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855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855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古董最难得的地方就是这里,国外的很多文明,都讲究一个独一无二,所以很多欧洲古董流传下来往往也都是孤品,因为制作者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只设计了一件。

    但是华夏文明不同,在设计和制作的时候,华夏古代工匠往往都会讲究成双成对,因此,很多东西在最开始制作的时候,都是成双数制作的。

    只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岁月变迁,很多物件都流失了或者损毁了,最后真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成了单个的物件,鲜少有能凑成完整一对的。

    然而,赛米亚这箱子里的东西,竟然非常凑巧地都是完整的一对,唯独那盏长信宫灯,只有一盏,但这并不是因为另外一盏已经失传,而是因为那东西藏在冀北博物馆,想来就算赛米亚想要凑齐这一对灯盏,也有心无力。

    流传数百年的东西,要保持物品的完整性本身就很难得了,极少有成对出现的,所以很多收藏爱好者,为了将手中的物件凑成一对,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但是即便是这样,大部分人仍然是求而不得。

    就算在市面上,成对出现的物件,往往价格也比单只的价格要高,而且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是成几何倍数增长,有一些甚至翻数番都未必能买得到。

    就在霍思宁把玩这些物件的时候,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那木箱子底部,发现那箱子底部,还有一幅卷轴,看到那卷轴,霍思宁顿时一顿,忙将手中的那长信宫灯放下,蹲下身去,将那箱子里的卷轴给拿了出来。

    将那卷轴给放到了赌桌上,解开中间系着的麻绳,将那画小心翼翼地铺展开来。

    霍思宁的这个动作,顿时就引得苏青青李峻这些人都齐齐凑了过来,当霍思宁将画卷完全展开之后,站在一旁的苏青青顿时就大吃一惊,道:“这是宫廷画!?”

    霍思宁一愣,她在刚刚拿起这画的时候,的确是感觉到了这画上面扑面而来的紫色灵气,不过这灵气看起来并不厚重,估计也就是清代中后期的作品而已。

    但是现在听到苏青青这么一说,她下意识地就朝着这画的落款看去,果然,在这画的左下角,有五个字落款:郎世宁恭画。

    霍思宁没有料到,这画竟然是郎世宁的作品,而且还是宫廷油画,看到这画上面描绘的东西,霍思宁心中有如掀起了惊涛骇浪,半晌都未能平静下来。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他是个意大利人,生于米兰,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作为天主教耶稣教会的传道士来到华夏传教,随后入宫进入如意馆。

    因为郎世宁从小酷爱艺术与科学,尽管当时的康熙帝并不中南城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但是这位年纪过六旬的帝王,却是对郎世宁的绘画才能很是欣赏,将郎世宁视为一位艺术家,甚为礼遇。

    之后,郎世宁就成为了宫廷画家,为帝王以及他的妃子作画。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雍正即位,此后不少传教士都遭逢厄运,唯独郎世宁在宫廷服务且受到特殊礼遇。

    不仅如此,郎世宁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衔达到了正三品宫廷画师,可以说是独享三代帝王的器重,别说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就算是华夏本土画师,能做到正三品,这在华夏国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郎世宁在华夏从事绘画长达50年,还曾参与过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也许是因为受西方素描画的影响,郎世宁的画将中西技法融于一体,在平面上标新纵深立体感方面,形成了精细逼真的效果,并且创造出了独属于郎世宁的新画风,他的画在当时的满洲贵族圈子里面,成为了艺术品的一种流行时尚,甚至于在华夏绘画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因为郎世宁的画作多为宫廷画,所以他的作品主要存于故宫博物馆、琉璃故宫博物馆,华夏少数几个博物馆里面也藏有一两幅,国外克利夫兰博物馆还有柏林东亚美术馆也藏有个别作品,但是流传在民间和海外的却是极少数,至少在此之前,霍思宁就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说过。

    霍思宁手中的这一幅油画,画的正是乾隆与几位妃子游园的场景,画中乾隆与几位妃子正在御花园内嬉戏游乐,画上的人均着清一色旗装,着花盆底,手执绣帕,或追逐蝴蝶或俯身嗅花,动作不一而足。

    这幅画运用的正是西洋技法,所以上面的每一位妃子都各具特色,形态相貌也各不相同,或楚楚动人或丰满雍容,或面若桃李或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但不失娇俏,娉袅纤腰似春水荡漾,略施粉黛却眼露柔情,每一个人的相貌都很是逼真,完全将这些妃子最美的仪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看到这画,霍思宁忽然想起来,她曾经看到过一个电视剧,电视剧里面就有一个情节,据说是根据史实改变的,说的是乾隆皇帝让郎世宁给他以及后宫妃嫔一块儿绘制合像,包括乾隆和皇后在内,一共十三个人。

    这幅画被乾隆取名为“心写治平”,在郎世宁将此画完竣后,乾隆只在画刚刚完成、七十万寿和让位时将画拿出来给人看过三次,此后就将这幅画密封,并且旨谕有谁窃视此画,必凌迟处死。

    这幅画后来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遗失,后来就出现在了米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至今仍然收藏在此馆内。(。)

第1799章 败家子儿() 
霍思宁见过《心写治平》那幅画的打印版本,是在周世涛给她的一本古画鉴赏里面见到的,大约是从克利夫兰博物馆拓下来的翻版,那画卷上所绘的十二个妃嫔画像,均为头戴冬吉服冠、身着冬季龙袍的半身端坐肖像,十分的规整,和眼前的这一幅画作风格截然不同。

    有天眼鉴定,霍思宁倒是可以肯定,这画肯定是郎世宁的真迹无疑,但是这样随性真实的作品,在当时是绝对不可能被帝王之家所接受的,至少霍思宁就从来没有在任何文献上见过有关这样一幅画的记载。

    郎世宁的作品,在国际上呼声很高,虽然有一些作品在市场上价格很不规律,但是总体来说,升值空间是非常大的。

    几年前郎世宁的《平野鸣秋》、《秋林群鹿》等作品就在海外拍出了很高的价格,而就在帝都奥运会开幕式之前,中加国际的秋季拍卖上,一副清代年间郎世宁所绘“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更是以1。44亿元的高价拔得头筹。

    有这幅雍正行乐图抛砖引玉,霍思宁估计,她手里的这一幅画,如果真拿出去拍卖的话,只怕价格也不会低,虽然这画里面的人物有待考证,但是其意义并不比《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小,甚至更有考证的价值,估计带回国之后,很有可能会在书画收藏界引起轩然大波。

    霍思宁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那边赛米亚却是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她冲着霍思宁喊道:“你看好了没有,看好了咱们就继续吧!”

    霍思宁对这一箱子东西爱不释手,恨不得即刻就据为己有,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要想拿这些东西走人,她首先就得过了赛米亚这一关。

    不过,出于谨慎的心理,霍思宁还是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赛米亚小姐,你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来历?”

    霍思宁问这话,当然是出于职业习惯,她是在古玩圈子里混成了老油条的,又开了一家古玩店,自然对古玩这种东西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她虽然喜欢收藏好东西,但是她是绝对不会要来历不明的物件,哪怕东西在好,如果东西的底子有问题,真到了自己的手里面,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所以还不如不粘手。

    不过这个问题在赛米亚这儿应该是不存在的,但霍思宁还是习惯性地问了一句。

    果然,霍思宁这番谨慎小心的样子,让那边站着的赛米亚嗤之以鼻:

    “你管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反正不是偷也不是抢来的就对了,你放心,不会有人找你秋后算账,我家连黑市上的那些东西都能洗白,难道这点东西到我手里面,还能不干不净留个尾巴?”

    赛米亚眼神里带着浓浓的嘲讽和鄙夷,显然对霍思宁这番小家子气的行为很是看不上眼。

    霍思宁这才想起来,黑市上的那些物品,可不都是洗白干净了才拿出来的么?

    她顿时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不由得脸色微微泛红,不大好意思地看了赛米亚一眼。

    赛米亚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她哥哥的,原本是收藏在她哥哥家的博古架上。

    赛米亚受传统西方教育的影响,对华夏文化不甚了解,所以她哥哥的这些东西,她一件都看不上。

    只是,她怎么说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千金,不能表现得太没用文化,所以为了装斯文,在赛米亚成年搬出老宅,住进自己的别墅的时候,为了装点门面,赛米亚就跑到她哥哥的书房里面,顺走了不少东西。

    这些华夏古董,就是她当时从自家哥哥的博古架上顺带着拿走的,当时她不过是随手一拿,等到回了家清理,才发现她好像拿了一些莫名其妙完全不符合自己审美的物品。

    她那哥哥在发现她拿走的这些东西之后,也是一阵肉疼,面上看起来非常心痛郁闷的样子。

    赛米亚本来是打算将那些错那的物件还给她哥哥的,但是看到她哥哥居然为了那些东西差一点跳脚,她顿时意识到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儿应该挺值钱的,不然她哥哥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所以赛米亚便改变了主意,决口不提将东西还回去的事儿了,她那哥哥倒还算大方,纵然心里再不乐意,也没有真跑到她家里来抢那些东西,就这么让给她了。

    只是,东西真落到了她手里,赛米亚却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她索性将那些东西给通通放进了一口箱子里,就这么堆在了书房的角落里,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动过。

    要不是这一回跟霍思宁对赌赌输了,又得知这个霍思宁是个华夏古董爱好者,只怕赛米亚还想不起来她那书房里还摆着一箱子这样的玩意儿呢。

    霍思宁本来还打算将这些物品进行一下鉴定和估价,好让赛米亚知道她拿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有多大的分量,但是她没来得及开口,赛米亚就直接说出了她的想法,继续对赌。

    得,霍思宁算是明白了,这姑娘根本就是个败家子儿,她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东西到是什么,只想要拿这些东西来找霍思宁翻本。

    这就是典型的赌徒心理,霍思宁在国内也见过,一些赌得输红了眼丧失了理智的,甚至丧心病狂到将自己的妻子或孩子给卖了,换了赌本继续往赌场里面钻,虽然赛米亚还不至于如此,但是绝对已经是不理智了。

    在赛米亚拿这些古董来之前,或许霍思宁还会打退堂鼓,想要劝一下这个小公主放弃对赌一事,可是在看到这么多好东西之后,霍思宁却不这么想了。

    哪怕冒着得罪黑市老板甚至是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危险,她也要想办法将这些东西拿下来,因为这些东西,一旦错过了,她只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了。

    而且,只要她能够将这一箱子的东西赌到手,那黑市上的那些她觉得心动的物件,也不那么入眼了,至少霍思宁觉得和眼前的这些东西相比,那黑市上的东西就不够看了。(。)

第1800章 不知天高地厚() 
按照赛米亚的想法,她是希望一件古董和霍思宁比试一局,但是看到这些东西,霍思宁之前赢的那些钱就都无所谓了,霍思宁只想用最简单的办法得到这些古董,当然不可能答应赛米亚的要求。

    她直接对着赛米亚道:“赛米亚,你说得没错,这些古董的确让我动心,但是我想你也应该清楚,这些东西平均下来,每一件的价值肯定都不到一千万米金,你现在提出来用这些东西做筹码,万一我输了,我就要支付你一千万的酬金,这于我而言并不公平,所以你提出的这个要求,我不能同意。”

    赛米亚没有想到霍思宁居然会拒绝她的建议,顿时就皱紧了眉,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霍思宁笑道:“很简单,我们还是用支票来进行对赌比较公平。你的这些东西我的确很喜欢,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愿意用你之前输给我的支票买下来。”

    “买下来?”赛米亚一愣,旋即就冷笑一声,看向霍思宁,“你准备出多少钱?掐头去尾,用赌场的那一套规矩?”

    掐头去尾,光板无毛之类的话,都过去的当铺或者是现在的典当行里的行话,而所谓赌场上掐头去尾的规矩,其实就是压价,很多赌徒在将珠宝首饰古董这些东西典当的时候,赌场都会压价,往往两百万的东西,最后只能卖个三五十万,多了没有。

    霍思宁一见赛米亚这表情,就知道她是误会了,忙笑着解释道:

    “这一点赛米亚小姐你只管放心,我霍思宁做事向来公证,绝对对得起我这个招牌。”

    “这些东西我刚刚都看过了,都是真品,不过这白玉转心莲子瓶和长信宫灯我却是无法估价,因为比较特殊,我也没有见过市面上有这个东西卖,所以并不能保证这些物品的价格的准确性,但是其他的那些物品,我大概还是可以估计个七七八八。”

    “银鎏金无量寿佛与翼善金冠,在市面上的价格,应该在七百万米金左右,清银胎嵌丝珐琅彩吉祥富贵细长颈天球瓶与玛瑙包金碗,不会高于两百万,至于那一幅郎世宁画轴,应该在一千万上下,这五套东西,四千万米金顶天了。”

    “至于那盏长信宫灯和那对白玉转心莲子瓶,我愿意给小姐出一个我预估的价格,五千万米金,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加起来,九千万,如果你愿意,咱们就直接进行交易,我想这个价格,绝对要比你拿到外面去卖要公道。”

    赛米亚原本还以为这霍思宁会趁火打劫,故意将她的这些东西压价,但是在听完霍思宁的这些话之后,她却是沉默了。

    她以为,这些东西,霍思宁能出个三千万就算顶天了,却没有想到,这个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