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1301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1301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没看到,之前我们开的那一批箱子,好家伙,开出了三只十二生肖兽首,还有好几只梁山七器,直接把周世涛黄振龙这些大佬都给招来了!”

    “好家伙,这几个老泰斗看到东西都不说话了,然后悄摸摸地抱着东西就往外跑,直接就给骗到帝都去,都不打算还给宁宁了,把宁宁给气得够呛。”

    一听到“十二生肖兽首”,“梁山七器”这几个字眼,苏青青这是真服气了,跟这些东西一比,的确什么康乾瓷器都不够看了。

    “你也别大惊小怪的了,继续吧,后面好东西还多着呢,开得多了,就不稀罕了,一会儿你别喊累就行。”

    越姝雯冲着苏青青劝道。

    苏青青立马抬起头来,不服气地道:“怎么可能喊累,这样的宝贝,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根本连半点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呢,这要是让我那些同学知道了,只怕光是羡慕嫉妒恨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心情了。能够摸到这么多好东西,别说几千个箱子了,来几万只我都不会喊累!”

    苏青青信誓旦旦地说道。

    越姝雯暗笑,你就吹吧,这会儿你倒是说得起劲儿,再过两个小时,我看你还能不能说出这样笃定的大话来!

    果然如越姝雯所说的那样,苏青青在开过几只箱子,先后被她开出了白釉瓷,黄釉绞胎瓷,黑釉、白地黑花和哥釉之后,已经从一开始的一惊一乍,慢慢开始变得淡定,到后面开始渐渐麻木,最后一声不吭,冷这一张脸开始默默地开箱子,心路历程要多明显有多明显,直看得霍思宁越姝雯等人都是哭笑不得。

    开着开着箱子,忽然就听到钟小幺那边一声惊呼,几个人顿时都抬起头来朝着她那边看了过去。

    这姑娘不能说话,只能是一张脸涨得通红,指着她跟前的一只箱子,冲着霍思宁“啊啊啊啊”地一通比划。

    跟钟小幺生活了这么几年,霍思宁也多多少少懂了一些日常的手语代表的意思,但钟小幺如今这么快速的比划一通,霍思宁是直接就看懵了,完全不知道她在说啥。

    好在她能够从钟小幺的眼神里面看得急切和慌乱,连忙疾步走了过去,那边苏青青几个也看出来问题了,都齐齐凑了过来。

    一看到钟小幺打开的这只箱子里面的情况,不说苏青青等人,霍思宁是率先就沉下脸色来,眼神是难得的凝重。

    这只箱子跟之前霍思宁他们打开的任何一只箱子都不一样,这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一整想笼的竹简。

    这些竹简中封都是用麻绳给困着的,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但竹简大约是在海底密室里面藏着,经过了海水湿气的浸润,再加上密室里面有老鼠虫蚁这些东西啃食,这箱子里的竹简被毁掉了不少,很多竹简上面都是虫洞和污迹,一看就知道损失不小。

    竹简,是华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在造纸术发明以及纸张普及之前,华国最重要的书写工具,就是竹简。

    竹简对华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是因为它的出现,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也使得先秦百家名流的思想与文化得以流传至今。

    但寻常的竹简,是绝对不值得那些侵华军不远万里地将之带离华国,耗费军力就为了弄回去一箱废品?

    那不存在的!

    哪怕那些侵华军不懂,可在当时的华国,很多的传教士、冒险家、考古学家,他们本身就是长时间逗留华国,又或是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早就是华国通了。

    这些人对于华国文化的了解之深刻,甚至比当时的很多学者都不遑多让,他们一定都是识货的,知道什么东西珍贵什么东西值钱,那些侵华联军有这些传教士、考古学家们作为向导,什么东西该拿,他们门儿清。

    所以,霍思宁敢肯定,这些箱子里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是不值钱的,能够出现在那海底,被当年的索马里海盗给截胡过来的东西,就都不是凡品。

    之所以这些东西被摆放在海底密室蒙尘,不过是因为那些海盗泥腿子不识货罢了。

    这也就意味着,眼前的这些竹简,一定是记载了什么重要的文字的东西,不然不会被当时的联军给盗走。

    霍思宁伸出手来,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其中的一卷看起来还算保留得完整无缺的竹简拿在手中,轻轻地解开了那竹简的中封麻生,一圈圈解开绳索。

    在拆解过程中,那竹简上,仍然有一层又一层的尘屑往下掉落,这些,都是虫蚁啃食后留下来的粉尘,却直看得霍思宁一阵皱眉。

    好在最后绳索被拉扯开,竹简摊开之后,霍思宁发现这一卷竹简还是连在一块儿的,内里并且损毁太多,虫蚁啃食的洞虽然也有不少,但还没有伤及根本,至少竹简上的字还是能够看得很清楚的。

    只是,竹简摊开了,上面的字却是歪歪扭扭稀奇古怪的,每一个认识的。

    一旁苏青青就率先开口了:

    “这啥玩意儿啊,我怎么一个字都看不懂?”

    越姝雯几个也是一头雾水,钟小幺之前之所以焦急,就是看到这箱子中竹简被虫给咬坏了,所以很是担忧,但看到这竹简上的字之后,她也是两眼一抹黑,还以为这东西不贵重,顿时倒是松了一口气。

    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阅读!。。

    

第2851章 四十二章经() 
可是,霍思宁却不像苏青青钟小幺这几个这么乐观和迷茫,在看到这竹简上的字迹之后,她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看样子,她又要给周世涛那边打电话了。

    看出来霍思宁的脸色不对,越姝雯察觉到不对劲,忍不住问道:“宁宁,怎么了?这东西很贵重?”

    霍思宁点了点头:“这是梵文。”

    “梵文?就是印度语?”越姝雯似懂非懂,“宁宁你还懂印度语啊?这上面写的啥,很重要吗?”

    霍思宁摇了摇头:“我也不懂,但有一点我知道,这一箱子竹简,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具体什么年代我不能确定,但最起码也有一千七八百年了。”

    听到霍思宁这话,越姝雯跟钟小幺两人齐齐张大了嘴巴。

    而一旁的苏青青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下意识地就抬起头来,惊愕地瞪着霍思宁:

    “东汉?梵文?那不是”

    后面的话苏青青没说出来,但霍思宁已经知道,苏青青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对,善见律毗婆沙里面曾经有过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

    “阿育王时代,正是华国的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后,佛教跟佛教艺术传入华国西域河西走廊一带。”

    “华国的学生学习的历史书上应该也有过这方面知识的涉及,梁代慧皎高僧传上面记载,汉明帝时期,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将这两梵僧所住的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这些梵僧就是通过丝路将经文带入西域的,但因为当时的文化阻隔,传入西域的佛教文明,都是以梵文为主,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在华国致力于传经,历经辗转磨练,才终于将其带来的经文翻译成为华文。”

    “这一卷合译出来的经文,就是华国的第一部汉译佛经,它的名字想来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名字,虽然可能是从某本武侠里面得知的,但一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见霍思宁又开始卖关子,苏青青下意识地就挠了挠后脑勺,她对一些大的历史知识还是很了解的,但是这些细枝末节,她就是真的完全不通了,忍不住急切地问道:

    “是什么是什么,你快说啊,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霍思宁瞥了苏青青一眼,笑了笑:“就是鹿鼎记里面提到过的四十二章经。”

    苏青青一怔,紧接着就忍不住笑起来:“哈哈,原来是这个,难怪你说家喻户晓!四十二章经不就是那韦小宝找到龙脉的那本秘笈吗?难道这箱子里装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的梵文版本?”

    霍思宁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说了我也不认识梵文,但我学的就是古董鉴别,对古籍也是有一定的涉猎的。”

    “这个竹简的制式方法,包括麻绳的系法,还有这竹简上的釉色等等,都是有时间沉淀的,我是从这些特征来判断这批竹简的时间年限的,所以只能猜个大概。”

    “不过,如果追溯一千七八百年的话,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盛行,所以其他的古印度文明通过河西走廊流入到华国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些竹简记载的到底是佛经,还是别的梵文古籍,我也不确定。”

    “但我也跟你一样,还是更偏向这箱子里,就是正经的梵文佛经,毕竟,如果是别的古籍,那些侵华军,应该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地从华国给偷盗回去。”

    “如果这些是当初东汉年间传入华国的佛经,那这东西就属于世界瑰宝了,对全世界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及起源,都具有重大意义,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霍思宁越看眼前的这口箱子,就越发觉得激动,想了想,她又冲着越姝雯几个招了招手:

    “这是用竹简记载的梵文经卷,不管是什么,能够留存近两千年,价值肯定都不低。”

    “但竹简这玩意儿体积占据空间不小,实际上一卷竹简记载不了多少文字。”

    “我估摸着这么一箱子竹简,记载的文字恐怕也就是几千个字,一卷经文,最起码也是几箱子竹简才能记录完全。”

    “所以咱们再找找,估摸着这附近还有其他的装有竹简的箱子。”

    霍思宁这话,让几个人顿时眼前一亮,纷纷加入到了找箱子的行列里来,再加上霍思宁利用天眼进行快速探测搜寻,很快,他们就有在这一堆箱子里找到了十几只装有竹简的箱子。

    将箱子挪了出来,并将其打开之后,里面果然都是满满的竹简,而且每只竹简记载的都是梵文。

    只不过这些竹简的情况跟之前钟小幺发现的那一只箱子里的情况差不多。

    这些竹简毕竟已经收藏了近两千年,里面被污糟损毁得非常严重,有的被啃食过半,有的麻绳断裂,成为了竹片散在箱子里,要补救修缮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霍思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只好给周世涛那边打电话,将她遇到的情况进行说明。

    那边周世涛也正忙着呢,为的也不是别的事儿,正是他们在霍思宁这儿带走的那几只梁山七器,如今正在开研讨会,周世涛就是组织者,自然不可能缺席。

    听说霍思宁这儿又遇到了棘手的事儿,还是跟梵文有关的,周世涛顿时就想到了一个人:

    “你这事儿找我没用,我也不懂梵文,但我知道一个人,他对佛学是非常有研究的,也很懂梵文,可以说是得道高僧,这人应该能够帮你。”

    霍思宁一愣,就听到周世涛在那边说:“这人你应该也认识,当年在云岭,这老和尚还去给你们做过法,后来在福城也是他跟白不治那老头一块儿破了那个阴阳阵法。”

    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阅读!。。

    

第2852章 中大奖了() 
霍思宁这才知道周世涛说的是谁:“您是说那位释善老方丈?”那老和尚霍思宁当然认识,而且还知道他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妙善大师的师弟。

    “可是这位方丈大师不是在五台山修行吗?难道我要带着这些竹简直接上五台山?”

    霍思宁皱了皱眉,倒也不是说将这些箱子带去五台山不行,她有储物戒指,这点东西带上去也不难,可这么大老远地赶过去,未免也太麻烦了些。

    周世涛倒是笑了:“那倒用不着,那个什么杭城最近在搞什么佛学典礼无遮大会,专门请那老和尚下山了,我给他打个电话说一声,然后你找个人开车直接去一趟杭城把人接到魔都去就行。”

    杭城到魔都倒是不远,开车也就是两个来小时的路程,听到周世涛这话,霍思宁没什么异议了,点了点头就应承了下来。

    当年在云岭的时候,因为那只奇怪的唐三彩马,包括霍思宁在内的诸多学员都由那个释善大师做了一场法事,就是为了驱邪。

    而请这位大师下山的人,正是苏青青的师父谢道远,据说这位大师跟谢道远是三十多年的老友了,既然要请这位大师来掌眼,倒不妨将谢教授也叫上。

    周世涛的电话回复得很快,几分钟之后,就将释善大师下榻的酒店和房间号都发了过来,并且告知给了霍思宁一个快速联络上这位大师的电话号码。

    得道高僧当然是不可能有手机的,但这位大师这次出行也带了助理,所谓的助理,其实就是他名下的徒弟。

    这位小徒弟到底是年轻人,比老和尚还是要浮躁一些,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也充满了好奇,七情六欲并未完全斩断干净,玩手机比很多人都要溜。

    但这位释善大师是很宽宏的一个人,对小徒弟也多有包容,并不过分苛责,出来参加无遮大会,还将小弟子带来让他见见世面。

    霍思宁随即就安排了一个人去接这位大师,人是吴均那边安排的,保证车技靠谱而且人会来事儿,绝对不会怠慢了那位大师。

    至于谢道远,早在听苏青青说霍思宁这儿又出了好东西之后,就已经来劲儿了,根本不用霍思宁招呼,他就已经自顾自地表示,他很快就到,让霍思宁他们在原地等着。

    霍思宁没有让谢道远去别墅等着,暂时也没有将这些装竹简的箱子转移出去的打算。

    这些竹简的损毁程度已经很严重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东西经不起车子路途中的颠簸震颤,不然随时都有可能散架。

    甚至当初从海底捞上来,都是多亏了有苏岚的皇天戒指作为转移媒介,不然这些东西从那个海盗老巢再到魔都,只怕就已经成了一堆破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