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03部分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03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确实要趁机削弱,多尔衮和多铎两白旗的实力,但他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将他们两兄弟拉下马,一旦逼急了多尔衮,反而会很麻烦。

    多尔衮听到皇太极最后对他们的处罚后,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但他也明白,这次他们两白旗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入关劫掠付出数千伤亡不说,现在黄太极一句话,就削减了他们一般的战利品。、

    事后他还需要分给阿济格一半,能让他们两白旗拿到手的战利品,少得可怜。

    虽然多尔衮在心中暗骂,但也只能拱手齐声道:“陛下公正,臣弟并无异议。”

    “我等也无异议。”多铎,阿巴泰,豪格等人,也纷纷开口说道。

    “嗯!那就好,这件事暂时就到此为止吧。”

    皇太极点了点头,削弱两白旗的目的已经达到,反而他手下的两黄旗,将会是这次入关劫掠的最大受益者。

    他又问道:“现在你们就说说此次大战的经过吧,特别是那个叫李子霄的明军将领,率领的那支新鸟铳队伍。

    根据之前多尔衮提交上来的奏折,最先在此人手里吃亏的,是阿巴泰和豪格手下镶蓝旗的人马。

    后来,阿巴泰在顺德又遭遇此人,还是吃了大亏。

    阿巴泰,你也算是咱们满洲有名的巴图鲁了,这次你为何会在同一个敌人手里,败了两次,还损失这么大?”

    阿巴泰苦着脸说道:“回陛下话,臣此次先是和豪格领兵南下,南下直取保定府,原本一切都很顺利。

    谁知莫名其妙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支明军,竟然一口气吃掉了我们派出去的三千开路军。

    随后,这支队伍就销声匿迹了,直到一个月后,微臣攻取顺德时,又碰上了这支队伍。

    微臣就想报上次之仇,顺道夺下顺德,但万万没想到,我手下七千多人马,硬是没能拿下顺德、

    实在是对方的火器,太过犀利了,他们的鸟铳在五十步上,就能破开我们步卒的双重重甲……”

    就这样,阿巴泰原原本本的,把他怎么在顺德府的城下折翼。

    后来又在贾庄,再次被李子霄偷袭,激战导致伤亡惨重的事情经过,仔细的讲了出来。

    皇太极即没让多尔衮讲述,也没让豪格,岳托讲述这一战,就选了阿巴泰,因为黄太极知道,阿巴泰最没有理由说谎了。

    在场的众多满清王爷,贝勒,大臣们,听完阿巴泰的讲述之后,一个个的神色,也都变得古怪起来。

    七千多的鞑子竟然,竟然攻不下一个只有三四千明军防守的城池,而且还被他们消灭了两千余人。

    要不是这次鞑子各支队伍,都在李子霄手里吃过大亏,阿巴泰这么说,一定会受到其他人的讥讽。

    但现在,阿巴泰的话,却引起了皇太极的真正重视,连自己这个骁勇善战的十四弟,就在此人手里吃了大亏,可见他知道李子霄此人绝不简单。

    但这个时候,依旧有人站出来质疑,这个人正是代善。

    代善说道:“七弟,你不是在讲笑话吧,明军的火器,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可是那些火器,除了能吓吓人之外,还能做什么?”

    阿巴泰脸上的怒色一闪即逝,代善仰仗着他大贝勒的身份,加上亲近支持皇太极,一直不把他这个庶出的弟弟,看在眼里。

    阿巴泰深吸了口气,沉声道:“礼亲王若是不信,多尔衮、多铎,豪格,他们也都在这里,你可以问问他们,我到底有没有在说谎。”

    众人的目光,都移向了豪格,只见豪格也沉着脸,点了点头道:“七叔说的没有错,确实如此。”

    “嘶……”

    众人都倒吸了口凉气,这也就是说明,阿巴泰刚才所述的,竟然都是事实,这岂能让狂傲的鞑子们接受呢!

    此时,就连皇太极的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他缓缓的问道:“这个李子霄到底是何来历?他麾下的明军,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朕记得,明国一个小小的游击,不就是只能掌控两三千兵力吗?”

    皇太极也发现了这点异常。

    听到皇太极这么问起,下方的多尔衮拳头攥的紧紧地,咬牙切齿的,实在是因为他被戚威坑惨了。

    戚威编纂出一个大谎,说李子霄乃是什么崇祯组建秘密新军,说的有板有眼的,害的他带鞑子跟关宁铁骑打了几小仗。

    等他们回到关外后,通过他们埋在明国的卧底探子,他们才知道了李子霄的真实身份。

    这让一向自负的多尔衮,怎么也无法接受,他竟然被人给耍了。

    这个时候,最恨李子霄的绝不是皇太极,而是多铎和多尔衮两兄弟。

    在心里他们两人已经暗暗发誓,早晚要将李子霄千刀万剐,以泄他们心头之恨。

    (本章完)

第361章 提炼() 
361温火慢炖,粗盐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阿巴泰听到皇太极的询问后,脸上露出苦笑,摇了摇头。

    对于他们被敌人一个被俘将领,蒙骗的事情,不仅仅是多尔衮一个人的耻辱,也同样是他们全部鞑子的耻辱。

    等他们回到关外之后,他们才通过安插在关内的卧底,知道了李子霄真正的来历。

    阿巴泰叹息道:“这个李子霄,臣只知道他是明国一个叫永城县城内的屯军游击,甚至在两年前,他还不过是一股乱匪,后来接受了明国朝廷的诏安。

    那时候,明国朝廷为了安抚他,就封了他一个游击,而且还是不给兵丁和军饷的,纯属就是个虚名。

    但此人当真有些能耐,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让他拉起了一支如此强悍的队伍。

    尤其是他们的火器,不知如何打造的,太犀利了,不会炸膛,而且威力极强。

    以微臣之见,如果任由此人继续壮大下去,未来必然会是我们大清的心腹大患,最后能想办法尽早除掉。”

    “竟有此人物。”

    皇太极听后,也是一惊,能够在两年之内,拉起如此一支精锐人马,怎能不让皇太极震惊。

    要知道,想要养活这么一支数千人马,花费之大,皇太极可是非常清楚的。

    皇太极沉吟了半响后,转头对旁边一个汉人,说道:“这个李子霄日后必是我大清的祸患,宁学士,你速速派我们潜伏在明国内的探子。

    要把这个李子霄的一切,都要打听清楚,事无巨细全都要汇集成册,禀报过来,我要知道他在明国内的一举一动。”

    “渣!奴才遵旨!”

    这位对鞑子忠心耿耿的汉人奴才,宁完我,立刻恭敬的领命而去。

    看到宁完我出去后,皇太极又对一旁另外一个汉人奴才范文程,说道:“范学士,通过此次大军南下,已证实你所说的。

    大举深入明国,直捣京师、覆灭大明的定策,还不是时候。

    此计太过凶险,如若照此行事,后果难以设想。

    明国虽然数次败于我大清之手,但明国幅员辽阔,臣民众多,人口更是超过我大清几百倍,明军也数十倍于我八旗。

    他们可以输十次二十次,可是我大清只要败一次,就将有灭国之祸,所谓朕不能行此险招。

    比如这次南下,虽然掠夺回了众多的财物和明国百姓,可这个胜利,却是用一万余勇士的性命换来的。

    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蛇吞象’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不慎就容易被撑死,朕更倾向于‘小火慢炖’之策。

    现在明国内,灾患连连,各路乱军四起,咱们只需要让他们继续内斗,必要的时候,出兵干扰一下,不让明国皇帝剿灭那些乱匪。

    如此一来,再给我大清十年时间,大事可期,范爱卿,你说是否?”

    皇太极对于范文程这个汉人奴才,还是相当重视的,而范文程这个汉奸,也是死心塌地为鞑子效力。

    此时,范文程听了皇太极的话后,羞愧的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是奴才考虑不周。”

    去年,以来范文程、宁完我和马国柱三个汉奸,起草了一份战略攻势。

    那就是举倾国之兵,南下攻击大明,直取大明的首都京城。

    在范文程三人看来,只要攻下了大明的京城,那么整个大明都会陷入瘫痪之中,到时候对付那些各地各自为战的残兵,那就容易得多了。

    在接到了范文程三人的奏章后,皇太极不可能不心动,入主中原,一直都是鞑子的梦想。

    而这两年,鞑子一直对大明作战的胜利,也是让很多鞑子滋生出‘是时候取代大明,入主中原了’。

    所以,范文程三人的计划提出之后,还真得到不少鞑子高官的支持。

    但是,皇太极也算是个明主,他可不会真的头脑一热,就同意范文程三人的计划,于是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派出一支军队南下抢掠,试探一下明国的反应,还有大明军队的抵抗强度。

    皇太极除了有劫掠人口,掠夺财富的打算之外,还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实际验证一下,范文程提出的这个计划,是否可行。

    这次多尔衮等人一开始的行动,还是非常顺利的,那些明军还是和以往一样,不堪一击。

    可是,让鞑子万万没有料到的,却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一支战力强悍的明军,把鞑子得得鼻青脸肿。

    虽然,李子霄前后使用的都是偷袭,见不得人的攻击手段,但却实实在在让鞑子损失了七八千多清国的兵力。

    再加上,他们与其他明军交手的战损,这次入关,他们足足损失上万人马。

    这样的损失,让身为大清皇帝的皇太极,也心疼得直呲牙,同时也让皇太极否定了范文程的计划。

    同时,也让皇太极知道,此时大明这块擎天大树虽然腐朽了,但是根基还未烂透,以此时鞑子的实力,还不足以完成‘蛇吞象’。

    无奈,皇太极只得继续执行,他们鞑子以往的政策,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削弱大明,壮大鞑子自己。

    同时,配合大明境内的乱匪,让大明内乱不会别平息。

    因为皇太极很清楚,一旦大明解决了内患,大明倾注全国之力,对付他们大清,他们是绝对扛不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末,以李自成为首的几路乱军,数次都要被朝廷剿灭的时候,就会发现鞑子入侵。

    可以说,鞑子的这条对明战略,绝对是最明智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如果鞑子一直执行这项政策,过不了几年他们真就有机会入主中原,同时历史也是如此。

    皇太极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勉励道:“范学士,你也不要太在意,早晚有一天,我大清会入主中原的。”

    看到自己制定的战略出现失误,皇太极不但没有责怪自己,还对自己大家安慰,范文程激动得浑身打颤。

    他哽咽的哭道:“皇上待奴才如此恩重,奴才就是万死,也不足以报答皇上恩情之万一啊!”

    皇太极的御下之道,玩的可谓是非常顺溜了。

    皇太极淡淡的笑了笑,挥手道:“好了,记得以后用心做事,就是对朕最好的报答。”

    “喳,奴才遵旨!”

    激动之下的范文程,立刻就趴在了地上给皇太极,磕了三个头。

    这次鞑子会议,皇太极已经达到了目的,削弱了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又捞到了最多的战利品,壮大了他亲自掌控两黄旗的实力。

    于是,皇太极心满意足的宣布散会,只有多尔衮和多铎两人,冷着脸离开,豪格在一旁冷笑。

    …………………………………………

    视线转回李子霄这边。

    用了差不多近半个月的时间,李子霄才算是全部接管了徐州防务,在各个重要的职务上,都安插上来他的心腹手下。

    将像霍长正、刘国平这样的无能官员,不是找理由辞退,就是找到罪证,将其下狱,威慑住一旁不老实的家伙。

    但更多的官员都想霍、刘两人一样,被李子霄安插人,分走了一部分权力,当然这部分人,都是愿意效力李子霄的。

    那些背地里不安分的家伙,都已经被李子霄撤的撤,杀的杀,手里握着刀把子的李子霄,还真不怕有人不老实。

    这不,李子霄抓了个典型,找出罪证,宰了几个官吏后,所有人都老实了。

    这个时代,那个官员屁股底下是干净的,李子霄让张富贵的情报局,随便搜罗一下,就能找出他们的一堆罪证。

    李子霄就用雷霆手段,告诉手下的官员,老子不想用你了,也不追究你之前放下的罪过,你就老实的拿着以前贪墨的银子,给老子滚蛋。

    要是你不服,想给老子搞事情,那老子就让你连个富家翁都做不成,该怎么选,你们看着办。

    果不其然,有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之后,随后再被李子霄撤职或是架空的官员,也都不敢说什么了。

    半个月之后,徐州全境的防务,就全部由李子霄掌控。

    至于他名义上,可以接收淮安和扬州两府的防务,但他却没着急派人去接管。

    实在是,淮安和扬州两府的情况,远比徐州要复杂的多。

    不管是从面积还是人口,淮安和扬州两府,都要比徐州大的多,多得多,而且当地情况错综复杂,暂时李子霄不想踏足那两处泥潭。

    先将徐州这一亩三分地弄好,然后李子霄在腾出功夫,去接管两府防务也不迟。

    而且,李子霄其实也在等一个适合的时机,要知道最近他得到消息,不少从南面福建被郑芝龙打跑的倭寇。

    现在,不少可都跑到江北一带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倭寇就会再像上次那样,打扬州这种大城的注意。

    到时候,那些当地的官员,商贾,就会求着他去救他们,到时候李子霄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当地的防务。

    这一天中午,李子霄回府吃饭,心情很不错。

    现在徐州这片地盘上,除了民事暂时他没插手之外,其余的下属治安,巡检,卫所等衙门,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