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 >

第43部分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第43部分

小说: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妨前去请教一番?”
  黛玉闻言点了点头,“我先前已派人去探望了悫惠皇贵太妃,正准备亲自去请教。”
  迎春便笑道,“很该如此。”
  两人正要略过这个话题,便听得小太监在门外喊道,“皇上驾到——”
  小太监话音未落,雍正已然大踏步带着一身潮气步入殿内,见两人要上前行礼忙道,“行了,不必多礼。”苏陪盛捧着伞侯在殿门处,雍正一面让小宫女小太监们上前来褪去朝珠朝服,一面离得远远的对黛玉道,“朕先在一旁坐着便好,以免害你入了潮气。”
  黛玉闻言笑着停了要过去搭手的动作,迎春自觉多余颇为知情识趣道,“皇上,臣妾怕和安醒来见不到臣妾又该哭闹,这便回宫了。”
  雍正闻言这才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道,“那你便先回去吧,朕晚上再去你宫里用膳去看看和安。”
  “是。”迎春应一声退下。
  黛玉嗔怪道,“臣妾正与和嫔说些姐妹间的家常话,皇上来了,她便走了。”黛玉见他脸色有些青白,怕是受了凉,忙命人端来一杯姜茶和一方手炉。
  “忘了派人来知会你一声,倒是朕唐突了。”雍正终于换下沉重的朝服,舒舒服服的坐在铺了垫子的椅子上,怀里抱着烧的正旺的手炉,再从春纤手里接过一盏姜茶喝下去,这才觉得身子热乎许多。
  “瞧皇上的样子恐是有些受凉,等下叫太医来瞧瞧更好。”黛玉挨着雍正坐下,面有担忧,“可见这些奴才是不可心的,怎么还能淋了雨?”
  “不怪他们,是朕急着过来,一时不察而已。”雍正有些啼笑皆非,“这点小病也犯不着叫太医来看。”说罢他伸出手摸了摸黛玉的脸蛋,欣慰道,“好歹是温热的,往日这个时节,因你体弱,连身上都要比旁人冰一些,足见现下吃的这宫燕不错,朕再命内务府送料去太医院配一些,你需记得按时吃。”
  “是,”黛玉应下,促狭道,“皇上匆匆过来,连下雨都没注意避一避,是为了什么事?”
  雍正闻言亲昵地凑过去些,一本正经道,“你这长春宫总要朕牵肠挂肚的,自然惦念着。不说这个了,朕来是想嘱咐你一声,端午家宴的事你便交给端贵妃吧,朕让裕妃和敬妃去帮衬她。”
  黛玉闻言弯起了眉眼,委婉道,“皇上是臣妾腹中的螳螂不成,臣妾正为此事心烦呢。只是这回主要是为接待端敏公主和科尔沁亲王,端敏公主可是不容人糊弄的主,臣妾需亲手置办才安心些。”
  “无妨,端贵妃小时还在宫里住过一段时间,这些宴会规格她也是熟得很。”雍正心底亦是对端敏公主这位姑奶奶敬谢不敏,打定注意借机把黛玉拉出来,“何况朕下旨令她协理宫务,近来宫中事务多,难道她竟是个没用的不成?”
  说到这雍正面如寒霜,冷哼一声。
  黛玉见此大为惊异,疑惑道,“臣妾听皇上话音似是对贵妃颇为不满?”
  ——不然怎么专挖坑给贵妃跳?
  雍正面上闪过一丝不满,“无非是为了老四的那点事,朕记得那个莺儿原是恭嫔的宫女?竟不知怎么到了景阳宫任职,端贵妃便把她赐给老四做了侍妾。”
  黛玉闻言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四阿哥得高氏时便闹了一通,这才过了多久现下又闹出莺儿的事——难怪雍正对端贵妃颇有微词。
  一时又听雍正特意嘱咐她,“初五的殿选你便多加上心,还有禧嫔这一胎,朕听太医院的来报说她反应很大。”
  “臣妾明白,”黛玉不想掺和景阳宫的浑水,她本上心禧嫔的胎,当下便答应下来。又见雍正特意说起殿选的事,不免起了些小性子,似笑非笑道,“说起殿选一事,皇上近日政务繁忙怕是不能亲去体元殿。皇上既要臣妾上心,那臣妾合该问一句——皇上是想臣妾选些漂亮的秀女进宫还是选些大方端庄的呢?”
  “咳咳咳咳——”雍正正抿着茶水,顿时被呛了一口,哭笑不得,“凭你选是了,左右朕有了你便够了。”
  黛玉眨了眨眼睛,总算好心放过了他,道,“那臣妾可要好好选一选,总不能尽选些不合皇上心意的——也罢,快午时了,臣妾这就让小厨房准备着?”
  雍正顿时大松了口气,忙不送的额首,“也好。”
  *
  到了初九殿选这日,倒是难得的艳阳天,体元殿里里外外早被内务府的奴才清扫一番,黛玉想着既是新人进宫,便与贵妃合计一番于各宫处栽种了许多寓意喜庆的植株。
  从初九这天刚朦朦亮起,偏门处便已陆陆续续停满了载着秀女的马车,穿戴或雅或浓的秀女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各自与相熟的小姐千金们交头接耳,面上大都是难以掩盖的期待与忐忑,少有几位秀女神色平静气质出众,在一众人群里格外显眼。
  甄嬛原本兴味寡淡的倚在墙边发呆,四处看去无意间看到独身在墙角花影处一个熟悉身影。她略想了想,悄声走到那人背后,笑道,“眉姐姐!”
  沈眉庄闻声转身看过来,见是相识已久的好友亦是惊喜万分,“嬛儿!”沈眉庄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早听说妹妹中选了,可就是一直不得空见你。”
  甄嬛闻言凑近她耳畔,低声道,“我倒巴望着没选上呢。”
  沈眉庄只当她在说笑,没放在心上,“你又说这样的话了。”
  甄嬛只管拉住她的手寒暄,“姐姐一路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吧?”
  “在京里休息的这些日子早已调养过来了,”沈眉庄面上很是高兴,“如今我住在京里的院子里,不比从前在外祖家,一墙之隔,见面也方便,只我还总想着我们一起长大的情分呢。”
  两人皆是相视一笑,沈眉庄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说起来方才我远远还见着一位‘安小姐’,不知可是你信里说的那位?诺,就在那边。”
  甄嬛闻言忙向沈眉庄示意的方向看去,果然瞧见一身着淡紫榴纹衣服的小姐站在那里,正与一位汉军旗的秀女说着什么。瞧眉眼神色,姿容仪态,正是安陵容,她似有所觉的侧过头来,恰与甄嬛眉庄二人视线相交,不免一怔。
  “安妹妹,”甄嬛携沈眉庄走过去,后者则是略带好奇地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陵容二人,“我听说妹妹亦入得殿选,只是一直不得空祝贺,望妹妹勿要责怪。”
  “甄姐姐严重了,”安陵容闻言微微一笑,把视线放在一旁的沈眉庄身上,“不知这位姐姐是——?”
  “我名唤沈眉庄,见你面相似是较我小上一些,这里便叫你一声安妹妹了。”沈眉庄微蹲了一个平礼。
  安陵容亦还以一礼,“眉庄姐姐好。”她身旁站着的那位眉眼清秀的秀女亦上前与甄、沈二人见礼,“两位姐姐好,我名唤曹香玉,家兄乃是吏部侍郎曹必应。”
  沈眉庄见此不由笑道,“今日可见是有缘,认识了两位妹妹这样出彩的人物。”
  “姐姐说笑了,能见到沈姐姐这般标志的人也是陵容的福气。”安陵容话语间滴水不漏,见甄嬛主动上前搭话大有示好之意,心知是心系往日两家龌龊之故。倘若真进了宫,她亦不愿平白与人交恶,不免道,“甄姐姐今日的妆扮很是清丽素雅,与一众秀女不同。”
  “那我便不客气的收下安妹妹的夸奖了,”甄嬛心下微松,会意赞美道,“安妹妹今日也有别与往日,颇显出尘呢。”
  四人谈笑着,不知不觉时辰已近,宫里早已侯在一旁观察秀女举动的礼仪嬷嬷纷纷走出来,对秀女们道,“汉军旗满军旗都排好了,两人一对即可,都站好了。”
  人群便熙熙攘攘地动起来,旁又有一位面善的嬷嬷道,“容奴才再提醒各位小姐一句,各位小姐是千挑万选留下来的,此次是要皇贵妃和贵妃娘娘亲自相看的,这是天大的恩典。自然各位小姐也别紧张,别错了规矩就成。主子不留用的便是撂牌子,赐花归府,留用呢,便是被选中了……”
  沈眉庄不由道,“快到时辰了,我们也去排着吧。”她复又看向陵容二人,笑道,“但愿两位妹妹皆可得偿所愿,成功入选。”
  “多谢姐姐了。”安陵容温声回礼,看着甄沈二人排去前头,她则与曹香玉排在了中间位置。
  *
  体元殿内,黛玉与端贵妃早已端坐于两侧的贵妃椅上,远远瞧见秀女从一侧宫道而来,黛玉示意侍立一旁的唱班太监,“开始吧。”

  【七十四】

  选秀开始后,当下便有教仪嬷嬷领着一队秀女走上前来,唱班太监忙打开花名册:
  “嘉兴知府之女夏如花,年十六——”
  黛玉向下望去,见这一排秀女大都姿色平平,不免有些索然无味,失望的摇了摇头,这一列秀女便都撂了牌子。
  司礼太监见皇贵妃摇了头,遂扬声道,“嘉兴知府之女夏如花,撂牌子,赐花——”
  “通政司副使付安之女付华,撂牌子,赐花——”
  “娘娘可是有些乏了?也是,这一列列看下去竟都是些庸脂俗粉,未免无趣。”端贵妃觑见黛玉脸色,嘴角带笑,“娘娘也不必心急,这些引阅太监贯会使些‘先抑后扬’的把戏,想必那些出彩的秀女尚在后头呢。”
  “这些引阅太监竟敢揣测上意,也实在该罚。”黛玉轻瞥了她一眼,抿唇一笑,“本宫查阅入选秀女的名册时也颇见到了几位出挑的妹妹,心中很是期待。”
  “再如何出挑的美人到了娘娘面前只怕也要黯淡失辉了,”端贵妃碰了个软钉子,笑意却愈深,转而奉承道,“娘娘今日的妆容甚是威仪,只是耳畔的珠翠颜色有些浮了,娘娘现在的年纪倒还用不上翡翠,瞧着竟是有些不配了。”
  因着选阅秀女之故,黛玉今儿穿戴的是正经的皇贵妃服制,头戴金凤累丝朝冠,额上着金约,衣服上挂着朝珠。为显贵气便选了色泽较浅的翡翠耳环,不想反成了端贵妃讥讽的由头。
  “世人常有品玉、着玉一说,可见翠玉的色泽为其一,所戴之人的气质如何方能更凸显翡翠的美感,”黛玉双手置于身前,目不斜视轻描淡写道,“本宫厚颜,自不敢说配出了翠玉的韵味,只是本宫今日戴的这幅却是晋封‘皇贵妃’时皇上亲选所赐——自然意义非凡。”
  “时下的好玉确也愈发难得,贵妃既觉得这翡翠老了些,本宫戴着不好看——”黛玉语笑盈盈,“若是贵妃姐姐不嫌弃,妹妹宫中尚有一些沉了色泽的翡翠,便送予姐姐,也不算埋没。”
  年龄可谓是所有女人的死穴,端贵妃借翡翠警示黛玉资历轻浮却忝居高位,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倒底她身为贵妃的素养在那,见又一批秀女上前便适当转过话题,“臣妾竟不喜戴翡翠的,便不好糟蹋娘娘的心意了。依臣妾看,这排秀女却有一个不俗。”
  端贵妃刚巧瞧见的秀女正是陵容,言谈间司礼太监点到她唱名道,“六科给事中安比槐之女安陵容,年十六——”
  安陵容平复下心中激荡的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沉稳平和,下跪行礼,“臣女安陵容参见皇贵妃娘娘、贵妃娘娘,愿皇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黛玉隐约知道其父安比槐是在父亲手下当差,又见她生的颇有小家碧玉之容,咬字清晰、举止有礼,心里起意留她,便对端贵妃道,“姐姐的眼光果然是好的,先前的秀女不曾留过几个,选了她罢。”
  端贵妃心底属意的是那个与孝定模样相像的甄秀女,全不在意其它秀女如何,点头道,“娘娘抉择便好。”
  司礼太监当下喊道,“安陵容,留牌子,赐香囊——”
  其余秀女见此不由流露出一二分艳羡的神色,她却显知礼,面上并未喜形于色,规规矩矩地道,“安陵容谢过皇贵妃娘娘、贵妃娘娘,愿皇贵妃娘娘、贵妃娘娘身体安康,永享安乐。”
  她出身有些看不过去,端贵妃本还有些看低她,此时也面露满意之色,赞赏有加,“倒是个懂规矩的,不像那等轻狂了去。”
  这一列秀女下去,后几排果然各有千秋,不乏姿色出众的秀女,倒应了端贵妃那句‘先抑后扬’的话音。这一排秀女上来,便有两人令人眼前一亮,一个标致,一个清雅,相得益彰。
  “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
  养心殿内,雍正正细细翻阅老三胤祉呈上来的《古今图书汇编》编稿,这本汇编用铜活字印刷,主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每部酌情收录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
  此书堪称包罗万象,虽还未完书,但已显其精妙之处,雍正对此极为看重,里面甚至还收录了不少宋、元、明时的古籍,可谓是‘类书’之集大成者。
  殿内阒无人声,一时苏培盛捧着茶上前道,“皇上,贾大人和安大人已侯在殿外了。”
  雍正闻言头也没抬,“让他们进来。”
  “是。”
  贾琏与安比槐一同步入殿内,行礼道,“微臣给皇上请安。”
  “免礼,平身。”雍正放下书稿,吩咐苏陪盛,“给两位卿家看座上茶。”
  “臣等叩谢皇上隆恩。”
  待两人坐定,雍正这才率先对贾琏道,“自你本家出事受牵连卸职后至今也有一段时日了,如今也该上任了。”
  贾家的事被捅出来后贾琏便安分窝在家里,有一段时候家中上下皆是夹着尾巴做事,生怕牵连到宫中的娘娘。今天总算得了圣上召见,贾琏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心里大松了口气,忙跪下表心意,“微臣遵旨,愿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雍正道,“起来说话,朕想着你还是外放稳妥些。江宁织造上出了缺,这几日你便动身去吧,圣旨待你动身前朕再命人拟出来。”
  贾琏一时琢磨不透雍正的圣意,是单纯历练自己还是试水江宁官场?他当下也想不了那么多,应声道,“是,微臣这就回府动身准备。”
  雍正点了点头,“跪安吧。”
  “微臣告退。”
  贾琏走后雍正便把视线放在了安比槐身上,后者心中忐忑不安。
  “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