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1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71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及军中之事,却……险些耽误了。”

    “哦,都是我贪玩误事,实在可恶!两位先生还未用晚膳吧?”赵昺这下明白了,今天确实不是两位先生有意为难自己,只是恰巧撞到枪口上了,见两人点点头,“王德,让膳房准备些可口的膳食,我留两位先生用膳。”

    “是,殿下,小的这便去安排!”王德愣了下道,殿下过去能简单便简单,今日难得张嘴要好的吃,他当然要费点心思,反正现在府中也不差钱了。

    “殿下……”

    “两位先生不必客气,一顿便饭而已。而我年幼又远离太后,一切事务都需你们代为操劳,我难报万一。再者古人有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一起亲近些,吃顿饭又有何不妥,是吧?”赵昺前世虽然讨厌这种吃吃喝喝的应酬,但也不得不承认也是拉近相互关系的最有效手段,而事情也往往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

    可对眼前这两位,他却另有一番感情,像师长、父子、师徒、朋友,又像是家人。赵昺说不清其中复杂的情感,他们之间虽有争执,却知道也是真心的为自己好,会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挡在自己面前,甚至不惜牺牲他们的生命!(。)

第129章 黏上了() 
♂,

    今日的晚膳比之宫中的御膳样式少了许多,也显得简陋,但比旁日丰盛多了。赵昺却十分满意,平日里自己吃的简单,厨房中备下的材料也少,仓促之间能做出不少也够难为厨子们了,当然这也就是在广州,否则在它处现卖都买不到。三人边吃边说,应节严说得不假事情确实有些棘手。

    此次帅府军攻打广州,助战的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江璆的族兵和召集的义勇,人数有三千人左右;另一只是陈则翁兄弟率领的由盐民和收集的溃军组成的队伍,人数也有数千;再有便是俘虏的广州勇敢军残部和梁雄飞率领的九江军一部,也有三千多人。

    江璆是王府翊善,又是广南西路转运使,他率领的队伍归入帅府军名正言顺,谁都没有异议,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俘获的勇敢军和九江军算是战利品,被帅府军收编同样顺理成章。麻烦的是陈氏兄弟的队伍,他们二人都是广东南路的官员,被征辟为帅府官员虽有‘仗势欺人’之嫌,可要用强也并无不可,难以处理的是他们的部属,而其中还有一支溃军便是驻扎在广州的摧锋军。

    摧锋军说起来与皇室还有些渊源,其是靖康之变后由信王赵榛组建,又先后转隶张浚和岳飞部,直至绍兴五年授予军号,归于广东提刑司节制,财物则由广东转运司负责,与湖南飞虎军、福建左翼军和广东勇敢军一样成为地方镇戊军,但名义上仍属殿前禁军系列,由枢密院管理。其间也曾多次受朝廷调遣出境作战,驻守战略要地。

    元军大举攻宋,临安陷落敌军进入广东,时任广东安抚使徐直谅遣广州人李性道权提刑,领摧锋军将黄俊,陈实。水军将领谢贤等至石门,阻止元军入广州。时广州兵力号称两万,李性道惧不敢战,仅黄俊部接战,余部畏缩不前,终于战败,退回广州。徐直谅逃出广州,元军入广州。李性道,陈实,谢贤投降。黄俊不屈,被杀于摧锋军寨佛殿下。

    不久,熊飞于黄世雄,梁雄飞交恶,宋朝廷遣制置使赵缙反攻广东,熊飞响应,易宋帜攻广东。赵缙兵至广州于熊飞会合。黄世雄等弃城,李性道献城归降。赵缙入城,杀李性道。陈实,谢贤等。委任潮阳人马发为摧锋军正将,驻潮州,州人推为权知州事。号安抚使。今年正月元军二次占领广州,知循州刘兴,权知梅州钱荣之降,马发率部千人逃遁。后暂归入陈任翁麾下……

    “前次,陈佥事曾经向我提过归于帅府之事,但我已明确拒绝他们了。怎么又旧事重提?”赵昺听完应节严的介绍,皱皱眉头说道。

    “殿下有所不知,瑞州先生几次找到我称其弟伤势一直不能痊愈,而帅府军不日便要撤离,他欲携兄弟及老小一同前往琼州求医,却只字未提归于帅府之事。”应节严说道。

    “呵呵,他倒是有些意思。他们兄弟要走,其麾下的兵丁怎么办,难道要解散吗?而麟州先生的腿我早已看过,基本已经好了,只需将养些时日,根本不必前往琼州啊!”赵昺笑笑说道,这哥儿俩是跟自己耗上了,若不是不想与张世杰再起冲突,他还是真心想收了他们。

    “老夫也是如此和他们解说的,但昨日我听闻陈氏兄弟已经分别向朝廷上书请辞,而其麾下的义勇也纷纷前往府中募兵处应募,摧锋军统领马发也要求归入帅府。可现在广东制置使张镇孙已率部前来,不日即到赴任,如此一来,岂不徒生变数!”应节严有些无奈地说道,这种事情他们要管也管不了,不管又会让同僚之间相互猜忌,实在有些为难。

    “瑞州先生所为正是欲盖弥彰,想借此遮人耳目。不过其为归帅府,却也是一片苦心,让人难以辜负。”邓光荐也笑笑说道。

    “两位先生说的是,他们这哪是投效,分明是将个烧的通红的火盆塞到我手里,这扔也不是,抱着也不是。”赵昺苦笑着说道,他们哥俩的把戏并不高明,连邓光荐这个书呆子都一眼看穿,更不要说朝中那些人精了。

    “唉,殿下所言不虚。若是我们坚拒必然让要投效帅府之士寒心,若是收留又会引起朝廷和同僚的误会,恐有人会弹劾我们帅府有自立之心。留与不留确是两难。”应节严叹口气说道,他得到消息后也和各司主官商议过,可意见不一,这才想听听殿下的想法。

    “两位先生以为陈家兄弟如何?”赵昺夹起块肉吃了,抬头问道。

    “瑞州先生学识过人,为人忠义,有治世之能。出任广东副使之时,其掌管广东南路粮食货物转运,兼理边防治安巡察监督,忠于职守,调运广南粮食物资,尽力协助朝廷组织力量抗敌,一心匡复保国。值元军大举南下时局维艰之际,又倡义举勇起兵勤王。是个不可多得之才。”应节严说道,“麟州虽年纪尚轻,但吾观其谈吐不凡,对用兵之法很有见地,随兄至广东后领军奋战,以身许国,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方大将,国之栋梁。”

    “是啊,我也曾与其兄弟论过诗文,他们不愧为书读之家,对子集经典如数家珍,治国安民之策也深有领会,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叹他们明珠暗藏,难尽其才!”邓光荐惋惜地说道。

    “那摧锋军战力如何,马发其人又怎样?”赵昺点点头又问道。

    “摧锋军有兵额三千四百人,分驻广东各州府不等,又抽调一部前往临安勤王,分散四方。后几经调增,广州尚有兵千人。其因作战勇猛为广东清剿匪类,镇压反叛的主力,历次奉调出境参战,曾平琼州黎硐之乱、战蒙军于阳平关、大散关,援广西之战皆胜,鲜有败绩。”应节严说道,“马发其人却不甚了解,但其能以战功升至统领想也有些本事,城陷后又可独领一军逃出广州而不溃,应有统兵之才。”

    赵昺听着二人之言好话说尽,不像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倒像是在为自己举贤……(。)

第130章 变通() 
♂,

    对于陈氏兄弟赵昺早有招揽之意,只是碍于‘清誉’还没有下手,没想到他们哥儿俩却先想出这么个顾头不顾腚的‘高招儿’,把自己放到火上烤。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可能还会有些犹豫,但赵昺本就是想一心逃命,希望能在乱世中寻个存身之地,却没想到摊子越铺越大,想低调都不可能了。而今只能是不断的扩张,使自己强大起来。

    至于朝廷怎么看,赵昺反倒是最不会放在心上。别人担心会被弹劾自己是想图谋自立,意图篡位。可他不怕,形势如果依然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下去,恐怕等不到自己生出要篡位的心思,小皇帝便归天了,到那时候他们都要哭着喊着求着自己当皇帝,说不定自己还不想干呢!陈氏兄弟如今使出了‘顾头不顾腚’**,尽管谁都看的出来是怎么回事,但面儿上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而自己只需顺水推舟便可。

    摧锋军就有些麻烦了,他们虽是地方部队,但也隶属于殿前司禁军序列。有和归附于帅府军的左翼军和勇敢军不同,其分别因为参加泉州之变和投降敌军而被朝廷视为叛军,赵昺兼并余部没有人会说什么。而摧锋军却不同,他们即便被赶出广州城也一直与敌作战,可赵昺又眼馋其战斗力,一支经过训练的百战之师总好过缺乏训练义勇,尤其是他们具有良好的血统,只要补充兵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便能很快恢复战力。

    “两位先生,帅府和殿前司及枢密院哪个权力更大一些,咱们帅府有没有权力调遣地方军队?”赵昺想了想问道。

    “殿下,这个不好说……也许有吧!”邓光荐首先说道。他知道天下兵马副帅这个官衔是临时授予的,并不常设,因而很难界定它的权限,对于殿下来说其实也是名誉大于实质。更多的是想以此为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军的。可说它大,并没有旨意授予权限,管了管不了枢密院和殿前司谁也说不清;说它小,这头衔却是太皇太后亲赐,当今皇帝又下旨确认的,有着钦赐的牌子意在代表皇帝行事,按例应该比其它各部司高上一等。

    “殿下,靖康年间金军南下,时高宗皇帝曾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统帅天下兵马勤王。时只有兵马数千,但在收拢了两河和山东各路兵马将他们皆纳入麾下,才有了中兴之事。既然没有明旨,殿下效仿当年高宗皇帝之例收编各路兵马并无不妥,即便朝中有人非议,我们也尽可以此争辩。”应节严沉吟片刻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给来个糊涂僧断糊涂案,如今有报朝廷船队正向广东靠拢,广南东路制置使张镇孙大人也正率一应官员星夜来此。未免夜长梦多,先生便以帅府名义拟一道公文给摧锋军并上报朝廷,征调摧锋军马发部前往广南西路助帅府收复失地,镇压盗匪。然后让他们于明晚登舟以护送前往琼州船队为名即可离开广州。”赵昺听明白了。既然没有规定咱们就按惯例乱着来,反正这兵荒马乱的,朝廷自顾不暇也不会在乎千把兵丁的去向,即便有人想追究。自己在琼州天高皇帝远,他又能拿自己怎样。

    “好,殿下此议妙极。我们帅府是借调而不是收编,至于何时让他们归建,那就要看战事如何了。”应节严听了捋捋胡子笑道。他虽不明白‘糊涂僧断糊涂案’是啥典故,但也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

    “是啊,如此一来不仅堵住了他人之口,又得一支强兵,殿下真是妙计!”邓光荐也赞道,心中却也暗自佩服殿下有担当,他也帅府的名义下公文,却没有假借安抚司之手行事,等于将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这份胆气不是谁都有的。

    “两位先生,咱们在广州城此次所获不少,但也几乎将市面上的铜铁、皮革和硝磺等军需物资一扫而光,而张大人不日即将到任,咱们还需抓紧时间将东西尽数运往琼州,否则他开口讨要也不好回绝。”赵昺让了让,三人吃了些东西后,又说道。

    “殿下说的是,广东路历经战火,各州县衙门几经变动,府库亦已一空。而朝廷又难以拨付所请,只怕张制置使也穷的紧,也指望能从广州筹些军饷。”应节严点点头说道,他清楚大家都穷,但自己更穷,进了兜的东西向外掏都心疼,“现在粮食和抄没的财物已经尽数起运,所需军资也分批上船,明晚又有船队前往琼州,后军和左、右两军、征募的工匠业已随船同往。如今待运的只有牲畜和战马及前军和中军所部军兵,只待船只回返便可全部离开。”

    “嗯,先生,你们说咱们的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赵昺夹起一块软羊放到嘴里大嚼着说道,自己一番‘搜刮’之下,起码一、两年市场都难以恢复,给后任留下个烂摊子。

    “呵呵,殿下多虑了。”应节严看着吃的满嘴流油的殿下笑道,“殿下下令惩奸除恶,返还赃物,将敌产分发给穷苦,而军中又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购买物资也是公平买卖,城中百姓、商贾尽赞帅府军乃是仁义之师,殿下贤明。”

    “两位先生,我想既然咱们做好人就做到底,将府库中缴获的钱资留给张制置使如何,也免得他无米下锅,到了吃饭的时辰便骂咱们师徒!”赵昺咽下嘴里的东西说道。

    “殿下提议,老夫以为使得,大家毕竟同殿称臣,共同抗敌吗!”应节严愣了下,憋着笑道。府库中有多少东西大家心知肚明,比之抄没的财物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外人不知道啊,他们只需按所获账册移交便可。如此一来殿下可赢得清廉之名,苦却也只有张镇孙知道,可又说不出,还得陪着笑,而殿下的‘牌坊’无形间又高出了两丈……(。)

第131章 战船(一)() 
♂,

    经过二十来天的折腾,该走的都走了,该来的也要来了。府衙中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平仓司和都作院及总计局都已先后转往琼州,如今只剩下内府各部和中军及各司处理善后的留守人员,喧闹的府衙比平日安静了许多,赵昺也难得清闲下来想想事情。要守琼州,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是赵昺决定前往琼州时就认定的事情。如今船有了,兵有也有了,但能否守得住他心里还是没底儿。

    赵昺知道忽必烈攻取江南之后便掌控了更多的资源,有能力随时组建一支大军发起远征,历史上其就先后两次发起对日本的战争,出动的战船就达数千艘、兵丁皆以十万计,当然这是在崖山之战彻底消灭了宋朝流亡政府之后的事情。但如果自己未能如他的愿死在崖山,这些力量就很可能会转而用在自己的身上了。

    限于琼州的资源,赵昺深知自己不可能建设一支与元朝数量相匹敌的水军,只能在战术和技术上想办法,以质量上的优势战胜数量上的优势。而以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明年便元军便会发起攻打琼州之战,以截断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