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第一权臣 >

第35部分

重生第一权臣-第35部分

小说: 重生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同试官重审,往往只是个面子上的流程,几乎从来没有人真正更改过会试的结果。毕竟会试的榜已放了,如若真要更改及第者名单,一来朝廷失了公信,二来兹事体大牵扯甚多。原本阅卷一事也是因人而异的,若非文章有太大的异议,最后只能得过且过。然而苏瑅在礼部拒绝当场宣布结果,这件事令高嫱都越来越觉得困惑了。

    苏瑅问高展明:“会试当日,你状态如何?”

    高展明愣了愣,道:“弟子自觉……状态甚佳。”

    苏瑅又道:“你的诗赋,押的何韵?”

    高展明答道:“十四寒。”

    苏瑅沉默片刻,缓声问道:“你还记得你的策问第一句,如何开篇?最后一句,如何收尾?”

    高展明自然不会忘,立刻应答如流。

    苏瑅听完他的答案,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转向高嫱道:“太后,此事微臣心中已有定论。”

    高嫱和高展明都紧张而好奇地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苏提道:“臣已看过高展明会试时的朱卷,错字连篇,形神俱散,不知所云,臣以为,凭那份试卷,落第乃是情理之中,此非考官过错。”

    听了此话,高嫱和高展明都惊诧极了,高展明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错字连篇?这怎么可能?!

    紧接着,只听苏瑅继续道:“然臣要求调阅高展明会试的墨卷重审,臣怀疑,礼部阅卷时或有疏漏,致使朱卷与墨卷两者相异。”

    苏瑅此话已说的十分委婉,高嫱惊诧地险些站起来:“你是说,有人徇私舞弊,调换了高展明的朱卷?!”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lionx2、的地雷

    下一章就是韩白月肿么死得啦~

第四十四章() 
在礼部的考试中,采取密封、糊名和誊录制度。考生用墨笔缮写考卷;礼部官员将考生姓名封糊;再以朱笔誊抄。阅卷官批阅朱卷,如此阅卷官便不知考生名姓;亦无法辨认字迹;防止舞弊。

    礼部调出给苏瑅和京兆府试官查阅的试卷便是朱卷,高展明的那份朱卷,别字连篇,文采平平;考官判他落第,确实在情理之中。如若苏瑅不知晓高展明是何人;他看了那份试卷,大抵会以为高展明会试当日状态不好;导致试卷答得一塌糊涂。可他先前看过高展明的文章,凭良心说,高展明的文采和政见确实实属难得,他乡试的文章也令人惊艳,如此一个学子,即便当日状态再不好,顶多也就是文章写偏了或写散了,怎会写的错字连篇?实在可疑!

    正因如此,苏瑅心中困惑不解,才不肯给礼部一个答复,一定要当面问一问高展明。果不其然,高展明的答复和他所见朱卷上的内容有出入,那一份朱卷,并非高展明所答的试卷。

    高展明也很吃惊:“苏翰林,你看到的那份朱卷上,难道不是我的文章?”

    苏瑅道:“恐怕不是。除非礼部调错了试卷。”

    高嫱这下不由有些头疼了。他原先以为只是礼部的考官不喜欢高展明的文章,才判了他落第,万万没想到,竟然出现了朱卷可能被人调换的事情。此事一旦彻查下去,当真兹事体大,牵连者甚重。

    苏瑅见高嫱沉吟不语,大约猜到了她的心思,当即在殿前跪下:“臣肯定太后下令彻查此事。”苏瑅是由科举入士的,科举是寒门士子唯一通往仕途之路,因此他极其痛恨科举发生徇私舞弊的事情。

    高嫱道:“这件事,牵涉甚广,哀家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哀家会派人查的。”

    苏瑅听高嫱语气敷衍,便知她恐怕不会认真彻查此事,因此依旧跪着不起,道:“太后,只要立刻让礼部将高展明的墨卷调出,两相对比,便能判定是非。假若高展明的墨卷与朱卷当真不符,恐怕有问题的试卷不止他一份。”

    高展明连忙也在苏瑅身边跪下:“太后。”

    高嫱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礼部官员毕竟是朝廷命官,并无切实证据,随意质疑,恐怕不好吧。”

    苏瑅道:“太后不必担心,臣自有方法。放榜之后,礼部胥吏会对中举之人的试卷进行核查,此即为磨勘。据臣所知,由于官吏疲惫,磨勘制度近年来已形同虚设。太后可降旨命微臣主持磨勘,微臣定会尽心核查科举试卷,若有徇私舞弊之处,臣必将不法之人绳之以法!”

    科举之中存在徇私舞弊之处,高嫱历来是知晓的,只是他们高家子弟并不需要依仗科举,因此她从不关心,甚至希望科举能更乱一些,乱到早日被取缔了才好。今次是为了高展明,她才开始关心起科举,没想到一下子就扯出这么大一件事来。因此她颇有些犹豫,如果当真下令彻查,对他们高家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为了一个高展明,这样兴师动众,是利是弊,尚未可知。

    高嫱道:“哀家知道了,这件事,哀家要和皇帝商量一下。苏翰林,你先退下吧,哀家有些乏了。”

    苏瑅知道高嫱犹豫,然她已下了逐客令,只得道:“科举之事,关系到国家取士,绝不可放纵,请太后三思。微臣先行告退。”

    苏瑅起身,神情复杂地睨了眼跪在一旁的高展明,默默退了出去。

    苏瑅走后,高嫱看见还跪在地上的高展明,道:“你的事,姑妈已经知道了,姑妈不会亏待你的,你先回去吧。”

    高展明聪明得很,他一看高嫱的态度,便知高嫱有心敷衍。所谓不亏待,大抵是日后下诏封他一个品阶不低的官职。可这并非他所求,现在他已知晓他的试卷被人暗中做了手脚,并非他实力不济,他又怎甘心如此作罢?

    可高展明也知道,此时若是祭出他们姑侄亲情,未必能打动高嫱,他还不值得高嫱为他兴师动众,唯一的法子便是找出一个能够打动高嫱的理由。他知道高嫱心里惯来厌恶科举,因为科举选士侵犯了高家作为外戚的势力,听说高嫱已暗中命大臣几次上书建议取缔科举制造舆论,只是由于科举制度已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民间,才一直难以成行。

    因此高展明故作一脸忐忑道:“姑妈……侄儿也没想到此事竟会牵扯如此之广……假若侄儿的卷子当真被礼部换了,不然……不然就算了吧。”

    高嫱正头疼高展明会就此事跟他纠缠不休,没想到高展明竟然主动要作罢,不由有些惊讶:“为什么?”

    高展明道:“侄儿的试卷有问题,便说明科举存在徇私舞弊。假若当真彻查,那全天下人都知道科举不公,科举定会失去民心。如此影响甚广,因此还是罢了吧。”

    高嫱一怔:对啊,她原先只想着假若彻查此事于他们高家没有好处,她恨不得科举更乱一些,可如今科举已然不公,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放在眼前,她趁此机会将事情闹得更大,岂不是就令她将来取缔科举更添了一份理由?!

    高嫱蹙眉沉思片刻,舒眉笑道:“好孩子,哀家知道你心系朝廷,不过你不必担心那么多,你是哀家的亲侄儿,有人要坑害你,哀家又怎么能坐视不理?此事哀家心里已有定夺,你先回去吧,哀家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高展明听了此话,这才舒了口气,向高嫱行礼后退出了仙居殿。

    高展明一走,高嫱便叫来郭玉莲,道:“你派人去找苏大学士,让他将此事告知皇上。假若皇上有意要彻查,那便好好地查他一查。”

    郭玉莲领了命令,即刻去了。

    苏瑅将科举中朱卷与墨卷也许不想对应一事告知皇帝李长治,李长治得知后十分震怒,立刻委派苏瑅和吏部一起负责此案,命礼部交出所有中举举子的朱卷和墨卷,由苏瑅带领吏部官吏复核检查。

    韩白月万万想不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他身为礼部尚书之子,对于科举中徇私枉法一事十分清楚,只要事后磨勘时能够敷衍过,那么誊抄朱卷的胥吏权利便十分之大。高展明的朱卷,的确是他有意命人换的,他以父亲的名义威逼利诱,胥吏们不得不听从他的指点。往年来这些事情亦有发生,朝廷也从来没有彻查过,怎么到了今年,皇上突然就下令让苏瑅负责磨勘一事了?!

    苏瑅的动作十分干净利落,不过短短几天,百多份中第举子的试卷他就带人复核完毕。结果令世人为之震惊——百来份试卷中,有问题的卷子竟然多达十二份!这只是中举士子的试卷,而所有参加会试的举子共有上千人,其中朱卷与墨卷不符的,又有多少?!

    那十二份试卷中,原先的墨卷中都有别字、错谬等,然而到了朱卷上,那些错谬之处却都被改正了过来。这些都还是轻的,在所有中第举子之中,改动最大的是韩白月的试卷。科考时所做诗赋,都要用韵书作为押韵的标准,如有犯韵者,不得放及第。而韩白月墨卷的诗赋几处犯韵,在誊抄朱卷之中,他的诗赋被人修改了大半,不仅改正了他用错的韵,一些晦涩不通的句子亦被改换,原本文理不通的文章被改得文采斐然,竟然得中第一十八名!若不然,以他原本所答试卷,必然落第!

    复核审查的结果传到李长治耳中,李长治万分震怒。

    礼部尚书韩海及礼部侍郎当天便被投入大牢之中,所有涉案的胥吏官员亦被羁押。几日之后,朝廷颁布了对所有涉案官员的处罚——

    礼部尚书韩海,目无国法,革职查办,收入监牢,永不叙用;主考官降至调任,罚俸三年;所有同考官及涉事胥吏,按照罪行轻重,或革职,或罚俸,依律处罚。

    韩白月做梦也没想到,他做下的事,竟会报到他自己头上。在他眼中,高展明明明是个无依无靠的、可笑的家伙,当初他涉及陷害高展明,使高展明挨了三十棍棒如丧家之犬一般被赶出宗学,也都无比顺利。怎么突然之间,高展明便翻身攀上了太后,甚至能将他害得家破人亡?!

    然而这些事,韩白月只有到狱中慢慢想明白了——他利用职权,买通考官,更改自己的朱卷,调换他人试卷,罪行重大,和他的父亲韩海同一天锒铛入狱了。

    由于此案牵涉甚广,李长治下令,今年科考名次作废,所有墨卷重新誊抄,由翰林大学士苏瑅担任主考官,翰林院与政事堂、吏部等官吏担任同考官,重新阅卷!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我不是大喇叭、小鱼、细鱼、上官梦回、的地雷

第四十五章() 
由于本次科举中舞弊的情况太过严重,李长治下令重新科考结果作废;由翰林学士带领官员重新审卷。

    审卷的结果直到四月才终于重新放榜;结果再一次令人出乎意料——原先被判落第的高展明再重新审卷之后,不仅及第登科;而且再一次荣登榜首;得中会元!

    新榜一放,整个京畿都立刻沸腾了。

    当初苏瑅连中三元时;年仅十九岁;被天下人称道为天纵奇才,视为全天下学子的榜样;凡是苏瑅的政见,总会受到无数人追捧;这十年来朝中所有新晋的举子全都将苏瑅视为主心骨,颇形成了一股势力。就因为如此,高门望族虽然对寒门举子十分憎恶,却一直不敢轻易贬黜苏瑅。

    从苏瑅高中至今十年来,尚无一人连中三元,莫说连中,三元中得中二元的也无一人,而如今高展明比当日苏瑅高中时的年纪还小一岁,却已连中解元和会元,已有不少人将他和苏瑅相提并论了。然而高展明和苏瑅不同,他非但不是寒门出身,还是如今天下第一的大家族高家的嫡系子弟,因此高展明受到的并非全是赞誉,相反,还有不少非议之声。

    新科放榜的那一天,引鹤挤到宫门外去看新榜,他挤进人群中,刚看见高展明的名字位列头名,高兴地连蹦了三下,正准备回去报喜,却从站在一旁的几名读书人模样的人嘴里听见了高展明的名字,他便好奇地停下脚步去听。

    “喂,你看,头名的那个高展明,我若记得没错,他已经是连中二元了。还有一场殿试,你说他会不会连中三元?”

    “我看八成会吧。殿试是皇帝亲自策问众举子,那高展明可是太后娘娘的嫡亲侄子,就冲着这一点,就算他一个字都不说,我看皇上也得钦点他当状元。”

    “我也就奇怪了,话说这高展明既然是高家的嫡子,为啥要参加科举?每年他们这些势族封官的人那么多,还就轮不到他?”

    “嘘……”那人压低了声音说,“我早听说太后反对科举,早就想取缔科举了,实在是反对的人太多才不敢那么做。这几年虽然有官宦子弟参加科举,可是选出的绝大多数举子还是寒门士子,寒门士子涌入朝堂,占了他们的位儿,他们心里当然不痛快。科举选出来的士子,那都是有真学问的,他们那些靠门第荫庇的势族当然比不上,这几年高家的名声是越来越差了。所以我估计这高展明参加科举就是太后示意的,有意让他连中三元,好叫咱们老百姓以为,高家还是有能人的。”

    “是啊,先前二月张的那张榜,高展明落榜了我还觉得奇怪呢,估计是高家和礼部没通好气。后来朝廷不是彻查礼部吗?说什么查到了徇私舞弊,我看十有八|九就是因为高展明!你看今天张的新榜,这不,高展明就成了榜首呢!”

    “就是就是,费这么大的干戈,不就是高家的一步棋么,真是可惜了那些真有文采的学子,就这么让高展明给压过了。”

    “嗨,那又能怎么办呢,高家坐在宫里,又能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引鹤偷偷听了这话,气得直跺脚,想上前跟那些理论,可那些偷偷议论的子弟见引鹤瞪着他们,还以为引鹤是官府的眼线,吓得立刻就散了,哪还听他讲理?引鹤委屈不已,却也只好默默吞下了这口气,回府去找高展明。

    高展明得知自己不禁中第,甚至再次摘得头筹之后,原也是喜出望外的,可听了引鹤转述的在外头听到的那些议论,他喜悦的心情减少了几分。

    然而高展明也没有太生气。他参加科举,会遭受异议,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心里有了个预判的立场,也在情理之中。若他还是当初吴郡里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