,昨日下雨水面上升便游了进来。”陈任翁想了想道。

    “应如你所言,这是误闯进来的倒霉蛋!”赵昺点点头,招呼小黄门将鱼收走,重新挂上饵坐下道。

    “陛下有何要务要属下去做?”陈任翁喝口茶见小皇帝似乎忘了刚才的事情,又专心钓鱼,犹豫了下问道。

    “诶,是这样的。”赵昺仿佛才想起似的道,“过去我们能占据琼州依靠的海峡之险,如今要守住江南却要以长江为屏障。”

    “陛下所言极是,我朝能与蒙元争斗四十余年,全拜大江才保不失。”陈任翁点头表示同意道。

    “我们水师装备的战船多为海船,在雨季尚能在江中往来自如,但是到了枯水期便有搁浅的危险。因而朕想组建一支内河水军,作为江防之用,不知陈都统可有兴趣接任此职?”赵昺说出自己的意图后问道。

    “这……属下愿为陛下分忧!”陈任翁当然知道江防的重要性,而当年也正是因为宋军水师的强盛才阻挡住了蒙古人的铁蹄。陛下将此重任交予自己那是无比的信任,但也正因为责任太过重大,他犹豫了下才应下来。

    “好,朕明日便下旨给兵部组建内河舰队,你为都统。以琼州海田岛水军学校的千余结训学兵为骨干,前时在太湖战役中俘获的五千漕军为基础,再行征募两万擅水操舟的新兵,军号暂为水军内河独立舰队,由枢密院节制。”赵昺言道。

    “谢陛下恩典!”陈任翁施礼兴奋地道。他十分清楚陛下的意思,内河水军是独立成军,有别于当下的水师,自己也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员了。

    “朕已经命令苏州船场打造新战船,改造旧战船,第一批战船应该在两个月后交付使用。你可利用这段时间在无锡开府,以太湖为母港建立水寨招募、训练新兵。朕会全力保障所需,但要求你在明年五月前成军,可以执行作战任务。”

    “属下定不负陛下所望,若不能成军,敢当军法!”陈任翁躬身施了个大礼保证道。

    “好,你可先行在护军水军中挑选部分人手组建都统府,缺员由兵部调派,先把台子搭起来。”赵昺点点头道。

    “是,属下明日便行动,可……”陈任翁意气风发地道,但话说了半截,欲言又止道。

    “还有何困难吗?”赵昺见其为难的样子,又问道。

    “陛下,属下确有一事还请陛下协助!”陈任翁犹豫了下还是说出来道。

    “说!”

    “陛下,此次前来小女淑儿随属下前来照顾,但今调赴新职,组建新军居无定所,一个女孩子带在身边多有不便。可与属下相熟的诸人皆无女眷在旁,想请陛下恩准让其暂栖宫中!”陈任翁看看陛下道。

    “不准!”赵昺一听想都没想忽的站起身道。

    “这……为何啊?”陈任翁没想到陛下回绝的如此干脆,张嘴结舌地问道。

    “不准就是不准!”赵昺摆着两手,不容置疑地道。而他心里清楚,那小魔女若是进了宫岂不反了天,自己也再无安生的日子过了。

    “陛下,过去淑儿不也曾寄居于御船之上,这次为何啊?属下安顿好后即刻将其接回,绝不会烦扰陛下的!”陈任翁还不死心的道。心中也纳闷陛下一向很好说话,此次为何拒绝的如此坚决呢?

    “陈将军,此事确实让陛下为难!”这时苏岚给二人续上茶道,“当日陛下与将军家女公子年幼自不会有人多言,可今日陛下已经是戴冠之年,女公子也是待嫁之龄。将军将女公子送入宫中,明白内情的知陛下体恤臣子,不知者难免会多心。称陛下淫臣妻女,将军攀龙附凤,即有损陛下圣名,也有碍女公子的名节,是也不是?”

    “姐姐说的正是,朕实在担负不起啊!”赵昺听了如释重负地道。

    “这……清者自清,何必在乎那些小人嚼舌头,属下相信陛下绝不会做那些苟且之事!”陈任翁可能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想了片刻言道。

    “呵呵,你是想害死朕啊!”赵昺听罢苦笑道。心下琢磨这陈任翁对自己还真有信心,不怕自己一时兴起将那小魔女给收了。要不就是想弄假成真,借机把女儿送进宫中来,可看其样子又不像有此心思,这真是麻烦。

    “属下岂敢,刚刚陛下不是还言全力支持属下组建新军,难道……”陈任翁施礼道。

    “你……”赵昺大怒,这家伙是吃死自己了,居然敢拿话堵自己。

    “陛下勿恼!听奴婢一句话,如此安排可好?”苏岚见小皇帝瞪着眼睛急忙劝阻,看小皇帝点点头又道,“当下宫中之人无人认识陈家女公子,就称是太后新选送进宫的宫女侍奉陛下的,而宫中外臣又无法进入,自无人知晓此事。只是委屈女公子不能随意进出宫禁,也不能自露身份,待将军安置好一切,再悄悄接出宫去就好了。”

    “姑娘好主意,陈某谢过了!”陈任翁未等小皇帝点头先行谢过了苏岚。

    “陛下,如何?”苏岚却不敢受,问小皇帝道。

    “算了,算了,就依你的主意,只是你要看好她,千万不要走露了消息,让朕为难!”赵昺一甩手气呼呼地道。

    “那属下告辞了,明日便将淑儿送来!”陈任翁见状赶紧施礼告辞,又向苏岚拱拱手赶紧撤了……

    人命关天,赵昺不敢怠慢,立刻将王德叫来又叮嘱一番,命其一定要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另外在其进宫后也要看好,前堂是绝对不能涉足的,以免被人认出。后堂也要与自己的住的地方错开,能不碰面最好,只要安安生生的能将她送回去就好,千万不要生出什么意外,否则他这个都知也就别当了。

    苏岚对小皇帝如临大敌的样子十分好奇,想不通为何面对千军万马都不曾胆怯的陛下,为何会如此忌惮一个小女子。但是她知道宫中的事情复杂,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不能说的就千万不要问,否则将会惹来杀身之祸,尤其是有关皇帝的闲话更不能多言,因此按捺下好奇心,遵从陛下的安排一定看好其,并保守秘密。

    “陛下,属下有急事亲禀圣上!”正当赵昺给二人定规矩的时候,有人不顾小黄门的阻拦,匆匆的闯进了后院。

    “怎么啦?”赵昺见是倪亮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心中一惊,让这孩子慌成这个样子的定是大事。

    “禀陛下,是山地旅……”倪亮擦了把汗喘着粗气道。

    “山地旅?!难道他们与其他各部起了冲突?”赵昺听闻是山地旅,心中咯噔一下,可想想除了与其他各部闹点儿摩擦,也想不出还能出什么事情。

    “不是!”倪亮摇摇头道。

    “那是他们反了?”赵昺这下坐不住了,站起身急问道。大战将至,若是山地旅这帮俚兵造反起了内乱,那还真是个大麻烦……

第751章 ‘镇反’() 
赵昺情急之下很快弄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儿。原来是山地旅以为将他们编入后备军十分不满,认为是瞧不起他们这些俚兵,因而向张世杰请战,要求担任主攻。而主攻、助攻都是皇帝安排的,张世杰不敢做主,便敷衍了几句,称与陛下议过后再做决断。按照常理枢帅说再议就是间接的拒绝了,可这些俚兵性格直爽,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儿’,也就没有吃透话中的意思,便天天去问。

    张世杰在朝中厮混这么多年,当然清楚山地旅是皇帝老丈人家的子弟兵,未来的皇妃就在其中。而担任主攻的部队伤亡往往是最大的,如此不仅自己没法交待,就是小皇帝也没法交待,伤了王妃那更是掉脑袋的事情。但此事禀告皇帝等于给其出难题,纯粹是去找骂。所以此后他就避而不见,躲出去了,想着他们找不到人便会罢休,拖到开战的时候自己就解脱了。

    谁知俚兵们不仅性子直,还是一根筋,总找不到人便急了,今天李三娘率全军列队到帅帐前请战,表示得不到答复便不走了。张世杰早躲了,职位最高的就是倪亮了,可他的嘴笨也是出了名的,上去之后三句两句就败下阵来。而面对未来的皇妃又没法执行军法,也不能以权压人,更不敢打骂,可一群人在帅帐门前静立示威也不是事情,想来想去也没办法,只能让皇帝管管他媳妇了。

    赵昺听了也是头疼,,可那帮子贼尖溜滑的家伙们都躲了,让倪亮这憨货支应着,明显是看准了自己的软肋下刀子。不过这事处理起来有难度,按照军法山地旅的行为绝对够得上以下犯上,犯了‘尊阶级’的铁律,只此一条为首者就当斩。但事情又牵扯到皇帝的家务事,把未来的皇妃杀了,谁敢下这道命令。就算是秉公执法,皇帝能放过,太后那关也过不去啊!

    赵昺想了想这锅谁也背不动,还得自己亲自出面。但自己又怎么办呢?若是学孙膑将其杀了以一儆百,起码足以震慑三军二十年,但后遗症也极大,忘恩负义的帽子是摘不掉了,弄不好还会激起俚变;不惩处,自己就是徇私枉法,难以服众,以后又如何御下?等于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公正廉明的牌子砸了。

    “走吧,真是麻烦!”赵昺想想怎么做反正也是错,那么多人在帅帐门口站着总不是事儿,去了在随机应变吧,于是他换上军装出了宫门,陈墩领一队侍卫跟上,倪亮犹豫了一下也追了上去。

    帅帐设在临安城南郊慈云岭下的净明院旧址内和行宫距离并不太远,骑马不过两刻钟的功夫,数万大军就依山扎营分驻各处。赵昺进了寨门,便见营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担任中军警戒的护军一旅全副武装如临大敌。见皇帝亲至,田忠亲带一营军兵赶来护卫。

    “怎么搞的如此紧张?”赵昺皱皱眉问田忠。

    “陛下,山地旅全军三千余人今天上午携械闯入中军,直至帅堂要见枢帅,而枢帅一早便前往城北探城,至今还未回来。属下担心有变,便令加强戒备。”田忠回答道。

    “嗯,不错!”赵昺点点头又问道,“里边情形如何?”

    “禀陛下,山地旅进入辕门后便在堂前集结,在得知枢帅不在后一直列队静立,并无过分的举动,属下看是意在逼宫。”田忠回禀道。

    “他们就这么一直立着!”赵昺隔着辕门便看到净明院前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排排的山地旅军兵,他扭脸问道。

    “禀陛下,从进入后便一直这样,动也没动过,不吃也不喝!”田忠回答道。

    “嗯,解除警戒,你们也不要都跟着了。”赵昺摆摆手道。

    “解除警戒?!陛下若是万一……”田忠听了一愣道。

    “你看看人家未着甲,未配弓,哪里像是来造反的,分明就是单纯的请战,反而是你们紧张兮兮的全副武装的备战,弄不好倒会擦枪走火,没事也得弄出点儿事情来!”赵昺用马鞭指指倪亮和田忠,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

    “陛下说的是,可他们手里毕竟还有长枪,也非不能伤人……”田忠看看确实如此,但是还是不敢放松警惕。

    “别废话了,解散!”这时倪亮却对田忠使了个眼色道。

    “是,传令各部,接触警戒!”田忠虽不大明白,但还是遵命下令解除了警戒。

    “嗯,吩咐你们的火军,多做出些饭菜来,要丰盛些,帐算在我的身上!”赵昺又吩咐道。

    “陛下,这……”田忠懵了,小皇帝这还要管饭啊!

    “他们站了一天不饿啊!对了,先送些水进去。”赵昺扭头说道,“让倪亮和陈墩陪我进去就行了,你们就不用过去了。”

    “按陛下的吩咐做,没有事情的!”田忠又看向倪亮,他使了个眼色道。

    赵昺屏退众人,驱马行至辕门照规矩下马交由侍卫,让他们就地等候。倪亮和陈墩一左一右护卫在小皇帝身边昂首过辕门向帅堂走去。

    “陛下驾到,敬礼!”帅堂前值守的哨兵立正行礼道,赵昺三人回礼继续向前。

    “立正、敬礼!”赵昺行至山地旅队列前,统领吴勤高声下达口令道。但见数千人齐刷刷的双手持矛提至胸前,迅速转为单手持握,抬右臂行礼,让他再次领略了枪如林,人如龙的风采。

    “枪放下,稍息!”赵昺回礼后扫视下队列下达口令。

    ‘嗵’三千支长枪同时墩地发出声巨响,士兵们转为持枪肃立的姿态后,又做出稍息的动作,整个如行云流水般的过程整齐划一,显然是训练有素。而赵昺也松了口气,他们听从自己的口令,便表明其仍然承认自己是统帅,是皇帝,并无造反之意。

    山地旅可以说是行朝颇具特色的一支劲旅,他们自统领而下皆由俚人组军,以李宜人的侄子任统领,实际控制人却是李三娘。而这支队伍还是禁军序列中唯一以冷兵器为主战武器的部队,他们依旧穿旧时军服,战时着皮甲,带弓弩,手持长枪,背负四尺长刀,徒步作战。

    此兵种所持的长枪十分有特色,以赵昺看和后世明代名震天下的广西‘白杆兵’用的长枪类似,以当地所产有韧性的硬木为枪柄,枪尖上配带刃的钩形似钩镰枪,枪锺上带有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