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 >

第5部分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第5部分

小说: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祖上曾封‘紫微舍人’的封号,家兄捐了七品的知事。”
  “宝钗,”皇后盯着她低垂的杏眼,饱含深意的笑道,“这实在是个有福气的名字。你今后便不必做那些粗活了,好生养着,本宫会派嬷嬷教你学规矩——你日后是该有大福气的。”
  有这样的美貌和好拿捏的出身,实在是个好棋子。

  【十】

  转瞬便是八月的金秋时节,行宫中的桂花树开的纷纷扬扬。
  雍正顾虑曹贵人,特下旨待其产后再起驾回宫。
  后宫难得安稳,至八月中旬,曹贵人平安在主殿内诞下三格格,只是因着在母体内受了难,身子难免有些先天不足。
  得知不是阿哥,华妃既失落又心安:曹琴默若真生了个阿哥只怕就不好掌控了;雍正心中倒是淡然,他早有所料这一胎九成会是‘温宜’。女儿娇嫩,他也更喜爱些,不仅当场将‘温宜’的名字赐下去,加封‘和硕公主’,还让苏培盛重赏了华妃与曹氏。
  见雍正表了态,其余妃嫔也纷纷赠上好言厚礼。太后对曹贵人感观平平,只按宫规送了礼。皇后为显贤惠,赠礼中还随带了亲手抄的厚厚一沓祈福经文,总算挽回了些许声望。
  九月解禁后,皇后便带着薛宝钗手捧羹汤去刷好感。
  勤政殿内。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后示意薛宝钗将羹汤递给苏培盛,笑容可掬,“秋来干燥,臣妾便命宫中手巧的宫女做了滋补的汤——皇上尝着可还合口味?”
  雍正尝下一口,顿觉很是爽口,不免赞叹,“皇后有心了,这手艺实在不错,很该奖赏。”
  皇后笑着看向侍立一旁的小姑娘,“还不快来谢赏?”
  “奴婢谢皇上夸赞。”薛宝钗端庄的行了一礼。
  听得这声音很是珠润,雍正不由得细看几分。
  眼前的宫女穿着桃粉色的外缎,更衬得肤色娇嫩;她平视地面,神色不见惊慌喜悦,举止有礼;周身自然而成一种大家气度,不似寻常宫女,倒像是官家小姐。
  半晌,雍正意味深长,“皇后确实‘有心’了。”语气温和许多。
  皇后放下身段主动示好,为了面子情雍正也该给个甜枣。
  “臣妾不过尽分内之事,”皇后面容平缓,“她名为薛宝钗,是挂名的皇商之后,家兄是七品的知事——是臣妾挑出的身份清白的良家子。”
  “薛宝钗?”雍正动了动眉头,“咳,是个好名字”。他语气怪异,“既如此,‘宫人薛氏,秉性柔善,着封为“官女子”,暂居‘长春仙馆’内’,待回宫后迁居‘延禧宫’西配殿。”
  这可是十二钗之一——雍正记得红楼原著中薛宝钗是小选落选了的。
  “臣妾代薛官女子谢过皇上恩典。”
  “皇后贤淑,朕心领之,”雍正收回视线,淡淡道,“前阵子华妃与朕说起想要主持温宜的满月宴,朕思来想去还是等回宫后大办一场方好。”
  “皇上想的周到,”皇后顿了一下,又道,“曹贵人身份不够抚养公主,温宜自是要交给华妃抚养——为自己的女儿操持宴席,华妃想必一定高兴的很。”
  “朕想着满月宴还是由你来办最好,按规矩这也是皇后的职责。至于温宜,华妃代曹贵人请旨把公主交由生母抚养——朕已准了。”
  “臣妾是嫡母,温宜自然也是臣妾的女儿,满月宴一事臣妾自该亲历亲为。只是——”皇后面带犹豫,“公主由一个贵人来抚养,是否不合规矩?”
  “华妃难得有这份心,朕怎好拂她的意。”雍正复又看向薛氏,“今晚便由薛官女子侍吧。”
  “那臣妾便告退了。”
  次日,雍正又下旨将薛氏提为‘答应’,几个高位妃嫔还好,其余低位妃嫔自是又妒又恨。
  长春仙馆内。
  妃嫔初承宠后都要聆听皇后教诲,薛宝钗神色恭敬的跪在大殿上,三次站起叩拜,方算礼成。
  皇后直言不讳,“这里没有别人,你这般聪慧,应当品的出本宫提拔你的用意。”
  “是,奴婢承蒙娘娘看重,不论何事皆但凭娘娘吩咐,奴婢万死不辞。”她的眉眼越发低顺。
  皇后满意地微笑,“你容貌出众,得宠是必然的。本宫暂还无需你去做什么,只要你对本宫忠心——自然有你的好处。”
  “是。”
  待出了正殿门薛宝钗方长舒了一口气,莺儿低声道,“小主真要听皇后娘娘的吗?”
  皇后摆明了是利用,莺儿自然为自家小主担忧。
  “不然又能如何,”薛宝钗语气平静,“现如今我无力摆脱皇后掌控,也只能尽力讨好了。”——但若她能手段得当,也未必不能翻盘而出。她心思圆滑,看出皇后绝非一个投靠的好主子,但从皇后身边下手却也是到皇上身边最好的方法了。
  皇后和善威严的外表下是连她都颤栗的狠辣。她自负才气,绝不甘心做一颗随时会被抛弃的棋子。自此往后,是荣是辱都要看她自己了。
  *
  九月底回宫后,薛氏的恩宠便被三格格满月宴的风头盖了过去——薛宝钗总算松了口气。
  之后曹贵人得赐封号‘襄’以示恩赏,华妃当场请雍正降旨将小公主的抚养权交给曹氏——曹琴默自是感激不已,待华妃更为忠心。
  接下来的半个月雍正都维持着奇异的好心情,上朝时简直如沐春风。
  十月初,雍正以为公主集福为由下诏正式解禁诚郡王胤祉,直郡王胤裼及废太子胤礽。其中胤祉被派去总理《明史》的修纂和建立西式学堂;直王闲附在家;废太子加封和硕理亲王,迁入京中的亲王府,虽未再被圈禁,不过雍正也告诫这位与众多大臣结怨的便宜二哥少外出往来,免得无故惹上是非。
  老三是文人本色,重新被重用后便只埋头干活;老大受够圈禁的苦,出来后便闷在直王府宅着了;老二亦是如此。
  三兄弟很安稳,大臣们却很心塞。
  老大老三倒也罢了,胤礽被放出来让不少康熙朝受过迫害的老臣都跳了脚;与胤礽交恶的宗亲贵族亦不在少数,纷纷递请安折子唠叨雍正;其余兄弟皆颇有微词,小一点的还好,中立如老五老七老十二不置一词。八爷一众与太子确是死仇,十三爷当初身在太…子…党时也没少受挤兑,对这位爷面色不佳。
  朝堂上吵闹不休,雍正被烦的毒舌指数成倍数直线上升。随后,近年关的三则消息直接把雍正的心情变为暴雨雷鸣。
  十月中旬,西藏官员上奏土司动乱。雍正派恒亲王及年羹尧领兵入藏。
  十一月初,前线尚无消息,倒是宫外来报,‘怀恪病危’。
  至十一月中旬,交芦馆总领太监来报,称齐妃忧思独女,亦病危。

  【十一】

  怀恪是雍正目前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历史上雍正一生只有四个女儿,长女和三女为懋嫔宋氏所出皆早夭。小女儿便是赫赫有名的年妃所生,只活到三岁就没了。
  怀恪出生时雍王府中只有她一个格格,当时其母齐妃最得宠,不仅一跃为侧福晋,又为雍正连生三子,怀恪自然是府上的掌上明珠,受尽了宠爱。最有力的证明便是她摆脱了雍正其余兄弟女儿的命运——抚蒙,反而嫁给了皇后的族侄星德。
  历史上她却布了温宪公主的后尘——嫁过去没几年便早早病逝了。
  雍正心里颇感沉重——这个小姑娘今年也才不过是17岁;本该是正当好年华的时候。
  雍正派老太医孙之鼎前去交芦馆医治齐妃,又派太医院院使刘芳声和院正医治怀恪——唯愿能微有成效,最起码能让怀恪能和她母妃见上一面。
  至于幽禁的齐妃如何会得知怀恪病重连带着自己也病了,除皇后的手段外再无别人——痛打落水狗可不是华妃的品性。
  至于华妃,雍正想着前去平叛的年羹尧眼神微冷。
  “苏培盛,让夏轶来见朕。”
  *
  年羹尧与恒亲王胤祺皆是掌兵的好手,二人一路势如破竹,基本就没碰到过像样的抵抗,到二月中旬京师就收到了平叛成功的捷报。
  雍正却毫无喜悦之情——粘杆处的效率向来令人满意,几乎是捷报传来的同时夏轶便传回了恒亲王的密信:此次战役中年羹尧的一言一行皆记录在册。
  敦亲王直言不讳,“风光虽好,人情却冷。”
  因着敦亲王和九爷的关系年羹尧待胤祺还算恭敬,言语间却难免轻视。胤祺还在密信上‘婉言’指出年羹尧常以雍正功臣自居,言若无他立下功绩,大清江山绝无安稳;又有西藏土司奉上银两美人献媚,年羹尧皆来着不拒;甚至他还将美人的名字刻上木牌,像皇帝一样每晚挑选牌子‘临幸’。
  “哼,好一个年大将军。”雍正不怒反笑,他将密信扔回给夏轶,“将这封信抄上两份,原件送去廉亲王府,另两件送去老九和老十。”
  “是。”夏轶恭敬接过密信,正要退下便见苏培盛弓腰赶了进来。
  “皇上,齐妃娘娘和公主——一同殇了。”
  大胜之军的归来未能驱散皇宫内的阴霾——齐妃葬入泰陵妃园陵,待公主亦下葬后雍正毫不犹豫地把气留给了那拉家——朕的女儿早早逝了,定然是受夫家的薄待了!别以为有皇后做靠山,你乌喇那拉家的额驸就可以随意践踏庶妃所出的皇家公主!
  额驸星德直接连降三级,皇后回笼宫权的日子也被雍正无限期搁置。乌喇那拉家的遭遇没人敢说上一句,先不论这算是皇上的家事,言官就是想出名的也得掂量掂量——实在尴尬。何况雍正是皇帝呢?他就是老大,他说的就是理。何况对于女控的父亲来说,处罚怠慢了自己女儿的便宜女婿还需要什么道理?雍正表示就是这么任性霸道没朋友!
  直到四月初满军旗的妃子常在伊氏怀有月余身孕的喜讯才让雍正平淡了些许心情。
  先将伊氏晋为贵人,永和宫主位虽是裕嫔,但雍正想起以往那些妃子的无故小产,便心气不佳直接通令皇后——若再出意外那她这位皇后也未免太无能了些,直接将凤印交给端华二妃共掌算了。
  伊氏不是得宠的主,皇后又被太后敲打一番,便收起了所有手段为伊氏保胎。华妃心系年家,兼则她的势力难以牵扯永和宫,一次不成便丢开了手。
  *
  春情只到梨花薄,年家便是如此。
  敦王府内
  胤俄自从看过他五哥报给雍正的密信后便寝食难安,严格来讲年家虽是雍正旗下的奴才,年羹尧却也和他们三兄弟颇有交情——其中尤以他十爷与年羹尧私交最甚。
  胤俄虽知年羹尧有些恃才傲物,却也万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没脑子 = 。
  老十向来不傻,他只是懒得去玩勾心斗角。雍正把信给他看便是为了点点他,想必这封信的内容雍正也给了他八哥和九哥看,想到这他总算安安心——起码这说明他四哥还蛮放心他仨,没打算借机落井下石最后又一网打尽。
  胤俄本打算找个机会进宫和他四哥卖卖蠢顺便和年羹尧撇撇关系 ,然后他就没了一个好侄女和一个小四嫂,接连半个月他一上朝就被笼罩在他四哥的低气压中——于是他假装称病,怏怏地怂了。
  听说宫中又有妃嫔有孕,胤俄琢磨着趁他四哥心情好点待会进宫怎么跟皇上说,转眼便看见自家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带着几个奴才丫鬟款款而来,身后跟着的人皆手捧好几张上好的狸子皮。
  胤俄随口问道,“这狸子皮不错,宫里按例赏的?”
  “寻常哪里常见这样新鲜的皮物,”博尔济吉特氏掩嘴一笑,“是年将军特意送来的头份。”
  “什么?!是年羹尧送来的?!”胤俄直接跳了起来——他躲还来不及呢!
  “爷这是怎么了?”博尔济吉特氏面带不解。
  胤俄大手一挥,“不管怎样,立刻给爷送回去!——告诉大门的,以后年家的东西不准进!年礼也不用再准备了。”
  “爷怎么这样说,”博尔济吉特氏面色尴尬,“年将军和爷几年的交情,往年送到府上的年礼也是最贵重的,这般失礼,王爷的面子往哪搁?”
  真再交情下去只怕不止面子,爷的命也要没啦!
  胤俄满肚子腹谤,他凑近博尔济吉特氏低声道,“皇上只怕要办他了,爷估摸着也就是这半年内的功夫。”说罢他抖了抖手中亮出背面的密信。
  “这——真的?!”博尔济吉特氏脸上难掩吃惊之色,“如今华妃娘娘正值盛宠,年将军又刚刚得胜归来——怎至于这般?”
  胤俄道,“年羹尧那脾气得罪过不少官员——连皇上也早就心有不满。这封信便是皇上的手笔了。”
  “王爷这样看开妾身便心安了。”博尔济吉特氏听后也是心头一松,她就怕自家爷犟劲上来与皇上杠上。
  “爷有那么没脑子么。”老十一脸郁闷。
  “那妾身这就把这些礼物送回去。”博尔济吉特氏笑道。
  “不,等等!”胤俄灵光一闪,他在原地绕圈子想了一会,最终咬咬牙,“以后的礼物就都不要了,这些皮子爷带进宫孝敬给皇上!你待会叫上管家把府上还在册的年家送的物件都收在一起,方便日后查证。”
  “妾身明白。”
  到养心殿外时老十都还一脸得意,带着这些狸子皮不仅向四哥表表心迹,顺便还刷了遍好感,四哥说不定会更高兴点少唠叨他——爷实在是太机智了!

  【十二】

  大军归来后自是封赏,雍正也借此机会晋封一众兄弟。
  年羹尧加封抚远大将军,爵至一等公,其子年富亦有封赏;一同领兵的恒亲王胤祺已是亲王之尊,爵位上是封无可封,雍正便授其镶红旗都统职,与淳郡王胤佑和加封履郡王的胤祹着手改革旗务;其余兄弟老九近几年一直在沿海各地管理建设通商口岸,劳苦功高晋封‘多罗贝勒’;老十四复位‘固山贝子’爵,入兵部实习;老十五加封贝勒爵入户部实习 。
  老十六早已被过继安亲王,倒是顶了宗人府丞的职位,执掌宗人府;至于老十七也是恩封果郡王,协理老八管理理藩院事。
  华妃也得以晋封‘贵妃’,雍正还要在宫中摆宴席‘亲自’宴请年羹尧和恒亲王这两位主将,华妃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