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57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57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殿下、抚帅,右军已炸开东翅城水门,前锋乘船突入城中,守城敌军自北门溃逃,现正清剿城中残敌。”

    “报殿下、抚帅,左军会合义勇三千人已经控制扶胥和石门两镇,正向西翅城进发。”

    “报殿下、抚帅,广州盐民数千见我军攻城,乘机起事,已夺取三镇,请求配合我们攻城。”

    “报殿下、抚帅,中军已经尽数登陆,城中四处火起,已然大乱,赵都统以为机不可失,欲乘势攻城,请殿下定夺!”此时各军皆有人上船禀告战事进展,皆以按照计划完成各自任务,只是比预想的要顺利,进展快的多。

    “殿下,我军进展神速,群雄响应,各军及义勇合兵已有四万之众,老夫以为军心、民心皆可用,正是攻城的好时机,应调整诸军围住城池,以防梁贼逃走。”应节严接到报告,刚刚尚存的犹豫一扫而光,再提攻城之议。

    “传令赵都统,即刻派偏师封锁中城东、西两门,集结重兵于南门,待本王到达后再相机行事。”赵昺没有理会应节严的提议,他清楚老头儿被一系列的胜利所激,正处于亢奋状态,而忽略了初心。不过他也理解,大宋已经名存实亡,行朝建立后连连失利,如今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提振军民士气,彰显朝廷的存在。

    “殿下是欲围三厥一,放梁贼出城?”在一边读书的邓光荐突然插嘴道。

    “是也不是!”赵昺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殿下万万不可,那梁贼背主弃义,人人得而诛之,如此怎么放他逃走。正当将他擒杀,以儆效尤,使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不敢妄动。”邓光荐起身施礼说道。

    “殿下,邓记室言之有理,还请采纳!”应节严也跟着劝道。

    “哦,两位先生真以为我们能攻下广州城,并能守得住吗?难道要杀一人,而害全城才好!”赵昺有些生气了,面带愠色反问道。他们初战取得胜利看似兵将用命,其实不如说是计谋与科技的胜利,正是以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以火箭弹消灭了最强的赤马探军才得以形成对己方有利的态势。

    而这些人便头脑发热起来,真得以为自己这帮乌合之众有了能与梁雄飞的九江军一战之力。人家好歹是在京湖地区与蒙古人打了十多年的精锐之师,虽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却也不是羽翼未丰的帅府军所能轻易撼动的。即便此战能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取得胜利也是惨胜,使帅府军元气大伤;再者蒙古人征战天下,一向是睚眦必报,动辄屠城。现在急于北返是实,可已经死了千余探马赤军,再损留守大将,恐怕也会激的他们回还报复,而以帅府军的此刻的实力又如何挡得住。

    “阿弥陀佛,若有擒虎意,得有伏虎艺!”元妙突然高宣佛号道。

    “大师……你意有何指?”邓光荐听了脸变得通红,转向元妙道。而元妙又恢复了原状,捻着佛珠默诵佛经。

    “勿要多言。老夫惭愧,大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应节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元妙话中之意,而这正是此前自己所忧,可却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忘了初心。他拦住还要争辩的邓光荐,向元妙施礼道。

    “倪亮,命令起锚,前往城前观战。”赵昺说着抬腿出舱,心中暗笑,这元妙不说则已,张口便语出惊人。话虽不多,却一语双关,看似在说邓光荐没有洞悉形势的眼光,其实也是意指当前时事。

    “殿下,前边凶险,刀枪无眼,还请殿下勿要轻动。”眼见赵昺带着倪亮就要出舱,应节严又急忙上前劝阻。

    “应大人,老衲听闻你乃是枰中高手,可否赐教!”元妙这时插入两人之间说道。

    “嗨,大师就不要添乱了……”应节严虽说是也有武艺在身,也颇为自负,却自知不是元妙的对手,硬闯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眼瞅着殿下出了舱无奈的叹道……(。)

第098章 吓唬() 
♂,

    “哈、哈、哈……”出了舱门赵昺仰天大笑三声,心里觉得十分舒畅,暗道这自家人就是自家人。此前元妙除了教他习武从不多言,且总是一张亘古不变、不喜不悲的佛相,更没想到今天这关键时刻他会站在了自己的这一边。不仅为自己辩解,还替他拦下了应节严,最为可笑的是本来其是应节严派来看护自己的,可此刻竟然角色发生了逆转。

    “殿下,抚帅有令,座船不得擅入战区,这……”**接到开船的命令有些为难地说道。

    “**,咱们亲军的规矩是‘为殿下是从’,可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没等赵昺说话,倪亮瞪着眼说道,怪他分不清大小猫。

    “是,属下明白了!”**立刻明白了,马上下令开船。

    赵昺的座船在后军的前呼后拥下进入水濠,此刻所有商船都被水军驱赶到远离战场的一侧,降帆下锚看管起来,以保证水道的畅通,也防有人趁乱逃走。一眼望去樯桅如林倒也壮观,赵昺粗略的点点数只这一处也有大几百艘,想想加上城内及各处散泊的船只怎么也有千数,只是不知道自己最后能到手多少。

    再看城前探马赤军的营地余焰未消,还有袅袅的青烟升起,只不过其中夹杂着烤肉的味道。赵昺看着直摇头,好好的城池你们非给拆了,现在恶有恶报了吧,若是躲在城中怎么也不会死得这么难看。而仅存的中城前己方前军和中军已经列阵完毕,加上赶来的义勇也有上万人,将南城堵得严严实实。

    **见王爷眯着眼看到费劲,赶紧送上千里镜,赵昺对此甚是满意,接过来向远处看去。东、西两个翅城上已然插着宋字大旗,上面站的正是帅府军兵丁。而中城上则布满了元军士兵,不过他们去年还都是宋军,现在只换了身皮,大家便成了死敌。现在是张弓搭箭。时刻防备着城下的宋军,上演着同室操戈的惨剧。。

    “殿下亲临锋矢,属下未能远迎,还请赎罪!”这时赵孟锦、刘洙过船来见。上来便请罪道。

    “两位都统辛苦,何罪之有,现在战况如何?”赵昺摆摆手让他免礼道。

    “殿下,中城东、西、南三门皆按吩咐围住,两翅城也已收复。只待殿下下令便可攻城。”赵孟锦说道。

    “殿下,属下以令水军封锁了城内通往外部的所有水道,也已做好攻打东、西两道水门的准备!”刘洙言道。

    “嗯,打仗本王不懂,由你们商议定夺。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不能让梁贼将城毁掉,带走城中的钱财,否则咱们全军上下粥都没得喝了。”赵昺点点头说道。

    “这……还请殿下明示!”两人对视一眼,都从中看出对方满是疑惑,谁都知道刀枪无眼、水火无情。这仗打起来谁敢保证没有损失,赵孟锦再次施礼道。

    “抚帅在舱中,你们可以去问他!”赵昺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出出馊主意还行,具体到排兵布阵那是两眼一抹黑,于是将他们支到了应节严那里,自己只需看着他们别把‘要饭碗’砸了就行……

    少顷,应节严、赵孟锦和刘洙从舱中出来了,随后赵、刘两人向赵昺道别,随即乘船离开。而应节严却没走。与赵昺在船头观战。他们离开时间不长,赵昺再看城前的宋军阵型突然大变,弓弩队前移,刀盾兵在后。枪兵压阵。

    “先生,这是要做什么?”赵昺有些看不明白了,抬头问道。

    “殿下尽管看便是了,稍后便知。”应节严面无表情地说道,显然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

    “先生,这每队的军士皆使用相同的武器。可便是那‘纯队’之说?”赵昺讨了个没趣,又看了片刻问道。

    “正是!”

    “哦,原来是这般!”赵昺见猜对了,又疑惑地问道,“先生,如此编伍有何益处?花装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又有何不妥?”在冷兵器时代,将全队使用清一色的武器成为纯队;反之,全队以各种武器搭配使用称为花装。这本是两种战兵不同的编制方式,而到了宋代南渡之后,宋军多采用纯队编制,由此在后世引发了不断的争论。

    有人以为宋军在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便是因为采用纯队编制,才导致各兵种之间缺乏配合,使得战斗中不能相顾,一处被攻破则会全队崩溃。因而他们以为花装才是王道,尤其是以明朝时期戚继光的‘鸳鸯阵’为盛,其正是凭借于此才造就了名震天下,百战百胜的戚家军。

    赵昺前世也曾在网上与人争论过,可一帮人都是纸上谈兵,引据的都是史书野史所载,谁也没见过什么是纯队和花队,只能以现代军队中的编制为样板进行脑补。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往往‘学术’讨论变成了意气之争,以互相谩骂收场,自然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而今天赵昺算是看到了真相,也想知道大宋也算是人才辈出的年代,不会傻的分不出两种编伍的优劣,现在自己身边正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专家,他便想让其为自己解开这个困扰了自己多年的问题,若是再有机会回到前世,再也不必和那帮没见识的废话了。

    “殿下所言早年朝中也有争议,历时两朝才有定论。”应节严看看殿下,虽然心中仍有些不快,可自己身为人师,还是要尽责的。当然世上有几个不好为人师者,当然又有几个老师不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的。

    “还请先生详解!”赵昺恭敬地说道,心中却暗想原来这事儿不止后世有争论,当时便有了不同意见,而纯队看来便是争议的结果。

    “嗯!”应节严点点头,略一思索说起了当年的往事。高宗南渡之后组建了驻屯大军以替代已经崩溃的禁军体系,一般都采用五十人一队的编制。韩世忠等军都是行用纯队战术,四川诸军纯队也“以五十六人为队”。

    时任宰相张浚认为,“诸军当结纯枪、纯弓、纯弩队。枪之队在前,弓次之,弩次之。其弓弩手各带刀斧。每队九十人,通九队作一部,九部为一阵。缘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虏骑若近,先发弩,枪、弓队小坐,次发弓,若至前,则纯枪之势甚壮,可御马足,鲜有不胜”。而花装“徒便观看”,“弓弩数少,枪手又散在队中,参错失叙”,不适合与金军作战。

    当然张浚的说法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反驳,在反复争论之后也没有定议,各军仍各行其事。这场争论延续到孝宗后期,四川三个都统制吴挺、彭杲和傅钧都以为即使军队人数和武器数相同,而武器配置的巧拙,也是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意指花装不如纯队。朝廷才最终确定取消花装,皆以纯队编伍,为军中定制,各军编练的标准,此制也一直延续至今。

    “殿下可明白了?”解说完毕,应节严指着大阵问道。

    “先生这是还要强攻城池?”赵昺眉头皱皱眉面带愠色地问道。他此刻已经明白宋军之所以选择纯队编伍是针对金军的骑兵冲锋而设计的,但此更适用于大规模的会战,而不是小规模的近身混战。刚才赵孟锦排出的阵型以长枪在前,弓弩在后就是为了防止城中的敌军以骑兵冲阵。

    现在变阵让刀盾兵上前则是转为攻势,欲派他们强行登城。果然,这时水军派出十数艘小舟驶入城前的护城壕,又迅速下锚,将舟船首尾勾连在一起,便在水面上搭起了三座舟桥,正是为步军建立到达城前的通道。他们如此与赵昺先前的命令显然背道而驰。

    “殿下,虎藏于山中,不赶怎么会出山呢?”应节严看殿下生气了,知道他误会了,捋捋胡子说道。不过他也暗赞这孩子实在聪明,只凭自己的几句解说便看出了自己的意图,也看出殿下长于谋划,而对实战还是缺乏基本的了解。但想着他年纪还小,以其才智只要多加学习用不了几年便可成为一位称职的统帅,大宋的复兴也许真如刘黻所言要落在殿下的身上。

    “先生的意思是要敲山震虎,吓唬吓唬他!”赵昺一点便通。想想也是,现在周围城镇尽失,敌军已兵临城下,且兵力远胜于己,窝在城中还有城墙为屏障坚守待援,出城则有被围歼的危险,当下留在在城中自然比较稳妥。现在要想让他出城必然要让其先明白城中并不比突围安全,才能迫使梁雄飞弃城而走,完整的拿下城池。而并不想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给其留个门便会乖乖的溜走的。

    “正是,我们摆出攻城的姿态就是要告诉梁贼广州城我们志在必得,然后再施加威慑,使其心生怯意,兵不敢战,迫梁贼或降或逃!”应节严点头道……(。)

第099章 兵无战心() 
♂,

    城楼居高临下既是指挥部,又是城防系统的中坚,往往以大石巨木修筑而成,是极为坚固的堡垒,但今天似乎这里面也不安全了。宋军不知道用了什么武器,说是床弩又比之威力大了许多,说是抛石机却比之准确的多,简直是指哪打哪,短短的几息时间便将城楼的正面打得千疮百孔,几根粗大的立柱先后被砸中,裂开了几道手指宽的裂纹,仿佛再给一脚就会折断。

    ‘噗!’

    ‘啊……’眼看城楼里是不能待了,梁雄飞在亲兵的护卫下向外转移,可刚出门一支长矛飞射而至,蒙着两层牛皮的大盾像纸片一般被穿透,余劲未消长矛又插进了持盾亲兵的胸膛,将其钉在门柱上,幸运的是还没死,看着还在颤动的枪身发出惊恐地惨嚎。

    “快走,下城!”梁雄飞极力压低身子藏在盾墙之后向城下移动,他意识到城上已经没有了安全之地,那些以厚重的城砖垒砌的垛口根本挡不住敌军发射的石弹,更不要说那些战棚了,早就被砸趴下啦,现在也只有城后暂时还安全。

    “不准逃,快回去放箭,绝不能让宋军上城。”在疾飞的箭雨和石弹下梁雄飞挪到了马道后的女墙下,才觉得心中稍安,可护卫他的一队亲兵只剩不足十人,其余的皆倒在这不足三十步的路途上。这时一群军兵也逃了过来要跟着下城,他拔刀厉声呵斥道。

    “将军,挡不住啊,快逃吧!”一个士兵惊魂未定地说道。

    “言退者、斩!”梁雄飞一刀劈下,将强解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