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蹉跎惘少 >

第425部分

蹉跎惘少-第425部分

小说: 蹉跎惘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她不知道他已经在城里上班。读书时肖尧就在城乡之间来回跑,他来省城她一点没觉得奇怪。

    “不走。”

    “不走?你不回农村了?”

    吴靓媛没想到她平淡无奇的问话,会得到这样一个令她惊喜的效果。她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紧张的追问了一句。

    “是啊,我已经在城里上班了。”

    “那太好了,你在哪里上班,我能去找你吗?”

    兴奋之中的吴靓媛坐直了身子,侧伸着脑袋,想得到肯定的答复。

    “我上班的地方离你们医院不远,但你最好不要去找我,我有时间就来找你玩。”

    他可不想让吴靓媛往工地上跑,到处是半截砖头,比农村的烂泥路还要难以下脚,一个不留神就会崴脚。散碎一地的小板块,上面都有钉子,常常有人不注意,就会被扎了脚底。

    特别是进入施工现场,光注意脚下,不顾头顶,随时都会被脚手架和跳板撞了头,肖尧都吃了几次亏。再说了,就是她去了,他也没时间陪她玩。

    “我不,那样主动权都在你手里了,我要是有急事找你怎么办?”

    肖尧知道她这是在找借口,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在建筑工地上班,工地那么大,人又多,我刚去,你打听都没人知道我,你去了也找不到我。”

    “哦。”

    吴靓媛虽然在肖尧面前很任性,但她毕竟是农村刚出来实习的女孩子,也不知道建筑工地是啥样,听得肖尧如此解释,心里也就释然。

    肖尧不急不缓的骑行,他俩一路走一路闲聊,没人提及感情上的事,话题也都刻意避开。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俩来到尓柳中学的附近。

    肖尧远远看到西边的操场上有学生在上体育课,就不敢再靠前。他不担心有学生认识他,他怕体育老师认出他,再跑去告诉李本心老师。

    如果今天和李老师碰上面,他怕只有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再长路总有尽头() 
肖尧这么老远就停车,吴靓媛很不乐意。她答应不进校园,可也不能就这么遥远的看一眼吧。

    “你在这停下来干嘛?我们不进去,最起要码围着学校转一圈吧?”

    “呃,我感觉自行车链条有点打滑,我来查查看,你坐久了也该活动活动,你去散散步,顺便看看,我修好了就去接你。”

    那时国庆只放一天假,肖尧只好撒个谎。他仿佛又看到自己和王岩走进校园,准备欺骗老师的身影,惭愧之心更甚。他很郁闷,要是没有人在上体育课,他带着吴靓媛围着学校转一圈就走多好。

    “那好吧,你快点哦。”

    看到肖尧熟练的把自行车链条倒转,像死蛇一样从花盘齿轮上拖在地上,吴靓媛只好独自前行。她也想留下做帮手,可她的双腿真的有点麻木了,不走走活动活动,舒缓一下经络,回去还要坐这么久的。

    看到吴靓媛信以为真的独自前行,肖尧狡黠的一笑。他找个小砖头,随意在挡链板上敲打起来,故意让吴靓媛听到他是真的在修车。听到后面的敲击声,吴靓媛回头看了看,一脸无奈的继续前行。

    展现在吴靓媛眼前的尓柳中学很一般,根本不如她在市里见过的那些小学。认真比较起来,还不如他们在农村的皂公中学,只不过比皂公中学面积大了不少,但很散落,不如皂公中学紧致。

    吴靓媛走过操场,围着学校转了半圈,实在没有兴趣再看下去,她远远看了眼肖尧仍然在原地没动,就顺着原路返回。

    “修好了吗?”

    吴靓媛回到肖尧身边,看到自行车链条仍然像死蛇一样耷拉在地,她担心肖尧一时半会修不好了。

    “嗯,差不多了,这郊区的沙石子路太难走,坑坑洼洼的,后轮颠簸得有点移位,现在装上链条就差不多了。你还要去看看吗?”

    撒谎就要圆谎,但后面一句才是肖尧最关心的。她要还去,就还没修好,她要说不去了,那他立马装上链条,就可以打道回城,自己这一关也就躲过去了。

    “没什么好看的,我原以为你在这的学校很不错,谁知道就是几栋平房,还四通八达的。”

    “是啊,我在这念半年,一点留念感都没有。”

    吴靓媛说没啥好看的,肖尧放心了。他三把两手装上链条,斜着车身摇转几圈,后轮飞快的旋转起来。

    “好了,我们回去吧。”

    肖尧掉转车头,骑上车,等着吴靓媛上来。

    “我们走到柏油马路再骑,万一再颠坏了,你又要捣鼓半天。”

    “啊?不用吧?从这到柏油路,十好几里呢,不等走到了天就黑了。”

    吴靓媛的担心不无道理,肖尧又不敢拍胸脯打包票。是他自己这么说的,否则是会露陷的,撒谎是要付出代价的。

    “没事,只要和你在一起,再远我都不怕。”

    “要不我们先骑上,等坏了我们再走好不好?”

    肖尧最怕走路,他这么说,也是不想让吴靓媛为了他的谎言走路太辛苦。

    “不用了,现在走,我们还有希望,等到彻底坏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走路也没了动力。”

    吴靓媛说话时,一对明眸充满期翼的看着肖尧,可肖尧躲开了。他听出了吴靓媛话里有话,一语双关。可他向来是个信守承诺之人,对于老同学的嘱托,他不敢逾越。

    “我定亲了,是。”

    “我知道。”

    吴靓媛的目光一下暗淡下来,她急忙打断肖尧,不让他再说下去。她默默的挽住肖尧的左臂,相伴而行。刚刚进入十月的下午,天气还比较炎热,但她的心却是冰凉冰凉的。

    二十天多天前,她中秋节回去就听说肖尧定亲了。只是这一路走来,她都不愿去问,更不想提起。而现在,肖尧突然在她面前郑重的说明此事,她知道,肖尧不会背叛他的承诺。

    肖尧有肖尧的坚持,她有她的自尊,爱情是乞求不来的。唯有两心相容,两情相悦,那才是她期待的爱。

    “你在这医院实习还要多久?以后会分配到哪里?”

    “我可能会被留下来,就在这里上班。不过现在还没落实,医院要看实习生的能力和日常表现,大家都很努力,竞争也很激烈,到最后由医院挑选。”

    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肖尧带头打破沉寂。吴靓媛也调整好心态,说话也很自信。同样的,在回城路上,他们再次避免了先前那令人不快的话题。

    天黑之前,他俩终于走到城郊结合部的柏油路,肖尧没急着送她回去,两人在路边小店吃了晚饭之后,才再次骑车上路。

    再长的路总有尽头,注定不能长相守的人,总要分别。

    “你说过,有时间就来找我,你不要忘了。”

    站在宿舍的门口,吴靓媛在临别之际提醒肖尧。

    “嗯,但是你说你们竞争很激烈,我来找你,会不会对你实习有影响?”

    “没什么,我们省医院实习生太多了,每天分三班实习,时间很充裕。我现在基本都是早班,跟着主任查房,下午和晚上都有空。”

    吴靓媛说完,并不动身,她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让肖尧也挪不动脚步。

    “你回去吧,我看着你进门再走。”

    “你先走,我看不见你了就回去。”

    肖尧不动,吴靓媛不走,两人僵持住了。

    “我累了,你要想让我早点回去休息,就快点进去吧。”

    肖尧扶着自行车,抱着你不进去我就不走的态度。吴靓媛犹豫了一下,走到肖尧身边,从侧后抱住他,把头依偎在他的背上,轻声呢喃道:

    “肖尧,长时间不见你,我还好点。你今天走了,可不许不来找我。我在这,没有一个可以真心陪我的说话人。和她们聊天,都要万分小心,一个不注意,就会被曲解、夸大、挑拨,我心好累。”

    “嗯,我会的。”

    肖尧被吴靓媛带入很深,心里一阵酸楚。他摸了摸她那油亮粗黑的辫子,用力的点点头。他若没来参加工作,也许还不能体会她的难处。

    他一个男人,面对这么尔虞我诈的环境,还有洪伯做后盾,都倍感吃力,何况她是一个女孩,在省城无亲无故,还要面对比他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将心比心,肖尧此时对她的承诺也是很郑重的。

    听到肖尧答应了,吴靓媛放开他,低头跨进院门,转身看着肖尧。若不是考虑肖尧骑车带她跑了一下午,她是不会这么急就让肖尧走的。

    肖尧知道她站那的意思,苦笑着摇摇头,他把车头调转之后,对着她挥挥手,急速离去。

    从此之后,肖尧没有失言,隔三差五的就会在下班后来找她,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医院附近的大街小巷。环城河边的座椅上,消磨了他们太多的晚霞时光。

    他俩在一起,不是恋人间的谈情说爱,而是两个孤寂的互伴,即使偶尔你侬我侬,也只是心灵上的慰籍。

    于此同时,远在省城北郊的王佳佳,在经历着她人生最艰难苦闷的时光。

    常言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可对于王佳佳来说恰恰相反,在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高考落榜后,又经历了感情的严重打击。

    为了逃避母亲的逼婚,她找借口去了省城。她每天徘徊在裁剪培训班和住处之间,脑海一次又次地回忆着,肖母决不答应儿子娶一个比他长一辈的女孩做儿媳妇的样子。

    她时常自责,为什么要答应肖母婚前再也不和肖尧见面。后悔绝望之余,她又幻想着、期待着能和肖尧在省城邂逅。

    她暗中打定主意,只要在省城见到肖尧,她会挺而走险,为自己的幸福拼搏一次,哪怕跟着肖尧私奔,哪怕把生米做成熟饭,她多想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无法改变他俩既成的事实。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从粽香四溢到荷花映日,从丹桂飘香到雪花飞舞。王佳佳始终未能见到肖尧。

    像王佳佳这样出生在农村女孩,未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又不愿整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门手艺,找个工作。

    她们培训班里有个叫吴飞的同学,好像猜透了她的心思,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对王佳佳说:他们准备办一个小型服装作坊,问王佳佳要不要参加。

    这个消息,对王佳佳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毫无阅历的她满口答应了。本来她还担心,春节后再找什么借口离家,不被母亲逼婚。这样一来,她连借口都不用找了。

    就这样,他们几人从师傅处借来三百元作为起动资金,吴飞租用了他堂哥家的一栋上下两层的楼房,这不但是当地最好的房子,也是绝无仅有的。

    他们楼上住人,楼下做操作间,一个小小的服装作坊就开张了。

    肖尧在工地干了一个多月不到两月,他不但对各类结构钢筋配料定型了如指掌,手工操作也熟练无比,不输于任何一个老手。

    就连洪伯给出的三月做出预算的期限,业以提前完成。洪伯更是赞赏有加,直接把肖尧插进了处里举办的技术员培训班,只要再学习半年,拿到结业证,就可转为市二建二处正式职工。

第七百四十章:睡着抬走还打呼() 
眼看到了年底,天气进入寒冷季节,三栋同时上来的八层住宅楼,都到了封顶的紧要关头。为了赶在下大雪前,完成大楼封顶的混凝土浇筑,处里把每个班组的操作时间,都压缩了一半。

    瓦工班砌墙,不是全体一样高度推进,而是在不窝工的前提下,完成一段墙体是一段,木工随后跟在后面扎壳子板,而木工每完成一段壳子板,钢筋工就在后面随即绑扎。

    各个工种,谁拖后退,年终奖一律扣除。

    如此一来,整个工地日夜加班,肖尧班组九个人,他留下两男两女配料,王国英到楼上布料定位,自己带着三个男的突击打料(把做好的钢筋运到楼顶)、绑扎,一时间,他们忙得连吃饭都是食堂送到楼顶。

    三栋楼各工种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竞赛,但最终的关键是在钢筋班身上。

    木工支壳子,只要完成百分之八十,剩余加固支撑,都可以等到浇筑时再补充,但结构钢筋,必须全部完工,混凝土才能浇筑。

    而在钢筋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把十几米长的配件,也就是楼顶大梁钢筋配料运输上去,这样的构件太长,龙门吊不能用,稍不注意就会弯曲,只能人工传递。

    肖尧班组只有九人,他每层脚手架安排一人,连女孩都当搬运工使用,也还差两人。因为地面和顶层必须两人抬料,中间一人垂直往楼顶传递。

    就算肖尧在地面一人承担两人的活,但楼顶没有两人是完全不可能的。工地上人员紧张,各班组都忙得不可开交,肖尧想唯一有可能找到人帮忙的,只有去瓦工班。

    虽然这段时间肖尧没有和瓦工班交往,但现在每天监督打饭秩序的幺弟,和肖尧已经混的很熟了,肖尧只能去找他问问。

    正在砌墙的幺弟,听肖尧说是来找他借两人帮忙打料,很爽快的答应帮忙。

    他找到班长说明此事,却被班长一口回绝。班长的意思很明确,他们同样人手紧,任务重,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不会白养一个闲人。

    “班长,你看这样,两个不行,你给我一个,我至少还需要一个人,才能运转开,你随便给个人就行。”

    肖尧也算是把人员压缩到位了,但班长还是不愿开口。

    “你怎么这样?我朋友好不容易来找我帮一次忙,我都答应了,你一个都不给,叫我怎么做人啊?”

    幺弟着急了,对着班长喊叫起来。

    “这不是做人不做的事!我这拌灰的,提灰的,打砖的,砌墙的,哪一个走开?我这少了一人,断了工序,他能运转了,我不歇的了吗?你答应了,你给。”

    瓦工班长说完气呼呼的跑开了,若不是幺弟兄弟在瓦工班是难得的砌墙好手,敢这么对他大吼大叫,他早就直接他把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