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416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416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收复故都乃是我朝之大事,岂能毫无声息的入城,臣当然要未雨绸缪,免得届时抓瞎,让天下人骂臣失职啊!”徐宗仁听了确是认真地言道。

    “好,徐尚书年老持重,面面俱到,朕放心!”赵昺赞道,当然这也是对其出征以来表现的褒奖。

    “臣定不负皇恩浩荡!”徐宗仁施礼退下。

    “枢帅,如今万事俱备,就看爱卿的了。”各部汇报完毕,赵昺转向张世杰道。

    “禀陛下,臣以为攻城宜早不宜迟!”张世杰见陛下点将,立刻出列道。

    “嗯,说说看!”赵昺颔首道。

    “陛下,这几日臣令人将打造的云梯、车桥及攻城车布置在北城外,敌军便沉不住气了,多次遣侦骑刺探军情,皆被我们的游骑击退。此后便加强城防,布置军兵日夜巡逻,加盖战棚、囤积滚木礌石。另外据报城中居民不能出城采樵,现在开始强拆房屋,砍伐树木生火煮食、取暖。此外城中乱兵和地痞抢劫富户和商铺,引发动乱,外城百姓纷纷涌入罗城,当下郑祐下令紧闭罗城城门隔断了与外城的联系。”

    “钟种迹象表明城中军心、民心已经不稳。且我军已经完成战备动员,地道已经挖掘完毕,各部布置到位,并展开针对训练,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即刻便可以展开攻城。臣以为若是久了,难免暴露我们的企图,再者各军久备不战,必然懈怠。还有深冬将至,我军久居琼州不耐寒冷,长期驻扎野外,恐会导致疫病流行。所以臣以为宜早日发动!”张世杰回禀道。

    “陆相及各位爱卿以为如何?”赵昺听罢转向陆秀夫问道。

    “陛下,臣以为枢帅言之有理。”陆秀夫略一沉吟道,“当下我军四面出击连连取胜,但也是因为贼酋病死引发内乱,以致江南失控,为我军所乘。一旦他们内乱平息,便会调兵遣将前来征伐,而我军刚刚收复失地,尚有多地未能平定。所以臣以为应尽快结束临安战事,迅速转为防御巩固战果。”

    “臣附议,当下右相以兵至鄂州,但是久战兵疲,攻击乏力,始终难以收复;江钲一路虽然势如破竹,但后方不稳,且左翼空虚,很容易为敌迂回包抄,急需巩固后方,分兵保证左翼的安全。但当前我军已经精锐尽出,再无可调之兵,只有江浙尚有余力。”兵部尚书江璆出列道。

    “正是,如今军费浩荡,各处亦百废待兴,只有尽快巩固收复之地,财赋才有保障,维持国用。”户部尚书姚良臣现在压力巨大,当下钱花的跟流水似的,琼州多年的积蓄眼看就见底儿了,可到处都伸手要钱,都快愁死他了。

    “臣等附议!”其他几位尚书也出列施礼道。

    “好,那便在两日之后发动攻城之役,诸位爱卿务要同心对敌,收复临安,尽歼守敌,一洗破国之辱!”赵昺见无人反对,拍案道。

    “谨遵圣谕,臣等万死不辞!”诸臣齐齐施礼答道……

第753章 夺城() 
二十二日,借着陵城最后的弦月,宋军攻城部队悄然进山,在预定的突破口集结,准备在那惊天一爆后展开攻击。这么热闹的事情赵昺怎么可能缺席,他在距城墙二里许的一处制高点设置了指挥所,这里视野开阔,整个战场尽收眼底。当下敌军在城墙上点燃篝火,还不时的从城头抛下火把,并用绳索吊着灯笼放到城墙中央照亮城前,以备对方趁夜攻城,因此攻城的时间定在天光初亮时分。

    “前沿是哪支部队?”赵昺还是不放心,当下千军万马藏在山前,万一有人不小心暴露目标就惹祸了,他下到前沿巡视,发现据城前百步仍有人活动,皱皱眉问道。

    “陛下,是山地旅的锐军,他们准备在炸城后立刻登城。”田忠回禀道。

    “马上让他们撤回来,太近了,将领头的带来见朕!”赵昺低声呵斥道。

    “是,陛下!”田忠虽不知陛下何意,但此刻看陛下面色严肃,马上命人前去通知。

    “你们疯了,为何靠的那么近?找死啊!”赵昺见人被带到,立刻劈头盖脸地训斥道。

    “陛下,离城才能在炸塌城墙后迅速登城,减少伤亡。”来人却梗着脖子分辨道。

    “狗屁,城地下埋了五千斤火药,一声响都将你们震死了,还登什么城!”赵昺听罢气恼地道。

    “我们距城墙还有百步,哪里会有事情!”来人依然不服气地道。

    “你……怎么是你?”赵昺这时才发现声音有异,仔细一看惊讶地道。

    “陛下可以亲临兵锋,卑职又有何不可!”李三娘气呼呼地道。

    “唉,五千斤火药有多大威力能将整个小山夷为平地,你们埋伏在前沿会被震得五脏俱碎,顷刻送命,这绝非朕危言耸听!”赵昺放缓语气道。

    “啊……那我们离多远为宜?”李三娘见的认真,并非吓唬自己,不禁有些后怕惊讶出声地问道。

    “最近也不能少于二百步,切记要伏在地上以免被飞石砸伤,但上身要弓起不可贴在地上,否则仍有被震死的危险!”赵昺想了想言道,并做了个示范动作。

    “卑职明白了,谢过陛下,这便告知属下,卑职告退。”李三娘敬了个礼,转身便要走。

    “等一下!”赵昺却又叫住他,上下打量下李三娘,解下自己的防弹背心递给其。

    “陛下,卑职不敢!”李三娘见状迟疑下退了一步道。

    “朕这个虽有些重,却比你身上的皮甲效果好,一般的箭矢难以穿透!”赵昺上前一步亲手给她套上,然后又抬起她的左臂,欲为她扎紧束带道。

    “陛下,这……”李三娘见小皇帝当着众人毫不避讳的为自己披甲,真是又羞又臊。毕竟两人虽有婚约,可尚未成婚,不免身体僵直,话都说不清了,但是心里却倍感受用,这起码表明小皇帝对自己还是十分关心的。

    “记住,在炸响之后,要立刻展开冲击。那时城墙上的敌军不是被震死,就是震晕,且烟尘腾起,可以遮蔽敌军的视线,你们就要趁此时机登城。然后不要停歇迅速向前冲击,这时不要怕伤亡,不要停留,力争扩大立足点,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赵昺一边为其系好束带,一边叮嘱道。

    “嗯,我记住了。”两人离的如此之近,彼此气息可闻,这让李三娘心如跳鹿,呼吸加快,脸上火烧一般,点点头回应道。

    “还是头一次上阵吧?”赵昺系好最后一根束带,又为她扎上束腰带道。

    “嗯!”小皇帝环着自己的腰,这让她更觉不好意思,在其耳边蚊声道。

    “不要怕,一定要冷静。你是一军之首,若是慌了,麾下的人会更慌,一定要切记!”赵昺为她束好武装带,又看看有什么不妥道。

    “嗯!”李三娘又是只嗯了一声,给小皇帝敬了个礼,转身归队了。

    “哼,这小妮子还真有意思。”赵昺看着其的身影消失在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刻,喃喃地说道。

    “陛下,要不将山地旅换下来?”倪亮轻声问道。

    “真是娶了媳妇儿的人了,懂事了。但是不必了,你不明白!”赵昺拍拍倪亮的肩膀有些无奈地道。

    “陛下,李……李姑娘会不会生气啊?”陈墩又凑过来问道。

    “你看呢?”赵昺却反问道,而自己心中明白,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冬季天亮的晚,丑时过东边刚刚发白,城池临海近水潮气上升,山谷中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临安城就如漂浮在云中的仙府。赵昺端着望远镜看向城头,城墙上的篝火已经熄灭,巡查的敌兵懒洋洋的靠着女墙上等待换岗,一切都如平日一般平静。

    “陛下,倪都统发出预备爆破信号。”陈墩看前方有红旗摆动了三下,向小皇帝禀告道。

    “嗯!”赵昺点点头,将目光转向突破口,几息后见前沿指挥所上的红旗猛地向下一挥,他知道这是点火的信号,同时通知前沿的部队做好自身保护。而他并没有动,依然看着前方,他知道为了能保证爆破成功,一共在地下埋设了三条引信,但是他仍然担心,若是爆破失败,这么多人就白忙了,还暴露了主攻方向。

    ‘轰’,赵昺计算过从点燃引信到点燃炸药需要十几息的时间,可就这么点儿时间却让他觉得度秒如年,但是没有出现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也没有看到土石乱飞,烟尘漫天的情形,更让人失望的只感觉是不知谁放了个闷屁。

    “陛下,是不是失败了?”守在小皇帝身边的陈墩惊道。

    “……”赵昺没有吭声,但却出了身冷汗。他清楚如此大规模的爆破不仅是他,就连全军也从未使用过,而爆破也并非想的那样只要将炸药塞进去点火那么简单,其中对于药量的使用,爆破点的选择,坑道的深度等等都要经过严密的计算的。可他只能是盲人骑瞎马试着来。

    爆破点是根据进攻的大方向选定的,坑道是根据难易程度挖掘的,药室的大小也是估摸着来到,至于用多少火药甚至是采用填满为止的笨办法。而城墙主体是夯土筑成,外边又包靑砖,加上这段城墙又是紧靠皇城坚固可想而知,看现在的情形赵昺不能不怀疑爆破失败了。

    “陛下小心……”可赵昺还不及沮丧,就将脚下一震,身体晃了两晃,陈墩急忙将其扶住道。

    “塌了!”赵昺很快稳住身子,心中却是一喜,自己离爆破点这么远都感到了强烈的震动,那么起码说明爆破是成功的。他又急忙拿起望远镜向城墙望去,只见城墙就像一块掉在地上的酥皮点心一样,先是城砖纷纷剥落坠地,紧接着其中包裹的夯土向两边坍塌,如泥石流般漫流下去,显然坚硬的夯土都被震碎了,在爆破点两侧形成一道长十余丈的缺口。

    “冲上去了!”陈墩这时兴奋地喊道。

    “嗯!”但见担任主攻的三支部队皆向突破口涌去,而冲在最前方的却是山地旅,他们迅速顺着垮塌的城墙形成的漫坡攀上墙基,用钩枪搭在断茬上飞快的上了城墙,然后马上向前冲击。可这时护军一旅还在搭人梯,架云梯上城,五师和二旅则顺着缺口冲进外城,穿过御马院和登闻鼓院,以火药炸开丽正门进入皇城。

    ‘轰、轰……’东、西两个方向的水军也开始以弩炮轰击城头上的敌军,一方面牵制敌军使他们无法增援南城;另一方面掩护爆破船突破水门,打开入城的水道,以增加投入的兵力。

    “咱们回去吧!”三个方向都已经开打,受地形限制,随着进攻部队的挺进,赵昺这里什么也看不到了,他扭脸言道。

    “陛下,这刚刚才开始,怎么就回去呢?还不知道进展如何啊!”陈墩见走就走,而当下打的正热闹,他还想再看看,着急地说道。

    “四万打一万,城墙又已突破,若是还打不赢,他们只能跳钱塘江了!”赵昺笑笑道。

    “是啊,没啥看头了!”的陈墩兴趣索然,想想也是,攻城之战的重头戏就是能否突破城围,一旦城墙被攻破,当进攻方进入城中,战斗的结果基本也就确定了。于是他吩咐侍卫们收拾东西打道回府等待胜利的消息了……

    由于元军的防御重点放在罗城,攻击东城的一旅上城后兵分两路,一路沿罗城东墙向北攻击,一路沿外城城墙攻击,如此打的反倒比较轻松。而西外城与罗城共用一道城墙,因而布置的兵力集中,向这个方向攻击的山地旅遭受的抵抗也便激烈的多。

    李三娘率领的锐营虽然后移百步,但依然处于战场的最前沿,当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受到的波及也最大,她能清楚的感觉到地面的震动,山石滚滚而下,十来斤的石头都被震的弹起尺八高,而城墙上巡视的敌军士兵直接被从城上掀了下来,就是没被摔死,也被垮塌的城墙活埋了。她想到若非小皇帝命他们后撤,真的可能会被震死当场,不免出了身冷汗。

    待爆炸的余波刚过,李三娘便一跃而起率军展开冲击,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空旷地域,依靠手中的钩枪和娴熟的攀登技巧率先上了城。而上面的敌兵也正如小皇帝所料,他们不是被震得七窍流血当场毙命,就是还昏昏沉沉的爬不起来。在这个时候他们当然不会想着抓俘虏,不管死活都补上一枪免留后患,她则当先率众向前突进,扩大纵深,巩固立足点。

    李三娘领兵一路追杀那些被爆炸吓破胆的敌军,直至百步以外一处城墙折弯处才遇到了真正的战斗。城墙有两丈宽,虽能跑马,可也并排占不了几个人。她令人抢先开弓放箭射倒了几个敌军,然后以左手持盾,右手持枪顶着敌方的箭雨继续冲击,待双方距离只有几步的时候,她以盾牌挡开劈过来的长刀,长枪向前递出扎进其腹部,然后毫不停留单膀较力将敌兵挑到城下。

    狭窄的城墙使队伍难以展开,撞在一起的双方立刻展开混战,这种战斗完全没有什么技巧而言,完全是面对面的生死搏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因而一旦开始就异常激烈,中枪者凄厉的惨嚎,喷溅的鲜血,刀枪撞击、摩擦的铿锵声都让人神经绷的紧紧的,尤其是李三娘这种初次上阵的新军,这与平日的训练完全不同,但她知道自己此刻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也明白为何众人都阻止她亲自上阵。

    “嘿!”手中的盾牌早就不知道丢到何处了,一名敌百夫长手中的长矛扎在李三娘的胸口,同时她的长枪也向前递出扎在对手的咽喉之上。李三娘胸口中枪,被撞了个踉跄,同时听到一阵瓷器的破裂声,但她依然单手持枪捅传了对手的脖子。

    “杀!”李三娘中枪时觉得自己这次死定了,可只感觉到胸口有些发闷,低头看看罩在皮甲外的背心并没有破洞,立刻醒悟是陛下脱给自己的背甲救了自己一命。再看身边的兵丁已不知道换了几拨,她大吼一声又将一个敌兵扫落城下。

    狭路相逢勇者胜,俚兵向来悍勇,又逢大战将他们的暴戾之气完全激发出来,在他们手下根本没有活口,在李三娘的率领下生生将一向以善战的元军拦住,只杀的城墙之上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