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191部分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91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霄所说的,让那些杆子行动,其实就是让之前他一直没有动的那十几里大小杆子们出手,向永城县周边州县的地主大户动手。

    此时白龙军归顺了朝廷,不能再明目张胆的对这些大户地主下手,可是却不妨碍这些各路杆子到处折腾啊!

    这就是,李子霄留下这些土匪杆子的主要缘故,有着白龙军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并且帮助他们训练,这些杆子的战力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观。

    攻陷那些大户庄堡或许不太可能,但扫荡周围各处小庄堡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如果让这几路杆子联合起来,也有近两千人马啊,说不定还真能让他们打下一座大庄堡呢。

    而且李子霄也感受这些杆子首领,他们打下那些大户庄堡所缴获的钱财,白龙军要收取一半,作为庇护他们的保护费。

    但这已经让这些杆子首领们很感激了,之前他们跟随白龙军到处扫荡,可没少捞油水,现在这帮子家伙一个个都知道跟着白龙军有肉吃了。

    李子霄的这项计划,并没有瞒着刚刚加入白龙军的徐魏和齐林,甚至将其看做是对两人是否真心融入白龙军的一项测试。

    李子霄看重这两人的领兵打仗的能力,以及他们手下那一千多精锐官兵,他真心希望这两人可以尽快融入白龙军。

    所以他才开口向吴来云讨要来这两人,同时也算是打消官府的顾虑。

    毕竟有了这一千多官兵加入白龙军,在吴来云看来,这就相当于再向白龙军里面掺沙子,埋下一颗钉子。

    这样朝廷才能真正对他们放心,否则还不知道他们私底下鬼鬼祟祟的搞什么幺蛾子呢!

    李子霄索性就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借此向朝廷证明,他是真心实意归顺朝廷的,不过这个坑,最后埋的是谁,可就说不定了。

    吴来云看来,有徐、齐两颗钉子埋在白龙军,这样一来,他在白龙军里面就算是有了耳目,可以时刻监视白龙军的一举一动。

    甚至必要的时刻,可以借助徐,齐两人,将整支白龙军拉到他手下。

    吴来云很自信,他回去之后便立即对徐魏和齐林两家的家眷,自己掏腰包赏赐了不少钱粮,算是变相的拉拢两人。

    但李子霄比吴来云更有自信,他相信徐魏和齐林两人都是聪明人,也并不是那种愚忠之人。

    当他们加入白龙军,对他以及白龙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他相信这两人会看出白龙军的潜力,会真心融入白龙军的,这需要时间。

    吴来云在算计李子霄的同时,李子霄何尝不是在算计他呢,到底最后是老狐狸厉害,还是小狐狸青出于蓝,那就以后走着瞧吧!

    徐魏和齐林也全都知道吴来云的用意,在没加入白龙军之前,他们绝对认为吴来云是条大粗腿,抱住他没错。

    可是当这两人加入白龙军之后,在白龙军生活了这一个月,在与李子霄,周大柱,卫宏等人相处了这一个月后。

    他们渐渐发现,他们真正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不需要阿谀奉承,在白龙军中一切凭战功说话。

    他们两人自信,如果真的凭战功说话,他们绝不输给白龙军的任何一个将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信的。

    同时,他们更加见识到了白龙军真正的强悍之处,让他们感受到了蓬勃生机,和朝廷官军那只死气沉沉,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

    而且徐、齐两人都能感受到,李子霄绝对不是那种贪慕虚荣,贪恋官权的家伙,之前他在吴来云面前的表现,更像是装出来的。

    他们意识到李子霄绝对是那种野心家,此时他所做的一切,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蛰伏,等待潜龙出渊的那一刻,就是他一飞冲天之时。

    徐魏,齐林确实对大明朝很留恋,并不希望看到大明灭亡,但也不代表他们就是那种愚忠之人,他们也想为自己前途和家人前途着想。

    他们觉得似乎跟着李子霄更有前途,此时两人还处在摇摆阶段,最后两人一合计,做出来决定。

    只要李子霄不造反,他们就跟着李子霄走。

    但他们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们依旧没有中断暗中和吴来云的联系,毕竟他们的家人可还全都在凤阳呢。

    这一切,其实李子霄早就通过张富贵的情报司得到了消息,张富贵这家伙在搞情报上,确实有天赋。

    对此李子霄暗叹这两人还有点眼光,如果这两人此时就直接倒向吴来云那边,李子霄也不会对他们手软的,会想办法清理掉他们。

    既然现在两人的决定还算中矩中规,他也就继续考察两人,他相信未来这两人会真正做出正确决定的。

    ………………………………………………………………

    随后时间里,李子霄密切关注着朝廷围剿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义军的动静。

    让张富贵利用他们在开封建立起来的情报系统,准确的获取的朝廷有关围剿义军的第一手信息。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主持围剿各路义军的事务以来。

    杨嗣昌便策划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并且这一对义军的新围剿战略,起到了奇效。

    随后几个月里,李自成在陕西遭到几次失败,刘国能率领的义军,也在河南归顺朝廷,另一股张献忠率领的义军主力,也遭遇到了困难。

    而此时李自成也被朝廷围堵在陕西渭南一带,而李子霄知道,很快李自成就会兵败,然后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苟延残喘去了。

    而另外张献忠这路义军的局势也不好,接连遭遇惨败,让张献忠不得不考虑暂时归顺朝廷,为自己争取时间了。

    而李子霄在收到张富贵发回的情报后,发现和他记忆中的历史基本无二,他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未能影响到那些大人物。

    李子霄知道,用不了多久,在官军的强大攻势下,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会在谷城、罗汝才在郧阳,分别接受了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

    李子霄不得不叹息一声,他此时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留给他这两年的时间,他必须好好利用起来。

    利用这两年时间,尽量壮大他手里的力量,打造一支精锐的铁军,等到两年之后,张献忠再度反叛,李自成杀出商洛山。

    那时候,也正是李子霄的机会,所以这段时间他除了招募兵员,训练新兵,打造兵甲之外,还要积攒钱粮,稳固根据地,事情多的很。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时间到了崇祯十年八月份,即将进入收获的季节,而此时李子霄却收到了一封来自金陵的信。

    信是由周伯秘密派人送来的,周伯的信中并没有提及李家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李子霄对李家充满着怨恨。

    而在信中,周伯只向李子霄提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母亲被他找到了。

    “母亲。”

    李子霄拿着周伯写给他的信,‘母亲’二字勾起了李子霄脑中那些琐碎的记忆。

    李子霄继承的记忆中,对于他母亲的信息少之又少,他只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一次自己的母亲。

    可是随着他被带回李家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在继承的记忆中,李子霄最牵挂的人中,就有自己的母亲。

    至于为什么李子霄没有再见到自己的母亲,不用说,也肯定是李家捣的鬼。

    记忆中,那道模糊的身影,迷糊的面孔,遗忘的声音,都一直让李子霄牵挂着。

    因为他依旧模糊的记得,那个女人是幼儿时期李子霄最依赖的人,也是最疼他的人。

    此时李子霄心中泛起一股古怪的情绪,不单单是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影响着他,还有李子霄自己对二十一世纪自己母亲的怀念。

    “来人,将老夫子,军师,卫宏,还有各营营将全部请来。”李子霄心中突然有了决定,对着手下亲卫喊道。

    “将军,军师还在县城里呢。”

    “那就派人将他叫回来,不管他们有什么急事,都给我放一放,立即返回山寨见我。”

    “是,属下这就去。”

    随着那名亲卫离开,李子霄转脸看向一旁的石英,吩咐道:“石头,去将你手下的护卫营全部召集起来。”

    “大当家是要外出?”石英疑惑的问道。

    “恩。”

    随着亲卫到县城请回钱广元,很快钱广元,卫老夫子和卫宏,以及周大柱,罗超等其他各营营将,全部被召集到议事厅,参见李子霄。

    “今天这么着急召你们过来,就是想向你们吩咐一些事情,我打算离开山寨,南下金陵一段时间。

    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山寨的一切军事事务,由卫宏处理,政务就劳烦钱先生操劳,所需的钱粮需向老夫子申请批准。

    总之,即便是我不在山寨了,你们依旧按照咱们白龙军的规章制度该干嘛干嘛,该执行的计划继续执行。

    记住,‘稳定,低调,发展’,这六个字就是我为你们,概括的咱们今后一年内的行动战略。”

    李子霄看到手下主要心腹将领全部到齐之后,便直接下命令道。

    “大当家,你去金陵干嘛?”钱广元问道。

    “我去金陵有些私人事情要处理。”

    “大当家是非去不可吗?”

    钱广元真心不希望这个时候李子霄离开山寨,万一他有个什么意外,那这支还不容易聚集起来的白龙军,绝对会散掉。

    李子霄就是这支军队的灵魂,没人可以替代。

    “非去不可。”李子霄决心已下,不会轻易更改。

    “既然大当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属下也就不再劝说了,就让石英带着护卫营的兄弟们,与大当家随行吧,可以保护大当家安全。”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让石英召集护卫营了,他们会随我而行。

    你们也不用担心,此时我好歹也是一名朝廷认可的游击将军,不再是那个打家劫舍的土匪头子了。

    有了这层身份,就算我去了金陵城,官府也不会为难我,如此一来,也就没什么危险了,至于沿途可能遇到的匪贼,有石英跟着我,没事的。”

    李子霄担心钱广元心里的担忧,开口说道。

    “大当家说的对,不知大当家何时出发?”

    “我需要先派一个聪慧玲珑之人,前出打前站,沿途为我准备好一切,我跟石英过两天再出发。”

    “不如让子龙去吧,这小子机灵的很,而且身手不错,也可以让他出去长长见识。”

    “也好,就让子龙替我打前站吧。”

    (本章完)

第239章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239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今天的章节奉上,谢谢书友【陈落开航母来也】的月票,继续求收藏和订阅支持!)

    “大当家,咱们快到徐州城。”

    “石头,记住出了山寨,就别叫我大当家,叫我将军,省的让人再误会咱们是土匪。”

    “嘿嘿,习惯了,知道了,大……,将军。”

    此时,在通往徐州的官道上,李子霄和石英正率领着一百名白龙军将士,前往徐州城。

    经过三四天的安排事务后,今天李子霄正式带人离开山寨,准备前往金陵。

    而他选择的路线,不是经凤阳南下前往金陵,而是选择先往东来徐州一趟,见一见谢家人,顺道考察一下此时徐州一带的情况。

    然后,他们会在徐州登船,走水路直接南下前往金陵。

    此时,黄河还没有改道,这个时候的黄河可不是经济南注入黄海,而是经开封,徐州,淮安,然后注入黄海。

    此时的苏北因为还地处黄河下游,加上淮河,这两条大河的缘故,可谓是河流纵横,湖泊密集,丝毫不逊色于江南之地。

    所以,此时的苏北水运极其发达,李子霄就是打算坐船经过黄河,运河南下,走水路更节省时间,而且更加舒服一些。

    同时,李子霄走徐州水路,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要亲眼看看江北地界的现况。

    因为,这是也是李子霄看中的地盘,是他下一步想要谋取的目标。

    河南往西的陕西一带,此时遍地饥荒,千里无人烟,这种地方送给李子霄,此时他都不要。

    而再往北,就到了直隶,那里靠近京城,容易触动朝廷的神经,所以北上也不是好选择。

    所以,李子霄未来扩张的方向,就剩下南下和东进了,相比起南下来说,他更看好向东面徐州一带扩张。

    因为此时黄河为改道的缘故,让此时的江北不仅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粮地,更加因为水运发达,这里商业繁荣。

    所以在李子霄心里,江北将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根基之地,而此时的永城县城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跳板而已。

    区区一个永城县城毕竟太小了,江北才是李子霄心中最理想的根基之地。

    这一次他也是顺路感受一下,江北古黄河的风采。

    很快,李子霄等人进入徐州城,拜会了谢家,对于谢家一直和白龙军的合作,李子霄还是很看重的。

    此时的谢家算是,第一个真正和白龙军,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商贾大户。

    进入徐州之后,李子霄见到了谢家家主谢天南,在徐州城休整一晚,第二天就从徐州坐上了南下的船只。

    最后谢天南主动掏腰包为李子霄手下几十号人马,包了三条大船,载着他们走水路南下。

    而李子霄准备在扬州下船,然后再转道前往金陵。

    李子霄一行人坐了整整一天的船,才得到扬州北面邵伯镇一些的码头,他们便在这里下船了,然后再走十几公里陆路,就能抵达扬州城。

    李子霄带人刚刚下船,码头上立时就有七八名军士迎了上来,是半天前坐船抵达的将士。

    为首的一名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骇人刀疤汉子,上前施礼问道:“大人,现下天色不早了,咱们还是先找个客栈歇息吧!”

    “嗯,好吧。咱们先找家客栈投宿一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