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闲人 >

第284部分

大明闲人-第284部分

小说: 大明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却是也用的汉语,虽有些强调古怪,但却并无生涩的感觉,显然与弗朗西斯科一样,在大明必定呆了不少的时间。

    胖子并没趁机发动,就在塞利奥斯回身应答之际,塞利奥斯整个阵型齐齐踏前一步,将他紧紧的护住,不见半丝漏洞。

    胖子的面色难看起来,他身手高超不假,但是以一对十几,又是一方手持利器,结阵而战,而自己却赤手空拳,人单式微,他还没自大到这种地步。

    脚步慢慢后移,一点一点的靠近苏默,低声道:“少爷,待会儿一旦动手,你立即瞅准空儿就跑,片刻也不要迟疑。我估计最多能挡他们半盏茶的功夫。他们人多,又有趁手的兵器,我一个人对付不了。”

    苏默眼中惊色一闪而逝,脸色阴翳下来。能让胖子这自恋的家伙坦言不敌,对面这帮人的战力可想而知。他隐隐有些后悔,今日出门没把草驴儿他们都带出来。否则,有同样是百战余生的他们在,再加上胖子这个高手的策应,即便打不过对方,也绝不会落到眼前这个危险的局面。

    大意了!他心中暗暗想着,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略一沉吟,随即眼中露出坚定之色。

    说不得,自己要亲自动手了。只不过最好能先弄到把武器,不然的话,他空有超绝的速度,但是力量不足也是难以制敌。至于说如胖子说的那样自己先走,苏默想都不想的就抛诸脑后。

    苏默不是英雄,也没有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尚,但即便如此,他也有自己所坚持的底线。临危之际,抛弃朋友?这种事儿他怎么也干不出来。

    他机狡奸诈,可以不要脸的毫不顾忌什么名声,但对不起朋友、舍弃亲人,却是两世为人都不屑为之的。由此可知,其实这才是他的本性,那种发自骨子里的骄傲和倔强。

    “想办法先给我弄把兵器,嗯,最好是他们的那种盾牌。那玩意儿沾上就能见血,比木棒强多了。”他瞄着对面,没回应胖子的建议,只是低声吩咐着。

    胖子脸上露出焦急之色,低叫道:“少爷!你……”

    “行了!啰嗦个蛋!”苏默毫不客气的打断他,淡然道:“你少爷我什么都敢做,也从不惮于什么下作不下作,可唯一不敢做的就是抛弃朋友兄弟。照我说的做,嘿嘿,真当爷是纸糊的病猫啊。今个儿,就让这帮土鳖开开眼,什么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胖子呆住,万没想到苏默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朋友?兄弟?少爷是在说我吗?

    这一刻,胖子只觉的似乎心中有某种东西破壳而出,霎时间血脉贲张,恨不得仰天长啸,发泄这种莫名的情绪。

    

第376章:东南风起()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随时阅读,手机用户请访问。

    宁夏城外,一触即。??而在大明的东南边陲,湖州府衙。

    湖州知府李进堂眉头紧蹙,捏着手里一封公文看了又看,面色阴晴不定,变幻不停。

    这封公文是昨日自湖广承宣布政司出的,通知湖州府这边做好相应准备,以候京中钦差往治下安吉县查案的。

    按说这种公文本是寻常,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此次所查的案件,以及来的人,却让李进堂看了不由的一阵肉跳心惊。

    湖州蚕神杀人案!

    这可是三年前的案子了,当时曾在当地引起莫大的波澜。而且其中的诡谲和牵连,让李进堂至今记忆犹新。此次忽然京中来使重查此案,这其中……。

    李进堂想到这儿,脑门上不由的有汗沁出来。再看看手中公文上写明的查案之人:御用监外事管事刘通、东缉事厂卯课职事王义、定国公侍卫统领徐缙。

    查的案子是三年前的陈案,本就是朝廷的一种态度了。而来的这三个人,一个内宫太监,一个东厂档头,再加上一个勋贵的贴身侍卫统领,这……这是要出大事了啊!

    “惟用,此事……”李进堂焦躁的来回踱了几步,终是不得计,不由的转头向自己的幕僚求问。

    常惟用也皱着眉头,满脸的沉重之色。听主家问起自己,沉吟了一下,忽的眼神儿一亮,拱手道:“东翁,何不向尚公请教?”

    嗯?李进堂一愣。

    常惟用眼睛眯起,伸出枯瘦的手指在那封公文中的一个名字上点了点,轻声道:“东翁莫非忘了,弘治三年之事?”

    李进堂顺着他敲点的地方看去,再听到他口中之言,猛地恍悟过来,不由愁容尽去,拍掌笑道:“却是忘了此节。”

    说罢,转身叫道:“来人!”

    外面有衙役应声而入,躬身施礼。李进堂沉声道:“去,取本府的名刺,去请尚公过府一叙。就说,本府有要事相商。”

    衙役高声应了,转身快步跑了出去。

    门口处一个捕快见了,招手笑道:“七蛇儿,急火火的要去何处?春丽楼怎么也得过些时辰才开吧,这青天白日的,辄莫是你家婆娘昨晚没伺候好你?”

    旁边几个衙役边都大笑起来。七蛇儿步子一顿,涨红了脸怒道:“你这厮,便能胡说八道。府君命某去请尚公……算了,老子赶时间,懒得理你。”口中咒骂着,头也不回的去了。

    众衙役面面相觑,纷纷议论不休。“竟是去请尚公的,会是什么事儿?”

    “鬼才知道。不过,怕是事儿小不了……”

    “你这不屁话吗,能惊动尚公的,傻子也知道不会是小事儿。”

    “嗳,王头儿,你可听到什么风声没?最近似乎没什么异样啊。”这话却是冲着开始取笑那七蛇儿的衙役说的。

    王头儿摇摇头,笑骂道:“你们几个猴崽儿,没事儿瞎咧咧啥?净是淡吃萝卜闲操心。咱家府君一向与尚公交好,多日不见走动一番有何不可?去去,都散了,休在这儿鸹噪。”

    众衙役便哈哈笑着一哄而散。

    王头儿笑嘻嘻的哄散众人,自己摇晃着出了府衙,待到走出老远,面上笑容渐渐敛起,惊疑的望了望七蛇儿去的方向,又扭头看看府衙那边,略一寻思,转身往一处铺子里钻进去。

    过不小会儿,再次出来后,却是快步疾行,一路往大街另一头走去。及待到了一处酒肆前站住,左右看看,这才迈步而入。

    约莫盏茶功夫后,酒肆后门一个小厮快步走出,穿街过巷,一直到了骡马市那边,才钻进其中最大的一家。

    后房中,七八个各式衣帽之人聚着,三三两两的懒散的分作几堆。或饮酒吃肉,或低声谈笑,看上去便如寻常人没什么不同。但若仔细看去,便能看出,这些人隐隐间都眉峰带煞,目光转动间便有精光一闪而过。

    离着众人不远,上处则坐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年少者四十来岁,身躯雄壮,骨节粗大。两眼顾盼之际,精光闪烁,虎目含威;

    而年老的那个则慈眉善目的,身上一袭员外袍,肤色白净,满脸皱褶。目光转动之际总是笑眯眯的,让人一看便心生亲近之意。

    此刻那酒肆中出来的小厮,便站在这老人面前,将一张折叠的纸条双手递上,恭敬的道:“管事,这是刚从那边递过来的。”

    老人笑呵呵的点点头,伸手接过来,没立即就看,而是先笑着对小厮道:“好好,辛苦了,去后面找柜上领十两银子吧。”

    小厮大喜,躬身告退而去。

    待那小厮走后,老人才低头打开纸条,略一观看,眼中猛的暴起一团精光,随后嘴角便泛起一缕冷笑。

    旁边壮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舵主,什么消息竟值得一出手就是十两大银?”

    老者嘿的一声,斜眼瞟了他一眼,哂笑道:“果然不出主上所料,你自己看吧。”说着,将手中的纸条递了过去。

    大汉迟疑着接过,低头看了几眼,疑惑道:“这有什么?知府请罗尚过去而已,和主上所料有什么干系?”

    老者无奈的瞅了他一眼,摇头道:“你莫非忘了此番派你们过来干什么了?”

    大汉一凛,沉声道:“你是说,这事儿跟主上令喻有关?”

    老者点点头,眯着眼嘿然道:“据咱们得知,昨个儿京师那边的人便到了布政使衙门,按惯例,自然要先送公文到这边,以便各级官员迎候。算算时间,正是今日之时。倘若李进堂这边肯安分的话,只要按部就班的准备迎接就是。可他却急火火的去找罗尚那老家伙。嘿!”

    他冷笑一声顿住。大汉却更糊涂了,不由的不耐道:“舵主,你倒是把话说明白啊。这云里雾里的,老子又哪里知道这什么罗上落下的何许人也,又跟主上的令喻扯上什么关系了?”

    老者一窒,使劲翻了个白眼,但却只得无奈的再解释道:“此番来人,必是姑爷那边了力。只是没想到,姑爷的力度竟如此之大,不但有东厂的番子过来了,竟还有定国公的人和天子身边的内宦。旁人不说,那个内宦刘通却是这湖州方面的熟人呢。昔日宣、英两朝时,大太监罗祥你可知道?”

    大汉一愣,略一思索,迟疑道:“可是天顺时司礼监那位?”

    老者欣然点头,“不错。那你可知这罗祥是哪里人?”

    大汉愕然,随即恼道:“你这老货,偏爱显摆。老子向来只管杀人,哪管他是人是狗。有话便说个痛快清楚,这般东问西问,烦死个人!”

    老者捋着胡子的手一僵,不由狠狠又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骂,这帮杀才,尽是粗鄙之人,老夫也是愚了,竟跟他们扯这些作甚,没的自找不自在。

    这般想着,终于不再卖弄,正色道:“那罗祥便是湖广人,其人死后,灵柩返乡安葬。当时天子派来治丧的,便是今日这位刘通刘公公。而罗尚,便是罗祥一族的族长。李进堂在这个时候,去请罗尚过府,必是想通过此事为联谊,从中想法儿作梗。倘若那刘通真个被说动了,从中阻碍,姑爷所谋必能达成。若如此,便是你们动的时候了。”

    大汉这才恍悟,不惊反喜,霍的起身兴奋的道:“好好,但望这两个狗才莫要让老子失望,不至于白跑一趟才好。”

    老者不由的再次猛翻白眼,这夯货,怕是只盼着厮杀呢。主上此番派他们过来,也不知是对是错。

    这边各自心思,与此同时,罗尚迈进府衙的事儿,也传到了城外不远处的一个道观之中。

    而在这个道观中,此刻正有一道一俗两个人对面而坐。此时道人在看过传来的消息后,哂然一笑,将消息递给对面的俗家之人,淡然道:“看来,果然不出仙师所料,湖州府显然是不肯轻易俯的。行了,你等也不必再等了,直接准备动吧。此番却是咱们道门头一回真个为仙师出力,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你明白吗?”

    那苏家之人面色一紧,点头应是。但随即又抬起头,迟疑了下,终是问道:“观主,真不用再等等?咱们虽然查出那伍父的尸骸就寄存在安吉义庄,但就这么不管不问的冲出去抢了,怕是仙师派来之人,到时候面上须不好看啊。”

    道人一愣,低头微微寻思一会儿,缓缓点头道:“也罢,你说的倒也有理。那就这样,让咱们的人先过去候着,等京中的人折返之时,便是咱们这边动手之日。”

    俗家之人这才放松下来,点头应诺。刚要起身,那道人又道:“谨慎些,千万莫要弄错了。必要时,不妨先寻个机会,开棺查验确定一下。”

    俗家人一愣,随即恍然,点头表示明白,这才大步而出。不多会儿,外面响起一声尖利的呼哨,随即便是一阵纷杂的蹄声骤起,渐渐远去不闻。

    观中,道人侧耳听着马蹄声远去,轻轻吐出口气,缓缓站起身子。踱步走出门外,负手远望西北天空,喃喃道:“但愿此番一切顺利,佑我道门兴盛。仙师……。”

    他口中低声喃喃着,说至仙师二字后,却又忽的顿住,良久,只留下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随时阅读,手机用户请访问。高速首发大明闲人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376章:东南风起,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377章:再现() 
弘治十一年的秋季显得有些漫长,这种漫长不是指时间上的,而是从人心理上的。ΩeΩΩ

    这一年,皇宫中的小公主身子愈变得虚弱,时好时坏,让弘治皇帝和皇后张娘娘心疼不已,度日如年;

    这一年,山东等地遭受了一系列的天灾**,赤地千里,流民无数。虽然武清在苏默的横空出世得以遏制,朝廷也紧急布置了诸多应对手段,但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并没起到扭转性的改变,唯有勉强维持。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儿,无人知晓;

    这一年,北方大漠之上,蒙元的达延汗与前国师亦思马因的大战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两边相持不下,偏又出现了亦不刺这个变故,让草原上的局势充满了未知的变化,所有人都看不清前路;

    还是这一年,西北之地因着一个人的缘故,忽然变得混乱动荡,整个搅成一锅粥。似乎一夜之间,便有无数的势力忽然冒了出来,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来自哪里,又将要做些什么。

    因着这种混乱,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名字:苏默。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才子,众人莫衷一是、议论纷纷。对于因他一个人牵动的乱局,咒骂者有之、叹息者有之、赞佩者亦有之,还有一些人,则是深深的担忧

    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对于动荡的北方来说,地处东南的苏州城却仍是一片笙歌燕舞、繁盛祥和。没有人会将北方的动乱当回事儿,毕竟那些离着他们太过遥远了。

    对于苏州城的人来说,那些事儿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每每论起那些事儿时,大抵或惊叹、或兴奋,然后便是兴高采烈的参与进去,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以此来收获众人关注的目光。

    而这一日,苏州城中某处不起眼的酒楼上,二楼临窗的位子上,一个一身长衫的中年男子孤坐独酌,透过窗户遥望着远空,眼中满满的都是忧虑难解的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