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610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610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立文下去之后,就轮到霍思宁了。

    霍思宁也不啰嗦,无视台下马立文眼神中若有若无的挑衅与探究,淡定地走到了木箱子面前。

    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盖在箱子上的绒布轻轻掀起一点,露出了木箱子上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

    霍思宁将手伸进去,最先碰到的是箱子里的第二层绒布,这是主办方为了防止考生偷看做的第二层保密措施。

    穿过第二层绒布,霍思宁的右手就碰到了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

    霍思宁还没有反应过来,眼前那天眼猛地就睁开了,下一刻那股冰凉之气已经迅速褪去,一股淡淡的紫色灵气伴随着温热,映入眼帘。

    东西在霍思宁的眼皮底下显出了它的真面目。

    这是一个类似喇叭状的橡木制品,沿口有着高低起伏的花边,外壁上雕刻着凹凸不平的花朵纹饰。

    整个喇叭采用的是镀金工艺,而且镀的是14k纯金,在喇叭之上贴着一个图案,上面是一只狗蹲在一个留声机前,图案下方雕刻着一个》

    》

    看到这个喇叭状的东西,霍思宁的心中就露出了了然之色。

    这是一个留声机的喇叭,在喇叭尖端有一个铜镀镍固件,固件上支点和套筒为一体,支点轴心为紫铜。

    固件上有一个生产日期,上面写着1905,可见这个物件是百年老留声机上的配件。

    只是这样的一个配件,没有道理会单独拿出来进行鉴定,旁边一定还有东西。

    霍思宁的右手朝着箱子一旁摸去,果然就摸到了留声机的另外几个物件。

    转台,唱针以及整个留声机内部的配件果然被拆卸了下来放在一旁,都带着淡淡的灵气,可见这些东西都是真的。

    这是一个手摇箱式留声机,产自哥伦比亚,宣统时期的米国经典品牌。

    百年历史的直把留声机,都有一个大条盒作为底座。

    这款留声机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唱箱周身为鎏金工艺,典雅高贵。

    不过当霍思宁的手摸到那个唱机的木箱时却发现了问题。

    按理来说,这款留声机的唱箱应该是用桃花木制作,实木一般都会红色中带有金色,而桃花心木的油漆,表面在经过岁月的侵蚀之后,会产生自然裂纹俗称蛇皮纹。

    但是霍思宁摸到的这个唱箱,表面却没有这个特点,这个唱箱表面颜色平淡不说,整个箱面也非常光滑,一点岁月留下的裂纹都没有。

    一般来说,新的油漆和老包浆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包浆光泽内敛,橡木木纹黑筋明显,新油漆表面会泛光,木纹并不鲜明。

    所以从这几个特征来看,这个唱箱一看就是做过旧的,整个底座没有一点灵气和热度,是十足十的仿品。

    东西摸清楚了,霍思宁保持着脸上的表情不变走了下去,心中却开始犯嘀咕。

    很明显这些配件是从成套的留声机上拆卸下来的,一个好好的东西拆成配件也就罢了,配件里面还有的真有的假。

    这哪里是考核,分明就是在耍人玩啊。

    和刚才一样,霍思宁依然站在马立文的身后,等着摸第二个箱子里的东西。

    大概是对第一个物件比较熟悉的关系,马立文的脸上露出一股势在必得的得意神色,看向场上的众人都有些不屑。

    霍思宁看到马立文那笑容,脸上就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会出纰漏,马立文这般自信,未免为时过早。

    至少霍思宁敢肯定一点,如果她没有利用天眼进行透视的话,她能猜到那些配件是从留声机上拆下来的就已经算不错了,打死她也猜不到那些配件里面会有真有假。

    这主办方分明是在那些东西上给他们设了一个连环陷阱,谁傻乎乎地跳进去谁就是个死。

    已经确定了之前摸的那个箱子里的东西是西方的留声机,再看着眼前的第二个箱子,霍思宁心下觉得,这箱子里的东西多半就是东方的物件了。

    待轮到霍思宁伸手进去摸东西的时候,她的右手下意识地伸进去扬了扬,不想却捞了个空。

    霍思宁愣了愣,心中有些惊讶。

    她很清楚这箱子里的东西不可能是空的,可是她的右手的的确确是没有碰到任何东西。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要么是这个东西很小,要么就是这东西很平。

    霍思宁静下心来,将手沿着箱子底部摸过去。

    不一会儿,她就摸到了一个圆圆扁扁的金属制物件,才刚一摸到那个东西,她的眼前就被一股浓烈的紫色灵气所包围。

    一面青铜镜出现在了霍思宁的眼前。

    从这传来的灵气和灼热程度可以判断出来,这枚铜镜绝对要比刚刚霍思宁摸到的那台留声机的年代久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在银镜发明出来以前,古代的人多是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铜镜来梳妆打扮的。

    而且在早期,铜镜也并非普通人家就用的起来的东西。

    只是铜镜的触感与其他物件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鉴定师只要手一摸就能摸出来。

    因为刚刚那个西方木箱子里的东西要判断起来难度并不小,所以,按照这样的理论来说,这个东方试题的考核,也没有道理会如此简单。

    霍思宁乍一摸,就觉得这题目太简单了,但越是简单她就越是觉得不对劲儿,总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猫腻,于是用手在整面镜子上摩挲了起来。

    果然,在摸到那个镜子的背面的时候,她就发现了问题。

    在这个铜镜有雕刻花纹图案的一面,被浓郁的灵气所包围着,但是在翻到用来照人的那一面的时候,霍思宁却发现,她的手下摸到的竟然是冰凉一片,天眼所到之处,一点灵气也没有了。

    和之前那台留声机的情况一样,这面铜镜也不是完完全全的真品,铜镜带有花纹的那面才是真的,而用来照人的这面,却是后来被人用别的材料给拼接上去的。

第1316章 判断依据() 
cpa300_4;。看%书%阁%^最新~更新

    那套留声机还好说,基本上可以确定整套机器是1905年哥伦比亚经典,因为唱箱被损毁了,所以物件的主人找了个仿制的桃花心木唱箱搭配上去。

    而与留声机相比,铜镜反而更难判断一些。

    那个铜镜背面是一副仕女花鸟图,上面的花雕采用的应该是螺钿工艺。

    螺钿又称钿嵌或罗钿,在古玩界也有叫“钿螺”的,它是唐代所特有的雕刻艺术。

    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这种用天然之物打磨制成的东西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唐代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其他工艺品上。

    从铜镜背面的纹饰风格以及画风就可以确定,那个铜镜背面应该是唐代所出没错。

    只是正面呢?有什么判断依据?这是蒙眼考核,只摸不看,她的答卷自然不可能写上她利用天眼所看到的东西,只能站在一个蒙眼者的角度去填写答卷。

    判断古玩最基本的方法,其实和中医上的望闻问切是一样的。

    除了用肉眼看和用手触摸之外,还可以靠耳朵听以及靠鼻子闻。

    想到这里,霍思宁猛地想起她之前摸铜镜正面的时候刮掉的那些铜锈,不禁低下头去看向自己的手指。

    她将指甲缝隙中一点不易察觉的粉末抠出来,用大拇指和小拇指轻轻摩挲了一下,又将指尖凑到鼻尖闻了闻,鼻间似乎有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铜腥。

    霍思宁的脸上露出了笑意,真正的古董铜器最多带着出土后的泥土气息,不应该有铜腥味儿。

    铜腥,这应该是最直接的证据了。

    霍思宁旁边的那几个鉴定师其实距离霍思宁并不远,只到霍思宁答卷上的答案。

    只是他们都觉得霍思宁太过年轻,并不相信她写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在他们看来,与其相信一个黄毛丫头,倒不如信自己的一双手。

    十分钟的时间,霍思宁就顺畅地将心底的答案写了出来,她也没在座位上继续磨蹭,而是直接将答卷交给了旁边的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送到了主考官的手中,她则淡定地坐下来静静地等待。

    半个短不短,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棘手,提起笔来却迟迟动不了笔,似乎脑子里有很多东西要写,但是真要写起来却发现很多地方根本解释不通。

    说起来这次考核还真是有意思,主办方给鉴定师们下了两个套,两个木箱子里的东西都不能完全的说是真品或者赝品,所以除非真的摸出问题来,否则光靠瞎蒙是很难蒙到答案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答题者如此纠结的原因所在。

    本书来自htl

第1317章 第二次上台() 
cpa300_4;。看

    但是这些零件上有很多细节是手摸不出来的,比如那个victor的贴花就只能用肉眼才能看出来,还有那个桃花心木上的纹理,恰恰就是这些细节,决定了这些配件的真假。

    当工作人员将蒙着的绸缎扯开,看到箱子里那些东西的真实面目,不少鉴定师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很显然他们很多人判断错误,将这些配件认定成一套留声机上拆卸下来的东西,却没有料到这些配件里面有真有假,那个底座鲜明的新漆颜色,已经证明了它其实就是一个赝品。

    马立文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慌乱,不过在看到大部分鉴定师的脸色变化之后,他的心又定了下来。

    至少他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是精确的,只有那个底座因为思维定势一时疏忽没能判断出来。

    这么一想,马立文的心里就平衡了,觉得在这些人里面他的答案肯定是最精准的那个。

    因为不久前他刚巧收购了造型几乎一个一模一样的古董留声机。

    留声机唱箱底座光靠手摸是无法摸出问题来的,我难你也难,他就不信有人真能看出那底座有问题。

    西方的留声机已经看完了,接下来就是东方的古铜镜了。

    虽然通过手上的触摸,鉴定师们的心中都已经大致对铜镜有了一定的判断,可是在铜镜拿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忍不住朝着铜镜看去。

    工作人员将铜镜有雕纹的一面正对着众人,让在场的鉴定师看到了铜镜背面的花纹,铜镜的背面是一副仕女花鸟图,用的正是螺钿工艺。

    这幅仕女图线条柔美,做工精湛,整个图案在灯光下反射着贝壳的珠光粉色,看起来非常惹人注目。

    霍思宁对自己的鉴定结果很有信心,但是因为不知道主办方这么做的目的,霍思宁跟着其他的鉴定师一起走上前去重新对两件东西进行鉴定。

    留声机很明显可以看出真假来,所以大部分鉴定师的目光都落在了铜镜上。

    之前的时间不够充裕,再加上是考试,思绪总归没有这会儿清晰。

    霍思宁在下台之后才发现,她忽略了很多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听声音就没有去探查。

    所以在上台之后,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敲击铜镜的正反两面,侧耳倾听铜镜所发出的声音。

    听完了声音之后,霍思宁将重点放在了铜镜正面的铜锈上。

    透过右手所看到的和用肉眼所见的情形是有差距的。

    之前霍思宁只注意到铜镜边缘部位的铜锈,此时近距离看镜子的正面,才发现在这个镜子的中央部位,还散落着厚厚的铜锈,靠近中间部位的铜锈尤其严重,带着青色。

    霍思宁凑近镜子的正面和反面都闻了闻,果然她之前的判断没有错,这面镜子的正面铜腥味儿非常明显,背部却没有这股奇怪的味道。

    本书来自htl

第1318章 完美答卷() 
cpa300_4;。”

    “在这枚铜镜的鉴定结果上,有十七人回答到了铜锈的问题,不过这十七人真假判断上却参差不齐,总共只有八位答案正确,而且关于这面铜镜的描述、出处和来历,同样的只有一位鉴定师回答全面。”

    电子屏幕上又出现了那份完美答卷,与之前鉴定留声机时一样龙飞凤舞的字体,却无比精准地将铜镜的螺钿工艺、时期风格、铜锈以及作假方法都完整地描述了出来,就好像这枚铜镜是这个作答的人亲手制作的一般。

    “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咱们圈子里好像没有听说过有这么厉害的鉴定师啊,你知道是谁吗?”

    “就是亲眼看到那些东西,如果不是刚刚主考官说的话,我还判断不完全呢。”

    “该不会是作弊吧?不然怎么会回答得这么准确?这人也太变态了!”

    台下的鉴定师们开始躁动起来,实在是这份答卷太过完美了,让他们感到有一种错觉。

    如果不是作假,只用手摸怎么可能回答得这么精确?

    答卷一扫描到电子屏幕上,谁的鉴定结果是对的一目了然,考官们还在为评分商议着,台下的鉴定师们都议论纷纷。

    就在这个时候,考场的门忽然被人推开了,从外面走进来三个人。

    见到有人突然闯进来,考场里陡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朝着门口看去。

    霍思宁也顺着众人的视线望了过去,看到那三人,眼中露出了诧异之色。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秦连山,黄振龙和庄向阳。

    没有想到这三人会突然跑到这里来,霍思宁感到非常意外,那些鉴定师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都是在这个圈子里面混迹多年的人,对于圈子里的几个排在金字塔尖上的老前辈,就没有不认识的道理。

    秦连山或许这些人可能不那么清楚,但是黄振龙和庄向阳却是他们这些人的偶像,不少人一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超越这两位。

    “黄老,秦老,庄老,您几位怎么来了?”

    见到这三人忽然跑来,坐在台上的考官们纷纷站起来迎接,倒是石庆云一直稳坐泰山,看向几个老友的眼神里带着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