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

第146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第146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出了里头细皮嫩肉、油亮晶黄的肥鸡。*的让鸡嘴对着空碗,把鸡脖子一拧。“哗!”便有奇香的黄汁流进碗里。原来这鸡包在泥块里烤了,鸡油没处去,都收在鸡腹里,给这一拧。才流出来了。
    *的就手儿麻利的把鸡肉扯碎,分在碗里了。有女人把大盆饭端上来。那米饭是就着外头烧鸡的热。新烧好的,雪白喷香,便在席上拿着鸡油汁一拌,香得无法言喻。又有小碟儿的家常卤笋、雪菜传过来给人下饭。
    周孔目鼻子里受香味一蒸。整个人都“嗡”的一下,全身上下毛孔无一不舒袒、无一不馋涎。什么姑娘要跟他送作堆……不管了,先吃一堆再说!
    这一顿吃喝。过瘾非常,有一种死在当下都可无憾的感觉。人已醉了。不知那晚是怎么回去的,总之往榻上一倒,鼾声酣然。
    他是被不速之客惊醒的。窗外公鸡乱叫,窗纸白光晃眼。周孔目蓦然醒来,惊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把什么公事都耽误了。
    什么公事呢?他恍惚间没有很清醒,就记得万一没办好,这终身就——
    对了,柳燕儿的终身要交在他身上!
    柳家姐妹,其实都说莺儿聪明漂亮些。也确实是莺儿早早就定了门登对的亲事,燕儿迟迟不好议婚。当爹娘的,却偏疼这馋懒迷糊的小女儿,替她前途操碎了心。谢府的优差,是借了莺儿的门路,才把燕儿也塞进去的。但谢府规矩大、能人多,燕儿老挨罚,吃苦不说,再往上爬恐怕没啥指望了。柳家二老猛听说要帮明珠家大弟去向周孔目求情,一拍脑门想起来:怎么就忘了呢!周孔目是单身!这边没有尊长亲属,姑娘过了门不受管束。要说身家么,这受了七王爷的宠,荣华富贵还能少了不成?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柳家二老托柳家小叔作媒,非把姑娘这就塞给周孔目不可!
    柳家小叔还算清醒,怕作个不好,落人笑柄,就趁弟兄们都在,索性把话说开了,把周孔目直接架上刀口:答不答应?答应了就是亲人。不答应,就撕破脸!
    他料周孔目不愿意撕破脸,但还不放心,就把营头也扯过来当个旁保,叫营头也负上责任。这么拿大伙儿的兄弟情逼着,不怕周孔目不从。
    周孔目冤冤的从了,饮酒时就想好,回去第二天,赶紧的雇个老婶子一块儿上京!就那些在衙门后头帮着洗涮缝补的老寡妇、一生未嫁的老姑娘们,直接叫她们走,应该也能叫得动。多使些钱就是了。
    所以惊醒时,周孔目以为起晚了,要赶紧到王爷跟前应卯、准备起拔了,没时间雇老娘儿们了,要对柳家燕儿负责了,怎叫他酒不化作一身冷汗出了!
    而后他反应过来。天时还早得很。窗纸上的雪白,乃是曙光。雄鸡刚刚唱晨。鸟儿们正忙着喝露水、找虫子。是七王爷在他床头把他叫醒了。
    ——呃,七王爷……
    七……
    王……爷……
    周孔目吓得都没汗可冒了。
    “你是清白的。”七王爷先澄清一下,“我没碰你。你长得不是我好的那一口。”
    周孔目无比感谢自己的长相,不是谢云剑蝶笑花郭栋勋那一挂儿的。
    “可是你……”七王爷有某种纠结,“我问你啊,你有时会不会做梦?”
    废话,人当然会做梦。
    七王爷也知道自己问得草率了,就解释得详细点:“譬如梦见自己……变成另一个人?”
    “变成孙大圣,可以翻个筋斗云什么的?”周孔目似乎有点明白了。
    但七王爷几岁啊!怎么会一大早的来讨论这个问题!这种事情,发生在易澧身上还差不多:“姐姐,姐姐!昨晚我梦见自己成了孙大圣!你呢,变成了仙女!”——唔,那就不违和了。
    七王爷为免在断袖之后又被人视为弱智儿童,只好再一次澄清:“不是。”然后笑了笑,“变成有钱的高官?”
    黎明的曙光在室内切下无数影子。有光就有影。光线越明亮,影子就越浓烈。七王爷始终知道影卫的存在。这些影卫,都说是像他自己的骨中骨、肉中肉一样,不会妨碍他、也不会伤害他。但有皇帝在,谁知道呢?皇帝是可以让夫妻成仇、父子反目、心背叛了肝、肠窒息了肺的魔咒。七王爷用没心肝的笑容、无厘头的问话,掩藏了自己。
    周孔目困惑非常:“有钱是梦想过的。高官,那个真没有。回王爷,作梦都没想过。”
    “那我让你往上爬,你会不会感激我?会作我的心腹吗?”七王爷很迫切的问,好像急着来访,真的只是为了招揽一个人才。
    “小人只怕会配不上王爷的期待。”周孔目小心翼翼措辞。这种智力活动,对于宿醉中的大脑来说,还真是沉重的负担。周孔目觉得脑筋一抽一抽的疼。他好辛苦才忍住没有失礼的以手揉额。
    “好吧!”七王爷咔叭叭捏拳头。
    ……好吧?周孔目在想这算啥意思?
    “我觉得我受你吸引啊!”七王爷坦白了,“如果你不是特别能干,用才华让我惊艳,那就一定是我口味变了,受你的身体吸引了。那时我就向你表白!不过放心,我不会勉强你的。我会对你好的!”
    阳光照在周孔目那张跟美人无论如何不沾边的脸上。配着七王爷的台词,影卫们活生生的震颤了一下!
    以他们这种训练有素、近乎非人的体魄心智,都刹那间有种想抽搐的冲动!
    他们觉得自己太可怜了。跟着谁不好?要跟着七王爷。时不时就可能遭受这种精神重创,直接掉血一万点啊!
    周孔目也终于抽抽——并且忍不住吐了!
    他宿醉啊!
    他不是特意得罪王爷!但生理冲动忍不住啊!
    七王爷身手敏捷的往外一跳——没避开。幸亏他及时表达了强烈的命令,于是影卫把他救出去了。
    “看来我还是不喜欢你。”七王爷在门外宣布。
    嗯嗯!如果是栋勋将军郭永澈吐了,七王爷会像乖孙子一样床上床下的照顾。如果是倾城名伶蝶笑花吐了,七王爷会像贪财商人照顾受伤的珍宝一样精心照顾。如果是谢云剑吐了……七王爷露出遐想的微笑:有没有可能趁这机会上垒成功呢?唔……
    总之人比人气死人就对了。L

☆、七十七 杀人偿命

比较之后,七王爷认定自己对周孔目的特别感觉,只是纯粹属于爱财惜才,跟私情一点无干的!周孔目也无比赞同这种判断,挣扎着在屋子里给王爷表忠心:“小人一定尽忠职守,不负王爷抬举!”
    好么,要不在职守上尽忠,就要在身心上尽忠了。他能不识相吗?
    七王爷满意道:“收拾收拾,回头启程了。”
    周孔目赶紧的雇婆子,好照顾柳燕儿去。
    正雇着呢,听说又有案件出来了——倒不是锦城。是在旭北与京南的交汇处,出了个特大的灭门惨案。倒不归七王爷啊周孔目他们管,但既然是经过那路上,搞不好还是要接触到。那边通气儿的文书已经过来了。周孔目还是认字的,就手忙脚乱的看着。
    一边七王爷开道的大旗都已经竖起来了。
    这么忙乱着,柳家小叔去催燕儿上路。柳燕儿却道:“不去了。”
    为啥不去?小大姐振振有辞:“没有事先给东家请辞啊!这哪去得了!”
    是倒是的……不过万事也逃不过人情二字。燕儿也不是卖倒的身契、也不是谁离不了的臂膀,就往上苦求一阵,又有明珠这个人情在,还怕出不来吗?结果这个小丫头!平常都不见她守规矩的,这会儿拿起乔来了。
    柳莺儿都急了,问她怎么回事。她满口还是主子儿规矩的。柳莺儿怒了,眉毛一竖,放出了碧玉般的威仪,喝道:“在我面前还是不老实!”
    柳燕儿怂下去,轻轻声道:“那个长相……难道姐姐你去嫁么?”
    柳莺儿双腮涨红:“你什么话!我这不是……”不是都已经许配给人了吗?她就没好意思说出来。柳燕儿已经听懂了。不服道:“不是呀!不拿这个当借口。真的可以许亲的话,你肯要那种人嘛?”
    还是嫌弃周孔目的长相。
    柳莺儿自然知道周孔目跟俊俏不沾边。不过男人嘛,不像女人要油头粉面妆饰悦人,重点在有才华、心地好,那不就好了?真要嫁,柳莺儿自问,是肯嫁的。人家长得不好看。处久了看看也会顺眼的吧!心地脾气不好的。那才处不下来,越久越糟。
    柳燕儿却不信莺儿,只嘟囔道:“姐姐自己有了好姐夫了。落得撇清。”又埋怨爹娘不疼她,给她乱拉郎配。
    她在爹娘面前一撒娇,二老还真被她头搞晕了,跟莺儿商量:要不。你的婚事给燕儿,你跟孔目上京去?
    莺儿气得冷笑:“好!你们把婚书自己涂了名字和八字。爱怎么改怎么改上。人家肯定能收的!里头奶奶们的差使,叫燕儿应去,肯定不出岔子的!”说完,一扭身就走。
    莺儿的爹追在后头骂:“你翅膀硬了!眼里没爹了!只有主子没爹娘了!我打死你!叫你嫁人去!”
    莺儿的娘在后头劝:“算啦。姑娘大了,主子面前得脸了,你敢动她一指头吗?趁早别丢人了。”——劝的比不劝的还难受呢。
    莺儿回去。哽哽咽咽哭了半个更次停不下来。第二天洗了眼睛,眼圈还是红着的。不敢到少奶奶面前应卯,托人代个班。大少奶奶随口道:“我听说燕儿要发嫁出去。莺儿是去送她妹妹吗?也该当的。”漓桃知道内情,回禀道:“姑娘哪儿知道她们姐妹。她们——”便学了一遍。
    大少奶奶吃惊道:“还有这事?”便很看燕儿不上。
    漓桃道:“幸亏我们吃的是小厨房做的。”意思是也看燕儿不上,连她做的菜都不想吃了。幸亏燕儿也没资格进小厨房,故不必担心。
    大少奶奶作势推了漓桃一把:“你这蹄子嘴越发坏了,迟早得缝上!”
    漓桃笑道:“我缝上不要紧,大孙公子会说就好。已经会叫娘了,料来不久像大公子似的,诗文都能做了。”
    大少奶奶笑啐她:“哪那么快!多少年的事,听你一嘴儿就过去了。”
    漓桃道:“可不是快么?再过些日子,大公子也该回来了。可是天子亲封的将军!咱们不知怎么迎他才好呢。”
    大少奶奶脸红心跳,拿话岔开:“以后等澧儿回来,也好带着大小子念诗文了。”
    她先还嗔漓桃说得快,如今自己随口也就念叨上了。漓桃却听说,易澧在京里出事了。恍惚听不真切,也不好告诉大少奶奶的,没得吓唬她则甚?便捺下不提,又换了个话头。
    周孔目雇了婆子之后,柳燕儿又不来了。柳家小叔极其抱歉,自己掏大锭银子给了婆子,又塞厚礼给周孔目辞行。周孔目坚决不收,一会儿也就上路了。
    夜宿昼行,别无他话。听说京里林家小少爷淘气,竟摔死了。也不知林姑娘怎样了。周孔目想着林代玉、谢云舟两个姑娘,都隐隐有些动魄惊心,不知她们绣花枕巾里是怎样一副水晶玲珑肝肠、也不知她们之间要怎样暗斗。总之旁人离远些好。
    要离得近,像易澧,就是一个榜样。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周孔目也没问。真要是大事,不问,迟早也会有后续消息透到他跟前。
    将近京南道,那灭门的大案果然也送到眼面前来了。
    是一个姓张的男人,杀了人家整户六人,自己去县衙自守。县令吓也吓死了,械他下狱,写了文书,上交州府。知府审他,他交代得很老实:“某之姻某,贫困,常纳息于某家,少负必被诟辱。我熟见而心不平,思为姻家报仇,幸毕其志。然所恨七口,而遗其一,使有噍类。私仇已报,愿就公法。”
    ——这都是文书帮他整理的。他当时说的也就是大白话:我那姻亲,穷啊,去他们家借钱,一下子没还上就追上门来打骂。辱人太甚!我打抱不平,就杀他们给我亲戚报仇。其实他们家有七口人,一时心软,剩个小孩子没杀了,留个孽根。大大不好。不过也没法子啦!总之气是出了,王法该判,我也没话讲。
    知府就问他:“你杀了这么多人,没人帮你吗?”
    他回答:我知道杀人要偿命的,让别人帮我干什么?连累他们吗?
    知府又问:“你杀完人,为什么不逃呢?”
    他回答:我那亲戚就是他们邻居。要是捉不到杀人的,我亲戚不也要遭连累?
    ——当时法令,还像前朝一样,有“连坐”的规定。只不过,前朝更严苛,某一户要是犯了罪,邻居们没有提前举报,就与之同罪,一起抓起来。那户要是被犯了罪,邻居们没发现罪犯,就当作罪犯同伙看待,还是要抓起来。这么一来,一户不管是犯一罪、还是遭了罪,邻居都要跟着家破人亡了。本朝比较宽缓,不至于抓人那么严格,但要不停的逼问邻居是否知情、是否同谋。邻居日子也蛮痛苦就是了。
    这张某替他亲戚这么着想,可算是挺有情义的。
    知府又问他:“既然如此,你杀完人之后干嘛不自杀呢?自愿被关到大牢里干什么?难道你怕死,宁肯在大牢里受苦吗?”
    张某正色道:我要是死了,谁还能把那户人怎么欺负我亲戚的事说出去?谁还能替我亲戚作证,他没有跟我同谋?我得活着,给老爷们说说。
    他就说了那被杀的人家,因放了驴打滚的债,张某亲戚实在还不上,他们说要拉亲戚家女人去还债,女人躲出去了,他们家小孩领着一干纨绔把张某亲戚家小孩在学塾里打了,先生也不敢管,亲戚家老人心疼孙子,和身护着,也被踢得在地上打滚,才求得他们罢手。完了,老人还得颤颤巍巍爬起来,领小孙子回家。张某正是见到这一幕,起了杀人的心。他先送这一老一少回去,见那被杀的在他亲戚家里拆门拆窗,嫌小孙子进门挡着了他们的路,又是一顿打骂。张某于是才坚定了杀人的计划。他说了如何杀人的始末,确实不干他亲戚的事。只有他一人的责任。
    知府听他说来,情义可嘉、前因可悯,就道:“不如我向皇上奏明,说不定可以饶你一命。”
    谁知那张某正色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我不要饶啦!关着又受罪,还是早点杀了我正法得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