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 >

第977部分

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第977部分

小说: 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洋点点头,朱母的打算也是他早先想到的办法。他爸在王家土皇帝的地位估计是保不住了,作为不能帮他爸、没有用的他,不再是一个好儿子,他爸只会见他就来气。大家分开住,以减少让他爸生气的次数,这已经是作为孝子的他能够为他爸做的最好的安排了。

    王家的这些闹剧,想瞒人是瞒不住的,尤其是乔楠的身边有一个翟升。翟升早让人把这些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连王家的每一个人对这桩官司的态度和说的话,一字不漏地作成了文档,送到了乔楠的面前,让乔楠看。

    看完之后,乔楠翻了一个白眼:“呵呵呵,我可算是明白,王洋这种人是怎么长大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中,王洋能成为一个道德、三观正的人,才真的是歹竹出好笋了呢。王家的人到底商量好怎么对付我吗?”

    当下是法治社会,她也不再是以前的阿猫阿狗,被王家的人欺负了之后,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

    翟升抱着乔楠,对王家这些乌合之众很是不屑一顾:“便宜谁都想占,但是这个险,谁都不愿意去冒。”利益越大,风险也就越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好处谁都想要的,但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王家的人没胆子玩儿这么大,都想推别人出去这么干呢。老早之前,王洋是王家的先锋兵,有什么事情就推王洋出去打头阵,由王洋解决。

    可现在作为王家手里的枪竿子,王洋不愿意配合了,之前团结一致给王洋施压的王家人马上变成一盘散沙,没个有骨头硬一点的人站出来。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来,王洋的确是王家最敢想也最敢做的人。王家其他人,敢想不敢做,想得要死,怂得更要死。

    像这种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的事儿,王家人哪里愿意去做,谁都没有这份心。所以,王洋不当这个出头鸟之后,王家现在的风气是真的不行了。也是大家拿王洋当先锋官当习惯了,把自己从假怂养成了真怂。

    “王家的势力范围不在首都,要是他们想对平城的人下手,我也不怎么担心。已经盯上王家的人了,不管王家的人对谁下手,做了这种事儿,他们总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一句话,姓王的人没什么了不起,敢挑战法律,法律就会打得你满头包,免得你都不记得自己是谁,还以为天大地大,老子最大。

    王家人有这样的打算,乔楠还是非常吃惊的。

    翟升在乔楠的头顶上亲了一口:“这倒是,放心吧,他们闹不出什么风浪来的。”真不是翟升看不起王家的人,王家唯一有那么一点能耐的人就是王洋。王洋都放弃了,王家的人真闹出老事儿来,只怕尾巴不是那么好扫的。到时候,就是这些人倒大霉的时候了。

    

第2350章 养了个好儿子3() 
没有脑子的人,别说是去做坏事儿了,最好是连想都别想一下。

    靠在翟升的怀里,乔楠只觉得无比的安全。身后的男人为她撑起了一片天地,她完全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操心种种,只要安安心心地躲在翟升的保护伞之下就好了。

    王家的人想动乔楠,那难度系数真不是一点点。王家的人不是王洋,王洋靠着朱成祺的关系,在首都混了一年多,有房子,也有一点人脉关系。想要盯着乔楠,多少是有点渠道的。

    除开王洋之外,王家的人想在首都立足都挺难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哪怕在平城小有势力的王家人,到了首都,那情况跟北漂一族是一模一样,北漂一族怎么熬,怎么吃苦,他们一样躲不掉。

    知道自己去首都会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家的人还不至于蠢到一条死路走到底。既然首都的路不通,那还有平城啊,再怎么样,平城才是他们的老窝。乔楠是在首都不假,可乔楠的娘家人又不是死绝了,只剩下她一个。据他们所知,乔楠不但有娘家人,爸妈都在,还有一个亲姐姐呢。

    至于乔家四口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不在王家人的关心范围之内。早先关系再差,已经威胁到生命安全了,好歹骨肉血亲,乔楠哪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拿乔家的人去威胁乔楠自然是没有拿乔楠去威胁翟升的效果好,达到的目的更完整。但聊胜于无,比眼睁睁地看着朱家的一切成为乔楠一个人的,再怎么样,捞回多少是多少。靠着这些本钱,王家再怎么样也能捧第二个、第三个“王洋”出来,免得王洋这小子觉得自己是最出息的,就不把王家其他人放在眼里,猖狂无比。

    以前在王家人看来,王洋或许还是一个好侄子。但在王洋撤诉之后,自己一个人默默独享朱成祺生前给他的好处,不肯拉王家其他人一把之后,王家人直接给王洋冠上了白眼狼的帽子,都没肯给王洋一个摘的机会。

    等到他们这个计划成功之后,王洋再想回过头来,跟他们一家亲,大家互相扶持,他们都不会犹豫一下,直接把王洋从王家赶出去。从此以后,王洋不再是他们王家的人,跟他们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家的人是真的生气啊,这些年来,王洋为了博取朱成祺的好感,亲爹亲妈都不管,一直转着朱成祺团团转。以朱成祺的身份地位,真的是随便从手指缝里漏那么一点给王洋,都够王洋升官发财的。

    除开遗嘱的事儿不说,王家的人谁不清楚,朱成祺对王洋这个外甥挺好的。也是冲着朱成祺对王洋不错,总把王洋带在身边,让王洋勾到了王家原本到达不到的高度,王家的人才对王洋有迷之信任,觉得王洋一定可以在朱成祺死了之后,继承朱家的一切,带着他们这些亲人一起向前进,把王家变成第二个朱家。

    现在好了,王洋倒是借着朱成祺这扶梯,成了王家最有出息的人,什么好处,王洋多少都沾到一点了。可朱家的那些遗产跟王家没有关系之后,他们怎么办?

    哪怕王洋现在是王家最有出息的人,王洋愿意帮王家的人,拉王家人一把是十分有限的。更何况,王洋现在这势头分明是告诉他们,他准备定居在首都,当首都人了。除非还有跟王家合作的余地,要不然的话,大家就是一般的亲戚。王洋是绝对不会做那种不断牺牲自己的利益,好成全王家其他亲戚人的事情的。

    除非大家有来有往,彼此的关系可以亲密一点。这个,是王洋现在对王家人态度的底好。

    王洋心中的底限,王家人不满意极了。假如王洋继承了朱家的一切,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跟自己的区别并不大。借着这些东西,他们至少也能爬到王洋现在的位置,或者是更高。

    眼下好了,原本设定的高度没有了,王洋还给出了互惠互利的条件,王家的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朱成祺的便宜全被王洋一个人占了,他们只能站在一边看着王洋有多风光,自己跟只圭狗似的,除了眼馋,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儿!

    作为王家人,心思都是差不多的,一个个都没法儿忍受便宜被王洋一个人占了的事实。王洋不帮忙了是吧,再怎么样,他们也要想办法自救一下才行。

    心里对王洋埋怨了一通之后,王家的人商量出了一个结果:他们的计划真要成功借此爬上来了,到时候,王洋要反过来跟他们做亲戚,他们还不愿意呢。王洋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没有帮助他们,等他们飞黄腾达了才认他们这门亲戚,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王洋要跟他们算得清清楚楚,他们反过来这么对待王洋,没毛病。总有一天,他们要让王洋后悔做今天这样的决定。至于当年为了保住王洋,王家所砸的钱,他们全当那些付出都是喂了狗了,哪怕不是喂了狗了,那也是喂了白眼狼了。

    毫无疑问,王洋的反骨使得王父在王家的地位急剧下降。王家的人对王父充满了意见,哪怕是王父的那些亲兄弟,也是同样的态度:便宜全被王洋一个人占了,王洋先是花了王家的钱,用了王家的资源,又攀上了朱成祺这个舅舅。好处全被王洋一个人占尽不说,王洋对王家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自己发达了之后,都不愿意认他们这些穷亲戚,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种不孝子孙是王父养出来的,王家这次血亏,自然也全是王父害的。所以王家的大家长,王父是别想了。他们这次吃了那么大的亏,能忍住没跟王父算账,已经算是他们当兄弟的肚量大了。以后有什么事儿,王父都不再有参与的资格。

    既然王洋不认人了,好啊,大家保持好距离,不往来都没有关系。

    

第2351章 算账1() 
王父是王洋的亲爸,王洋的态度自然也能代表王父的立场。以后,王父就跟着王洋这个儿子,过他的好日子吧。他们这些穷亲戚,既不去占王洋的便宜,也高攀不起王洋这样的亲戚,老死不相往,谁怕谁?

    听到亲弟弟跟自己这么说话,王父的中风差点又犯了、加重。从小到大,王父说什么,他的弟弟听什么,这几个兄弟对他的话是非常服从的。

    习惯当王家的指挥官,掌权者,现在这些人一个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还要跟自己断绝往来,王父又气又急,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反应了。他是该骂亲弟弟对自己这个哥哥不够尊重,说这种话也不怕气死他呢,还是该先打个电话,把王洋骂个狗血淋头。

    要不是王洋这个儿子不听话,给他捣乱,王家的这些人至于跟他搞叛乱,他弟弟还趁着逆谋,夺了他王家大家长的位置吗?

    弟弟不听话,儿子又不是一个孝顺的。王父想到这些,气得直翻白眼。他辛苦了一辈子,筹谋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王家的未来,为了这些至亲的未来吗?可这些人不管以前表现得再好,现在一个个都反了天地要跟他做对,不听他的话,简直就是犯上作乱啊!

    这些年来,要不是一直有他坐镇王家,王家哪有今天。这些个忘恩负义的东西,真以为王家的大家长是谁都可以当的吗?

    还不等王父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并且痛骂对方一顿之前,王家的人走得干净利落。

    正像王老爷子当年花在王洋身上的钱以及资源,拿不回来就是拿不回来了。王父现在住的大房子,也是王老爷子的东西。但是王老爷子死的时候,留下遗嘱,不多的钱给几个小儿子分了,但这套房子是王父这个大儿子的,再怎么样,王父和王洋也算是他的长子嫡孙了。为此,房子自然是要传给王父,王父要传给王洋的。

    以前呢,王家的人真正盯着的是朱家的一切,王老爷子留下的这套大房子,大家还真不是特别稀罕。现如今,哪怕稀罕,觉得给王父太不应该了,遗嘱都已经生效那么多年了,现在再去计较,有个毛用。

    把话跟王父说明白之后,王家的人就离开了这套房子,还表明,以后自己就不上门来讨嫌了。大家闹成这个样子,他们看王洋不顺眼,王洋也不认他们这些叔叔、婶婶的。不见面,好歹不会闹得太难看,还能给彼此留下一点好印象。

    以后大家,各过各的,谁都别干预谁。

    事实上,这句话只针对王父。王家其他几个兄弟做什么事情,那还是有商有量的,其中唯独没有王父横插一脚的空间,多说一句话的余地。

    很明显的,王家人同声同气地把王父和王洋从王家这个大家族里排除出去了。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好了,王父的火气再也控制不了,又被气晕过去了。好在医生来得够快,没让王父的病情加剧。但医生也说了,像这么大的火,王父再发两次,加重病情,很快,王父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生活无法处理的废人。

    听了医生的话,王父觉得自己的人生怎么会这么失败。兄弟不认他了,亲生儿子留在首都生活,也不关心他这个亲爸,连老婆都不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孙子还被朱母给带到首都,放在孩子的爸妈身边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热热闹闹的一个王家变得冷冷清清起来。以往他的四周总是围绕着许多人,眨眨眼的功夫,偌大一个王家除了照顾他的保姆之外,只剩下他一个。

    面对这样的孤单和寂寞,王父怨恨不已,忍不住给王洋打电话:“王洋,你这个儿子,我真的是养到了啊。你半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不认我这个爸,不听我的话。现在好了,你的那些叔叔生我的气,跟你一块儿不认我这个哥了。以后,大家连亲戚都当不成,我反倒成了一个孤老头。说不准,哪一天我死了,都不一定有人知道。你满意了,你高兴了吧?我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早知道你这么大逆不道,当初我宁可培养你弟弟,让你混日子,也不会把王家的钱和资源浪费在你的身上!”

    被亲爸这么说,王洋再没心没肺,那也得难受。

    王洋深吸了一口气:“行吧,你别总说这些年来,王家在我的身上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资源。你要真的觉得我欠了你,当然最重要的是欠了王家的,我们就算一笔账呗。当年,爷爷在我身上用了多少钱,你报个数,我再让我妈统计一下,这些年来,她在王家的人身上花了多少钱。要有缺的,我一次性给你们补全了总行吧。反正我妈不糊涂,她都有记账的。”

    “……”王父觉得自己这次理由相当充足,可以狠狠教训王洋,让王洋跪下来哭着向自己认错。谁知道,王洋给他来了这么一招,特别是听到朱母把这些年来花在王家人身上的钱一笔笔记账了,王父不知道自己该生气好,还是该心虚好。

    “你不知道通货膨胀的道理吗?同样是一百块钱,你小的时候,都够一大家子开销半个月了,现在顶多只能撑两天。这笔钱,能这么算,这么比,钱跟钱以前还一样吗?”

    王洋笑了:“合着你心里也是有一本账的,纯粹欺负我知道得少呢。我不否认你说的情况,可我没记错的话,我妈给王家人的钱,那也是陆陆续续给的吧?以前我没懂,现在我懂了啊。王家的钱砸我身上后,王家的开销就落在我妈的身上了。王家问我妈要钱从来没有断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