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608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608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没有明说,但是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霍思宁手中的罐子。

    霍思宁也不傻,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看在秦连山的面子上,霍思宁也不能真不把紫陶罐子给他看。

    见霍思宁这么上道地将罐子递过来,那老头兴高采烈地抢到了手中,抓住那紫陶罐子的口沿就将罐子拎了起来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面。

    本书来自htl

第1310章 桐油() 
看到这个罐子,不只是秦连山,就连店里站着的店主和那个老掌柜都围拢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罐子。

    “看这胎质倒是挺薄的,有点像陶器,不过这包浆釉色看起来有点奇怪,这是个什么东西?”

    秦连山拿出放大镜围着那罐子前后上下看了一圈,又在罐子宽沿大肚那一片转悠了半天,用手敲了又敲,也没能看出名堂来。

    他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他觉得这东西黑陶不像黑陶,瓷器不像瓷器的,看起来倒像是做旧的仿品,也不知道霍思宁买来做什么,恐怕十有**是打眼了。

    秦连山没有见过真正的两晋紫陶,而且霍思宁手中的这个罐子外层被抹了一层厚厚的黑油垢,与传说中紫陶那“薄如纸,紫若透”的特征并不相符。

    “紫若透”指的并不是紫陶本身的紫色,而是指紫陶周身在光照下会泛出紫色的光晕,就好像要透出来一般。

    但是这家店里的光线比较暗,加上这件紫陶因为污垢沾染的关系,连包浆也不是那么瓷实,所以看起来颜色暗淡,用肉眼确实很难看出问题来。

    那老头看到秦连山的表情就知道他看不准这东西,忍不住呵呵笑了几声,回过头朝着霍思宁看了一眼,问道:“小丫头,你这东西,不介意我帮你清洗干净吧?”

    霍思宁有些讶异地朝着老头看去,见他一脸笃定的样子,知道他已经看出来这罐子上抹了东西,遂点了点头道:“老先生肯代劳,自然是求之不得。”

    征得了霍思宁的同意,那老者也不含糊,回头就冲着店里的老掌柜道:“俞掌柜,您这里有没有桐油和干净的白纱布?麻烦您给我拿点儿过来。”

    “桐油?”

    秦连山愣了愣,桐油一般是涂抹在木制家具上用来保养家具的,老白这是要用桐油做什么?

    那老掌柜的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他浸淫陶瓷行业数十年,还没有听说过用桐油清洗陶瓷器的,但是白老都这么说了,肯定有他的道理,那掌柜的也不敢多问,忙不迭地下去准备桐油和纱布去了。

    桐油是油桐树所结种子榨取出来的油脂,油桐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记载,在元代才经由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带到海外进行培植。

    桐油外观澄澈透明,涂抹在木制物品上能迅速干燥,并且还能起到耐高温腐蚀的特点。

    在古代,桐油的使用地方非常多,家具,船只,建筑,在油漆没有产生以前,被用来作为木制物品的保养良方。

    古玩与普通的东西精贵,覆盖在上面的污垢也不能随便处理,必须将上面覆盖的物质具体检测出来之后,调制出专门的配方才能清理。

    霍思宁光知道她买来的那个紫陶上覆盖了一层黑色的污垢,却不知道那些污垢究竟是什么东西,要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但是这个姓白的老头一说,霍思宁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

    不过她还是第一次知道,桐油还能用来给陶瓷器做保养,这让霍思宁感到非常好奇。

    这边一行人在等着,那个俞掌柜过了十多分钟才喘着粗气跑回来。

    他手里端着一个小碗,肩上还挂着一叠厚厚的白纱布,一跑进屋就将东西一股脑地放到了桌子上,讪笑道:

    “白老,让您久等了。咱这店里平时没存放这东西,我这还是跑到街对面那家家具城借来的。”

    这是实话,一般的家具店里会存放一些桐油备用,但是像陶瓷店是肯定没有的。

    那桐油虽然是透明状的,但是里面有很多杂质,很明显是劣质桐油。

    看到那桐油,白老的眉头就皱了皱,但是也没有办法,这点桐油也是好不容易才弄过来的。

    条件有限,他也就不讲究那些了,朝着那俞掌柜接着吩咐道:“俞掌柜,麻烦您再拿两个大碗,再取一瓶清水过来。”

    东西取过来了,白老就将那纱布叠成三层盖在碗口,将那一小碗桐油缓缓地倒在了纱布上。

    桐油透过纱布浸润过去,滴到了碗里,纱布上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杂质。

    如此这般过滤了两三遍,才将这一小碗桐油里面的杂质清理干净。

    桐油过滤好了,白老就将一瓶矿泉水倒在了另外一个干净的碗里,随后将过滤干净的桐油倒进去一勺左右,取了一根筷子不停地在碗中顺时钟搅动。

    按照化学原理来说,油是不溶于水的,但是白老这一搅动,原本如蛋清一般的桐油,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溶入水中。

    看到这一幕,众人都目瞪口呆。

    连秦连山都惊诧不已,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桐油可以配置出这样的秘方。

    桐油和水兑好之后,那白老又将干净的纱布泡进去,等到纱布浸湿之后,那边听从白老的吩咐去清洗黑陶罐子的老掌柜也将罐子拿回来了。

    这个罐子虽然经过了清洗,但是周身的黑色污垢并没有被清水洗掉,还是一副暗淡无光很不起眼的模样。

    这个用雾隐法的人巧妙地在陶器表层抹上了一层黑油,看起来就好像陶器本身在经过时间的侵蚀之后氧化形成的一层污垢一般,一般人很难看得出来问题。

    这是陶器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像瓷器年代久了之后,胎釉会微微泛黄。

    同样的道理,陶器在经过时间的侵蚀之后,会在表层形成一层物质,使其表面蒙尘,暗淡无光。

    取过干纱布将陶器周身擦干,白老这才伸手将泡在桐油碗中的纱布捞出来,然后用蘸着桐油水的纱布仔仔细细地开始擦拭紫陶周身。

    等到陶罐每一个部位都均匀地涂抹上桐油水之后,白老立即动作迅速地取了一块干净纱布在罐子上用力地摩擦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白老的动作,很快大家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随着白老用力的擦拭,那块干净的纱布之上迅速地擦出了一层厚厚的黑色污垢。

    而在陶罐被擦拭掉污垢的部位,一抹深亮的紫色就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第1311章 千年药罐() 
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件陶罐已经焕然一新,被黑色污垢藏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千年紫陶,这一刻在白老的手中显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那种纯粹的紫黑色,在光线的照射下好像要透出来一般,让在场的众人迷醉不已。

    不论是什么色彩的陶瓷,一旦它纯粹到了极致,就能显露出它的独特魅力。

    黑陶、白陶备受世人追捧,就是因为它们的纯粹。

    这件千年紫陶也是如此,虽然它周身没有半丝花纹雕饰,但是这种纯真质朴到了极致的东西,它的颜色再加上它轻巧精致的工艺,使它散发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个紫陶罐子材质细腻润泽,罐壁薄如纸,罐身轻巧,线条柔美,放置在桌案上看起来是那般端庄柔雅。

    深紫色的罐体隐含着青光,又如同镜子一般明亮,将众人的表情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伸手轻轻叩击,一阵悦耳如同鸣玉一般的声音就从罐子上传了出来,声音清脆,久久还有余音回响。

    罐身已经擦拭完毕,白老这才开始擦拭罐子底部,结果才擦拭了两三下,他脸上的颜色就骤变,看着罐底的眼神目瞪口呆,老半晌才喃喃地道:“这罐子……”

    罐底在一番擦拭下,露出了一个青色的图案。

    仔细一看,依稀能看得出来是一个太极图模样,在太极图案的下方,还有一个款识,用的是篆书,上书“抱朴子”三字。

    这些人里面,刘鹏程大约是唯一一个非古玩圈子里的人,对于“抱朴子”这个名字或许并不算了解。

    但是其他人不同,看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尤其是那个白老,整个人都为之一颤,嘴唇哆嗦着,眼中更是绽放出激动的神彩来。

    两晋时期最早的传染病专家,同时也是道教领袖和著名炼丹家葛洪,其字稚川,字号正是“抱朴子”!

    葛洪是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人称“葛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他的巨著《肘后方》,是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的医书典籍。

    不止如此,他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非常详细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从款识可以判断,这应该就是葛仙翁用来熬煮药草所用的药罐。”

    亲手将这件紫陶罐子擦拭干净,白老的眼神中直冒精光,不能自已。

    和秦连山甚至霍思宁几个的情绪不一样,这件紫陶若只是两晋古文物也就罢了,价值再高也不过是件古玩而已,但是在那个太极和“抱朴子”的款识标记擦出来之后,他的内心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这个药罐,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古文物,它不仅有历史研究价值,还是实用的中医珍品,这样的精品,如果只是存放在博物馆,那就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了!

    秦连山也没有想到这一擦之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意外惊喜,如果这紫陶真是葛洪用过的药罐,其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就是他看着都心痒痒,更不用说本身就是从事中医药理的老白了。

    “霍丫头,我算是彻底服了,你这眼光,老头子我自愧不如!”

    秦连山看向霍思宁的眼神真是又羡慕又嫉妒,这丫头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多少德,这辈子好运气不断,赌石厉害也就算了,居然连捡漏都比别人强。

    这丫头之前就曾在大栅栏儿淘换过一套珐琅彩,还差一点把大栅栏儿这边的派出所都给掀翻了,这次她又弄到一个紫陶笔洗,真不知道这丫头还会制造出多少意外。

    “秦老,您太过奖了,我也是侥幸,前阵子看了不少古玩方面的知识,刚好看到雾隐法的相关资料里面就描述了一个将白陶做旧隐成假物件的案例,所以在看到那个罐子的时候突发奇想,想着试试运气,碰巧而已。”

    霍思宁谦虚地笑了笑,她的确是前阵子看到了一本关于雾隐法的书,才会对那个罐子产生了兴趣。

    当然,如果不是她有天眼,能够确切地判断出那东西是真物件的话,她肯定也不敢相信这罐子居然是紫陶。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你若是看不出这东西有问题,就算碰到了,也只会将它当成赝品。”

    年轻人就该沉得住气,不能因为被表扬了就开始自以为是,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秦连山对霍思宁这般谦逊的态度很是满意,不过他对这个紫陶笔洗更为感兴趣。

    这样的精品紫陶,别说在民间,就是国内外博物馆也不见得有,他倒是没想过要将这罐子收入囊中,但是他一看身旁那好友的表情,就知道这老家伙恐怕是对这只罐子上了心。

    想到这儿,秦连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看向霍思宁的眼中露出了几分无奈:“霍丫头,这紫陶罐子你出不出手?你若是卖的话,就卖给老白吧,你放心,价格绝对会让你满意!”

    其实秦老不说,霍思宁也能从白老的眼神里看出他对这个紫陶罐子极为痴迷。

    因为这位老先生在将这个紫陶擦拭干净之后,目光就一直没有从它身上移开过,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神情不是骗人的。

    只是霍思宁并不愿意将这样的珍品出手卖掉,先不论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光是论这个紫陶的难得程度,她就舍不得放手。

    她如今并不缺钱,这样的珍贵古董却是百年难遇,她只恨手里的好东西太少,没有嫌多的时候。

    “不好意思,秦老,这紫陶我暂时不打算卖,若是哪天我想转手了,一定会通知白老的。”

    霍思宁拒绝得很直接,因为霍思宁很清楚,玩古玩的人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执着,若是她的眼神和口气里露出一丝松动的意思,这个白老绝对会死缠烂打到底。

第1312章 白不治() 
见霍思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秦连山就知道这事是谈不成了,也不好再过强求。

    那个白老在听到霍思宁说东西不卖之后,脸色也有些不好看,眼神中都露出了失望落寞之意,看向霍思宁手中的那个紫陶罐子更是恋恋不舍。

    “古玩讲究的是缘分,霍丫头你不肯卖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老头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丫头你不要拒绝。”

    白老头知道要收购这紫陶罐子怕是不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看向霍思宁的眼神里露出了一丝央求:“你能不能将这东西借给我,让我拿回去用一回?就三天,三天时间我就还给你!”

    霍思宁以为这个白老要把她这紫陶借回去,目的就是想要好好把玩一番。

    她也很能理解这位老人的心思,玩古玩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看过即是拥有,能够把玩一下这么精品的紫陶,绝对不枉此生。

    况且这白老头都说得如此恳切了,再说借给他把玩也不算什么过分的请求,霍思宁当然不会拒绝。

    “白老,这东西如果没有您帮忙清洗,不知道还要蒙尘多久。您只管拿回去看,什么时候把玩腻了,我再去您府上取。”

    霍思宁大大方方地就要将紫陶罐子交到老人的手中,眼中并没有露出一丝悭吝之意。

    白老闻言,脸色瞬间缓和了过来,露出了如同孩子一般满足的笑,冲着霍思宁点头:“不错不错,你这孩子不错!不过我现在还用不上这东西,等我什么时候凑齐了那些药材,再来寻你借这个东西。”

    霍思宁顿时愣住,白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