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透骨生香 >

第2部分

透骨生香-第2部分

小说: 透骨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有了银子,做起事来也不束手。

    早上钟婶做了早饭,见桌上四样小菜,两样点心,还有粥,到是个妥当的,饭后元娘就留下钟婶说话,“钟妈妈以前就是在这府上的?”

    上一世她胆子小,这些事都由弟弟张罗,如今在冷眼旁观,这样的稳妥和规矩,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婆子。

    钟妈妈看着就是个稳妥的,福了身子,“前家主子搬走时,奴婢和我家的那口子年岁大了,主子念着这些年的情份,让奴婢一家自行赎身,奴婢家的那口子感谢前主子的恩情,就主动承下来看守宅子,直到少爷买了这宅子。”

    “我们姐弟二人是穷人家里出来的,这刚落了新家,用人的地方还多着呢,不知妈妈一家可有了去处?”元娘神态自若的看过去,这样子哪里像不经过事的小家子出来的。

    钟妈妈越发的恭敬,“少爷买下宅子时也过我奴婢家那口子,不瞒姑娘,我家那口子是个老实的,以前就是个看门的,也只能看门,到担不得什么大事。”

    到是知分寸,一句话既说了一家人已应下留在这里,又不会拿大,上一世也算是在大宅门里呆了半年多,如今又重活一世,元娘也不似上一世那般的什么都不懂。

    对于钟婶她又喜欢了几分,“我看妈妈到是个稳妥的,到不如这样,先签了活契,以后厨房的事就交给妈妈了,每个月给妈妈二两银子,不知妈妈家还有谁?多大了?若是相当,也可以进府里谋个差事,妈妈看这样可好?”

    哪里是好,而是太好了。

    钟妈妈忙福了身子谢恩,“姑娘信得着奴婢,是奴婢的福气。奴婢还有一个女儿,叫平儿,今年十二,要是姑妨不嫌弃,可给姑娘当个丫头使。”

    这赶情好。

    元娘笑意也深了几分,“我这身边正缺人,那得了空妈妈就带她过来吧。”

    钟妈妈又谢了恩,这才下去。

    等李朝晨下朝时,钟妈妈也将平儿带来了,皮肤白眼睛大大的,看着就透着一股灵气劲,举指间又带着一股稳妥劲。

    此时宅子外面的牌匾也挂了起来,红漆实木上‘将军府’三个大字铿锵有力。

    “昨晚突然过来,那边也得收拾一下。”元娘看着弟弟用早饭,一边又给他添了碗粥。

    李朝晨赞同的点点头,“破家值万贯,等我一会儿用完饭跟姐姐一起回去。”

    元娘性子随和,平儿以前就是个做过丫头的,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没了拘束,做什么也得心顺手,有什么事情只要元娘眼睛落到,平儿就已经明白了。

    元娘越发的满意,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些信心。

    “家里还得买些下人,用不用在你书房里给你安个丫头?”元娘见他吃了一头的汗,掏出帕子递过去。

    “这些事阿姐看着安排就是。”李朝晨落了筷子,顺势接过帕子,咦了一声,拿过帕子在眼前细细的打量,“这上面的兰花是阿姐绣的?”

    元娘一向喜欢淡雅的东西,到了这里之后,跟隔壁的王老太太学女红后,就自己做了随身后的,她用的帕子与旁人的不同,不是丝绸的布,而是用了棉布,一边角上绣着了朵兰花,看着普通却又透着股风雅之气来。

    “不过是个帕子,这阵子得了空,我给你做身衣服。”元娘见他小动作的将帕子塞进衣袖里,不由得嗔了他一眼。

    “行,阿姐可不要忘记了,我最穿不惯外面做的衣袍。”帕子却也不说还了。

    饭后,由富贵赶车,连着平儿,姐弟二人回了原先住的宅子,远远的还没有下车,就见宅子的门外在站着几个人。

    临近了看着几人身上带着补丁的衣袍,是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十二三的孩子,一副怯懦的样子,元娘自是认得却也不想上前去打招呼,却听到身边的李朝晨冷哼一声。

    元搭着平儿的儿下了马车,王寡妇就迎了上前,“哟,李家妹子这是去哪了?你家婶子天刚亮就到你家门口了,叩了一早上,你家也没有人。”

    待看到李朝晨,王寡妇又推着身边的女儿,“大丫,还不见过你李大哥。”

    大丫长的像王寡妇,是个大骨格的人,身上没有多少肉,看着也膀大腰圆的,看着李朝晨,脸一红,动作生硬的做了个万福。

    在穷人家里,哪里讲究福视问安,可见她这是新学的,动作看着很生硬。

    “你这丫头,说起来你和你李大哥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呢,有啥害羞的。”王寡妇在一旁谄媚的笑。

    元娘看不得她这副推销女儿的样子,回想上一世大丫给张子华做了小妾之后,在丞相府里可没少跟着大房的人一起欺负她,便岔开话题,“晨哥,过去看看吧。”

    李朝晨面色不好,绕开身前的王寡妇走了过去,不等他开口,那妇人已扯了身边的两个孩子道,“还不叫大哥。”

    两个孩子却都不给面子的扭开头,张氏一脸的尴尬。

    突然大房的两个孤姐弟发达了,还被皇上封了大将军,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张氏就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就是想得些好处。

    眼前的张氏正是李家姐弟的亲二婶,当年李朝晨的父亲没有去世前,一直照顾着这个当了寡妇的弟妹,不想他一去了,张氏就翻脸不认人了,直接将李朝晨姐弟从村里赶了出来,好在元娘的的母亲娘家收留了姐弟二人,哪城想二人也不久就去了,最后只留下这姐弟二人,好在有一处宅子安身,平时里给别人缝缝补补也活了下来。

    上一世元娘最后心软,没少帮衬他们,最后从村里人嘴里听说张氏也总把骂他们姐弟挂在嘴上,跟本就不值得同情,这一世她也不想再当好人了

    李朝晨却记得清清楚楚,当年父亲一切,二叔家的这两个孩子,可没少给他们姐弟两个使坏。

    现在见到这兄妹二人的样子,李朝晨也冷笑出声,“当年二婶骂我们姐弟两个命硬,克死父母,今日怎么来了?就不怕被我们姐弟两个给克死了?”

    这话说的够狠。

    元娘还觉得这些话说的不够狠,可对这个弟弟还是了解一些,不是做了让他恨的事,他是决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上下打量着一脸尴尬的张氏,真是活该。

    张氏忐忑不安的挤出一抹笑,“看你这孩子,二婶那时也不过是乱说一句,你到是当真了。这些年一直想来看看你们姐弟,一直不得空,今儿正好得了空,就过来看看。哟,元娘都成大姑娘了。”

    元娘只淡淡一笑,也不搭话。

    张氏越发觉得尴尬。

    王寡妇带着女儿在一旁看热闹,眼睛乱转,笑着挤上前来,“如今我们晨哥可是大将军了,这出门都是坐车有下人伺候着,就不劳他婶子惦记了。”

    “呀,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晨哥可是给咱们李家光宗耀祖了。”张氏不理会眼前妇人话里的嘲讽,将话给带了回来,一脸荣辱与共的样子。

    “人也看完了,二婶没事就回吧,莫到时克了二婶一家,这罪名我可背不起。”

    李朝晨回家的好心情也被弄坏了,不理会张氏会说什么,转身过道,“阿姐,咱们回去吧,这院子过阵子让下人过来整理吧。”

    也没有什么东西。

    元娘点点头,临走时对王寡妇道,“婶子,得了空过府里去坐吧。”

    王寡妇听了连连应声,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元娘客套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况且她也知道,就是不邀王寡妇去,到时王寡妇也得自己寻上门,到不如顺水做个人情。

第四章:不知不觉结仇() 
到了府门口一下马车,李朝晨就说有事带着富贵走了,元娘摇了摇头,这事她到想劝几句,只是想想自己都是一肚子的气,要不是活了两世,对一切事看透了,也不会如此平静。

    响午简单的吃了,元娘让钟妈妈找的人牙子就来了,是个能说会道的妇人,带了十多个小姑娘来,年岁都在十一二左右,穿的不好但是干净。

    元娘留下了十个,让钟妈妈领走四个去厨房帮忙,其中一个看着胆子小的被分到了李朝晨的书房,剩下的留在了自己的院里,让平儿带着先教些规矩。

    府里原先的桌椅都是上一家留下来的,元娘本就不在乎这些,看着又是八成新,也就没有换,这个家也总算有些家的样子了。

    晚上,平儿打了热水进来,手脚麻利的将帕子拧出来递过去,“福贵回来传话,少爷在外面跟同窗喝酒,就不回吃晚饭了。”

    “让厨房里备些醒酒汤吧。”元娘淡淡一笑,到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才让人送话回来,可见是心情才好,她抬眼往窗外看了一眼,天都大黑了,这气性到是挺大了,擦过脸将帕子递还给平儿。

    平儿手不停,嘴上笑道,“还是姑娘心细。”

    元娘淡淡的笑着,擦过了手,才拿起榻上的衣布缝了起来,这是从皇上赐的布匹里拿出来的布,如今身份变了,穿着打扮虽不用出条,可总要看得过眼。

    如今她重活一世,再也不会像上一世那样打扮的像个暴发户是的,现在回想一下,还真是一股子小家子气,烛火中元娘抬起头来,“明天是初一了吧?一会儿也早些歇了吧,明儿去寺里给老爷和夫人上柱香。”

    平儿恭敬的应下,又道,“晚上奴婢守夜吧,月红刚来,还不懂规矩。”

    “不必了,我也不习惯,都下去歇了吧。”占了这具身子,该做的总是要做。

    平儿这才带着丫头们下去。

    元娘对着烛火发呆,总不能就这样靠着赏赐过活,得有些收入才是,想着这些不由得又头疼起来,上一世只顾着学琴棋书画和规矩,可是做生意,还真得要好好想一想。

    次日,李朝晨上早朝去了,元娘留了话,就带着月红和平儿坐着马车往城外的普陀寺而去,普陀寺是离京城最大的寺庙,平日里香火很繁盛,上一世元娘也只来过一次。

    初一又是上香的日子,人比平日里更多。

    马车到了山下时,那里早就停了很多大户人家的马车,三三两两的下人聚在一起说话,从下人的衣着上看,就知道都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元娘坐的青马车是普通人家的,她穿的又普通,这些下人惯会看眉眼高低,只以为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也没有多看一眼。

    普陀寺在上顶,腿脚麻利的要爬一个时辰才能到,多数富贵人家都让人备了软轿,让人抬上去,省时又省利。

    元娘心情好,一口气爬到半山腰也不觉得累,到是平儿和月红累的直喘,反正还有一半的路就到了,元娘也不急,慢步下来一边看着两边的风景,一边顺耳听着身前身后不时传来的八卦。

    到了山顶,眼前也敞亮起来,檀香味弥漫在四周,元娘跪在大殿里磕了头,让平儿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给李家二老供了盏长明灯,这才出了大殿。

    “姑娘,奴婢听说这寺庙里的斋菜可是出了名的好吃,许多人家都赶着初一来,就是为了吃这顿斋菜呢。”月红比平儿小一岁,见主子是个性子好的,慢慢也就放开了胆子。

    “休得乱说,让有心人听了去,岂不是说咱们将军府编排他们吃不起一顿饭。”平儿训斥道。

    元娘到是淡淡一笑,“不过是一句话,哪里那么严重。”

    不过这普陀寺里的斋菜好吃,确实是真的。

    平儿见姑娘开了口,也不好再多说。

    月红抿着嘴笑了。

    主仆三人边走边赏景,一番无心的话,自是没有发现被角门后面的一群人听了去,其中穿着红褙子,打扮张扬的女子正是当朝丞相孙女张淑波。

    今日丞相府约了几家相好的一起到庙里来上香,各家的姑娘自是熟悉的,上过了香便约着一起玩耍,哪成想会听到这样一番话。

    “将军府?莫不是皇上将封的那个李将军?”

    “李将军不是才十六还没有妻子吗?难不成这女子是个小妾?”

    “我到是听人说了一些传闻,这人怕是李将军的姐姐,李将军与姐姐从小相依为命,是被姐姐养大,看她的发髻也是个姑娘梳的。”赵雪茹是御史家的孙女,与张淑波同岁,“张姐姐觉得呢?”

    先前说话的两人正是赵家和张家的两个庶女,她们二人听了赵雪茹说的话,到是认同的点点头,特别是张淑兰听后露出一脸的不屑。

    “不过是穷人家出来的,一看就是股小家子气,背后竟做些讲究人的事情,说的好似咱们馋这顿斋饭似的。”张淑兰的姨娘很受宠,平日里也张扬了些。

    张淑波淡淡一笑,“既然妹妹都说了是穷人家出来又小家子气,又何必在乎这个。”

    “可不是,我听说后山的荷花池里的荷花开的好,咱们也去看看吧。”赵雪茹淡淡一笑,愣是显出一分媚气来。

第五章:暗遭算计() 
普陀寺的荷花多少年来都是被人们快谈的,一天荷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后面包括香客住的院落都弥散着淡淡的荷花香。

    元娘打扮的极为简单,淡黄色的挑线裙子,配上白色的褙子,发髻里插了一朵珠花,也不是珍贵的,都是平日里首饰店里极易买到的。

    偏这一身普通的装扮在她身上,看起来极为引人侧目,端庄中秀着一丝秀雅,在人群里总会让人一眼就先看到她。

    荷花池一眼望不到边,元娘两世为人也大为惊叹。

    平儿就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奴婢听人说这普陀寺当年可是圣祖皇上命人盖的,当年圣祖皇上的弟弟一心向佛,圣祖皇上劝不了,只能在离京城最近的地方盖了普陀寺,那位出家的王爷又是个喜欢荷花的,圣祖皇上特意让人挖了这处荷花池,听说有五里地那么大。”

    月红听得兴奋,“那岂不是皇家的人也会来这里上香?”

    月红里从乡下出来的,家里弟弟妹妹多,便卖了她养家,她从小到大也没有出过村里,如今到了京城,看哪里都觉得眼睛不够使。

    元娘心下却明白,要真是皇家人来这里,又岂会百姓们随意的可以来上香,不过上一世她听到那些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