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家和万事兴 >

第3部分

穿越之家和万事兴-第3部分

小说: 穿越之家和万事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照顾杏娘的现在还在二房当差的就只有秋鸿一个了,秋鸿摔断了膀子,魏氏就把俞承晟屋里的一等丫鬟荷香拨了过来。二房人手吃紧,这个借口可以让荷香把她送到书房不被处罚。

    出了屋子,还不等她细看这院中情景,冷风就一阵紧过一阵。孙树揪紧披风,缩了缩脑袋,开始想念自己那一件件带帽子的羽绒服,虽然是不值钱的旧款,好歹也能挡风。在温室效应的世界里待得久了,还真不习惯这种寒风刺骨的感觉。

    荷香穿着一件旧袄,袖边上磨开了,伸出手细瘦的胳膊要去抱她。孙树后退一步,避开了:“我自己走,你在前面带路即可。”

    荷香这回倒没怎么坚持,只是蹲下|身子,帮孙树把披风的缎子系好了,细细祝福道:“小姐可要跟紧奴婢了,那地儿往日里没什么人,小姐又是第一次去,岔了可就不好了。”

    孙树听了,心下微惊,方才自己在话里多次显露出让荷香带路的意思,倒是有些歪打正着了。她面不改色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惶惶了好一阵子,暗自警醒自己,以后要更加谨言慎行。

    俞承晟今年已八岁,有了自己的书房,魏氏口中二老爷的书房,却不在这个院子里。杏娘随着荷香过了一条石子小径,进了一个拱门,眼前便出现了一片绿意,在这个萧瑟的冬日里,十分喜人。

    孙树定睛一瞧,原来是一丛绿竹,茂盛葱茏。竹林对面的池塘边上,是一片梅林,白梅盛放,丛丛簇簇,开得极艳。她四下打量起来,方觉得这个院子比她住的那个要大上许多,虽疏于打理,却是个雅治的地方。

    荷香举步不前,孙树会意,停了下来,道:“你先下去吧,待会儿有人问起来,就说我遣你去取点心了。”

    荷香福了福,脸上一阵青紫,也不知是不是被风吹的,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竟然转身就跑,到门口时,被一块凸起的青石绊了一下,连头也没回,踉跄着就走远了,那样子,活像见着了鬼似的。

    孙树瞅着她的影子出了神,跟前忽地一个黑影蹿过,她没来得及看清,就听得“喵呜”一声。

    转身一看,一只碧眼猫咪跳到了院中的石台上,弓着背,全身黑毛直竖,朝着她露出了尖牙,一副随时要扑上来挠她脸的样子。

    孙树一跺脚,猫咪“呜”了一声,跳下石台,埋入竹林中,顷刻不见了。

    孙树摸了摸心口,顿觉整个院子空泛起来,风吹竹叶沙沙作响,墙角下,还未化尽的雪,混着泥土,看着很糟心。

    她瞅了一眼,忽然觉得墙根下的雪凹下去的印子像脚印的形状,往前走了几步正待看清,忽听得“咯咯”两声轻笑,转身时,一抹血红色浸在如云的白梅里,影影绰绰一个人形,瞧不清正脸。

    她手心里出了一把冷汗,抬头瞅了瞅正当空的太阳,胆子壮了不少,往梅林方向走了几步。林子里那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她心下定了不少,踩着满地的杂草枯枝,进了林子。

    待她行至梅林中央,那个人影却突然背过身去,大步跑了起来。

    孙树料定这人是故意引她,跟着小跑了一段,果然见到了一栋破败的小木屋。再往四周看时,却并不见那抹红色了。

    她惊疑不定地喘息着,耳朵里却钻进来一阵很古怪的声音,细细听了,却是一男一女的说话声,从小木屋里传出来。

    “心肝,这些天可是想死我了,昨儿个让长峰给你捎了信儿,我在那假山后头吹了半夜的风,都没见着你,可是恼我最近没来看你?”男人喘息着说道。

    “我怎么敢恼爷呢?只不过听说爷院里的那个正得势儿,”女人娇嗔着,“怕来了,污了爷的眼……”

    “好如玉,这话又是听哪个奴才浑说的了?”男人哄着,骗着,“我这心里头,可是从头至尾都只有你一个的啊……”

    “哼,这话不知道跟多少人说过了……”

    “就你一个……”

    “别闹,要是有人来了怎么办?”

    “哪里会有人过来,二叔死了之后这个院子就被封了,二婶可没那个闲功夫跑过来看这个守林人的废弃屋子,六妹妹还病着呢!”

    “哎呦喂,冤家,你轻点啊……”

    孙树活了这二十几年,再蠢,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低下头,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往后退着。直到后背撞到了一株梅树上头,梅花瓣纷纷扬扬落下来。

    她检查了一遍地上,因为输于清理,如今草儿都枯黄了,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她和那个红衣人的足印,皆未留下。这下是真的再也顾不得其他,她一咬牙,抬腿就跑。

    到院子里时,正好听见俞承晟的哭喊声,寻着声音,她一头扎进了堂屋后头的小楼里。

    撞开了紧阖着的红漆雕花门,她一眼便瞧见了端坐在屋子里的魏氏。

    魏氏原本正在教训儿子,此时见到女儿发丝凌乱地冲了进来,吓得半死,站起来,便过来搂住了她:“作死了!荷香这个死丫头,怎么让你出来了!”

    孙树瞟了一眼跪在地上满脸是泪的俞承晟,不及喘气,只愣愣地说:“娘……那个洞是我戳的……”

请安() 
又在屋子里歇了几天,凑足了半个月,孙树终于被魏氏允许出门走动了。

    这一日一大早,魏氏便领了她去老太太那里请安。孙树沉着气,随了魏氏拐过了好几道长廊,穿了好几个院子,一路走马观花,有些甚至来不及看园名儿,便匆匆过去了。

    魏氏怜她幼小,又大病初愈,本是要让胡妈妈抱了她来的,她却死活不肯。无奈之下,魏氏只得放慢了步子。

    到了老太太住的朝晖苑,二房的人才在廊下站定,就有一身穿细纹掐丝坎肩的女孩儿撩起帘子,笑盈盈地朝她们行礼:“二太太和六小姐来了,老太太正在里头和大太太、三太太吃茶的。”

    魏氏应了一声,拉上了孙树的手,点头,道:“劳烦青菱姑娘了。”

    青菱笑着回了一句“二太太客气了”,就不再多说什么,不卑不亢,倒也随和。

    孙树迈开短腿,随着魏氏进了屋,转过一个多宝格,就入了内堂。

    不及细看一屋子的人,一个穿着蓝色织锦绒袄的妇人就迎了上来,手里捏着一块绿色帕子,圆圆的脸盘,满是笑意,粗看起来,和蔼可亲。

    她拉住了魏氏的手,喜气洋洋地说着话,一副和气样儿:“二弟妹,你可总算来了,母亲从昨儿开始,就在念叨你和杏娘了。”

    魏氏低眉顺目地站着,神态恭谨,平日里带着笑意的脸,此刻却有些严肃,衬着她素色的袄子,更是不见一丝血色,沉声应道:“原就是我的错,让老太太记挂了。”说罢,她挣开了圆脸妇人的手,带着孙树上前两步,朝上座的老妇人屈膝行礼:“老太太,杏娘如今身子已经大好,我带她来向您告罪了。”

    孙树立刻从魏氏身边走了出来,向前跨了一小步,心里疙瘩了一下,才跪倒在了地上,按着魏氏之前便教好的,说道:“杏娘不懂事,闯了祸,让祖母为我操心,请祖母原谅。”这一段话不长,也简单,虽然念着有些肉麻别扭,她硬着头皮上了,把每一个字都咬清楚,说完把头往下一垂,倒也不觉得丢人。反正她趴着,也不知道周围那些人是啥反应。

    老太太笑了起来,道:“快别听你大伯母浑说,她是逗你娘的!紫兰,快把六丫头扶起来,这大冷天的,她的病才好,仔细着地上凉,冻着了。”

    站在老太太下首的紫衣女子应了声,上前来扶杏娘,孙树被搀了起来,立在原地,嘴里不忘道谢:“多谢祖母。”抬起头,却见厅中的正位上坐了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婆婆,身穿暗纹石榴花对襟褙子,额上戴了攒宝抹额,慈眉善目的模样儿。

    “来,到祖母这来。”老太太伸出手,拉她在跟前坐了,“快让祖母瞧瞧,这病了大半个月,下巴都尖了……”她侧身对的紫兰说了:“让吴嬷嬷待会儿把血丝燕窝和那两支百年老参送六丫头院里去。”复又覆上了孙树的手,柔声叮咛:“要是吃得好,就来祖母这拿。祖母旁的没有,这些东西还是不缺的。”

    右手边梳着双髻儿的小丫鬟端了一个填漆茶盘,见老太太说完了话,忙上前把里头的小盖盅呈了上去。老太太接了茶,掀起盖子,抿了一口。

    屋子里很安静,谁也没接话,魏氏站在中间,很不自在的样子,忸怩着说道:“老太太,这杏娘还小……”

    她朝孙树使眼色,孙树正挨着老太太坐着,后者看见了却不去理会,喝完茶,把盖盅稳稳地放到了几子上,也不再给魏氏说话的机会,径自转开了话题:“老三媳妇,四丫头也到了入蒙学的年纪了,不可再让她混闹了。”

    立在右下手的一个容长脸柳叶眉的妇人走了出来,蹲下|身子福了福,道:“定书学了《女戒》,现在已经会背好长一段了,昨儿个写了好几个大字,老爷看了直夸呢,说她是文姬再世……”絮絮叨叨,跟倒豆子似的,说个没完。

    孙树坐在铺了褥子的炕上,差点被自己的唾沫星子呛死,忙伸手狠掐了自己一把,把笑意压了下去。往下看时,魏氏也是面带菜色,只先头那个圆脸妇人面不改色,依旧笑呵呵的,倒像是没有听到一般。

    她诧异地瞧了她一会儿,这个人要么也是一个没文化的,要么就是沉得住气。

    孙树坐直了身子,心里还是稍微好过了一点,知道受不了的不只她一个。魏氏那样儿,自己的样子起码比她好一点。

    这个大梁朝和中国古代风俗相近,历史名人也是一模一样的。这位“老三媳妇”忒有喜感,四小姐俞定书会背会写一段《女戒》,竟然就成了现世蔡文姬了,也不知道真是三老爷说出来的,还是她自己瞎编的。

    老太太绷紧了下巴,黑着脸:“我只让你回去跟老三说了,选个日子送四丫头去蒙学,你倒好,啰啰嗦嗦说了一堆有的没的!”

    老三媳妇这个时候已经扯到了“念词念得特别利索,有易安遗风”,被老太太拿话一堵,顿时憋红了脸,尴尬地站在厅中。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太太,大小姐、三小姐和四小姐来了。”

    孙树朝外望去,多宝格后头窜出来三个女孩。

    打头的是一个梳着包包头的小胖丫,大脸小眼睛,一身大红色金丝花袄,背着手,迈着大步子,雄纠纠气昂昂地扫视了屋子里的人一遍,看见坐在老太太边上的孙树,竟狠狠瞪了她一眼,一路小跑,朝着老太太冲了过来:“祖母,定琴想你了……”一头扎进了老太太怀里,拱了好几个回合,趁人不注意,冲着孙树挤眉弄眼吐舌头。

    第二个穿着桃红色衣裳,长得很漂亮,像樽瓷娃娃,只是一双眼珠子咕噜噜地转个不停,不知在看些什么。她到了老太太跟前,也不顾后头的高个子女孩,先行了礼:“祖母,定书给您请安了。”

    第三个年纪应该是最大的,也最不起眼,走路缩手缩脚,从进来开始就一直低着头,闷闷地随了前头的女孩屈膝:“祖母,定墨也给您请安了。”

    老太太面色稍霁,这才让大家归了座。

    丫鬟们又重新斟了茶,送上来,气氛融洽起来。

    孙树闷头吃点心,在心里暗暗记下这些人。

    圆脸盘的妇人是大太太穆氏,目前揽权掌家,主持中馈;容长脸的是三太太周氏,庶房三老爷的妻子;胖丫是三小姐俞定琴;长得漂亮的那个是“再世蔡文姬”四小姐俞定书,周氏所出;剩下那个不起眼的是大房马姨娘所出的大小姐俞定墨。

    俞定琴黏在老太太身上不肯下来,老太太由了她去,倾身去问俞定墨最近在做什么女红,学里先生又交了哪些书,俞定墨一一答了,也不添油加醋,很平实地叙述,说最近做了几双鞋,正在读《论语》。

    老太太对这些回答是极为满意的,孙树看她点了点头,又对大太太说:“这崔先生倒是个难得的好学问,姑娘们识了字,可不能把女红落下。”

    崔先生是俞府的女先生,原是一个七品县令的女儿,和俞家有些沾亲带故,定亲之后,还未过门,那男的就生了一场重病去了。她死活不肯再说亲事,家中逼迫,她扬言要绞了头发做姑子,待到了16岁,就去了夫家服侍公婆。俞老太太怜她节义,知她夫家境况不好,特地请了她来府上教授几个女孩子诗书,贴补家用。

    大太太道:“母亲放心,前些日子我已经给云绣坊的辛绣娘去了信儿,也就这几天就会有回音了。”

    “辛绣娘?”老太太迟疑片刻,问道,“可是齐国公府上……那位?”

    “正是那位,”大太太顿了顿,“国公府如今只剩下两位待嫁的小姐,辛绣娘年前就请辞回云绣坊了。”

    老太太皱了皱眉头,却没再纠缠这件事,摆了摆手,道:“等辛绣娘来了,跟崔先生说一声,改成上午读书,下午做女红。开了春,把四丫头也送过去,到时候,给崔先生的束脩厚一点。”

    这件事到此为止。

    老太太的口气里透出了不耐烦,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善于看人眼色的孙树马上感觉到了这一点。

    俞定书来得晚,并不知道刚才老太太对她母亲的训斥,见老太太提到要让她去学里,嘴巴一张就要说话。被她身边的三太太使劲一扯,差点从锦杌上摔下来。

    巨大的动静引起了屋子里所有人的侧目。孙树看见大太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地嘲讽,马上又隐了下去,笑盈盈地不再说话。魏氏的表现更趋向于正常,蹙着眉,很不赞同的样子。

    出乎孙树的意料,发生了这种事,最在意不是三太太,反而是俞定书这个七岁的小女孩。她颇不自在地抖开了三太太的手,表情虽算不上嫌恶,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太太身边的都是人精。紫兰一看情况不对,连忙上前见缝插针,道:“老太太,饭已经摆好了,吴嬷嬷让奴婢问一声,是现在传饭还是待会儿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