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无限梦想 >

第613部分

重生之无限梦想-第613部分

小说: 重生之无限梦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念力控物就将二十几片消声瓦的改造完成后,杨棠便瘫坐下来,打开一罐可乐优哉游哉大口喝了起来。至于剩下的把改造过的消声瓦安装到测试体外部的事,他就全都交给四个机械小怪物去做了。

    四个机械小怪物收到杨棠的命令后,先是在测试体和单块消声瓦周围转悠了一下,似乎在打量两种工件的尺寸,以及盘算安装步骤。等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后,四个机械小怪物才开始一起行动起来,两个负责在安装位上涂抹粘合剂,另两个负责搬消声瓦到粘合部位以及固定住消声瓦的粘合角度。

    由于消声瓦并不是平的,所以它的粘合不能像贴厨卫瓷砖那样,必须得讲究方式方法,但这一点对四个机械小怪物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很快搞定了测试体外部的所有消声瓦后,四个机械小怪物来到杨棠跟前站成一排,看上去乖得不得了,可实际上它们站一排是站了,但每一个都在那儿叽叽喳喳地向杨棠表功。

    “安静!”

    “回到工具盒里去……”

    随着杨棠的命令,四个机械小怪物虽不情不愿,但还是睡进了工具箱。杨棠随即将工具箱摄入了储物指环,仅占用了一个储物格。

    跟着,杨棠手捧安装好消声瓦的测试体,拉开工作间的门,走到了外面。

    屋外的警卫啊,罗老、还有俩闲着没事的专家俱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杨棠身上。

    “你、你你、你这是……已经完成了测试体外部的消声瓦安装啦?”

    “没错老罗,我这边已经搞定了,专家那边呢?”说着,杨棠扫视向两名闲聊的专家。

    其中一名专家似乎猜到杨棠看过来的用意,当即摆手道:“我们是测试专家,并非安装专家。”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分支越来越细,工种也越来越细,理论专家不懂实践,实践专家不懂操作……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

    “那这么看来,专家们还没安装好测试体,那我就等等吧!”

    见杨棠通情达理,罗老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命人照看好他,而罗老自己,却急匆匆地赶往了专家们的工作台那边。

    不多时,罗老转了回来,对杨棠道:“杨小子,带上你的测试体过来吧,专家们临时决定在水里测试!”

    杨棠闻言撇了下嘴,心说这帮专家还真是矫情,明知我这边速度较快,就以为在敷衍了事,所以临时改水里测试,显然是想看他的笑话。

    不多时,杨棠与专家们聚到了测试池边。本来按照规矩,每一次测试,测试体都要在三个以上,而且形体不一,这样测出来的消声瓦数据才准确。

    但今天不一样,乃是杨棠跟专家组比赛,所以从一开始,两边就采用了一模一样体积大小形状的测试体。如此一来,两个相同测试体装上内部噪音源进行测试时,谁优谁劣,基本上就可一目了然了。

    张总工看向杨棠,一副戏谑的口吻:“谁先来啊?”

    杨棠难得谦虚了一回,道:“我还差得远呢!烦请专家们先来!”

    “我们先来就我们先来……”

    张总工当仁不让,显得信心十足。

    接着,专家们向罗老请示了一下,便将他们弄的测试体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测试池里。

    测试池里的水是人造海水,加上人工潮汐,虽然不能完全模拟海洋环境,但也勉强能模拟出一半的环境水平。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院士的一声命令:“开机!”

    控制台那边立马有工作人员回应道:“开机…”

    专家组测试体内部的人造噪音源当即被打开,噪音开始逐渐增大。当大屏幕上的数字已经显示为六十三点五时,张总工不得不提醒罗老戴上耳机,因为接下来更大的噪音或多或少会对听觉造成损伤。尤其是当噪音达到九十分贝以上,长期处于那样的环境,神经衰弱是一定的。

    “七十……”

    “八十……”

    “九十……”

    转眼间,测试仪器从测试体外表面采集到的数据已达到了一百零四分贝。

    见状,张总工在通讯频道里问道:“内部噪音多少?”

    “一六七!”

    另一边维持在一百零七分贝上

    “嗯,很不错!”说着,张总工不禁看了看罗老,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杨棠脸上,“小样啊,我们造的消声瓦还可以吧?”

    杨棠不置可否道:“有些事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张总工还是等我这边的测试结果出来以后,再高兴吧!”

    张总工显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绵里藏针道:“好啊,那我拭目以待!”

    没多久,就听广播里通知道:“专家组测试体噪音模拟测试完毕,下面开始清场。”过了十分钟左右,广播又响了:“请杨棠组的测试体出场下水!”

    罗老一听,凑到杨棠身旁道:“把握不?”

    “老罗,我办事你放心,就瞧好吧!”言语间,杨棠已捧着测试体来到池边。

    待杨棠把测试体放入池水后,控制台那边立马有工作人员嚷道:“开机…”

    “开机!”

    杨棠那台测试体的内部噪音源开始运转起来,发出令人皱眉的噪音,而且很快就超过了八十分贝……

    “现在内部噪音是一百分贝、一百二十分贝、一百四十分贝……”

    “嗯?不对呀,怎么这外面听着声音好小……”

    “不是,问一下技术台那边,刚才报的内部噪音是多大?还有外部噪音的实时数据……”

    “目前的内部噪音是一五五,之前一次报的数据是一四零,而外部噪音实测,眼下是八十三点二!”

    “什么?!八十三?这不应该啊?不可能啊!”李院士张总工他们听完数据报告几乎快疯了,“就那么个简陋的测试体,贴几张消声,就能到达这种幻想级别的数据?”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我们要求复检、复检!”

    杨棠对于脸红脖子粗的专家们视而不见,只淡淡道:“罗老,他们要复检,我不反对,但得等我的测试体完成了所有的测试再说!”

    “好的,这个当然……”

    。

    。

    PS:感谢订阅!!

    。

    。

820 过渡产品4(求订阅)() 
    “内部噪音一六零,外部八十五……”

    “内部噪音一六六,外部八十七点三……”

    “内部噪音一七三,外部八十九点六……”

    “内部噪音一八零,外部九十一点二……”

    当测试体内部发出的噪音达到一百八十分贝时,专家们看着大屏幕上反馈回来的外部探测数据,一个个心里都是崩溃的。

    九十一点二呐!

    这个分贝数跟海洋背景音是差不太多的,正是他们长期以来想要致力于达到而没有达到过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测试体内部没有任何其它减噪措施,就那么一百八十分贝直接暴露在测试体壳以及外面的消声瓦下,可测试所得结果却是令人欣喜激动的。

    “快快快,那个谁,把小杨的测试体捞起来……”

    “对对,用软化剂、软化剂……”

    “没错,把消声瓦卸下来,对比看看原产的,瞧瞧小杨究竟改造了多少!”

    专家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指挥起旁的工作人员,同时眼中的热切脸上的欣喜那是怎也挡不住的。

    要知道,对于生产工艺来说,杨棠这种改造原有产品,而不是另起炉灶生产新品才是最容易令人接受的。

    这也是为什么杨棠前世国家自产的战机在结构布局上总能找到老毛子的蛛丝马迹,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咱们国家的工业就是从仿造老毛子开始的,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已然形成了结构体系,自然不能再学米国佬那套工业标准,顶多时不时借鉴一下对方的优良之处。

    同样的道理,此世华夏的工业结构全面,可它即不同于米国佬的工业体系,也与俄国人的有所区别,同时在某些个体项目上仍有所短缺,想要有所突破,借鉴米俄两国的科学理念可以,但工业产品的最基础构架还得咱们自主设计。

    也就是说,今次杨棠要是拿一款新式消声瓦出来,哪怕测试数据比现在还优秀,专家们也未必会有多惊喜多重视。

    这就好像目前都用的瘟倒死系统,你突然拿出一款腾龙(操作)系统来,说这款系统比瘟倒死好一百倍,大家都更新了好吧?

    细细想想,大家会更换系统吗?

    如果腾龙系统也是基于用户已有的电脑安装的话,而不是肉眼可见能牛叉上天那种,估计愿意换系统的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五。

    原因很简单,首先大家都没用过你这系统,到底靠不靠谱,不是宣传广告说了算。

    其次,腾龙系统的操作习惯必须与瘟倒死系统几乎一致才不会引起怨声载道,否则光是操作习惯就能别扭死许多用户,那种感觉就好像用惯鼠标的家伙陡然让他改用命令行操作系统,哪怕是打个请假条,他都会觉得扣扣索索,跟初学者差不多。

    如此这般的道理放在硬件升级上也一样,要是杨棠给出的是一种全新工艺的消声瓦,那华夏潜艇想要都用上这种消声瓦是不是还得把相关的生产线都给换一遍?这显然不现实!

    而眼下,杨棠只是用很短时间改造了原有的消声瓦,这便算对上了专家团以及军部大佬们的胃口。

    “咦?这消声瓦好像跟原版的没什么变化嘛!”

    “怎么可能没变化?难道问题出在粘合剂上?”

    “不对啊!”有个专家用指甲抠了点粘合剂放嘴里呡了呡,“这就是我们用的那种粘合剂,里边的成份完全一样!”

    “那这消声瓦怎么比原版的厉害那么多?”

    “自然会厉害那么多啦一群瞎子,你们没看底部吗?这正中间多出了一块原版没有的斑纹,很淡很浅的……”

    “噢~~我看见了,这斑纹有点类似于篆书啊?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轻音】两个篆字!”

    “轻音?”

    “用古语来解释就是,让声音淡化……”

    “不是吧?写两个字就想减噪,太儿戏了吧?”

    “那也未必啊,你手上这块消声瓦刚才的测试效果就挺好嘛!”

    “不错,我这边这块也有轻音……”

    “应该是每一块都有吧!”

    “这样做会不会减低消声瓦的抗压强度啊?”

    “测一下不就清楚了嘛!”

    于是专家们六七个人为一组,各自取了一片杨棠改造过的消声瓦转回了各自的实验室。

    罗老见状,直接问杨棠道:“会不会有抗压强度减弱的问题了?”

    “放心吧老罗,经我手改造过的部件,原有各项属性不会有任何下降……”

    “那这改造技术?”

    “不卖。”杨棠淡淡道。

    罗老闻言,原本和蔼的表情顿时僵住:“那,这……”

    “老罗,我之前不是说了嘛,有一整套技术想要打包给你们……”

    “唔,是有这回事,我记得你提过,可这事儿跟改造消声瓦又有什么关系呢?”罗老故意装糊涂道。

    “很简单,那一整套技术要领先目前最尖端的技术最少十年,所以我即使打包给你们,想要吃透这套技术,没个两三年工夫集中突(击学)习是不行的。”说到这儿,杨棠摊了摊手,“那么这两三年咱们用什么?自然就是这改造过的消声瓦啰!”

    “这样啊……”

    “没错,就是这样,所以一个过渡期技术,你们买去干什么?”杨棠大言不惭道,“再说了,我要卖辣么先进的技术资料给你们,过渡期改造这种小钱就让我赚了嘛!”

    罗老却缓缓摇头道:“让你赚点钱没什么,可问题是,你改造消声瓦的时长,还有地点呢?”顿了顿又道:“如果消声瓦从军工线上下来,还得运出工厂到你私人场子里去改造,那多不安全。”

    杨棠摆手道:“老罗,这点你放心,改造地点可以照这里的来,只要在军工厂内安排这样一间改造室给我,到时候我带些工具带俩人,一样可以完成改造。”

    “带些工具带俩人?这一天能改多少块消声瓦啊?”罗老又开始担心新问题。

    杨棠淡然道:“我办事你放心,一天一艘潜艇的消声瓦改造还是没有问题的。”

    “什么?!一艘?”罗老听清杨棠的话后差点被把心脏病吓出来。

    要知道,一天一艘消声瓦的速度,那三个月就是接近一百艘潜艇的消声瓦能够得以改造。可据罗老所知,拆一百艘现役潜艇的消声瓦,都拆不完。毕竟这不是拆瓦房上的瓦片,即便拆下来的消声瓦全部报废,却仍不能暴力拆卸,否则损伤到潜艇本身的结构,那就不是再装上新的消声瓦可以解决的了。

    “怎么样老罗,这般改造速度还可以吧?”

    “自、自然没问题……”罗老总算生出些服气的感觉,“可这改造的价格,怎、怎么算?”

    “不贵,一艘这个数!”说着,杨棠比出了一个巴掌的五根指头。

    “五千万!?五千万改一艘你还不如去打劫!”罗老有点恼了。

    “老罗啊,你怎么说话呢你?打劫那是犯法,我现在凭本事挣钱吃饭,怎么了?让你眼红啦?”杨棠揶揄道,“再说了老罗,咱们国家成战斗力的潜艇造价多少?单艘少说也得五亿(美金)朝上,我这五千万的改造费,怎么就让你心疼了?还有啊,哪艘潜艇上不是大几千块的消声瓦,平均下来我一块瓦才收多一万来块钱,这完全都是辛苦钱好不好?”

    “是、是……改造哪有不辛苦的。”罗老点头表示赞同道,“这样吧,不如你直接把这个改造技术卖掉,我们这边一次性给你十亿,怎么样?”

    杨棠耸肩道:“那就是没得谈啰?”说着,他挎上包就打算往外面走。

    这个时候,张总工正好从实验室出来,远远向罗老使了个眼色,表示改造技术没法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