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64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764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嘿嘿,这蒙元领兵之将还有点儿意思,知道以此乱我军心!”枪炮声过后,又传来一阵北方腔的喊声,赵昺听了却被气笑了,但也不得不佩服这蒙元的领兵将领。

    要知道无论古今在战场上,主帅阵亡或是逃走不仅使指挥中枢失效,部队陷入混乱,也是极为影响军心的大事,否则也就不会有专门针对主帅的‘斩首行动’了。而在古代的军事体制下,主将的阵亡或逃离战场对于战争的影响更为严重,更不要说皇帝逃走了,这足以使在通信手段极为落后,短时间内难以验证真实性的各部发生混乱,进而导致大军崩败。

    不过赵昺却并不大担心,毕竟御前护军是精锐,且军纪森严,即便主帅阵亡,没有主将的命令依然会坚决执行命令,并不会一听到消息就即刻崩溃的危险。再者,谁都知道陛下久经战阵,经历过比这更危险的情况都多,怎么会在众军的保护下却轻易被敌军击伤呢!

    “升起皇旗,昭告各部,陛下平安,转上御舟指挥战斗!”谭飞却是不敢大意,立刻命令在御舟上升起皇旗,表明身份,并告之各部陛下平安。

    “给朕轰他们,居然敢造谣朕临阵脱逃了!”而赵昺这时却愤愤然地道。

    “陛下,那边的敌军尚未全部入网,现在将他们歼灭,不会让路上之地逃遁吧!”谭飞这时建议道。

    “哼,朕若是不发声,他们还真当朕被吓跑了,这只能让他们更加卖力的赶过来!”赵昺冷哼声道。

    “是,属下遵命!”在旁迎候的郑永立刻传令下去。

    起初因为战斗发生在军营中,为了防止误伤,交战中也只限于使用火枪和百子铳等小型火炮,加上为了能将袭击的敌人诱入寨中聚歼,一直没有动用火炮。现在水寨中战船都已经出港,在看到御船发出炮击码头的信号后,围追堵截的宋军各部也即刻隐蔽。

    随之调转船身的御舟以舷炮接连打出了两个齐射,顿时御船码头上火光腾起,将还欲寻船追击的蒙元兵丁炸的死伤一片,然后御舟才施施然调转船头的驶出水寨,几艘龙船接令后迅速围上来伴行警戒,以防止有残存的敌船出其不意的以火炮袭击御舟……

    眼见着御舟‘远遁’,挨了一顿炮弹的贾振厚已经意识到此次焚毁敌军粮草和擒杀南朝皇帝的任务全部落空,点检周围还能战的兵丁已经不足三百人,能战着也就二百来人。而他的处境也不容乐观,此时他们左侧是浩荡的湖水,前方是南朝皇帝行营,右侧是宋军御前护军的中军大营,后方则是尾随追击的宋军巡队,已经是深陷重围。

    “贾千户,下来当如何?”贺惟贤还未从刚刚的炮击的恐惧中缓过劲儿来,过去他听闻其他人谈论宋军火器犀利,总是不以为然,以为不过与火器卫相当。而见识了后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宋军的炮弹落地后还会爆炸,周边两丈之内的人是非死即伤,他在几位亲卫的保护下才得以幸存,可两个亲卫被弹片削去了脑袋立时毙命,一个被炸断了腿也是奄奄一息,他颤巍巍起身问道。

    “如今南朝小皇帝已经乘舟逃走,现下便只有与玉哇失部合兵一处,突围回返!”贾振厚见其盔歪甲斜,满身污垢,小脸儿吓得煞白,两腿不断颤栗不止,再无前时的威风,暗叹口气回答道。

    “我们已经深陷重围,想突围只怕是难了,不若……不若降了吧!”贺惟贤看看周围宋军已经围拢过来,他稍微犹豫了下言道。

    “你……”贾振厚闻听大怒,抬手将刀压在了其脖颈上瞪着其道。

    “贾千户勿恼,本使深受大汗隆恩,怎能降敌,只是说说而已!”贺惟贤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急忙安抚其道。

    “再敢提及,不要怪末将无情,必亲手斩之!”贾振厚深知自己若是当场将其斩杀,若是消息传回,家族必会受到报复,这才缓缓将刀移开厉声警告道。

    “好、好,一切皆听千户安排!”贺惟贤死里逃生挤出个笑脸道,可其转身时眼中却闪过一抹戾色。

    “今日奔袭失利,但我们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就是为我们自己而战。”贾振厚看着残余的士兵脸色肃然道,“我们要争取冲破宋军大营,与玉哇失部会合一同回返,突围中人人要奋勇上前,不要顾及伤者,即便本帅身死也不可停留救护,一切以突围为要。若是途中失散则前往湖田村会合,误时不候……”

    贾振厚交待完毕,开始分配兵力,他将尚有战斗力的兵丁重新编组,分成了三队。在开始突围前,集中全部火铳射击,将所有的弹药都打出去,然后全军开始突围,与敌不要缠斗,遇阻要迅速摆脱向前。而那些受了重伤失去行动能力的官兵,自知无力突围便自愿留下断后,掩护全军突围。

    “射击!”分配完毕,全军整理盔甲、武器,贾振厚已经发现行营外布有车阵,即便在奇装满员时要想突破也是极为困难的,此时根本无力闯过去,因此他将突破口选择在中军方向,从那里擦边而过就能进入苇荡,借助其遮蔽摆脱宋军的追击与外围的玉哇失部会合。他一声令下,所有的大铳和小铳立刻向中军射击,装填再射击……直到将所有的弹丸发射出去,而弓箭书也不断的引弓发箭快速的释放箭雨。

    “冲!”贾振厚扔掉手里的火铳,拔出战刀向前一挥,而其他人也已扔下火铳,拿起了刀枪蜂拥而出,向中军扑去。贺惟贤迟疑了一下也跟着冲了出去……

第1208章 事无万全() 
赵昺在御舟上观察着整个战场,虽然距离稍远看不真切,但也能了解战局的发展。在那日发现有敌军探营后,他便心生警惕,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也令在符离前线的倪亮加强对敌侦察,看其是否有什么异动。很快其便发现蒙元敌军在大肆征搜船只的情况,便将情况上报给行营。而水军也发现有船只在大营附近湖面出没,且在营周也有不明身份的人试图靠近大营。

    在接到各方的报告后,赵昺基本就可以断定敌军企图袭击己方后军大营,目标无外乎是囤积在零壁的粮草和自己这个头号‘侵略者’。获得敌军的意图后,他并没有惊动敌方探子,反而频频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内,而暗中却展开了布置。粮草辎重是二十万大军作战的保证,赵昺自然不敢等闲视之,也不会用此冒险。

    俗话说‘狡兔三窟’,在军事上其实也同样适用,在选择营地时,非特殊情况主将皆会挑选数处预备营地,然后从中选一,但同时还会建一个备用营地,以便有变时可以及时转移。所以他立刻启动应急计划,趁夜暗将漕船分批悄悄转移到备用营寨,而将旧寨当做诱敌的香饵,在外人看来一切如常,甚至行营都没有移动。

    两面作战最大的弊端就是兵力不足,当前留守零壁大营的兵力为御前护军的一旅两团和御前水军及担任护航的内河水军一个分舰队,兵力在一万五千左右,再便是数千随军民夫。而分兵两处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兵力不足,但是也不可能从前线抽调兵力,因此这场反偷袭作战就是看米下锅。

    不过赵昺并没有主持此次作战,由于在零壁御前五旅兵力最多,旅率罗大同职务最高,便由其进行组织反偷袭作战,其他人为辅。而他只是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此次作战,对如何分配兵力和组织防御,乃至反击作战皆不干涉,更不会提出具体的建议。

    “陛下,这股蒙元敌军作战十分凶悍,兵力已经损失七成以上,还依然能够组织进攻,实乃在近几年作战中少见!”在旁随扈的谭飞也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变化,当看到潜入大营的那股敌军在攻击行营失败后,虽然损失惨重却依然不降试图突围的情形,不禁啧啧有声地道。

    “嗯,蒙元的侍卫亲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不愧是亲军之名!”赵昺也端起望远镜顺着其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股残兵已经陷入重围之中,已然是突围无望,但依然在左冲右突寻找己方防守上的漏洞。若是不谈立场等其他,只论战斗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在前世赵昺混迹各种军事论坛时发现曾有个说法,在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中,一旦兵力伤亡一成就会崩溃,损失三成依然能坚持战斗就可称谓精锐。由于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且言者言辞凿凿,以致他也深信不疑,来到这个时代后初时也以此为标准进行估算。

    但是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战斗后,赵昺就对这个标准产生了质疑,因为在蒙元交战中很多战例皆是经过苦战,而敌方损失三成、过半依然死战不退的情况十分常见,在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伤亡过半,乃至战到全军覆没的情况也多次发生过。

    如此让赵昺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之谈’。他以为从宏观上讲同一个王朝的军队前期和后勤的战斗意识及战斗力会有很大的差距。而宋朝数次反侵略战争面对的对手除了契丹外,皆是以冗沉之身面对女真、蒙古这样的新生政权,从而出现数千人被敌人几十个人追着打,对战之时稍有损失便会崩溃的情况发生。

    赵昺当前面对的蒙元军队虽然已经出现颓势,但也只是与其全胜时相较,因而其出现高级军官贪腐,追求享乐等诸多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可必定底蕴雄厚。其次蒙元自立国开始就四处征战不止,长期的战争也锻炼出来一支善战之军,不但有着诸多精于指挥的军官,也有着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而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军队皆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军官作为传递命令的网络负责将指挥官的意志传达到每一个士兵那里,作战时下级军官的阵亡就意味着不能排布成预定的阵型,不能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然而一小部分低级军官的阵亡不会影响大局,因为还有别的下级军官兼顾指挥,或是有上一级的军官越级指挥。但若是随着大规模的低级军官的阵亡,无人指挥的士兵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从而依然会产生溃退。

    所以他的理解是:古代军队由于技术的落后,需要更多的下级军官进行指挥,在同样的伤亡下,下级军官的阵亡比例要高于现代,随着下级军官的大规模阵亡,军队失去了组织,余下的散兵游勇必然是会溃退的。不过在这一点上,对蒙元来说并非不能克服。要知道蒙元的军队从初期的全民皆兵逐渐过渡到了当下以当兵为职业的军户制,基本上也可以视为职业化了。

    而军队的职业化,这使得军人的军事素质提高,更多的人可以在长官阵亡时接替职位,军官也可以指挥更多的人,在崩溃之前就能重新结成一个新的基层军事组织。因而说蒙元军队指挥体系完整的保持和职业化、半职业化,使得其战斗力的下降也只是渐进式的,而非断崖似的下跌。

    所以赵昺以为所谓‘一成损失就能导致全军崩溃’的说法非是什么金言玉律,这里边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崩溃阈值,不同部队的顽强程度相差非常大。但在实战中可以设为止损点,或作为战略安排的依据。在部队伤亡超过一成就派预备队增援或者主动撤退,绝对不要干等着这只部队被打完了再派支援,那几乎肯定会崩掉。

    因为当前的战斗模式往往是面接触交战………一方失去信心放弃阵地逃遁于是将无防备的背后暴露给攻方追击造成更大的战损。可见两军相遇勇者胜的说法非是空穴来风,而在接触战中即便付出较大的伤亡,只要能造成对方放弃阵地,就是值得的,因为在追击中可以连本带利捞回来,此在许多以少胜多的小型战例就是明证。

    而在大规模的战斗中,即便战场广阔,会出现多个接触面,形势会复杂些,不过道理是同样的。在某个局部战场上,有可能是己方在接触面上击退了敌方,但在另一个战场上的接触面也可能己方被敌方击破。不过只要有充足的预备队,仍然能靠其增援作战不利的战场避免崩溃。而在重要的接触面被对方完全击退,使得己方更多的部队处在敌方威胁之下时,若及时撤退且以牺牲殿后部队的损失为代价,同样可以避免发生灾难性的全军溃败。

    但从微观上说的话很难说,一小支精锐军队在逼入死地的时候也可能战死到最后一人。而眼前这支蒙元残兵正是如此,他们此刻陷入埋伏之中,伤亡早已过半,却依然顽强的在战斗试图突出包围,赵昺不否认若是自己实现早有准备,还真有可能让他们打个措手不及。可要是说得手却欠奉,毕竟凭他们手里那些简陋的火器和处于绝对劣势的兵力想要撼动大营还是差了许多。

    现下之所以让这支蒙元部队渗透入大营,其实多半还是己方‘放水’之故,另一半原因则是由于己方分兵后却要面对两路敌军的奔袭。而作为主将的罗大同在战前布置兵力也是犹豫再三,他一方面既要保证留在老营中小皇帝的绝对安全,又要保证粮草辎重不失;另一方面还要挫败敌人的奔袭,歼灭渗透之敌。毕竟千日防贼,不若全力灭贼,使得他们不敢再觊觎自己的后方大营。

    为策万全,罗大同会同御前水军都统郑永、御前护军亲卫旅副都统***、侍卫营统领谭飞及麾下诸将商议了多个方案,想了不少办法,但是怎么看依然有漏洞。他们便呈给赵昺决断,可却被原样送回,并没有替他们‘做主’,无奈之下罗大同便选择了平均分配兵力的保守方案。

    战前按照诸将的分析,蒙元两路来袭,必然会同时发起进攻,互为犄角,以让己方难以相顾,从而在防线上出现漏洞,使他们有机可乘。便制定了诱敌进入空营,聚而歼之的方案,因此五旅的留守部队大部调往营外设伏,准备待其入毂之后再封死缺口,出动战船两面夹击围歼来袭敌军。

    可谁想到蒙元两路来袭兵马不配合,并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来,导致敌水军侵入时,己方水军不得不抢先开战,以防止诱敌深入的计划落空,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