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362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362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不停蹄地再次赶往帝都,那边顾叙也才刚刚到家,结果刚进家门就接到了自家媳妇儿的电话,他媳妇儿从太城又追到帝都来了。

    霍思宁的原话是来帝都办事儿,但是某人却是根本没听进去,脑子里只顾着欢喜脑补,看来媳妇儿很舍不得他啊,上午才刚刚分开,下午就坐不住要追过来了。

    霍思宁是不知道顾叙心中所想,不然一定会满头黑线,对某人这脑补过度的行为表示无语。

    买了最快的航班,霍思宁再次踏进了帝都,顾叙饭也没顾上吃,又准备出门,顾母一看顾叙换了身衣服就往玄关走,顿时纳闷不已:“都要吃晚饭了,你去哪儿?”

    顾叙笑道:“宁宁晚上的飞机,我去机场接机。”

    顾母闻言顿时愣住,心中暗道这两人也太腻歪了吧,小叙不是才去s市呆了两天,还陪着霍丫头去周庄玩去了吗,怎么这才分开不到半天,那丫头就又跑到帝都来了?

    倒是顾老夫人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一个劲儿地冲着顾叙挤眉弄眼,笑得一脸暧昧:

    “这两人感情这样好,是不是很快我就要做曾祖母啦?你这当婆婆的,也要抓紧时间准备了,早点把那丫头娶进门来,到时候好抱孙子!”

    顾老夫人这么说,顾母顿时就笑了,看着儿子急匆匆的背影,暗自点头:

    “确实是该提上日程了,明天我去黄家走一趟,看看这事儿他们都什么打算。小叙年纪也不小了,早点把他们俩的事情定下来,我这心里才踏实。”

    霍思宁不知道,她这急匆匆赶到帝都来的行为,竟然惹得这么多人遐想连篇,脑补这么多,她在上飞机之前就给秦绍游打了个电话,跟他说明了情况,因为明天学校开学,她的人却在帝都,报名这事儿怕是赶不上了。

第822章 简体钟字() 
刚开学课业也不紧张,至于报道手续让人替办一下就好,因为知道霍思宁如今在跟周世涛学习鉴宝,所以秦绍游也没有过多责问,在霍思宁说清楚原因之后,就同意了下来,还让她不用着急赶回来,把事情处理好再说。

    不过秦绍游拿着手里的一份系里刚刚发下来的通知,眼神却是沉了沉。

    “我这儿倒还有一件事情,不过也不急,等你忙完了帝都的事情,回来之后到我这儿来一趟,这事儿可能需要你参与进来。”

    霍思宁有些疑惑,不知道秦绍游说的是什么事情,但是秦绍游没有明说,她也就没有多问,点头应了一声好,算是同意了下来。

    下了飞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霍思宁也没耽搁,在坐上顾叙的车之后,就让他直接开往周世涛家。

    东西拿到周家,果然周世涛就已经在等着了,看到霍思宁进来,他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装那件越窑秘色瓷的箱子,径直打开。

    瓷碗取了出来,周世涛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和强光手电筒仔仔细细地观察开来,看到一半,周世涛的手忽然一顿,忽然从一侧的博古架上取了一个玻璃呈蓝色的放大镜换下了手中的这个。

    将那蓝色放大镜凑到碗底看了看,周世涛的脸色忽然变得异常难看,紧皱的眉头似乎拧得出水来。

    霍思宁察觉到周世涛情绪的变化,顿时心中诧异不已:“老师,怎么了?”

    周世涛抬起头来看向霍思宁:“这碗,你是怎么看出来真假的?”

    又是这个问题,之前乔振桓和白馆长问的时候,霍思宁就已经回答过,可是这会儿被周世涛这锐利的眼神盯着,她却是蓦地心下一跳,感觉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感觉不对,跟我之前摸到的那件真品秘色瓷有些不太一样。老师,这瓷器,有什么问题吗?”看到周世涛那表情,霍思宁觉得自己的情绪也有些紧张了。

    周世涛知道霍思宁摸东西的本事,所以对她说的感觉一词并未怀疑,叹了口气,他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苦涩:“除了感觉,你是不是没有看出别的问题?”

    霍思宁摇了摇头:“这东西仿得很真,从胎到釉到款识都没纰漏,我看不出什么问题。”

    周世涛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和失望之色:“不是没有纰漏,而是你没有发现。这东西,留下了一个绝对的证据。”

    “怎么会?”霍思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她可是用天眼对这只碗进行过透视,这碗她根本没有看出问题,也没看出哪里有什么明显的作假特征。

    周世涛将他手中的放大镜递给霍思宁:“就在这落下的款识这里,你自己看看吧。”

    霍思宁接过放大镜,把放大镜的位置对准了碗底款识的部位。

    这一看,霍思宁只瞄了一眼,脸色就变得煞白一片,手一抖,放大镜立即掉在了桌子上。

    在那个印有官窑款识的位置,原本用肉眼看过去,除了红色的官方戳印之外空无一物,可是在霍思宁摆正放大镜之后,透过蓝色的玻璃,她竟然在那款识位置,发现了一个极为细小的简体字——钟。

    这个简体字呈现出深紫色,就像是一个重重的巴掌,直接扇在了霍思宁的脸上,火辣辣的疼。

    霍思宁心下一紧,连瞳孔都骤然放大了几分,她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个紫色的简体钟字,头一次感觉到挫败。

    原来就算有天眼,她也未必就能做到完全不出错,这只碗里面暗藏的玄机,就这样明晃晃地呈现在她的眼前,可是却让她给看走眼了。

    “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霍思宁忍不住开口询问道,连声音里都带着颤音。

    “这个放大镜使用的材料叫钴,透过它能看到特殊物质的颜色。”周世涛解释道,“这个作假的人水平高超,他在烧制这款瓷器之前,刻意在碗底用含钾的无色化学物质写了一个他的名字,就是为了给这个碗留下一个破绽。”

    “可惜的是,太城博物馆那边的那些老家伙都打眼了,没看出这人玩的名堂,被这个作假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周世涛这话说得无心,但是听在霍思宁的耳朵里,却是比骂她还刺耳。

    太城博物馆的那些专家们固然是打眼了,可是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她也没有看出这个简体钟字,甚至根本找不出这碗究竟哪里有问题。

    霍思宁只觉心中一阵难受,她一直以为只要有天眼,她就可以无所畏惧,可是眼前的这个赝品,算是直接给她敲了一记警钟。

    她太依赖这个作弊器了,才会出这样的疏忽。这碗明明有破绽,而且这个破绽还是作假者可以留下来的,可是她根本没有看出来。

    “你也不用难受,这碗,你没看出来的确不能怪你,以你这样的年纪,能够判断出这只碗的真假,就已经很难得了。我虽然对你充满了期望,但是古玩鉴定这一行,很多事情都讲究因果,你看不出来这个东西的问题,不是因为你本事不够,而是因为这个作假的人,仿制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似乎是看出了霍思宁心中的不平静,周世涛怕她钻牛角尖,连忙开口劝慰道。

    霍思宁本来内心汹涌情绪难平,可是听到周世涛说的这番话,却让霍思宁有些疑惑。

    什么叫这个作假的人水平已经登峰造极?霍思宁从周世涛的话里听出了更多的潜台词,听师父这话里的意思,难道他还认识这个作假的人不成?

    见霍思宁抬起头来目光疑惑地看着自己,周世涛轻叹了一声,抬起头来道:

    “你猜测的没错,这并非我第一次跟这个钟仿打交道了。二十年前,我曾经在景德镇购买过一件古瓷器,甚至还为此耗费了我将近半辈子的积蓄。”

    说到这儿,周世涛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看了看手中的这只秘色瓷碗,他忽然站起身来,朝着书房后面的一个小阁楼走去。

第823章 周世涛也打眼() 
不多时,周世涛就从阁楼的一个封尘的箱子里取出了一个物件,将那物件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才将东西抱了出来。

    看到那东西,霍思宁有些意外。

    这是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

    汝窑排于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不是没有道理的,汝窑的工艺精湛,加上其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时间短暂,所以传世珍品极少,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汝窑器件不足百件。

    这件笔洗釉色天青,直径不过十几厘米,边缘呈九瓣莲花形状,口略外撇,浅腹薄壁,底部有三枚极细小的芝麻钉痕。

    “这个东西,你怎么看?”东西拿了出来,周世涛神色复杂地盯着这个笔洗,忽然对着霍思宁开口询问道。

    霍思宁闻言将目光再次落在了这个天青釉笔洗身上,这件笔洗无论是从器型、釉色、底足还是纹饰上来看,均是完美。

    但是霍思宁却也知道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如果这个笔洗是真的,周世涛就不会拿出这个笔洗,也不会说他早些年跟钟仿打过交道。

    想到这儿,霍思宁还是忍不住伸出手,将这个笔洗拿在了手上,然后屏气凝神,借助天眼来对这件笔洗进行透视。

    足足过了一分钟,霍思宁眼前没有任何紫气出现。

    这个结果,让霍思宁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同时,她的心中也大概明白了,这个笔洗,大约就是周世涛刚刚所说的他二十年前耗费半辈子积蓄买下来的瓷器,而且,这个瓷器跟钟仿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这瓷器,胎,釉,纹饰,我都看不出问题。不过,我感觉是新的,出窑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年。”

    霍思宁如实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周世涛点了点头,拿了那蓝色钴镜示意霍思宁再看看。

    霍思宁已经知道这东西很有可能是钟仿,所以周世涛这么示意,她立刻就接过放大镜,把瓷器的底部翻了过来。

    不过这一照,透过蓝色钴玻璃,在底足款识上,她却并未看到钟仿的印记。

    霍思宁心下疑惑,又将放大镜在笔洗周身仔细翻看,在放大镜落到笔洗腰身上绘制的唐诗末尾,印有李太白的红色印鉴处,一个紫色的钟字再次出现了。

    霍思宁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钟仿暗记,这个表明了身份的紫色简体钟字,就像是利剑一般,瞬间穿透了霍思宁的心脏,让她的心忽然间好像被什么紧紧揪着。

    “当时在故宫博物馆,也存有一只汝窑象耳瓶,说起这象耳瓶的来历,跟我也有些关系。”

    “那汝窑象耳瓶原本是一对,数十年前,这一对笔洗为英国一个收藏家所有,后来将其中一件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而另一件则在这个收藏家去世后被其子女送到了拍卖会上。”

    “起初,这件笔洗为一个外国人拍得,后来又被一位神秘的华夏富豪高价购回。这个富豪虽旅居海外,但是祖籍却是北京的,就带着那件象耳瓶回了国,准备捐赠给故宫博物馆。”

    “这件汝窑笔洗,当时负责接待的人就是我。”

    周世涛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些旧事,再回忆起来,他已经能做到云淡风轻,只是内心说不遗憾不后悔那肯定是假的。

    “就是因为我摸过正宗的汝窑象耳瓶,所以我对于汝窑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把握。因此,在景德镇看到这件天青釉笔洗的时候,我几乎是十分肯定,这东西,就是汝窑。”

    “像汝窑这样的重器,平常在市面上是很难见到的,那时我也是太自负,自认为以我的本事,绝对不会在我熟悉的领域和我熟悉的物件上打眼,所以,秉着捡漏的心思,我耗费了近两百万,将这个汝窑笔洗给买了回来……”

    后面的话,周世涛没有再说下去,但是霍思宁心下也能猜测到一个大概了。

    发现打眼,两百万打了水漂。二十年前,那还是八十年代末,万元户都非常少,更不要说两百万的巨款了,这样的教训,绝对可以称之为惨烈。

    霍思宁心情也有些复杂,周世涛二十年前年纪也有近五十岁了吧,那时候他就已经是专家级的教授了,在古玩鉴定这方面肯定也颇有心得。

    但是这件汝窑笔洗,却让他打眼了,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难怪他在看到那个越窑秘色瓷是钟仿之后,反应这样大。

    这样的一件笔洗,如果是真品,到现在来拍卖的话,肯定是以亿元为单位来定价的超级重器,不说普通的收藏者,就是各大博物馆也会争着抢着要。

    只可惜,这东西做得如此完美,却竟然是个赝品。

    “这东西,我收藏了二十年,从未拿出来示人过,今天拿出来,就是想让你知道,在古玩这一行,光靠天赋是不够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的眼力再好,总有造假者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明,所以身为鉴定师,要做到的就是谨慎小心,绝对不要错过每一个细小的差异,因为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小的疏忽,就会导致我们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周世涛的这番话,也算是敲打霍思宁,他自然知道霍思宁的天赋不俗,但是古玩这一行不比其他,稍有大意,就可能会着了作假者的道。

    霍思宁明白周世涛的用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周世涛原本凝重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拿过那件笔洗,接着说道:

    “不过真要说起来,你比你师父我还是要强上不少,至少这两件东西你能看出来真假,我在你那个年纪,肯定是没有这样的眼力的。在这方面,我还有你那些师兄都不如你。”

    “这钟仿,如今我之所以能看出来问题,也是与我这些年的苦心钻研有关。”

    “古玩市场上仿制品不少,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人不多,这个钟仿,就是我最关注的一个。”

    “不过这人很狡猾,我调查了这么些年,也没有调查出多少头绪。”

    “今天既然你也遇到了,这件事你也就不能置身事外。”

第824章 新的任务() 
听到周世涛这话,霍思宁不由得愣住了。

    “老师,您的意思是?”

    周世涛深深地看了霍思宁一眼:“这些年,我也没有遇到第二件钟仿物件,所以我以为,这个作假的人已经收手或者作古了,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