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闲人 >

第516部分

大明闲人-第516部分

小说: 大明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想着,脚下移动的愈发快了。待见王义眼角都不带夹他们一眼的,终于是心下稍松,慢慢的移到华龙身旁,也不顾他还在*痛呼,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抬了起来就跑,一溜烟儿的便不见了影子。

    这边王义打发了华龙,心头一口恶气稍缓,这才转向二张兄弟这边。没法儿,总不能气势汹汹的来了一趟,啥也不做就那么灰溜溜的走了吧。

    可尼玛这究竟要怎么说呢,说轻了自个儿丢人,可要说重了,且不说这俩混不吝就够膈应死人了,要是把后面那个苏默招出来,那可就真要麻烦了。

    这心里纠结着,眼神儿不禁往某个方向瞟去。他可是知道,就在那边的一处窗口上,正主儿这会儿可正瞧着呢。

    罢了罢了,已经这样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且先对付过去眼前这一关再说。至于后面的事儿,也只能见招拆招,再想辄应对吧。

    这么想着,当下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冷眼看向二张兄弟,微微一抱拳,淡然道:“东厂王义,见过寿宁侯、建昌伯。”

    张鹤龄没说话,只是玩味的看着他。打从王义一出现,兄弟俩就立即省悟过来,这是那边又出手了。只不过碍着那华龙的表现,兄弟俩倒也不急着出头,倒要看看对方究竟是怎么个章程。

    话说大伙儿之前有些商议不错,可那会儿不是还没两位张爷的利益在里面吗。但是眼下这可不行了,都是为了白花花的银子,大伙儿身份差相仿佛,谁又真个怕了谁去?

    现在看着王义开了口,张鹤龄沉稳些,还想听听王义要怎么说。老二张延龄却是不干了,不待老大回应便先跳了起来,指着王义大骂道:“我呸,姓王的,你特么少来这一套。你们特么什么鸟变得,大伙儿谁不知道谁啊。二爷还就跟你明说了,这块儿就是咱爷们的买卖,不偷不抢,正当营生。这要是有人看的眼红,想要起什么幺蛾子,大不了咱们去娘娘面前评评理,且看最后哪个倒霉!”

    好吧,这话一出,张鹤龄和王义齐齐捂脸了。猪队友吧,这尼玛果然也是猪队友吧。旁人离得远看不明白,可张鹤龄却是分明察觉到了王义的纠结。

    虽然他也有些奇怪,这王义应该不至于惧了他们兄弟,再加上他身后那些人,就更不应该有什么顾忌了。可眼下偏偏显得这么踟蹰,这里面怕是另有什么玄妙才对。

    他不说话,就是想看看再说,说不定事有转机。他们兄弟虽然不惧对方,可要是能就这么和和气气的收场,也未尝不是个好结局。毕竟,自个儿可是为了求财而已。又没什么深仇大恨的,何必非要闹得脸红脖子粗的?

    可这下倒好,自家这个傻弟弟一上来就蹦蹦了,怕是王义就想着息事宁人也不可得了。他可是知道,王义终究不过是个为人跑腿的,和他们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就算帮人出头也不会真那么认真。

    可如今自家兄弟这么一激,怕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儿。王义要是就这么缩了,不说跟身后的人不好交代,便是他自个儿心里那个坎儿也过不去不是。

    还有,你说你真要是强横也就罢了,这一张嘴就又把娘娘搬出来说事儿,岂不明显就是色厉内荏吗?丢人,实在太丢人了啊。

    果然,王义原本就难看的脸色这下更阴沉的如要下雨一般。目光阴狠的盯了二人一眼,冷声道:“建昌伯这说的哪里话来?王某身负缇缉之责,既然有人报案,自当前来察看一番。这乃是天子派赋的权责,便是娘娘当面,想必也不会有什么话说吧。”

    说罢,再不理会二人,转身向后一挥手,大喝一声:“来人,给本座进去细细的搜索,不可放过每一寸地方!”

    身后众番子齐声呼应,提刀擎棍的便往里闯去。

    原本一直在旁瞧热闹的孙四海等人俱皆大惊,连忙向前拦着。这厂卫的搜查他可是最明白不过了,哪里会有个手轻手重的?嘁哩喀喳之下,怕是搜查过后,里面再别想剩下一件囫囵的物件了。

    石悦也是惊怒不已,挥手便要带着众家丁开干。话说几位国公,哪个不是历经沙场的老将。家中这些所谓的家丁,其实都是昔日各家国公的护卫亲兵,可以说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尸山血海尚且不惧,又岂能怕区区几个番子?

    东厂很牛吗,咱家国公却也不是吃素的。废话不必多讲,打了再说!

    两下里这一动,顿时场面大乱起来。

    张延龄早已傻眼了,涨红了脸指着王义怒道:“特么姓王的,你真要跟咱兄弟过不去是不是?好好好,你等着,你等着我的,二爷跟你没……”

    “够了!”他一句狠话不等说完,却被张鹤龄猛的喝断。狠狠瞪了他一眼,张鹤龄这才面色难看的对着王义冷然道:“王档头,真要把事儿做绝了吗?这么闹下去,怕是真闹大了,谁也不得好吧。”

    王义心中苦涩,谁特么又想着闹来着,可你们特娘的把老子都逼到墙根下了,老子又能如何?

    心中想着,嘴上更是不肯让步,冷声道:“寿宁侯,究竟是谁要把事儿做绝,你我都看得清楚,这却须怪不得咱家吧。”

    说着,目光又一扫蠢蠢欲动的石悦等人,眼底猛然闪过一抹狠戾,厉声道:“东厂办差,胆敢阻拦者,皆以谋逆论处,格杀勿论!”

    众番子原本看着石悦凶恶,都不由有些打怵。然而此刻听着自家档头一喝,当即又是精神一振,齐齐呼喝一声,发一声喊便往上涌。

    对面石悦又哪是个肯吃亏的主儿,憋了这么久早就耐不住了。眼见众番子冲来,当即狂笑一声,猛地用力推开拉扯着自己的楚玉山,带着一帮子家丁便迎了上去。一双铁掌施展开,刚一个照面,便将冲的最前的两个番子扫的哀嚎着飞了出去。

    “反了反了!”王义看的又惊又怒,脸色煞白的跺脚叫道。伸手往腰间一探,锵的一声,已是长刀出鞘。

    张鹤龄面色大变,慌不迭的拉着兄弟张延龄往后退开。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是百般无奈了。这帮子混账,此刻全都发了性了,他可不敢傻乎乎的还留在原地。否则一个不好挨上一下,回头找谁说理去?

    事到如今,就且乱吧。也只有等乱完了,再来慢慢撕扯了。

    两下里都有二三十人,互相对冲之下,棍棒相交、拳脚到肉,场面已是彻底失控。

    旁边原还围着看热闹的人群,此刻也再没了兴致了,发一声喊,轰的四散奔逃开去,愈发使得整个街面上乱成了一团。

    数十米外,一处四层高的酒楼之上,临窗的位置摆着一张酒桌。宁王朱宸濠轻袍缓带、白衣飘飘,手中擎着一个青瓷小盏慢慢啜着。目光望着名人会所那边的乱象,嘴角边泛起个微微的弧度,眼中一抹得意一闪而逝。

    

第713章:宁王论策() 
“殿下,臣实在不解,何以殿下非要与一个腌臜官儿计较?还惹上这么两个厌物。”

    案桌下首,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青年文士收回望向那边的目光,转而望着朱宸濠轻声问道。

    朱宸濠看着这个文士微微一笑,摇头道:“养正,此乃若虚先生之计耳。其中之妙,妙不可言啊。”

    青年文士养正闻言目光一凝,眉峰微不可查的微微一蹙,点头道:“原来是若虚先生手笔。只不过”

    他说到这儿,话锋微微一顿,欲言又止。

    朱宸濠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淡然道:“有话直说便说,你当知晓本王的,只要是忠心为本王办事的,本王又岂是那容不得人言之辈。”

    他这话已然有些敲打的意思了。这个刘养正是他刚收录的幕僚,本是举人出身,读书知兵,颇有凌云之志,让他极是倚重。

    打从到了宁王府后,很快便成为了一些后进之人的魁首,便是之前一些王府的老人,也多有和其亲近的,隐然已是与李士实相颉颃的另一个山头。

    自古文人相轻,都是身负大才之辈,谁又真个服气谁?李士实极有文名,堪称的上是名宿耆老。但这个刘养正却是后起之秀,名虽不及,才华文思却是并不稍让。

    故而,时不时的两人之间便有些或明或暗的争斗。

    朱宸濠倒也并不阻拦,反倒乐见其成。他心有大志,暗习帝王之术,自然明白用人之道在于平衡。下面人的一些争锋对抗,对他的驾驭大有裨益。

    所以他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暗中推波助澜一把。只不过这种争斗不宜扩大,必须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才行。而这个范围,则是由他这个主公来划定的。

    至于标准,很简单,正如他刚才话中暗点的那样:只要忠心侍事,对他这个主子忠心即可。

    李士实这次给他出的谋划,甚和他的心意。而今看刘养正的态度,肯定又是心有所嫉,他当然要敲打敲打了。

    刘养正自然也不是傻瓜,闻一知十,当然听懂了朱宸濠的意思。眼光不由闪烁了一下,面上却并不露声色,就座中略一欠身道:“是,殿下礼贤下士、开明智慧,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

    朱宸濠便眼底闪过得意之色,微微颔首,又将目光望向那边,一边轻啜着杯中酒,等他继续。

    刘养正略一迟疑,这才低声道:“殿下,臣只是觉得,那人虽以传奉官不融于朝臣,但却不可忽视其身后的几股力量。要知道,武勋世家毕竟手握兵权,殿下便不能引其为助力,也不该交恶才对。更何况,从这几日的迹象表明,天子似乎对那人极是容忍,颇有宠溺之举。如今王爷刚刚承爵,万事待举,正当低调本分才是。可现在如此咳咳,请殿下恕罪,臣只是觉得,这实在殊为不智啊。”

    他缓缓的说着,语声低沉,似是并无不妥。可若是仔细体悟其中的含义,却令人不寒而栗。

    朱宸濠却如同未觉,只是听了他的这番言语后,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沉吟一会儿,这才淡淡的道:“养正此言,倒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只不过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刘养正瞳子微微一缩,拱手道:“愿请殿下指教。”

    朱宸濠点点头,回过头来将手中杯盏放下,正容道:“诚如养正所言,武勋之力不可忽视。然则这些年来,我父王花费无数力气,使下多少银钱,可收效却是甚微。那些老家伙个个深谙保身之道,非到最后一刻,哪肯轻易表态?便我不发不动,也不过是维持现状而已。

    再说了,那苏讷言固然看似身后站着英国公,但他毕竟不是英国公,也代表不了英国公的利益。更何况,我此番虽然出了手,但也不过就是针对他的商事罢了。即便英国公不快,却也不会因此太过恼怒。

    毕竟,这里面还牵扯着一个蒙古公主之事。本王正年少,这般为争美之斗,岂不正合少年人的心性?小辈们之间的争风吃醋,本是寻常事。尤其在那些个武勋们看来,男儿间的事儿,便该当仁不让,明刀明枪斗个上下明白才是。

    此,乃若虚先生言之人心也。本王细思之下,深以为然。此事上,本王与若虚先生所思皆同。”

    刘养正听到这里,心中暗暗一凛,这却是他未曾考虑到的地方了。果然如朱宸濠所言,这乃是直指人心的细微处了。那些个武勋任凭往日再如何奸猾,但却骨子里仍是武人思维。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涉及到名誉女人之事,自当血性直面。若是唯唯诺诺,学什么文人的谦让恭佥,反倒令他们不齿了。

    而也正如朱宸濠说的,若真是以此为名头,便即双方再怎么争斗,只要不是涉及对方性命之事,都不过是小儿辈间的争风之事。真要说起来,到颇类文人称谓的艳情雅事。如此,又怎会真个因此恶了他们?

    那李若虚不愧智者,这份算计自己不如也。这般想着,脸上不觉便露出讪讪之色。

    朱宸濠看的分明,心中大是得意。这谋划虽然出自若虚先生之手,却终归是他这个主子拍板的。而他方才也明言了,这件事儿上,他的看法与若虚先生相同。那岂不就是证明了,他这个主子的英明睿智?

    如今能让刘养正这样的智者低头,对他而言,实在是比收获万千金银还要自得。

    “至于说天子和朝臣那边,嘿,天子不过是因着有所求,不得不对那小子容忍些罢了。一个区区传奉官而已,你当真能让天子入了眼去?而且这小子枉自顶了个才子的名头,实则却是个不智之辈。之前几件事,所言所为,又哪件不是出格的?试问天子心中,就真能不恼?嘿,怕是一待事情了结后,便是雷霆雨雹俱下之时了。

    我这位皇兄啊,嘿,倒是跟他祖宗相类,都是极擅假仁假义、收买”他心中得意,说着说着,便有些忘乎所以了。

    刘养正听到后面,不由的豁然色变,急抬手作势拦住了他。又左右看看,见四周并无闲杂之人,这才请吁了口气。低声进言道:“殿下,身在外面,当慎言慎行才是。”

    朱宸濠也知道自己过了,脸上露出惭惭之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遮挡自己的尴尬。

    刘养正身为谋主,自然明白这个时候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当下主动提壶给朱宸濠杯中填满,便似刚才的事儿根本没发生一样,恭敬的道:“殿下说天子对其有所求,却不知是何等大事儿,竟能让天子如此容忍?真个让臣百思不得其解啊。”

    朱宸濠心中大松,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这刘养正虽然心胸稍狭,智谋方面也颇有不及若虚先生,但却在某些方面更和自己的心意。就刚才那事儿,若是唤作李士实,怕是定要一番教训,哪会让自己如此轻易过关。

    这么想着,当即顺坡下驴,也不介意透露些隐秘出来,权当奖赏这个属下的知心知意了。

    便撇嘴道:“有何所求?还不是为了那位太康公主。当今陛下可是最重情重义的君王,后宫但只一人,更不二娶,连那些个自诩清高的清流都几番进言不果。因此偿叹自律贤明莫过于此,盖从古至今未有之仁主也。嘿,却是哪成想凡事有得必有舍。先是有前些年蔚悼之哀,今又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