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1079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1079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古墓里面氧气稀薄,所以即便是在这个古墓里存放了千年,这些金钱币仍然跟新的一样,只表面一层薄薄的暗灰色,完全不影响这些钱币的色泽。

    除了这些青铜鼎里面的钱币之外,那边石庆云和周世涛又接连发现了很多的惹眼的东西,诸如玉器,越窑瓷器,女陶俑,还有好几把看起来极为精致剑,都被装在一个个木箱里。

    那些木箱经过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桑历程,早已经脆弱不堪,石庆云和周世涛早有预料,但是在掀开那些木箱子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掰脆了好几只。

    但里面的东西却是令人十分惊喜的,看到这些东西,周世涛可以肯定,这个随葬坑是肯定还没有被人光顾过的,不然这些随葬品不可能还这样完好无损地被放置在这儿。

    几个教授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急忙将等在外面的那些考古队员都叫了进来。

    箱子还有青铜鼎里面的东西都是要尽快处理的,这时候周世涛对霍思宁还是相对比较信任的,而且跟霍思宁的默契也不是其他那些队员能够相比的,所以周世涛直接冲着霍思宁摆了摆手,道:

    “霍丫头,你把摄影机交给其他人,跟我来这边打下手。”

    霍思宁见状,只得点了点头,顺手就将摄像机交给了一旁的一个女队员,然后凑到了周世涛跟前:

    “老师,让我做什么,您说。”

    周世涛瞥了霍思宁一眼,不知道是从哪个口袋里掏出了一瓶风油精递给霍思宁,淡淡道:“先抹一点这个。”

    霍思宁顿时不解,但还是接过了那瓶风油精,在太阳穴两侧都抹了一点。

    周世涛在一旁见霍思宁那随意点了两下的动作,不忘再补充道:“再多抹点,别怪我没提醒你。”

    霍思宁有些不解,但还是依言又补了些,这才看向周世涛。

    周世涛那边指着放置在角落里的几口箱子,冲着霍思宁道:

    “这些木材经过千年,都已经腐烂了,你给我搭把手,咱们得把这些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都掏出来。”

    霍思宁听了这话点了点头,也没怎么在意,直接就蹲下身去,只在心里默默腹诽着,不就是掀几个木箱子么,还用得着人打下手?

    只是,让霍思宁没有想到的是,她这边才将身下的一口箱子掀开一条缝隙,瞬间从那箱子里就涌出来一股恶臭,那臭味儿扑鼻而来,熏得霍思宁瞬间头昏脑涨,下意识地就松开手往后面退了几步,几乎是克制不住地就蹲下身干呕起来。

    周世涛的额头瞬间直冒黑线:

    “你这孩子怎么做事这么毛躁,我这还没来得及提醒你呢,你找什么急?”

    霍思宁扶着一旁的石壁,几乎整个人都弯了下来,连着干呕了好几声,实在是从那箱子里喷出来的臭味儿太难闻了。

    这要不是事先周世涛提醒她多抹点风油精,那清凉油的气味儿把那箱子里的臭味儿给遮住了些,只怕这会儿霍思宁就已经直接晕厥过去了,哪里还能完好地站在这儿?

    霍思宁呕了几声后,这才面色难看地抬起头来,眼睛里面蓄满了泪水,可怜兮兮地看向自家师父:

    “老师,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啊,怎么会这么臭”

    周世涛简直是哭笑不得,看霍思宁还是一副很难受的样子,连忙将手里的风油精又递了过去,送到霍思宁的鼻子前,试图用这股冲味儿掩盖住刚刚那股臭味儿。

    霍思宁连忙狠狠地吸了一口,这才觉得好像活过来了,面色也渐渐缓和了不少。

    本书来自

第2320章 恶趣味() 
    

    确认霍思宁没事儿了之后,周世涛这才没好气地白了霍思宁一眼,斥道:

    “你说你着什么急?”

    “那里头应该都是装的祭祀用品,你看到那个箱子上雕刻的祭祀纹饰没有?”

    “这几口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用牛头鸡血之类的东西浸泡过的器物,密封了上千年,能不臭么?”

    “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叫你来打下手,就是想着两个人站在箱子两头一块儿掀开,这样臭气就不会对着咱俩冲出来。”

    “结果你倒好,直接就冲上去了,我拉都拉不住。”

    周世涛嘴上虽然是训着霍思宁,但眼底眉梢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显然对霍思宁头一次在他手底下出糗感到趣味十足。

    没办法,平日里霍思宁这丫头做事谨慎周详,做什么都镇定自若算无遗漏的,就算是周世涛都未必能做到她那样细致。

    收到一个这样的徒弟,的确是骄傲得意的,但有时候却也缺少一点为人师父的自觉,因为他这个师父起到的作用太少了,很没有存在感。

    同样的,以往在季坤甚至其他几个徒弟身上看到的那些糗事儿,在霍思宁的身上自然也是没有的,少了很多乐趣,让周世涛觉得很是没意思。

    现在霍思宁终于马失前蹄,在他跟前出了这么大一个丑,周世涛当然是乐开了花,就指望着这个笑话乐一年了,哪里还会收敛?

    霍思宁心底里简直泪牛满面,尤其是在看到自家师父那笑意盈盈的眼睛之后,哪里还不明白这个老头在想什么。

    她这分明是被坑了啊。

    真是的,自家这师父怎么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跟个老顽童一样顽劣?太恶趣味了!

    不光是周世涛,那边石庆云跟谢道远都是憋笑憋得厉害,唯独霍思宁简直是欲哭无泪。

    有碧珠在,霍思宁的体质的确是增强了很多,但同样的,五感也比别人要灵敏很多。

    在那箱子里的味道散溢得差不多了之后,考古队的众人都觉得已经闻不到什么臭味儿了,纷纷上前来帮忙的时候。

    唯独霍思宁站在距离那几口箱子几米远的地方,仍然对那箱子里飘出来的味道格外敏感。

    霍思宁简直是苦着一张脸,整个人都不好了,恨不得立刻就将那些箱子盖给合上。

    谢道远在一旁看到霍思宁那一脸屎色的样子,又是忍俊不禁,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口罩递给了霍思宁:

    “喏,这个是干净的,你拿去用,要是还能闻到味儿,那就只能戴上防毒面具了。”

    霍思宁有些尴尬,这会儿所有的人都已经将防毒面罩给解下来了,要是她一个人戴着,那多显眼啊。

    她可不想这么出风头,要是被人吐槽太过娇气,不光是她丢不起这个人,就连她师父也会遭人诟病。

    这样想着,她也只能忍着,想了想又在那口罩上喷了不少风油精,戴上之后好歹是把那股味儿也遮住了大半。

    倒也不是霍思宁娇气,事实上,这会儿这随葬坑墓室里面的气味儿的确是不好闻。

    但因着这些人都是培训过的,也多多少少在考古墓里面呆过,见识过比这味儿还重的墓葬坑,所以这一点气味儿,还真就不算什么了,至少正常人都还能忍。

    霍思宁他们这一趟古墓挖掘,其实是有带了换门的鼓风机进来的,通风管也已经在事先就布置进来了,只要将鼓风机对准这个墓室,打开鼓风机就能将新鲜空气引进来。

    但谁都明白,这里面的东西随便一件都弥足珍贵,也经不起大量的空气涌入,真要这么干了,只怕反而会加速这些物件的氧化,还等不到他们将这些古董进行处理,恐怕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几口箱子都被打开了,周世涛那边戴着皮手套也开始工作起来。

    如周世涛之前所说的,那几口臭味儿十足的箱子里面,的确放置的就是祭祀用品。

    当然,这里的用品,并不是壶啊鼎啊这些东西,而是牛头羊头这些东西。

    这可能与现在很多人理解的用品有所差异,但这其实也不难理解。

    对学生时代的一篇文章有印象的童鞋,想来就应该知道,曹刿论战这篇古文里面就有提到过一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这句话里面的牺牲,常常令人不解,但这里的牺牲,指的并非现代词语“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这个牺牲的意思,而是指祭品。

    在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就叫做牺牲。

    不仅如此,“牺牲”这个词在古代其实分的非常细,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一般祭祀的用品包括牛羊猪,因此又称为“三牲”。

    但是古代牛羊猪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尤其是牛作为耕田的工具,更是具有特别的地位,哪怕寻常老百姓家里养了牛,除非患病,否则是不允许随意宰杀的。

    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允许宰杀牲畜来供奉神明。

    而且对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的不同,所用的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

    天子祭祀社稷才会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祭祀都不会选择牛,只有羊和猪,或者用鸡鸭替代。

    但这几口箱子一打开,其中两口里面赫然可见装得满满的牛头,霍思宁随便数了一下,就数出了五六只牛头。

    除此之外,另外几口箱子里的羊头和猪头也差不多的数目。

    能够拿出这么大的手笔,可见葛洪对于祭祀的这个礼仪的重视程度。

    这些牛羊猪头,在当时绝对是现杀现供的,但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自然早就已经溃烂只剩下了骨头。

    而那些腐烂的肉经过发酵之后,当然就汇聚了一股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恶臭,霍思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就将箱子给掀开了,当然就中招了。

    虽然这些臭味儿难闻,但周世涛还是宽慰霍思宁,再三表明这东西只是臭,并没有毒,让她只管放心。

    霍思宁听得周世涛这么打趣,脸色自然是一阵青一阵白,偏偏拿自家师父一点办法都没有。

    本书来自

第2321章 闯祸() 
    

    当然,祭祀用品不光是三牲,还有玉帛之类的,所谓玉帛,自然就是玉石和丝织品了。

    在晋代这些东西都是奢侈品,葛洪身价不菲,这些东西当然随葬坑也不缺。

    周世涛那边才刚开始处理那些牛头马面的,这边谢道远打开的一口箱子里面就有了大发现。

    在探灯照射下,连着几口黑黢黢的箱子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丝织物。

    “这是锻锦?!”

    看到那灯光下的丝织品露出了真颜色,饶是谢道远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我看看!”

    听到谢道远的这声惊呼,周世涛顿时精神一震,也顾不上去处理那一千七比多年前的牛头了,连忙几个跨步来到了谢道远这边。

    霍思宁见状也跟了过来,这一看,果然就看到几个装满了丝织锻锦的箱子。

    一千七百年前的晋朝的丝织物,虽然比不上汉代的素纱襌衣,但这样满满几大箱子,也绝对是够分量了。

    看到这情况,不光是周世涛,后面那些考古队员们也都激动不已。

    谢道远精神也变得兴奋起来,带着手套蹲到箱子跟前,和周世涛一块儿开始清理。

    这些文物毕竟都是国宝级别的,文物局的这些考古队员还太年轻,周世涛也不大信得过这些人的手法,怕毛毛躁躁地出问题,所以清理文物的工作,都是他和谢道远石庆云在进行。

    剩下的工作人员则是手里拿着密封塑料袋和档案袋,每个袋子上都贴好了标签,等待着文物封装入袋进行打包。

    这些袋子是用来记录文物出土的次序的,这是考古挖掘的规矩,每一个墓葬坑出土的几号文物,都需要建立档案袋,这样以便于将来的研究文献进行记载。

    霍思宁倒是不用负责做这些,她就是跟在周世涛后面打下手的。

    看到这些箱子里面的织锦,上面还有不少纹饰,虽然在这古墓里面尘封了一千七百多年,但是打开的这一瞬间,还是跟新的一样。

    霍思宁对这织锦上面的纹饰很感兴趣,忍不住问道:

    “老师,这上面的纹饰,是夔纹吧?”

    周世涛闻言却是摇头,道:“夔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但一般都是出现在青铜鼎上,刚刚我们进门看到的那十几个青铜鼎,上面篆刻的才是夔纹。”

    “这个叫凤鸟纹,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

    “这种纹饰,多用在织锦上,意味着彩鸟祥瑞,是一种特殊的古代图腾,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凤凰在古代被视为神鸟,传说中是最接近神族的兽鸟,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图腾使用更为广泛。”

    “其是凤凰涅槃之说的兴盛,让更多人将凤凰视为了传承与重生的精神寄托,所以很多大官贵族都喜欢将凤鸟纹用在日常的用品上,包括丝织物,还有酒器香炉之类的物品上。”

    周世涛盯着眼前的这些丝织物,眼神里却是流光溢彩:

    “当然,普通人是没有资格讲究什么纹饰的,荆钗布裙就已经很不错了,丝织品却是根本用不起的。”

    “这些织锦叫做云锦,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熙十三年,当时的皇帝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命名为锦署,从此标志着云锦的诞生。”

    “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自诞生之始,就有‘寸锦寸金’的美称。”

    “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延续到今天,也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我参与过多个晋代古墓的挖掘工作,像云锦这种物品,以前也曾出土过,但这却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完整的云锦,这简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

    周世涛看着这些丝织锻锦颇有些感慨,霍思宁也是颇为意外,想起她早前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关于云锦的记载,遂好奇问道:

    “这个就是四大名锦之首?”

    周世涛点了点头:

    “没错,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本身就代表着最高的技术水平,而云锦则是集历代织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